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玄幻魔法 > 人生智慧经典圆觉经的故事 > 第八 章:中记(二):佛主的四十八愿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圆觉经的作者,以故事的写作手法,通过佛陀分别与十二位大菩萨的对话,系统的回答了佛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阐述了经典的人生智慧;

    佛陀是有大智慧的人,他说过,人类中的每一个人,通过学习认知,都能成佛,都能成就伟大的人格。

    他面对人类社会本生的缺陷,和人类社会生活演化的不可逆的失误,找到了一条摆脱矛盾的全新的颠覆性的人类生活方式:僧侣、居士修行模式。

    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在向世人传输佛学的二千六百年间,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其不同枝叶的生长,就如同开创了佛学的不同宗派,各宗各派都有不同的作用。

    ……作者在圆觉经的编写中,具有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法相宗创始者是伟大思想家玄奘及其弟子窥基:

    其理论认为,一切众生因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实而得自我,都有不同的思想来源及其层次,但同时也认为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性,因缘成熟最终都能成佛。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唐玄奘法师是唐贞观十九年(645)春正月从古印度回到长安,三月奉敕开办译场,弟子三千,高徒数十名。唐显庆二年(657)九月陪驾李世民到洛阳;

    如果按时间和在洛阳白马寺出炉圆觉经,那么此经是否有玄奘高徒的笔法?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有高僧在白马寺用佛陀多罗的笔名,翻译或编写了(圆觉经),

    圭峰宗密在《圆觉经大疏》中记录了一个说法,此经于长寿二年(693年)译出,

    圭峰宗密(780-841)唐代名僧,佛教华严五祖。俗姓何,法名宗密。四川西充县人。元和二年(807年)出家为僧。去世后谥号"定慧禅师"。是著名佛教思想家,主张"佛儒一源",认为"顿悟资于渐修"、"师说符于佛意"。

    833年(唐太和七年),圭峰54岁,好友白居易作《赠草堂宗密上人》一首,"吾师道与佛相应,,心台照耀百千灯。“

    831年(唐太和五年),52岁, 10月,刘禹锡在苏州刺史任上,写下《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诣河南尹白侍郎》一首,"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816年(唐元和十一年),37岁,在终南山智炬寺撰成《圆觉经科文》和《圆觉经纂要》2卷,在禅界传阅,实倡始于唐?圭峰宗密禅师: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圆觉经大疏》序),《圆觉经》便深深的打上了禅师的烙印。

    唐开元十八年(730),著名的智升和尚于长安西崇福寺东塔院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详录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间,传译至我国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贤圣集传,及失译缺本等,敕入大藏。此录为经录中最完备者,宋藏以下诸藏皆依准之;又古来凡言及翻译经典之书,亦皆以此录为标准。其中在《续古今译经图记》中,首次记录此书为佛陀多(Buddhatrāta)所译,但译出时间不详,佛陀多罗的生平也没被记录下来。

    宋高僧传卷第二记载:释佛陀多罗,华言觉救,北天竺罽宾人。(注:唐称迦湿弥罗,今新疆西南部克什米尔地区,盛产绵羊。)誓化支那,止洛阳白马寺,译出大方广圆觉了义经。此经近译,不委何年?

    圆觉经在《大藏经》编在经集部,大致属于讲般若22年范围。佛祖大约从31岁开始讲经传法,讲阿含经方等经20年后,大约51岁。所以估计讲圆觉经是在51岁-73岁之间,很具体的时间无法考证。除最初的《华严经》和最后的《地藏经》与《涅槃经》有比较准确的讲授时间,其他佛经具体的时间很难考证了。

    《圆觉经》是一部特殊的佛经,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说,佛讲经都是有地点的。比如金刚经,是在舍卫国竹林精舍讲的,地藏经是在忉利天讲的,杂阿含经是在拘萨国的佃户家讲的,楞严经在祇桓精舍讲的,妙法莲华经是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讲的.....唯独圆觉经是在自性之光中讲的;

    时至今日,现代人阅读圆觉经的故事,

    还能使人阔清迷惑,洞明宇宙人生之真理;

    豁凡情而发圣解,超生死而生净土;

    深有益于身心修养和家庭和睦;

    乃至最终解脱,吉祥安康。

    -----------------------------------------------------------------------

    佛教的经典,主要是由历史上佛教徒六次集结来传译出来的。

    在缅甸,曾于1954年5月至1956年5月召开第6次佛教经典结集大会。大会场所设于仰光郊区,系仿照佛陀入灭后于灵鹫山所举行第1次结集时的七叶窟。这次结集的成果,根据第5次结集所镌刻的729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参考锡兰文版、泰文版、高棉文版和伦敦"巴利圣典协会"的版本,作详细考订,而出版整套的巴利文南传经典。由缅甸政府护持,目的是重述和验证三藏经典。

    佛教第六次结集时马哈希尊者扮演为马哈咖沙巴尊者(大迦叶尊者)的角色,而持三藏法师明昆尊者扮演为阿难达尊者(阿难尊者)的角色,一问一答的方式一一结集了五尼迦耶(经藏五部)及以外五部注等....全以背诵的方式结集完全三藏(经、律、论)。当时共同参与者来自泰国、老挝、锡兰、柬埔寨等...,上座部佛教八大国家的高僧长老,以外场外开放随喜参与者来自诸国的记者,宗教研究者等....结集一开始马哈希尊者向诸位长老言:诸位高僧,诸位尊者,诸位善知识,随闻佛子(马哈希尊者自称)宣说...之后问起诸经,律及阿毘达磨等...,每一经结集后马哈希尊者向大众说:每问问题尊者三藏法师明昆尊者一一回答,或分别回答之故,佛陀的正法至今为止仍有清净无缺。

    圆觉经在中国求内没有详实记载,就用圆觉的辨识方法,外求缅甸验证,如果没有在重述和验证三藏经典里面,说明是中国唐代高僧所作,同时还可以弘扬中国佛学文化。

    如果在重述和验证三藏经典中,对照比较,得以使佛陀多罗还愿成译经大师的本来面貌,解决了多年考古学的难题。

    这将是求真务实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