千夜阁 > 玄幻魔法 > 人生智慧经典圆觉经的故事 > 第三十九章:今后的岁月怎能安祥快乐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一)

    此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对佛说:

    “世尊,这些稀有的教授,敬仰顺从佛教,发大誓愿,在后面的恶世当中、守护、坚持、朗读、演说这部法华经。

    世尊,这些教授讲师、在未来的恶世中、怎样才能演说这部经?”

    佛告诉文殊师利:“如果教授讲师,在我之后的恶世中、想要演说这部经书,应当遵循四种方法——

    首先:遵循在佛学殿堂及欢迎佛学的地方,才能为众生演说这部经。”

    “文殊师利,为什么叫菩萨摩诃萨教授、导师活动的场所,如果教授导师居住在能忍受屈辱的地方,心平气和、而不急促紧迫,没有惊慌失措,又用心于佛学、没有任何奢望行动,看各种理论如同眼前的事物,这之后还是没有企图、也不分别对待,这就叫菩萨摩诃萨教授导师活动的地方。”

    “什么是菩萨摩诃萨教授导师与人相处的方法?

    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不亲近各宗教、各学说的修道的人、各个修行流派,及用世俗文笔、赞咏佛学之外书籍的人,

    不亲近逆世间主流的反对派,及主张最极端的唯物论见解,认为人生之目的乃在享受快乐的人,

    亦不亲近鬼剧、武打、警匪等凶戏、摔跤相扑、及靡靡之音、魔术戏法。

    又不亲近屠夫、及畜养猪羊鸡狗、捕猎打鱼的、各种带有劣性戒律的。

    像这样的人等、或有时来听讲的,则为他讲说佛法,但没有希望。

    又不亲近求靠佛家的初学弟子,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也不要问讯。

    如果在房中,或在念经的地方,或在讲堂中,不要一起共处。

    或者随时来的人,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文殊师利,还有菩萨摩诃萨教授导师不应是女人,

    对女人教导能产生欲望想象,如果为她说法,没有快乐的景象出现。

    如果进入人家,不与年龄小的女人、处女 、寡妇等在一起多说话。

    也要不亲近五种不像男样子的人:

    一是阴阳人;

    二是太监类型的;

    三像女人一样性情的、好生妒忌心的男人;

    四是遇男非男,逢女非女。遇男则变为女。遇女则变为男的;

    五是有时能作男人,有时是女人的人。

    如果交情厚,不要单独进入她(他)家,若有因缘、须独自进入时,但需一心念佛。

    如果为女人说法,笑不露齿,不露胸和想法,一心一意为佛学传播,还不许在她那里亲近厚待,更何况其他的事。

    文殊师利,针对不乐意使唤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意与他们一起向老师学习的,常好坐禅,在于闲处、内心修养,这叫做初步的学习方法。”

    “其次,菩萨摩诃萨教授看所有的理论都一文不值,对于客观世界,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在宇宙空间,无所有特性。

    一切语言论述,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形,实际一无所有,无数量、无边,无物质障碍、无眼界;

    但因为物质的能量相互转化,因缘相生相克,所以才这样说。

    而常常乐意观想这样的道理,名字叫菩萨摩诃萨教授,其所采用的第二个与人相处的方法。”

    此刻世尊想要重新宣讲此义,而作唱词:

    若是人等、 以好心来, 到菩萨所、 为闻佛道、

    菩萨则以, 无所畏心, 不怀希望、 而为说法。

    是则名为, 行处近处, 以此二处, 能安乐说。

    又复不行, 上中下法, 有为无为, 实不实法,

    亦不分别, 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 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 菩萨行处。

    若有比丘, 于我灭后, 入是行处、 及亲近处,

    说斯经时, 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 入于静室,

    以正忆念、 随义观法。从禅定起。

    文殊师利, 是名菩萨,

    安住初法, 能于后世、 说法华经。

    “再有、文殊师利,如来逝世后,在佛学衰弱的时期,想要讲演这部经书,应住在安全快乐的地方。

    如果讲演口传、或读经时,不乐意给旁人说、在经典完成后,不要轻视慢待其余的法师,不说他人好坏和长短。

    对学生,也不要点名说他们的坏话,也不道姓赞叹其美,同时还不要生怨恨嫌弃之心。

    像这样安详快乐的善意的修养学习,对各位听讲的人、不反对他们的想法,对他们提出责难的问题,不要用自我为是的思想方法回答,但要用利他精神的社会宏观方法为他们解说,令大家得到一切学科的方法和智慧。”

    此时世尊想要重新宣布此义,而作诗词:

    菩萨常乐  安隐说法, 于清净地、 而施床座,

    澡浴尘秽, 著新净衣, 内外俱净。

    安处法座, 随问为说。

    以微妙义, 和颜为说。

    若有难问, 随义而答。

    因缘譬喻, 敷演分别、 以是方便, 皆使发心,

    渐渐增益、 入于佛道。

    以诸因缘、 无量譬喻、 开示众生, 咸令欢喜。

    无所希望,

    说法因缘、安乐供养。

    我灭度后, 若有比丘、

    能演说斯  妙法华经, 善修其心,

    能住安乐,其人功德, 说不能尽。

    (二)

    佛接着说:

    ”再有、文殊师利菩萨教授,在以后的岁月、佛学理论要是被世人抛弃时,接受、坚持、朗读、这部经典的人,就没有怀嫉妒谄媚骄诳之心,也不会轻视谩骂学佛道的人、说长论短。

    如果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学习和研究佛学的人,自学成才的,求菩萨道的,由于没有所得而烦恼,进而怀疑懊悔——

    当对这样的人说:“你们离佛学真理太远了,终不能获得所需要的方法理论和智慧,

    为什么呢?

    你们是放逸之人,是对于佛学懈怠的缘故。”

    再者不应拿各种佛学理论当儿戏,对佛学相互争论。

    应当对一切众生、心生大悲想,对诸位如来圣贤、心生如同对待慈父般的想法,对待诸位菩萨教授、生起大师的想法,对于世界各地的大菩萨导师,应该经常在内心深处、恭敬礼拜。对于一切众生,在传授知识时,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要遵循顺应学理实质,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乃至于对深爱佛学的人、也不可为他过度讲说。”

    “文殊师利,这些菩萨导师,在佛学传播的衰弱时期、佛法将要灭亡时,尽管有佛学成就,还要再具有第三种方法能安祥快乐行事:

    谈到佛学时,没有心烦意乱,并获得同修的友谊、共同读诵经典;

    也要得到大众欢欣而来听讲接受,在听自己演讲时、能坚持,克制自己、能诵读,自我阅读、能讲演,说服自己、能书写,并使别人书写,供奉养护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此时世尊想要换个方法宣布此义,而用传唱诗词说:

    若欲说是经, 当舍嫉恚慢、 谄诳邪伪心, 常修质直行,

    不轻蔑于人, 亦不戏论法,常柔和能忍, 慈悲于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萨, 应生恭敬心, 是则我大师。

    破于憍慢心, 说法无障碍,

    第三法如是,一心安乐行。

    “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导师,在今后的岁月、佛教理论将被世人抛弃时,有坚持讲演法华经的人,对于有家庭的和离开家的人,要产生极大的仁慈,对于非菩萨道的人、要生成大的悲悯,

    还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不这样作的人,则行为是大的过失。

    如来在方便的时候,在合适的场合讲说佛学,其人虽然不问不信不了解这部经书,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潜移默化,

    我悟得佛学真谛时,随在何地,用高超的方法、智慧的力量、引导他们,使他们信仰佛学。”

    文殊师利,这些菩萨导师,在如来逝世后、有掌握上述四种方法的人,常常为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国王、王子、大臣、人民、贵族等演说佛教理论,才不会有过失,并被供奉养护、恭敬、尊重、赞叹。

    世界各人种的人们,为了听演讲佛学的缘故,也时常跟随侍奉,

    如果在聚集的部落、城市、空闲林中,有人来、想要为难提问,诸位跟随侍奉的贤士常常会昼夜、为佛法而保护守卫他,能使听讲的人都得到欢喜。

    为什么呢?

    此经典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保护的缘故。

    文殊师利,这部法华经,在无数的国家中、乃至它的名字都不知道,何况看见它、接受持有阅读朗诵?”

    “文殊师利,譬如有强大能力的宗教领袖,想要用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国君王不顺从他的命令,此时的宗教领袖、发起多种士兵而去讨罚。

    宗教领袖对众多的有战功的士兵,随功赏赐,或与田宅、村庄、城镇,或与衣服、自身庄严威武的用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即大欢喜;

    惟发髻中的明珠、不拿出来给他们。

    为什么呢?

    领袖的头上唯独有此一珠,如果拿出来赐给他们,领袖的诸位追随者、必然会极大的惊怪。”

    “文殊师利,如来也是这样,以禅定智慧的力量、获得在不同国家传播佛法,在三界称王,而诸魔王不肯顺伏。

    如来贤圣各位将士、一起同他们战斗,其有功劳的人,心中欢喜,在四众中、为他们演说各部经书,使他们心里高兴,赐与他们禅定、解脱、磐石般的基础,如财源滚滚的各种理论,又再赐与安详快乐逝世的方法和居所,讲说使得到度过苦海而涅槃,引导他们的心想,令大家全都欢喜,而不为他们演说这部法华经。”

    “文殊师利,如果宗教领袖、看见各种战士立有大功的人,心中非常高兴,用久盘的发髻中,不随便给别人的这个难以叫人相信的宝珠、今天赐给他。

    如来也是这样,在三界中、作为大的宗教领袖,用佛法教育感化一切众生、看见贤圣军团,共同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等战斗,立下了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此时如来也是极大的欢喜,

    这部法华经,能令众生达到一切人类智慧,

    先前我所以没有演说它,而今天讲演,

    是因为一切在世间的人们、多生抱怨和难以相信别人。”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各位如来圣贤演说理论中的第一位的,在各种理论学科中、最为深奥,最后赐与你们,如同你们最强有力的宗教领袖、久久的保护着的明珠,于是今天送给你们。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佛如来秘密的经典,在各部经书中、在它们之上,为最高境界,希望长夜守护,不要随意不实的宣传演说,从今日开始, 我才与你们大致的讲说它。”

    此时世尊想要重新宣讲他的讲义,而作唱诗词:

    常行忍辱, 哀愍一切, 乃能演说, 佛所赞经。

    后末世时、 持此经者, 于家出家、 及非菩萨,

    应生慈悲, 斯等不闻, 不信是经, 则为大失。

    我得佛道, 以诸方便、 为说此法, 令住其中。

    此经为尊, 众经中上, 我常守护, 不妄开示,

    今正是时, 为汝等说, 我灭度后,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隐, 演说斯经, 应当亲近, 如是四法。

    读是经者, 常无忧恼, 又无病痛, 颜色鲜白,

    不生贫穷、 卑贱丑陋。 众生乐见, 如慕贤圣,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恶骂, 口则闭塞。 游行无畏,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若于梦中, 但见妙事。

    又见自身、 在山林中, 修习 善法, 证诸实相,

    深入禅定, 见十方佛。

    诸佛身金色, 百福相庄严, 闻法为人说, 常有是好梦。

    说无漏妙法, 度无量众生。 后当入涅槃, 如烟尽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