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 > 第453章 王海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李星锋打量着来者,来者也同样仔细端详了李星锋。


    “我哥在外地出差,嫂子在广州带孩子,我哥说,你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让我直接来找你。”


    李星锋点了点头,侧过身子,让年轻人进来。


    “包给我吧?”关上门,李星锋想顺手接过行李,但是年轻人下意识的把包死死的抓在怀里。


    似乎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当,便当即对李星锋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


    “我叫王海,不好意思,包里的东西很重要,比我的命都重要。”


    李星锋没有在意,顺手给王海倒了一杯水后说道:“没吃饭吧,早就王腾说,你要归国,但是时间上,他一直都没有给我确定的答复。”


    王海怀里抱着包,下意识的把水杯挪远了一点:“不怪他,是我的问题,我们这一批人,回来很困难,我吃了很多的苦头,在很多人帮助下,九死一生才回来的。”


    这句话信息含量很大。


    王腾说过,他有个堂弟在国外读书,成绩很好,最初外贸公司的生意,就是这个堂弟在外张罗的。


    但从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这堂弟的不只是求学这么简单。


    这个年轻人骨子散发出的谨慎和小心,是长时间在危险环境中养成的。


    “王海,现在到家了,不用这么拘束和紧张,我这里很安全。”


    “真的,我隔壁住的就是江州一号,而且周围边都是江州地方官员的住宅,街边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个公安的流动岗哨。”


    “放松一点,在江州,没有人敢欺负你。”


    王海微微一笑,表示也许你说的都对,但是我必须这么做。


    你真的不清楚,我都经历了什么,我肩负着什么,为了让我回来,大家做出了多大的努力。


    “那什么,我给你弄点吃的,面条能吃习惯吧!”


    王海点了点头,他确实很饿了。


    李星锋返身进了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从后院过来的蒋秀琴,看到院子里坐了个年轻人,猛地一激灵。


    “老头子,老头子,家里进贼了!”


    “老二,老二?”


    李星锋听到喊声,就知道是老妈在大惊小怪。


    “妈,我朋友,是王腾的堂弟,我给弄点吃的,别大惊小怪的。”


    “哦哦!”蒋秀琴把手里暖壶放在桌上:“那啥,给你爹和你舅烧点热水。”


    说完之后,蒋秀琴径直坐到了王海对面,两眼不停地打量起来,一边打量一边摇头叹气。


    短短两分钟,看的王海浑身汗毛起立。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结婚了没有?”


    “28了,没时间谈婚论嫁。”王海如实回答。


    对于这个答案,蒋秀琴很满,频频点头道:“没结婚好,没结婚好啊!”


    “小伙子,在什么单位工作啊?家里还有几口人啊?”


    此话一出,王海更是如坐针毡,焦虑的扶了扶眼镜:“暂时没工作,我来投奔堂哥的。”


    “在我高中的时候,家里老人就都不在了,我是跟着堂哥王疼长大的,这些年一直在读书。”


    蒋秀琴换上一副慈眉善目的笑容,再次频频点头:“读书好,读书好啊,年轻人就是要多读书。”


    “小伙子,那你什么文聘?”


    “比你小个四岁左右的,你不介意吧!”


    “啧啧,一脸的书生气,一看就是读书人。”


    蒋秀琴越看越满意,心中有了盘算。


    沈文溪虽然有了小雨,但是终究还年轻呐,总不能一直这样子单着吧。


    老沈这当爹不操心,但自己这个当干妈的,可得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小雨马上就要记事了,这没个爸爸也不行的,虽然说家里有三个干爹。


    “阿姨,我是四门工科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蒋秀琴默默念叨了两遍,瞬间脸色一黑。


    “呸!不要脸!”


    说话间,拿起暖壶走进厨房,重重的放在灶台上:“还给切肉?切什么肉?一个研究怎么生的,吃什么肉?”


    随后,继续黑着脸走向后院。


    李星锋捧腹大笑。


    老娘啊,没文化真可怕!


    四门工科的硕士研究生,这特么是人才啊!


    一手端着面,一手端着菜,李星锋兴冲冲的把饭放在了桌上。


    “王腾说,你很厉害,没想到你这么厉害,四门研究生,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海努力嗅了嗅,抓着筷子迟迟不动。


    “吃呀,晚上家里人都回来了,给你做大餐,我有个兄弟,虽然现在搞工程,但是做饭一绝。”


    王海还是没说话,只是大口大口吃着面,一边吃,一边掉眼泪。


    李星锋点上一根烟,没有说话,在边上默默的陪着。


    可以看出,王海是一个有故事的男的同学。


    但这个故事,王海不说,他也不好问。


    “怎么样,家乡的味道,很不错吧,以后随时都能吃到了。”


    似乎这句话,对王海触动很大,一口面咀嚼了很久才咽下。


    “听我哥说,你很有钱,算是全国最有钱的那波人了。”


    “一般吧,时代造就了我。”和这样的聪明人,李星锋向来都是直接说,从不拐弯抹角。


    “我哥还说,你是一个社会责任心很强的人,这点他在其他商人身上基本上看不到。”


    李星锋掐灭了烟头,饶有兴趣的说道:“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王海一丝犹豫都没有。


    “好,我给你讲讲真话,其他人或许不懂,但是你四门研究生,应该能听懂。”


    “咱们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 优胜劣汰,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


    “你想想鱼塘?”


    “大鱼吃小鱼!”王海稍微思索,就反应过来。


    “没错,就是大鱼吃小鱼,在这个吃鱼的过程中,大鱼越来越大,自然会引起鱼塘主人的注意。”


    “这些大鱼,就是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也是资本啊!”


    “如果只是街边的小摊贩,你给我说社会责任心,我会当你在放屁,毕竟能赚一点是一点,我不卖假货,就算是有良心了。”


    “但现在鱼塘里,我是最大的鱼了,你说我该怎么做?”


    王海眼底闪过一道精光:“向鱼塘主靠拢才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