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龙骑 > 正文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徐州之战(224)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co>

    袁绍要多听听,看看众人都是什么反应,尤其是沮授,对于他的忠诚袁绍是清楚的,他不会因为个人私利而做出有损冀州利益的事情来,所以他的意思是完全可以让他做出正确判断的。!

    若非如此的话,袁绍也不会在六名谋主里最信任他,其他人的存在更多是让他又一个参考,而沮授的建议则极为重要,他也许能够允许其他人有私心,可在沮授这个位子的人,袁绍是绝不允许其有任何一点点的不忠,当然能力也是他所看重的,好像田丰,因为他输掉了冀州之战,袁绍还怎么可能继续信任他?

    本来心知肚明的一件事,你田丰自己也应该明白,可他非但没有自知之明,反而每件事情还继续冲在前面,好像自己离开他不行,这让袁绍对他越来越反感,他越是说明事情积极,袁绍越是要和他对着干,丫丫他的气焰,让他明白今时非同往日。

    可没想到田丰也此开始屡次冒犯他,这让袁绍对他越来越讨厌,甚至有一时期的逄纪还要讨厌,在这之后两人几乎如同路人,袁绍遇事也不稳他,他参奏何事也如同耳旁风,可在这时,眼见着田丰又跃跃欲试,袁绍当即瞅向沮授,道:“说说你的看法。”

    本来易京站起身来的田丰不得不被迫坐下,而沮授连忙起身到:“如果二人书内容所记载无误的话,卑职个人会更倾向高览将军一些。”

    “那么说你也觉得在这件事情高览非但无罪,还当机立断做出了最佳的选择了?”袁绍不露声色问道。

    “这事不好说,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只凭他们二人各自的书来武断判断哪一个更为正确,卑职难以做出决断,更不要说支持谁又或是反对谁了。”

    他这话一说,可谓是把在场几人都给得罪了,郭图和荀湛交换了一个眼色,他是真的有些生气,荀湛还好,没表态,可他刚才却明明白白表示支持高览了,可沮授现在这么一说,不等于说他根据两人书来做出决定,而两人书的内容又是两人所猜测,也是说他做出了这一决定,完全是自己主观臆断通过两人的猜测做出的决定。

    而这首先会让袁绍觉得他做事不谨慎,如果书都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那他做出决定无可厚非,可这本来是高二人进行的猜测,具体情况还是未知数,可他却直接选择支持高览,这让他感觉吃到了苍蝇一般,恶心死了。

    当然除了恶心,他起身最在乎的还是袁绍的反应,心有些紧张的瞄了一眼袁绍,好在他没什么反应,又看看逄纪,他此刻也和自己一样异常紧张地看着袁绍,看来他也觉得这沮授有些可恶了。

    不得不说这沮授啊,还真的是会邀功卖弄,如果他们也能学他那样去献媚卖弄,哪里还有他什么事,郭图心冷笑了一声,而沮授则又继续开口说道:“启禀大将军,在这件事情,卑职始终都有疑虑,以刘澜用兵来说,他既然一早计划好了要绕后袭击开城,那么他会在徐州城没有部署吗?将主力调到外围,使内部彻底空虚,这怎么可能,如果这是些土匪山贼,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情有可原,可他是刘澜啊,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所以卑职有一种感觉,那是这里面肯定另有原因,虽然现在卑职还不敢判定是否有更大的阴谋,可是刘澜既然这样决定了,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刘澜这样做又是想敢什么呢?”

    沮授这番话一出口,不仅是袁绍,包括许攸逄纪在内的几人都一下子心弦紧绷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高览去徐州城可危险了。

    “难道徐州城并非空虚无兵,而是埋伏下了重兵准备伏击高览?”袁绍说出这番话,随即又说道:“关羽率领摄山营在开城,赵云在沛县而张颌太史慈则在防着山越守着许贡,刘澜的部队完全可以计算出来,高览猜测他在徐州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万人,我预估刘澜在徐州城内的部队可能连一万五都没有,这点兵力他拿什么抵抗高览,不被歼灭都是他运气好。”

    袁绍说的信誓旦旦,对自己的分析深信不疑,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还真不必亲自到前线,两人回馈的信息能够把此刻徐州的情形理清,算有出入也不会太大,所以在得出了这一可能之后,袁绍又看向了沮授,可让他没有想到的却是,沮授并没有用他的轮到说服沮授,他眉头微皱道:“大将军所言虽然不假,然而卑职始终都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刘澜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要么有阴谋要么是另有原因。”

    “沮授,主公已有论断,你若拿不出实质证据,最好不要乱揣测,临战怕这类的事情出现,会动摇主将的决心,到时候反倒不利前线的战事。”

    郭图说的有一定道理,沮授也明白,临战对决最害怕的事情是主将犹豫不定,不仅贻误战机,更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可值得归知道,他的怀疑同样是有原因的,并非只是因为自己主观意识而觉得有蹊跷,他说道:“大将军,卑职所担心的原因,首先关羽在开城,应该不假,这件事算我等不在前线,也能够确认,可摄山营是否全部都在只怕丑和高览都不知晓,连他们这些前线的将领都无法断定的事情,那么高览做出徐州城不到三万人的论断依据何来?”

    沮授直接让场内陷入到了沉寂之,所有人都开始认真思考起来,沮授的担心好像并不是没有道理,关羽在摄山营是不假,可五万摄山营再不斩开城谁知道?加入摄山营其有一部分在徐州城的话,那高览和夏侯惇抵达徐州城下后,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

    他们已经不敢往下想了,因为这事可大可小,如果无法短时间拿下徐州而关羽又设计伏击丑,一旦将其击败,那等他返回徐州之时,高览夏侯惇将会腹背受敌,这一次的徐州之战也会彻底结束。

    袁绍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对沮授说道:“你说的不错,确实是我考虑不周,把徐州的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若非你提醒,还真想不到刘澜居然会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如果这只是寻常战事还则罢了,可这终归是关乎成败的徐州之战啊,他自然不可能轻易冒险啊,所以这件事沮授的担忧必须要认真对待,而在这件事情水落石出之前,他还不能对二人谁对谁做出结论,可他却能让二人把事情的真相搞清楚。”

    沮授心松了一口气,他太清楚袁绍了,以前袁绍太冲动了,所以在很多事情其实有更好的选择,结果因为他的任性导致最后不可挽回,不管是冀州之战还是迎接献帝,这都是最好的示例,当然袁绍也有说对的适合,可是这一次终归不同以往,他可不敢冒险,让冀州彻底陷入被动之,所以这件事情不管真相如何,都需要暂缓先把真相搞清楚再说,至于之后是剥夺谁的军权,完全可以根据情形来决定,而不是现在通过主官做出的结论要杀掉谁又或是撤离谁。

    而郭图和逄纪这两位老冤家,此刻对沮授则是连连佩服,那么简单能想到的事情,为何他没有想到,没有看透,如果他能早一点反应过来,也不会像刚才那么尴尬啊,如果他能把这样的结论说出来,那肯定会得到大将军的重视,也许不会短时间内取代沮授,但在大将军心他也要现在的情况好太多了吧,那样日后也自然有了取代沮授的机会。

    这情况与当年田丰风光时的情况何其相像,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沮授力挽狂澜前去联系刘虞才奠定了他今日的地位,所以他现在还差着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虽然他也知道,颍川系里,真正的门面是荀湛,可他这人向来低调,也不愿卷入到争斗之,甚至连同时颍川系的他也不太帮助,可他不行,他必须要真正成为袁绍的心腹,这关乎颍川系日后在冀州的地位,更关乎自己日后的前途,如果大将军这样一直不太用他,而把他当做了幕僚,那日后他如何来振兴郭家?

    郭家连续鼠辈都是朝廷之的大员,祖三公九卿甚至是司隶校尉都做过,之袁家、杨家这俩举世公族也许差了一大截,可除了这两家,他们老郭家也算的是有这么一号,可到了他这一辈,甚至是下一辈,你看吧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些胆小无能之辈,郭家现在唯一能扛起门面的人是他了,如果连他都在袁绍这里毫无存在感,可有可无,那郭家真的要彻底败落了。

    大汉朝四百年,士族豪族自光武帝后蓬勃发展起来,有多少名门望族风光一时,又有多少名门望族家族衰落?虽然廋死的骆驼马大,可那一声声痴儿的寒门也够扎心的了。

    郭图绝不允许郭家变成这个样子,他要再次振兴郭家,所以他只能在大将军手下不断被重用不断往爬。

    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在冀州是这般的尴尬,可有可无,虽然最大的敌人逄纪现在已经不足为虑,可真正掌控冀州话语权的人,反而并非是他,而是冀州系,从田丰到沮授,袁绍对他们的话惟命是从,虽然这事私底下传了不少风言风语,可这冀州人在邺城想要改变舆论的倒向,那还不容易吗,本来不好的传闻瞬间便成为了大将军知人善任的风评,这样的评价传到袁绍耳,再加沮授在一修饰,居然成了任人唯贤的大德行。

    一众人陆续起身离开了议事厅,而袁绍则笑呵呵拦下了沮授,在这件事情,他还要和沮授在仔细盘算一下。

    对此沮授也已经习以为常了,袁绍天性多疑,这世可能没有能够让他相信的人,算是自己的亲人和儿子都不能,曹军他听闻过一个传闻,说讨董的适合刘澜曾经装傻羞辱过大将军。

    而起因居然是因为大将军因为匈奴人说了刘澜一句,结果刘澜借司马迁暗骂袁绍家族读易经让他变得多疑。

    这行本来想要进入仕途,除了孝廉征辟外是五经博士了,考核录用合格人才,而这也有了累家一经的说法,好像袁家,是一部京易,可想袁绍有这样一个性格,刘澜当初所说的那番话其实也并不是无的放矢,只不过知道归知道,可绝不能说出来。

    而是要利用甚至是尽量去会。

    “先生。”没人的时候,袁绍对沮授以先生相称,这是极大的尊重和礼遇了,他顿了一下道:“这件事你觉得刘澜设计的可能性有多大?”

    “主公应该认识刘澜吧?”

    “认识。”

    沮授点点头,道:“这刘澜我也只是远远见过一面,对他的了解更多的是市井传闻,而主公却与他有一番私交,相对他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这世都说此人乃当世枭雄,不知主公对此有何看法?”

    “枭雄?“袁绍有些不屑,可刚要破口而出的一刻,却又冷静了下来,这个时候不能感情用事,既然他二人,那必须要客观评价,他想了想道:“这人运气不错,枭雄对他虽然并不是很形象,但也可以这般称之。”

    “既如此,那似这等枭雄人物,又怎么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算他看不清形式,刘澜身边的谋主们难道也看不清,没一个人去提醒他?”

    “也许……”袁绍想相些能够说服自己的说法,可最后不得不酸溜溜地回了一句:“也许他一意孤行吧。”</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