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顺朝 > 第431章 京师的新情况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别说了!”吴三桂怒气冲冲的打断杨坤的话道:“我与范青誓不两立,我一定要给他一个教训。”他想起陈圆圆的花容月貌,一颦一笑,现在却被大顺的将领在身下蹂躏,很有可能,夺走陈圆圆的就是范青本人,一想到爱妾婉转娇啼,梨花带雨的痛苦模样,吴三桂的心就好像在滴血一般,痛彻心扉。

    陈坤又轻声道:“伯爷,大顺军整顿军伍,显然是对咱们没有上表臣服不满,准备大举来攻,咱们要做好战争准备了!”

    吴三桂微微点头,心中深以为然,道:“这群流寇实力不弱,咱们不见得是他们的对手。”

    杨坤道:“那封送给摄政王的借兵信,要不要送出呢?”

    吴三桂想了片刻,终于握紧拳头,咬牙道:“范青,你不仁,休怪我不义。”然后转头对杨坤道:“明天一早,你就让郭云龙出发,把这封信送到宁远摄政王的手中。”

    杨坤立刻拱手道:“遵令。”

    第二天清晨,晨光中,山海关巍峨的状貌慢慢显现出来了,一座庞然大物,依托山势而建,随着山峦起伏,如利剑一般插入大海。

    吴三桂这一夜辗转反侧,几乎未能入眠,翻来覆去的想着自己的父母双亲,自己的兄弟家人,还有自己最心爱的陈圆圆,每当想起陈圆圆美丽容颜的时候,他都会潸然泪下,然后咬牙切齿的痛骂范青。有时也会想自己这封信送出之后的结果,自己如果真成了汉奸,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千年、万年唾骂,永远不得翻身。他长叹一声,心中茫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鸡叫声隐约可闻,他想一会儿就要开城门了,郭云龙带着这封信出发,自己投靠满清的计划就不能改变,一旦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的路了。

    这时,忽然有亲兵轻轻在门外道:“伯爷,你醒了么?”

    吴三桂猛然一惊,难道范青的大军已经开拔了,准备攻打山海关了?

    “进来,什么事?”吴三桂立刻坐起来,下意识的伸手握住枕头旁边的佩剑。

    这名亲兵进屋,拱手道:“伯爷,今早天还没亮,有一支队伍从京师赶来,到了咱们山海城之下……”

    吴三桂以为是京师范青的军队,脸色一变,失声道:“什么,这么快!”

    亲兵愣了一下,接着道:“他们扣城门,对城上的卫兵说是伯爷的三弟和爱妾陈氏……”

    “啊!真的么?”吴三桂大吃一惊,一跃而起,从床上跳起来,叫道:“快让他们进城。”

    亲兵道:“天还没亮,守城士兵也不认得伯爷的三弟,所以请……”

    吴三桂不等亲兵说完,已经抓起一件衣衫披在身上,大步出门去了。

    到了山海卫的城墙上,向下望去,只见晨光中,数十人的车马队伍正停在关门外,当前一人,正在仰头向城墙上看。吴三桂一眼就认出是他弟弟吴三辅,另外车队中的一些人是他府上的老仆,他也认出来了。此外还有一辆马车在队伍中,车厢上障着锦缎车帘,不过隐约能感觉到车中是一名女子。

    “快开城门!”吴三桂立刻吩咐属下,他心中对车中的人,隐隐有一丝期待,但又不敢相信。

    随着吱嘎嘎的声音,巨大的城门被数名士兵缓缓推动,慢慢向两边打开。吴三桂亲自来到城门前迎接。只见车队缓缓进入,吴三辅跳下马,拱手施礼道:“哥哥,弟弟来看你了!”。

    吴三桂连忙扶起弟弟,正要说话,忽听后面车厢中,有女子轻声呼唤,“伯爷!”

    吴三桂心中一震,下意识的叫了一声“圆圆”,随后,赶到车前,轻轻掀起锦帘,露出一张精致的容颜,正是自己日思夜想,念念不能忘怀的爱妾陈圆圆。陈圆圆从车窗中伸出手握住吴三桂的手,吴三桂也紧握她的手,两人双手紧扣,互相垂泪。

    吴三桂道:“圆圆,听说你在京城被大顺将领伤害,我心中既难过又愤怒,恨不得立刻回京师把你救回来。”

    陈圆圆轻声道:“确实受到了一些惊扰,不过并无大碍,顺王怕谣言传到你这里,让你误会,所以就派兵把我送到你身边,解说情况。”

    吴三桂轻轻点头,向车旁望去,有一些士兵穿着铠甲,应该就是大顺的军人了,其中一人见吴三桂的眼光望过来,连忙拱手道:“在下大顺朝工部尚书李牟,受大顺皇帝差遣,作为钦差特使,面见吴大人!”说完拱了拱手。

    吴三桂没想到,刚刚送走了大顺朝的钦差,这么快又派来一个钦差,他拱手还礼,“原来是李大人,欢迎,一会儿学生为大人接风洗尘。”

    李牟微微一笑,让属下把范青赠送给他的礼物先呈上。吴三桂让亲兵接下来,然后众人进城,来到吴三桂住的府上。

    吴三桂让陈圆圆进入内室更衣,自己则在厅中见了自己的弟弟和几名仆人。

    吴三桂迫不及待的向弟弟打听父亲的伤势,听说父亲的伤并不重,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随后听弟弟讲述京城中的情况,有时也会询问旁边的仆人。

    弟弟和仆人讲述的情况是京城最新的状况,比他派出细作要详细客观的多。京城现在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抢劫、强暴等事情,至于冒犯吴家的只是个别将领,已经被顺王严厉惩处了,被打了三十军棍,鲜血淋漓的抬到吴家,给吴襄认错,请求原谅。

    吴三桂笑了笑,他是将领当然知道这不过是收拢人心的把戏,不过范青作出这样的姿态,也证明他是有笼络他吴家的心意的。

    吴三辅又说,顺王范青刚入紫禁城之时,确实沉溺女色了,也宠幸了周后和公主,且不理政事。但现在已经醒悟了,这几日正在抓紧练兵,整顿队伍。驻扎在城外的军队有去附近村子抢劫,强暴的军士,都被查出来,砍了脑袋,挂在城门口示众。现在大顺军的军纪很好,没有敢骚扰百姓的了。

    吴三桂微微点头,心想,范青到底年轻,才二十几岁,阅历不多,没见过这么多美女,一时间眼花缭乱,神魂颠倒也情有可原。但现在能幡然悔悟,也算是难得了。

    随后吴三辅和仆人们又诉说了城内的状况,大顺朝刚入京师第二天就颁布了废除三饷的政令,随后从河南运来大批粮食,平抑京师粮价,赈济京师百姓,现在京师中的平民百姓都说大顺朝好。还有大顺朝现在比较优容前朝的官员士绅,前一阵子流传说大顺朝要对六品以上的京官进行拷打,逼迫交出银两,这根本就是谣传。确有大顺军中将领有此提议,不过被顺王斥责了。现在城中的前朝贵戚高官都安然无恙,连前朝的那些大太监们都没有被清算,范皇还重用了一名前朝名声不佳的太监头子——杜勋。众多贵戚高官都说,连杜勋这样人都被皇上重用了,可见前朝的官员贵戚是不会被追究清算的了。而且大顺朝现在正在京师开科取士,准备招纳贤才,很多读书人都去报名。而前朝的官员只要没有大的劣迹,都可以到吏部去候补报名,以后有做官的机会。

    说到这里吴三辅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弟弟看着眼热,也跟着凑个热闹,去报名了!负责民政最高的官员还是个熟人,原来就是前朝的傅宗龙大人,他认得我,还特意召见了我,鼓励我几句。”说完嘿嘿的笑了起来。

    吴三桂也跟着笑了笑,弟弟说的话很新鲜但又不能不让他相信,如此种种比他从情报中得来的消息真切现实的多,也让他感觉到了范青真的有做皇上,建立新朝的气象了。而且种种措施,也让他感受到了一股压力,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范青正在争取京师士绅百姓的民心,等他笼络民心之后,被百姓拥护,在京师站稳了脚跟,那么他这区区数万边军还能是他的对手么?

    这时仆人又把范青送给他的礼物呈献,这次,范青送他的礼物不再是银子和绸缎那么简单了,而是数件绝世珍宝。

    因为他是将领,所以礼物也都与军队有关,其中一柄宝剑,剑柄上镶嵌了一个鸽子蛋那么大的乳白色浑圆珍珠,一看就异常珍贵。还有一件马鞍,用黄金嵌边,上面镶嵌着许多珍贵的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明亮耀眼。

    吴三辅不知道范青赏赐的物品如此珍贵,此时看到一件就赞叹一件。吴三桂虽然不怎么在意这些珍宝,但看了之后也不禁微微心动,暗道:“范青这次比前几日的钦差带来的礼物更重,他进入京师这十几天中,两次派钦差过来笼络自己,证明他确实很重视自己。本来他因为父亲和陈圆圆的事情深恨范青,现在这两件事情也已经解开,他心中对范青产生一丝好感。

    他对弟弟道:“走,咱们一同赴宴,看看,这位新来的钦差怎么说。”

    吴三辅跟着哥哥后面边走边笑道:“这李牟也来头不浅,他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是当朝宰相李岩的亲弟弟,范皇十分宠信李岩,爱屋及乌,对他的弟弟也十分照顾。”

    吴三桂微微一笑,心想:“范皇这次可下了血本了,连自己身边亲信都派来了,且看我难为一下这个年轻小子。”

    宴席设在吴三桂的书房当中,吴三桂等人进入大厅的时候,李牟也已经脱去戎装,换了一身长衫,站在厅中的书架前,欣赏吴三桂的藏书。

    吴三桂的书房十分宽敞,但他是武将家风:画栋雕梁和琳琅满目的陈设,使人感到豪华有余而清雅不足。书房中也有琴,也有剑,但一望而知是假充风雅。作为装饰,还有两架子不伦不类的书籍,有些书上落满了尘埃,显然是很久没有人翻动。也有不少古玩放在架上,用李牟的眼光一看,知道其中多数都是赝品,而且有些东西十分庸俗,只有少数几件是真的。倒是有一个水晶山子,里头含着一个水胆,晶莹流动。这样的水晶山子,水胆自然生成,不大容易得到。有几把圈椅蒙着虎皮。几幅名人字画挂在墙上,有唐寅和王冕的画,董其昌的字。当时董其昌的字最为流行,但李牟看了,觉得好像也不是董其昌的真迹。有一副对联,是吴三桂的一个幕僚写的:

    深院花前留剑影

    幽房灯下散书声

    正看着对联,杨坤来到了。是吴三桂特意请他来吃晚饭的。杨坤还带来两位山海卫中有名的士绅,其中一位是几天前开会时候,替吴三桂解释申包胥的余一元,另外一人是个白胡子老头,姓王,据说擅长画画,吴三桂很敬重他,叫他王老先生。

    杨坤对李牟寒暄几句,话题就转到那副对联上。余一元称赞这副对联的对仗工稳,十分典雅。杨坤随声附和,赞扬不止。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明朝中当过文官,在吴三桂及其幕僚、清客的眼中,说话较有斤两。吴三桂心中高兴,不住哈哈大笑。

    王老先生说:“这副对联恰恰是为我们镇台大人写照。镇台大人不但善于舞剑,也喜欢读书,所以这副对联做得十分贴切。”

    吴三桂说:“可惜裱得不好。下次有人进京,应该送到裱褙胡同墨缘斋汤家裱店重新裱一裱。”

    吴三辅建议最好送胡家裱店,说汤家裱店虽系祖传,但是近来徒有虚名,裱工实际不如胡家。吴三桂点头表示同意。这时他忽然发现李牟一直笑而不言,仿佛心中并不称赞。他感到有些奇怪,就问道:“李公子原是大家世子,见多识广,才学过人,请看这对联究竟如何?”

    李牟说:“近世书家多受董文敏流风熏染,不能独辟蹊径。这位先生的书法虽然也是从董字化出,但已经打破藩篱,直向唐人求法,颇有李北海的味道。所以单就书法而言,也算上品。可惜对联中缺少寄托,亦少雄健之气。军门乃当今关外虎将,国家干城。此联虽比吟风弄月之作高了一筹,但可惜文而不武,雅而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