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 第23章 普天之下莫非秦土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林舒对于他们的反应早有预料,这才哪到哪儿呀,大招他还没放呢!


    拿起桌案上的一张纸,“众位也知此是何物,有了纸张,所有的书籍也会更加广泛传播。”


    大臣们颔首,林舒此话在理,纸张比竹简的重量轻多了,运输保存起来也更加方便。


    征求过嬴政的同意,林舒拿起桌案的一枚印鉴按在纸上。


    “扶苏公子正在印刷工厂日夜研究,所谓印刷术原理,就如同这枚印鉴,它是一个字,成千上万的字组成一本书,那我用成千上万的印鉴合在一块,就可以反复印刷出同一本书籍。有了书籍,知识传播就更为快速。”


    大臣们全都微微一惊,书籍的量产实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大秦创办官学,将所有降国贵族们的孩子接入咸阳,让他们和我们大秦贵族的孩子同进同出,一视同仁,教导我们秦国的治国理念,学习我们秦国的知识和思想。”


    “一年,两年,十年,等他们长大后,还会认为自己不是大秦的子民吗?他们的父母已经老去,没有身边人从小灌输他们,秦国将他们灭国,要报仇雪恨的话,反而学习的都是天下一家,皆为秦民的思想,你们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有了他们在咸阳为质,他们父母敢不听话吗?有了他们,由秦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源源不断输送到各地,那个时候,就不会有六国之分。”


    林舒语气激昂,描述的盛景好似展现在眼前,各国学子从咸阳而出,背着行囊奔赴四方。


    “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率土之滨,莫非秦臣。”


    随着林舒的一番演讲结束,众臣和嬴政渐渐缓过神来。


    嬴政手掌拍击椅子的扶手,大笑起来:“好、好、好。”


    好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率土之滨,莫非秦臣。


    王绾抓到林舒话中一个关键点,上前问:“请问林尚书,那官学是?”


    “将七国官学设立在咸阳,秦国和降国的贵族子弟必须入学,官学会提供最完整,最丰富的书籍,由优秀的老师教导,各国子弟有教无类。”


    “当然,还有一点,我们要不断给他们洗脑,不,我的意思是灌输他们天下一家的思想,大家都是中华子女,虽然有摩擦,纷争,其实都是为了华夏一统。”


    自周朝开始,就有华夏一词,所以他们也能听明白林舒华夏一统的意思。


    这是玩了一手偷换概念,把秦换成华夏,让人在不知觉中拉近自己和秦国的距离,削弱自己对于原本的国家归属感。


    反正大家都是华夏儿女,打就打呗,打赢打输都是一家人。


    林舒演讲完毕,得到政哥的百金赏赐,并且收获王绾迷弟一枚。


    嬴政让王绾去负责咸阳官学的统筹安排,原先是想把李斯位置往上提提,现在得知李斯的恶行,嬴政明升暗贬,让李斯负责安排前韩贵族们子女的入学问题。


    是的,在林舒的小小提议下,无论男女,全给送过来。


    几百个韩国贵族家的男孩们对于未来的大秦帝国怎么够用,要送就把他们家的女孩一起送进来。


    “不要小看女孩,他们搁家里天天听父母念叨秦灭韩,秦灭魏灭赵的,长大之后嫁入别的家族,可能就是你们自己家哦,生下血脉,教育儿女,传输不好的思想,那些孩子会对秦国产生好感吗?万一干了些关于造反的事,你们想领取九族消消乐吗?”林舒吓唬大臣们。


    她为了男女平等容易吗?(?ˉ??ˉ??)


    心底设想了一下自己以后的儿媳妇,孙媳妇教育自己的后代,弄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家就完了。


    不行,绝对不行。


    不要说什么以后我们家不娶别国女子,看看秦国朝廷上的官员,有多少就不是秦国人,等七国统一,各国贵族同朝为官,为了利益就不会不联姻。


    为了以后自己家后宅的安全,大臣们都接受女子入学的提议。


    【大秦嗝屁儿的部分原因,不就是因为这些灭国二代们吗?政哥,你把人家打了之后,就放那儿不用,他们闲的无聊,肯定要琢磨点事情出来嘛!】


    嬴政再次从林舒心声中听到秦亡的消息,已经波澜不惊,毕竟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一切都在朝好的地方转变。


    商量完关于韩安等人的安置问题后,林舒被嬴政留下,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嬴政指尖按在先前被林舒按了印鉴的白纸上:“说说这个吧!”


    林舒: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政哥,你上课没认真听讲呀!】


    嬴政......


    “我是问你大概什么研究出来?”嬴政没好气说道。


    “得问扶苏公子。”


    “等研究出来后,石渠阁内所有书籍皆可借阅。”嬴政拿起毛笔在空白的纸上写下一道令旨,盖了个私印,交给林舒。


    石渠阁就是国家图书馆。


    林舒接过收进袖中。


    “其实臣还有一个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嬴政:“那就别说。”


    林舒嘿嘿笑了两声:“石渠阁中书籍虽多,但是还有一部分书籍掌握在诸子百家手中,要是让他们献出来的话......”


    “不可。”嬴政直接拒绝。


    现在秦国奉行法家,以法治国,如果下令让诸子百家把珍藏的书籍献出来,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要是引起不同学派的官员相互攻讦,秦国朝廷不稳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林舒不以为意:“要是臣能够说动他们献出珍藏的书籍,并且绝不和朝堂挂钩,王上可否不干涉臣。”


    嬴政心生好奇,他倒想知道林舒有何办法,将诸子百家的书籍搜刮出来,还不引起学派动乱。


    【人都想要个好名声,那些个文士更是对此趋之若鹜,有一就会有二,他传扬开来一个好名声,你难道不眼热吗?不想拥有吗?要想就得听她林舒的。】


    林舒胸有成竹的保证,嬴政颔首:“寡人这点可以答应你。”


    得到嬴政的许诺,林舒心满意足的出了咸阳宫,去往印刷工厂。


    最开始林舒是让赵高负责印刷工厂的建设和开办研究,后来才刚建成,扶苏回来了,于是林舒直接让扶苏去管理印刷和造纸两家工厂,赵高就去打杂。


    等到张良过来,林舒跟张良说了此事,他表示很感兴趣,想去看看,这一看不得了,和扶苏相见恨晚,差点当场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张良自此后就作为扶苏的副手留在印刷工厂,赵高依旧打杂。


    韩非到咸阳后,被自己的好学生张良宣传一番,也准备进入林氏公司任职的,但是被政哥给强留下来,不给人。


    【万恶的资本主义,周扒皮老板,画个圈圈诅咒政哥今天晚上失眠。】


    嬴政连打两个喷嚏,可把王内侍紧张坏了:“王上,可要宣夏无且过来给您看看?”


    “不用。”嬴政摆摆头,这是林舒在心底骂他呢。


    到了印刷工厂,林舒见到晒不黑依旧白嫩嫩的张良,以及更加潦草的赵高。


    问过张良才知道扶苏去了墨家工厂那边找相里勤,她也懒得再跑,就托张良转告扶苏,有空去找她,有事相商,自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