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116章 好看新奇的糕饼模具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姜氏说话不紧不慢,却周到细致,处处贴心,沈钰内心不由地想,要是哪天李氏也能变成这样,该有多好哟。


    沈钰答应一声,就洗手去了。


    姜氏今日做的的早餐又不一样,一碟炸得黄灿灿的炸油糕,一碗蛋花小米咸粥,一碟切得细细的咸菜丝,上面撒着绿绿的香菜碎,还有一盘香酥茄子烧。


    沈钰乐呵呵地对姜氏道:“姜大娘,你若天天这样做饭给我们吃,不出两个月,我们人人都得买新衣裳了。”


    姜氏爱怜地看着沈钰,慈爱地道:“玉枝姑娘这样瘦,是该多吃些。自我来了,每日就看着你,家里家外忙个不停。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也就是能做些家常小菜罢了。”


    沈钰看着饭桌,一脸幸福地表情,姜氏道:“姑娘慢用,我去学着捏制包子了,李妹妹等着我呢。”


    油糕外面炸得香酥,里面却绵软,咬一口软糯香酥,有着麦面特有的香味。


    小米粥里加了蛋花,咸香适口,浓稠得宜。


    咸菜丝里滴了香醋和芝麻油,和着香菜碎拌得均匀,把油糕掰开,夹一筷咸菜丝放在油糕里,咬一口满口咸、香、酥、鲜,解了炸油糕的腻,爽口又美味。


    酥油茄子烧看着像是油炸出来的,上面撒了芝麻,吃到嘴里却是外表酥脆,内里鲜咸,原来是用少许的糖和盐腌过才裹了面粉炸过的,口感软嫩和酥脆交织。


    一桌可口的饭菜吃得沈钰眉目舒展,满口鲜香。一早上忙忙碌碌后,能吃上这样一顿饭,真是大大的满足。


    沈钰在小桌这头吃饭,就看着墩墩在桌子那边握着毛笔,一笔一画写着字,边写还边说:“这个枣字不能这样写,玉枝姐姐这样写是错的。”


    玉诚涨红了脸,喃喃道:“大姐怎么会写错。”


    沈钰心中警铃大作,嘴里还咬着一口油糕,赶紧站起来去看,果然,墩墩写在纸上的,是一个繁体的枣字,而用来对比的,是自己写在册子上简体的枣字。


    沈钰一口把嘴里的油糕使劲吞下去,伸手把册子拿过来,把自己写的那个枣字给涂了,干笑了一下道:“墩墩写的这个才对,我写的时候偷懒了,就只写了一半,不要学大姐。”


    她问墩墩道:“墩墩,你读过书,我看你字写得很工整,应该很小就练起了吧。”


    墩墩低头写着下一个字,头也不抬地道:“那当然,我五岁就开蒙了,先生……”话说了一半就停住了,手上的动作也停了,半晌不自在的道:“那都是以前的事了,也没读多久,我无聊的时候就拿树枝在地上划拉两下,都快忘光了。”


    沈钰以为他是想起了以前家中的事,就安慰道:“都怪我,不该提这些,以后会好起来的,玉诚也是没读多久,以后,你们一起练字好吗,我看至少你比玉诚玉桃认识的字多些,写的也好,你教教他们。”


    想想,俏皮地笑了笑,自嘲道:“我忘了说,肯定也比我认识的字多,我以后也跟着你学写毛笔字。”


    墩墩脸红了红,不好意思道:“我也好久没写了,有些字都忘记了。”


    玉桃也在旁笑着说:“那比我们强上许多了。”


    墩墩不好意思地用手背蹭了下鼻头,又低下头去认真写起来。


    沈钰心里松了一口气,想着真要好好跟着学习一下写繁体字了,要不哪天遇到个真正有学问的,就要露馅了。


    吃过早饭,姜氏收拾碗筷,沈钰上手和李氏、玉桃把包子包好,上了蒸笼,粥也煮了起来,灶里的添上些硬柴,可以好大一会不用管。


    几个人有了空闲,一起围着,看沈钰带回的一小箱糕饼模具。


    沈钰在福盛康糕饼铺看到的小团圆饼,都是圆形的,想来是取团圆之意,所以并没有其它形状的。


    沈钰想着若自家的小团圆饼也做成圆形,没有什么新意不说,传统的花式纹样做出来都差不多。


    于是沈钰定制的小团饼,除了三个圆形的传统玉兔拜月样式外,其它的全是各种不同形状的。


    有正方形雕刻山水图案的,取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之意。


    有葫芦形雕刻一串铜钱图案的,取福禄之意。


    有石榴形状又雕了石榴花的,寓意多子多福。


    有钱袋形状雕了聚宝盆的,明晃晃的就是求招财进宝的好意头。


    除了这些讨口彩的,吉利话的,还有一组可爱型的。


    有小兔子形状的,有彩云追月上面有几朵桂花的小月亮,有小螃蟹、鲤鱼、金鱼,如意、铜钱、花朵等。


    林林总总,总共二十七种图案,


    让几个人看得目不暇接,连连惊叹。


    玉桃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个小螃蟹看看,又拿起小金鱼看看,她惊叹道:“姐姐,这也太好看了吧,这样做出的糕饼是不是就是糕饼模具这个形状的,那不是跟真的一样。”


    沈钰含笑点点头道:“巧做居的宋师傅名不虚传,我画的样子,可比这个糕饼模具差远了,经了宋师傅的手,真是活灵活现。”


    李氏听到提起宋师傅,一脸紧张地问道:“玉枝,你怎么一次定了这么多糕饼模具,这得多少银钱啊。”


    她伸手数了数,担心地道:“万一这小团圆饼做了没人要,咱们岂不是连模具钱都赚不回来。林娘子说过的,钱家做大团圆饼,只一个模具就花了十几两银子呢。”


    沈钰如实答道:“娘,这些糕饼模具,只花了五百文银钱。”


    李氏不相信地又问了一遍,沈钰只好把那位宋师傅遇到新奇花样子不肯多收工费的事情说了,还补充道:“二十文一个,一共二十七个,共五百四十文,宋师傅不但抹了零头,只肯收五百文,还送了我几个好看的装糕饼的盒子,而且说好了,我做出糕饼来,若还用他家的盒子来包装,他就按正常价钱的九折收我银钱。”


    李氏一脸惊喜地道:“还有这等好事,玉枝,莫不是那高僧送你的佛珠真的有用,你看自从你贴身戴着后,遇到的都是好事呐。”


    沈钰呆了呆,哑然失笑道:“娘,你怎么不说女儿的花样子画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