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22章 改天换地,河图洛书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街鼓动,禁城开。


    五更一过,天色渐亮,不但皇宫里人来人往,开始繁忙,整个洛阳城也陷入了狂欢。


    这一日,是九九重阳,这一日,要改天换地。


    从一更到五更,从子时到卯时,牡丹和林远熬红了眼睛,明堂内外却丝毫没有动静……


    眼看到了大典的时辰,众侍者已经各自就位,牡丹只得打起精神,继续在明堂大殿当值。


    ——


    为了彰显女帝威仪,登基大典办的盛大而隆重。


    武曌穿着厚重庄严的衮冕礼服,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列队,在明堂迎苍天,奠玉帛,登台祭天封禅、祗告宗庙社稷……


    内阁重臣宣读即位诏书,同时宣布立年号为周,改元天授……


    之后,女皇登上应天门,接受万民朝贺。


    新帝登基,沐恩万民,封赏皇族,大赦天下,任命百官,大宴群臣……一时间,文武百官、平民百姓三叩九拜,山呼万岁……


    站在城楼登高望远,云高水阔,渴望已久的帝业终于实现,武曌此刻心潮澎湃。


    皇权路上,不分男女,无论老幼,没有谁真能抵御权力的欲望……


    想她十四岁进宫,三十二岁当皇后,四十岁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五十岁晋升天后,六十岁成为太后……


    七年前,五十六岁的李治病逝,大唐失去了一位仁德之君,也从此开启了一段腥风血雨的斗争……


    如今,高宗走后七年,她以六七七岁的年纪,终于荣登大宝,君临天下。


    回望紫薇城,在这深宫之中,她从才人到尼姑,从昭仪到皇后,从天后到太后,最后身披龙袍临朝称帝——她经历风云无数,也几次踏入死路,最终将对手一一击退。


    不管她是踏着白骨登上帝位,还是染着鲜血君临天下,这一步,她终于还是迈出去了……


    这一刻,站在应天门的武曌,忽然想起了骆宾王那封文采飞扬的檄文——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


    是啊,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


    ——


    对于这场盛事狂欢,有黯然神伤的李唐家族,有兴奋不已的武氏子孙,也有观望嗟叹的前朝旧臣……


    众人各怀心思,各自筹谋,明堂之内的武牡丹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祭典大礼的流程和细节早就安排好了,牡丹又值了夜班,并没有太繁重的任务在身。


    她之所以坚守在明堂,只是为了死死的盯着祭坛香火,不放过一丝风吹草动……


    尤其是女皇来明堂大殿祭告天地的时候,是牡丹最为激动的时刻……


    她站在偏殿一角,时刻关注着明堂内外的动静,甚至无心去关注人群中神色黯然的李隆基……


    今天的李隆基,懵懂又苦涩。小小年纪,历经波折起落,他实在看不懂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化。


    如今父皇被罢黜皇位,改姓为武,那他李隆基也成了武隆基?对此,他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其中意义,只知道以后的日子就更不自由了。


    看到站立在偏殿之后的武牡丹,李隆基忽然想去要回自己的鹦鹉,却又不敢乱动……


    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他。


    ——


    直到女皇率领百官离开,明堂之内依旧毫无异动,甚至连阵风都没有……


    午时三刻,钟鼓齐鸣,登基大典顺利结束,女皇于九州池大宴群臣……


    当明堂内外的喧嚣慢慢淡去,牡丹暗自嗟叹,惆怅的来到藏香阁,这才发现林远竟然睡着了。


    “你还睡得着啊?”牡丹很是沮丧。


    “我早说了,想回去并非易事,哪能如此来去自由?”


    林远对此早有预料,不过还是尽量安慰牡丹。


    “要不我们还是找周真人问问吧。”


    两人一起来找周真人,不过真人此时并不在他常住的经阁楼。


    牡丹决定留在这里等他,这才看到了几案上摆着两幅奇怪的图。


    “这是什么?”


    牡丹好奇的看着这两幅图,林远也走过来端详着。


    “河图洛书,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无字天书。”


    林远看了一眼,脱口而出。


    “什么?”


    牡丹只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但一时也想不起来。


    “不懂了吧,来,我好好给你讲讲。”


    在藏香阁闷了一天,林远也是憋坏了。对于今天的结果,他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沮丧。


    而这河图洛书,他正好刚有些研究,此时也正想逗逗郁闷的牡丹。


    “这相传啊,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喏,就是这个……”


    林远说着,用手指向了其中一张图。


    “丹丹,你看这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这其中可蕴藏着宇宙星象之理,有无穷奥秘,表示阴阳、五行、四象……”


    看牡丹听的目瞪口呆,林远笑了一下,又开始指着另一张图继续卖弄。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的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丹丹,你看,这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十五。你算算,是也不是?”


    牡丹大略看了一下,还真是如此。


    “奇妙吧?我觉得这应该是数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数理演算规律……”


    看林远滔滔不绝,牡丹越发糊涂。


    “林远,我没听懂……”


    “嗨,科学来说呢,这河图洛书就是远古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


    林远笑了笑,一本正经的把图放好。


    “林远,你不是和尚吗,怎么连这也知道?”


    “搞古建筑很注重风水的,我也是略懂皮毛而已。”


    “我怎么觉得你像个大忽悠……”


    “真不是忽悠,丹丹,你可别小瞧了它。这河图洛书可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相传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皆可追源至此。”


    “没看出来,这图这么简单,不就几个点点吗……”


    “丹丹,这你就外行了吧?你不是知道推背图吗?怎么连这都没研究过?”


    “其实我对哪个也没研究,都是电视上看的……”


    “好吧,那我给你好好讲讲。这河图本是星图,在天为象,在地成形。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


    林远正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