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信仰守护者 > 第224章 各国中医现状和见解(下)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当段泽华代表方寸之间集团,更代表中国传统医学站在主席台上时,顿时就迎来了现场雷鸣般,并且响彻不断的掌声。


    很多国家中医领域的从业者,或者是中医爱好者,绝大多数人是通过电视或网络了解到段泽华,而且段泽华创业之前的信息基本是调查不到的,尤其是他的家人信息,网上等都是查询不到。


    这次是段泽华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在世界中医大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对于他的神奇和神秘,不仅是国内,国外亦是如此。


    第一次看到段泽华本人,世界各国的名医和代表们都露出了敬慕和欣赏的目光。


    段泽华年轻俊逸的形象、高大挺拔的身材、光滑紧致的肌肤、灿若星辰的双眸,让他浑身洋溢着一种自信从容、淡然自若的超凡气质,天极境的武道境界,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威严气场。


    他今天穿着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


    他拿起话筒,微笑着扫视了一下全场,然后开口道:“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术,他的全名叫中国传统医学,它沧桑而古朴、历久而又弥新,所以才受到了世界上这么多国家的青睐和喜爱。


    中医起源于中国的周朝,因《黄帝内经》而正式确立。


    中医自公元四世纪传入高丽,在公元五六世纪又从高丽传入东洋。


    中国唐朝的贞观时期到开元盛世的前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自信、民族开放最为辉煌的一页。


    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国的三藏法师、日本的鉴真大师等人,他们不仅在佛教文化的交流上,也在中医的传播上给世界带来了一次壮举。


    好的医术,不是只能服务于某一个家族,也不是只需要服务于一个国家,而是需要服务于全人类。


    正像三十几年前的新冠疫情,世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每一位中医,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名医圣手。


    而名医圣手最为核心的一个特征不仅仅是医术精湛,而是要有一颗悬壶济世之心,也就是西医上所说的要有一颗普世的医者之心。


    我们方寸之间集团成立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我们中国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


    中医起源于中国,却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东洋的汉方药,吸取了西药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特点,并且从药材种植、药材精选、工艺精良、储运周密,既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也为世界上的众多病患带去了福音。


    南韩的四象学说和我们中国的阴阳五行学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条条大路通罗马,希望爱好中医的所有国家一起互相学习,良性竞争,愿我们在罗马的殿堂再相会。


    到时候,看看哪家为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健康所做的贡献最大?


    正像我曾经写的一首小诗:地上的人,就似天上的星,虽然远和近不同,光和热不等,但愿我们都能慷慨无私地照亮和温暖着我们共同的宇宙长空。”


    现场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掌声。


    段泽华的发言在继续:“中医强调治未病,西医重在治已病。


    西药的特点是靶向用药、精准用药,是靠药物进行局部清除病菌。


    中医则是注重调理人体的整体内循环系统,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让人体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去战胜和清除病毒,两者治病的原理不同。


    其实中药的药引就是起到靶向用药的作用。


    根据记载,中医有5000多个古方,每一个药方都会有一味药或几味药担当药引之用,把药力引导到病灶之处,从而发挥出药方的复合作用。


    只是由于很多古方的失传或丢失,药引之精妙渐渐被大家遗忘或忽视了。


    全世界人口的寿命一直在增长着,中老年人的慢性病也越来越普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几乎很多国家的老年人,人生最后的五至十年,大都是在各种病痛折磨中度过的。


    西医这里动一刀,那里动一刀,很多人临走时,身体里边大都缺少了一些零部件。


    中医的全身调理和整体改善,对缓解病情有着显着作用,也可以大大减轻各国政府的医疗负担。


    所以,本次论坛,我们这些认同中医、信任中医、热爱中医的人,更应该团结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大家一起为全世界中医事业的大发展,贡献我们的真心和实力来。


    中医源自于中国的道家文化,所以,中医的极致是道医。


    时空流转,千百年之后,我们所认为的伟大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就是一朵朵记忆的浪花而已。


    在天地大道面前,一切的功名利禄皆是过眼烟尘,唯有跨越国界,超越人种的医者之心可彪炳日月,也才会被印刻在岁月的年轮里,永不磨灭。”


    接着,段泽华通过视频展示了集团三个药材种植基地的内部细节。


    在借鉴世界上先进药材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更加精益求精、点滴入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段泽华告诉大家,方寸之间集团在国内目前有220个这样的药材种植基地,计划三年内扩大到330个,五年内扩大到490个时,全场再一次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歇。


    段泽华打开第二个视频文件介绍道:“这是一座源自我国北宋天圣年间的针灸铜人,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


    它集宋代及以前中国针灸学、雕塑艺术学、冶金铸造学、文字学等多学科之精华,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实用教学的先河,被视为国宝。


    “‘天圣针灸铜人’由北宋翰林医官、医学家王惟一设计制造。


    针灸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宋代以前只有文字叙述或图形表示,而且错讹较多。


    公元1026年,北宋朝廷征集、校订医书,王惟一奉命纂集旧闻,订正谬误,考订针灸着作。


    他按照人形绘制人体正面、后面、侧面图,标明出腧穴的精确位置,并结合古今临床经验,汇集诸家针灸理论,着成医书三卷。


    宋仁宗认为:“古经训诂至精,学者执封多失,传心岂如会目,着辞不若案形”。遂下旨:“创铸铜人为式”。


    于是,由王惟一负责设计,朝廷组织工匠,于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以精铜铸成人体模型两具。


    宋仁宗下令将一具铜人置于医官院,另一具铜人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


    针灸铜人仿成年男子而制,全裸直立,身高162公分,胸围88.6公分,共有穴位657个,穴名354个。


    其造型逼真,结构精巧,四肢内有木刻骨骼,体腔内有木制脏腑,躯壳由前后两件构成,可分可合。


    其躯壳外刻有穴位名,各穴均与体内相通,外涂黄蜡,内灌水或水银,用针刺中穴位,则液体溢出,稍有偏差则针不能入,因而可作教学或考试之用。


    历代朝廷均视铜人为国宝,称之为“天圣铜人”。


    1950年,米国科学家伊恩唐纳德发明了B超,首次用于妇科检查。


    同年,东洋医生宇治达郎成功发明了软式胃镜的雏形—胃内照相机。


    现代西医距今不过二百多年,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这座“天圣铜人”,大家觉得神奇不神奇?


    更为神奇的是,距今4400年前的黄帝,他是如何着写出《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自然不是4400年前黄帝一人所作,而是经过了后世多人补充和修订完善的。


    但中医的主体框架和思想却是黄帝创作无疑!


    所以,正是中医的神奇和魅力吸引着我们这些人汇聚在了这里。


    愿我们大家同心协力,让中医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魅力,与西医一道并肩同行,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场第三次爆发出了海啸一般的掌声。


    这才是真正中医的宏大格局,以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作为最终目标和使命。


    在这样的格局面前,一切的中医起源争夺就显得如同孩童般幼稚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