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 第546章 帮我丈夫报名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四个小时后,凌晨四点。


    一架军用运输机降落在江州军用机场。


    十余名穿着白大褂的医学专家走出飞机,上了另外一辆军用大巴。


    十分钟后,大巴车停靠在平头哥研究院门口。


    经过简短的检测程序后,大巴车开进院内。


    常乐带着刘朝阳、闻郁梅、张静芳等人,在医学研究所前坪迎接。


    专家们下车,常乐带头鼓掌,他说:


    “陈院士,期待已久,欢迎来到平头哥研究院指导工作,特殊时期,我们就不握手了。”


    “谢谢常总如此重视,如此支持我们的工作。”


    “刘院士,好久不见。”陈院士向刘朝阳打招呼。


    “陈院士,好久不见。”


    “闻院士,您老越来越年轻了。”


    “哈哈,小陈,比不得你哦。”


    “这位就是张静芳、张博士吧。”


    “陈院士,您好,叫我小陈就好。”


    “果然年轻有为啊。”


    一番客套,陈院士一行人走进医学研究所。


    刘朝阳、闻郁梅居陈院士左右,张静芳居前引路。


    常乐?


    成为一名路人,摇旗呐喊的那种。


    张静芳一边引路,一边向陈院士介绍药物研发情况。


    专业对专业,肯定不会像给常乐介绍那样通俗。


    而是通过大量专业术语,精准表达。


    “陈院士,我们研发的药物是一种拟肽类抑制剂,主要抑制SARS-PRO,使其无法处理多蛋白前体,达到阻止病毒复制的目的。”


    这就很专业了,完全进入常乐的知识盲区。


    恰好也超出了刘朝阳的理解范围。


    两人渐渐放慢脚步,没有跟着进入医学实验室。


    待众人进入实验室,常乐站在门口,看一旁的刘朝阳,笑道:


    “刘院士,你怎么不进去?”


    “哈哈,老板,您是不是觉得终于有了知己了?”刘朝阳开玩笑说。


    “哈哈,还是你懂我。”常乐大笑。


    “我一个搞材料的,哪懂这些。”刘朝阳摇头道。


    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复核,不再赘述(想赘述也赘述不了)。


    总之,就是非常专业、严谨、细致、科学、耐心。


    三天后,药物复核工作完成。


    陈院士吃完午饭,带着一行人返回京城。


    结果?


    非常完美。


    包括陈院士在内的一众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药物效果非常突出,建议尽快提出申请,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陈院士离江回京后,将所带资料和数据提交药监部门审核。


    药监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以院士为核心,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逐一复核。


    又两天后。


    药监部门特批这种药物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特殊时期的审批,不可以用常理来揣度。


    一切在相对安全前提下,争分夺秒追求最大效率。


    简而言之,就是滚动式审批。


    实验数据一旦有结果,就会不停留立即进入下一个阶段。


    像陈院士这样亲自带队、亲临现场的属于特殊中的特殊。


    一是平头哥研究院研发进度非常快,专家们非常好奇。


    二是平头研究院地位独特,已有多个影响时代、改变世界格局的研究成果。


    简而言之,就是在一项项科学成果中树立了权威性。


    江南省人民医院。


    疫情从境外输入、传播、爆发,江南省医同其他医院一样俨然成为战场。


    结合疫情情况,省医将将院内一分为二,分为普通区和疫情区。


    并几乎将大半精锐医护力量都集中在疫情区。


    普通区门诊、急诊大厅空荡荡。


    而单独隔离划开的疫情区,人满为患。


    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和护士们迈着如风步伐,在区域内快步来回奔跑。


    至于,交流则用只能用“喊”,带着防护服,不喊听不到。


    “头胸腹颈椎CT置一下。”


    “有个ST(心电图)抬高的在诊间,赶紧接一下。”


    “负1那个患者还没送ICU?”


    “ICU已经满了。”


    “送临时加的NICU,药赶紧给他用上去,血压太低了。”


    “没有呼吸机了,呼吸机都用上了。”


    “赶紧电话联系,抓紧送一批呼吸机过来。”


    “你跟他们说,我们要病人去ICU了。”


    “那快点,注意先送插管的,打开门啊。”


    “主任,刚刚又来了10个病人,都是确诊的,其中2个重症。”


    “2个重症送进去,其他轻症患者,常规治疗一下,送普通病房观察。”


    轻症区。


    一位医生对一个感染的女患者说:


    “刘女士,你的爱人现在正在ICU抢救。”


    “症状不太乐观,有恶化倾向,已经出现呼吸窘迫。”


    “再进一步发展,不排除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休克等情况。”


    医生说到这里,刘女士身子晃了晃,心神彻底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怎么办?医生,您一定有办法吧……”刘女士急切问。


    “哎,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抢救,希望能拉回来。”医生只能说到这一步。


    医生话说完,刘女士脸色瞬间苍白,眼睛泛红,眼角泪水如决堤一般,倾泻而下。


    她不停自责:“都怪我,都怪我!如果不是我要去旅游,就没这回事了。”


    “哎,我怎么跟公公、婆婆交代。”


    “呜呜……”


    医生看着对方失魂落魄、伤心欲绝的神情,内心深深叹了口气。


    从医多年,见惯了生死离别。


    但是像这样无药可医、药石无灵的被动情况,还是第一次。


    明明症状非常严重,却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治疗用药。


    只能盲目的一次又一次加大抗生素剂量,还需要依靠病人自身的抵抗力。


    这份发自内心的无奈、无助、无力感,非常难受。


    医生没有太多时间感怀生命,交代完后便起身,走出普通病房。


    这时,一连串脚步声响起。


    一群穿着防护服的人冲了进来。


    “张亮了?张亮了?张亮在哪?”


    一名医生跑过来:“我就是……副院长,你这是。”


    “这几位是平头哥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副院长快速解释:


    “他们刚刚研发出了一批临床治疗用药,已经通过上级批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我们医院是合作单位。”


    “你赶紧组织安排一下,选择一批重症患者,和家属谈话,抓紧时间上药。”


    “好!好!好!我马上安排。”张亮身体抖了抖,激动地说了三个好。


    能够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多多少少都是有效果的。


    总比现在……要好。


    张亮的话刚刚说完。


    那位刘女士听到了,立即抬头,双眼仿佛燃起了生的希望。


    她立马走过来说道:


    “张主任,我……我帮我丈夫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