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 第233章 钱定钧请客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梁江涛刚写完帖子,突然手机响了,原来是钱定钧来江州了,约他晚上吃饭。


    家乡父母官来了,这个面子得给,当即答应。


    然后给林暮雪发了短信说明情况。


    有了女朋友,就多了一道枷锁,干啥事儿都得请示汇报,唉.......


    林暮雪大方地同意了,叮嘱他少喝酒。


    下午5点多,钱定钧安排的车到了小区楼下。


    梁江涛上了车,被拉到一个幽静的场所,一看就档次不低。


    里面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进了门厅,几个穿旗袍的漂亮女孩子表演才艺,有弹古筝的,有弹琵琶的,有咿呀咿呀唱的,感觉像吴侬软语。


    一进包间,有多高档自不必多言,钱定钧手里拿着扑克牌,热情地迎了上来。


    场中几个人正在打升级,这是汉东饭钱的保留项目。


    钱定钧让梁江涛打,梁江涛连忙拒绝了。


    过了一会儿,盛华竟然来了。


    见到梁江涛,两人亲热地聊了起来。


    原来,盛华和钱定钧是省委党校中青班的同学。


    梁江涛和盛华是组织部长培训班的同学。


    同学套同学,都成了同学,亲上加亲。


    在体制内,好像很容易相互之间扯上关系。


    再过一会儿,人齐了,纷纷入座。


    汉东的酒场礼仪非常复杂,谁坐什么位置,要综合考虑身份地位、年轻、场合,清清楚楚,一点儿都不能“僭越”。


    梁江涛知道自己年纪小,级别低,把位置摆的很正,坐到桌子尾巴位置。


    除了钱定钧和盛华是地方实权“诸侯”,剩下的几人都是重要省直机关的处长。


    听钱定钧介绍,有省委办公厅干部处处长,有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处长,有省建委标准质量处处长,有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还有省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也相当于处长,但是半官半学。


    据梁江涛观察,这些人虽然介绍起来都是处长,但有的可能并不是真处长,有可能是调研员,有的级别更低也说不定。


    像省委办公厅的那位大哥,年纪也不小了,看气质神态、说话风格并不像干部处处长。


    酒场上就是这样,真真假假,不能完全当真。


    钱定钧还是恭请他跟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处长坐了主宾、副主宾的位置。


    毕竟两个单位的牌子放在那儿呢。


    两办啊!


    还是要高人一等的。


    再一个,能不能办事儿,也不能光看职务高低,处于核心中枢也很关键。


    有时候可能一句话巧了,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两拨千斤。


    梁江涛虽然身处省委组织部,但太年轻了,所以在场一些人并不把他当一回事儿。


    梁江涛并不计较。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像这种场合,县委书记专程来省城请客,当然是好酒好菜。


    酒是年份茅台,菜品也极尽精巧。


    开餐后,上了一份“捞汁鲍鱼”位餐,鲍鱼黑不溜秋的,体大肥厚,用西餐刀切开,里面微微呈溏心状,淋上甘醇厚味的汤汁,鲜甜软糯,配上白米饭,可谓人间至味。


    梁江涛吃得飞起。


    省教育厅基础处张处长大为赞叹,还普及了干鲍的知识,什么双头鲍、三头鲍、四头鲍。


    张处长的单位在这里面是最不显山露水的,但他却是平时吃请最多的。


    因为手里有实打实的权力。


    全省地市教育局长和学校校长,都排着队想要请他吃饭,跟他搞好关系。


    当然,都得是有一定地位的名校,不然根本排不上。


    梁江涛才知道他们吃的这叫南非干鲍。


    乃是高品质的鲍鱼,采用特殊手法制作而成。


    其中最为极品的,鲍心有如同溏心蛋一般流淌。


    经过发酵,比之鲜鲍,有更加丰富醇厚的口味和营养,堪称高档宴清必选菜色。


    梁江涛出去上卫生间的时候,不小心瞥到了广告牌,他们吃的干鲍一位698元!


    一位啊!


    乖乖!


    梁江涛摇摇头。


    还有一款茅台红烧肉。


    单纯的鲜肉已经抑制不住厨师放飞的构想了,还得用茅台煨!


    滋味,自是不用多介绍。


    酒席虽然场面很热闹,但大家都没完全放开,算得上典型的应酬局。


    梁江涛按规矩,给每个人都敬了酒,并留了电话。


    一看梁江涛器宇不凡,又挺上道,不少人都心生好感,说了不少肯定和鼓励的话语。


    饭后,也没有安排第二场,大家酒足饭饱,陆续离开。


    处长虽然是正处级,但作为省厅的中层,一般是没专车的。


    这个年代,私家车又不像后世那么普及。


    但梁江涛发现,不少处长都有车来接,看来各有各的路数啊。


    发展研究中心的处长是自己开车来的,一辆黑色奥迪A6,感觉做学术很有“钱”途啊,而且不用避讳,还挺潇洒的。


    在体制内,有两个群体格外惹人羡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个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既可以做官,又可以走学术晋升之路,拿课题经费,钱可都不少。


    另一个是国企官员,亦官亦商,还能拿高薪。


    而且花钱也不用像政府官员一样避讳,相对潇洒很多。


    反而是省委办公厅的“处长”没有车。


    不怕,钱定钧派车把他送回去。


    而且,每人一箱高档白酒。


    他从宁水过来请一次客,务求宾至如归,连车都带了好几辆。


    最后,剩下梁江涛了,钱定钧执意亲自把他送到住处。


    面对这份特殊的热情,梁江涛有些受宠若惊,同时感到,可能是老钱有什么事要找自己,也就不再拒绝。


    看到梁江涛住在省委党校家属院,钱定钧不禁对他又高看了几分。


    下车后,钱定钧果然拉住梁江涛,表达了一下诉求。


    “老弟,老哥现在处于最关键的时候.......”


    把他现在的局面和需要找的路子,跟梁江涛简单介绍了一遍。


    梁江涛连连点头。


    一说他就明白了!


    这也都是人之常情。


    当官的,不就是图个提拔嘛。


    看来,无论是什么职务,什么级别,大家面临的问题和烦恼都差不多。


    钱定钧在县里是说一不二的一把手,但涉及到自己的职务晋升,就变成了迷途小羔羊。


    来省城跑关系是对的,但想找到切实有用,一锤定音的关系,何其难也!


    “老弟,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你能跟张秘书说上话,能请出来吃个饭,那就是帮了哥哥的大忙了!当然,这个根据你的情况来,不能勉强,不行以后慢慢找机会!”


    “对老哥来说,这次能上更好,上不了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下次问题也不大了!”


    钱定钧说的很直白。


    他这种情况,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直接跟梁江涛说明白。


    只要能把张远峰约出来,就有机会!


    他会付出他能出的最大代价,看能不能打动张远峰。


    不过行不行也在两可自建。


    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