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发家后,你告诉我这是修仙世界 > 第5章 卖五味子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徐三娘下意识的看向钱东,一脸的询问。


    钱东一脸懵,随后说到“好事啊”


    徐三娘觉得自己当年怕是瞎了,才看上这货。


    “靠谱不,咱们这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家就白教你了,明天让你爹跟着去,要不带点东西,家里还攒着一些鸡蛋”徐三娘又说道。


    这个年代的师傅可不是随便认得,徒弟就相当半个儿一样的存在,学的技艺,是要孝顺师傅的。


    一般师傅也不会轻易收徒的


    好事是好事,就是来的太突然了,徐三娘有点不相信。


    钱多多就把今天的际遇说了一下。


    徐三娘一听是张府的二小姐介绍的,又听了那刘慈不让钱多多喊师傅,顿时也松了一口气,这事十有八九是稳的。


    “明早让你爹带你去,把家里的鸡蛋都带上”徐三娘思来想去,家里只有鸡蛋能拿出手,菜地里的菜明早挑些好的送去也好。


    钱多多自然觉得是好的。


    最后拿出银块,确定这是一钱银子,相当一百文,在徐三娘的反复叮嘱下。


    钱多多保证不把这碎银子花出去。


    隔天一大早。


    钱东带着钱多多去了医馆。


    刘慈看着钱多多左手一篮子鸡蛋,右手一篮子洗摘干净的蔬菜,心里也是暖烘烘的。


    “你家里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以后这鸡蛋就不要再拿了,留着换钱也是好的”


    “姐,我知道了”


    钱东看着钱多多进了医馆,也松了一口气。


    镇上就这么一家医馆,说起刘大夫没有人不知道的,乐善好施,是个好大夫。


    家里一儿一女,儿子好像在外面做生意,现在家里就一个闺女,钱东觉得没有什么担心的,连忙回去了,等着晚上了再来接人就行。


    到了后院之后。


    刚好看到刘大夫拎着一背篓的新鲜药材进来,旁边还跟着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


    许是来得早,汉子的裤腿已经被露水打湿了,一双眼睛就盯着背篓里的药材看。


    生怕刘大夫算错了一般。


    “慈儿,把药材处理一下”刘大夫说完又带着人出去。


    刘慈拿出三个空簸箕,带着钱多多先把背篓里的药材分类。


    一边分类一边讲解。


    “多多,你将来要是挖药材卖的话,可以看看这里的药材,最基本的就是保证根须完整,有的药材可以根须入药,有的则是叶子入药”


    “你不懂药性,最简单稳妥的办法就是连根挖出来,还有就是妥当保存,趁着新鲜要赶紧给送来,有些药材捂着就容易捂坏,这个是蒲公英,大家都当野菜吃,其实也是一种药材,采摘后,晒干就可以入药……”


    钱多多一边听一边盯着地上的新鲜药材看。


    好在今天的采药人只送了三样药,不然钱多多都怕自己记不住。


    认了药材,钱多多就帮忙清洗,晾晒,中午吃了一顿饭。


    这顿饭还是钱多多帮着做的,刘大夫早上是看着钱多多拎着鸡蛋和菜来的,吃饭的时候也没多问,反正现在家里也不缺一口吃的,再说小姑娘在这帮忙,慈儿也能轻松一点。


    钱多多在下午的时候帮着把晾晒的药材都翻了一遍才走。


    走的时候,钱多多询问自己可以采摘蒲公英来卖吗。


    刘慈表示可以。


    其余两种药材不好找,但是蒲公英好找啊,虽然价格低一点,总算有进账。


    钱多多出了镇子就遇到钱东来接人。


    “爹,你以后不用来接我,我基本下午就回来了,这还白天呢,没事”


    “总归是第一天,爹不放心”


    钱多多心里有点暖。


    虽然钱家为了生儿子一口气生三个孩子,但是钱东两口子待三个孩子没有多大的区别。


    回去的路上,钱多多沿路找了不少的蒲公英。


    一听说这蒲公英可以卖钱,钱东立马把外套都脱了当袋子用,来装蒲公英。


    一路上,钱东找的蒲公英比钱多多都多了。


    避免被村里的人问东问西,父女挑了小路绕回家的。


    到家估摸就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


    钱多多立马把蒲公英清洗干净放到簸箕上晾干水汽,明早送到药店去。


    隔天一大早,钱东背着一背篓的蒲公英,钱多多还是拎着一篮子的蔬菜。


    只不过今天的蔬菜没有清洗,昨天的蔬菜估计没吃完,今天的蔬菜就没有洗,可以放上两三天。


    刘慈父女俩忙着医馆,院子里的空地也用来晾晒药材,自然没地种菜。


    父女俩来得早,刘慈正在前面帮忙,把缺少的药材都倒进相应的抽屉里。


    刘大夫则是在裁剪草纸,到时候用来包药用。


    “刘大夫早,慈儿姐,我能干点什么”钱多多也想帮忙,但是现在药材还认不全。


    “你歇会,这你帮不上忙,走了挺远的路,也累着了”刘慈手上忙着,嘴里说着。


    钱东将背篓放到地上,刘大夫看了一眼,很是满意。


    之前采药的农夫不懂药,每次药材都是沾着泥土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压秤不说还麻烦,但钱多多采摘的药材一看就是清洗干净晾干水分的了。


    “这药材挺好的,我过完秤,你拿后院晾着”刘大夫说着就拎着背篓上秤。


    钱东则是拿着扫帚帮忙扫地,眼睛都没有往秤上面看。


    “五斤三两,五十三文钱”刘大夫看了一眼秤说道。


    钱东收着一把铜板,看向钱多多。


    钱多多把背篓里药材放到簸箕上,铺平,就把背篓交给钱东。


    钱东回去之后。


    徐三娘和钱东两口子都上山找蒲公英了。


    日子一晃过去了三天。


    村里人也发现钱东父女每天都会去镇上,一打听,是在镇上医馆打杂。


    一个个也都歇了心思,也有好事的明里暗里打听这都是啥关系,钱家怎么攀扯上的医馆。


    最后也没打听出等啥,都歇了心思。


    钱多多每天去医馆学习认药,偶尔也会听听药材的药性。


    回家后就上山采摘各种药材。


    多的话就卖给医馆,少的话也会送到医馆让刘慈帮忙认下自己是否采摘对了。


    要是遇到下雨天就不去了。


    日子过得很快。


    眨眼三个月过去了。


    已经到了盛夏。


    明亮的太阳挂在天空上。


    每天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待在太阳下,也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晒化了。


    钱多多这会正在山上忙着采摘五味子。


    这也是一种中药,但是村里的人都当野果子吃。


    呼啦一声。


    树枝摇晃,钱东也从树上爬下来,身后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五味子。


    最近钱多多都忙着收五味子,所以去镇上的频率也低了一些。


    “多多,你在这里摘,我先把这些送回家,一会再来背”钱东额头都是汗,脸上还被树枝刺了一条红痕。


    “爹,你慢点,回去放到阴凉处晾着,不要堆在一起”钱多多喊着。


    钱东表示知道了。


    采摘的五味子,要用开水捞到变色,然后再放在外面暴晒干才可以。


    夏季多暴雨,这样活不好干。


    现在钱多多送到医馆的药材基本上都是简单处理过得,刘大夫也愿意收。


    之前钱多多还询问过,这五味子比较多,不知道医馆收的下不。


    结果刘大夫告诉钱多多,这五味子算是本地特产,每年他都会收一些到隔壁县去卖,来回也能挣点钱。


    看着满山的五味子。


    钱多多想着自己一家也采摘不完。


    估摸了一下价钱。


    晚上吃完饭。


    钱多多和钱东还有徐三娘坐在一起商量着找人打五味子。


    “多多,这五味子本来价钱不高,咱们就是挣个辛苦钱,这再找人,能捞着啥”徐三娘嘀咕着。


    对于在地里滚了半辈子的人来说,吃苦不怕啥,就怕挣不到钱。


    钱多多想了一下说道“这附近山上多,有些是人家的山,也不能让我们白摘,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摘,咱们少挣一点也是一样的”


    徐三娘也反应过来,钱家只有后山这个一个小山头,其余可不是别家的山头。


    最后商量好价钱,干的五味子三十文一斤,一斤干的,差不多要八九斤湿的五味子,打算收的话,一文一斤湿的,但是不能要烂的,里面不能掺杂石头杂草。


    不然光挑选就费劲。


    商量好价钱,就派遣钱东去村里通知。


    这种事情,都是在自家的山头摘,谁家山头上的多,谁就摘得多,麻烦一点的就是那种兄弟几个合着一个山头的会有点纠纷。


    但是这些跟钱多多又有什么关系。


    徐三娘和钱东把自家山头上的五味子收完,就在家里晾晒五味子。


    因为家里地方有限,早先弄回来的五味子已经在院子里晾晒了。


    走进钱家的院子都能闻到药味。


    第一批晾晒好之后,干的五味子足足有八十多斤。


    钱多多也是第一次炮制五味子,也不知道可以不,让钱东带着去找刘大夫。


    刘大夫袋子里挑选了一会,觉得很满意。


    全都收了,家里又有了新的进项,这个时间段里,正是五味子成熟的季节,除了钱多多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采药人也送来了不少的五味子。


    一听钱多多家里还有很多。


    刘大夫则是思考起今年的话,怕是要多跑几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