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260章 郭安巡视高丽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标儿,咱还听说,老四与杜敩联手,将山东、山西、北平的一些大儒,都召去了北平?”


    “爹,孩儿也听过这些传言,说老四要在明年春闱上,让北平府那些举人,都考上进士!”


    “哼,异想天开!进士岂是那般好考的?现在,南方那些士林可都是在嘲笑老四自不量力吧!”


    老朱一脸不屑。


    朱标微微点头,“爹所言极是,不过爹,老四突然重视起文教来,也是一件好事!”


    “嗯!”


    老朱微微点头,他本身就极其看重文教。不管朱棣是在装模作样,还是真的想要依靠那些大儒的讲学,让北方士林多出几个进士来,都算是正事。


    不像他家的那几个混账小子,一个个就想着在藩地作威作福!


    想到蒋瓛递上来的那些事,老朱便是心烦至极。


    “标儿,多注意一下那些南方官员,不要让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儿臣遵旨!”


    ……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


    很快,随着北平府终于落下一场大雪,便过了年关。


    同时。


    朱元璋旨意下达北平府,燕王宫内。


    令燕王朱棣选派精骑,巡视大宁、全宁。


    听此,早已准备好的朱棣,领旨之后,便直接召集精骑,五千燕山卫,五千通州卫、密云卫,合计一万大军。


    “这次,大军全是精骑,郭卿体弱,不能长途跋涉行军,此次郭卿便不用随军。”


    郭安也乐的如此。


    一脸感激涕零。


    “微臣多谢殿下体谅,还请殿下放心,微臣定然守好北平府!”


    朱棣深深看了一眼高兴的快要哭出来的郭安,满脸温和道:“郭卿忠心,咱自是知道。


    只是,高丽那边只有陈寿与金忠两人坐镇,时间一久,咱害怕那些高丽权贵会生出异心,还需郭卿前去巡视一番,高丽之事,郭卿可全权做主。


    至于府上,有着朱长史,还有王妃,无需担忧!”


    郭安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了一会,一脸认真的朱棣,随后才缓缓点头。


    “微臣谨遵殿下谕令!”


    朱棣轻笑道:“郭卿此次前去高丽,再带上一队王府护卫!”


    “是,殿下!”


    对此,郭安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送走朱棣之后,通商船队已经准备好。


    郭安便将燕王府最后的一千斤辣椒,带上,随着船队,前往高丽。


    至于书院里的郑范与黄伯谦等举人,也终于从书院熬出来,一脸麻木的送别了郭安,一众人也往京师而去。


    大明春闱在即,他们必须要及早前往。


    ……


    深蓝辽阔的大海上,貌似比北平府还要寒冷。


    郭安裹着一层厚厚的棉袄,坐在舰船船舱内,听着严祥武的禀报。


    严祥武是从书院新出来的学子,为商贸使尚可周的副手。


    “郭长史,江华港的码头,已经扩建的有我燕王府海港那般大。


    现在,江华港的码头附近的那些高丽百姓,也都已经习惯了我大明兵士所在,看到我燕山卫兵卒,都会打个招呼。”


    “从江华港到高丽王京开城的道路,也都铺建好可以并行两辆马车的水泥道路!”


    “高丽那座水泥工坊,每月可煅烧出一万斤的水泥……那些高丽权贵们,都开始喜欢用水泥建造房屋……”


    “不过,可惜的是,水泥工坊的那三百多个倭寇,现在已经死了一半,也不知是那些高丽人折磨的?还是饿死或是累死的……”


    “这有何区别?”郭安有些好奇问道。


    “额。”


    严祥武愣了一下,“郭长史所言极是。”


    “另外,高丽的一些权贵好像已经与北部的女真人联系上,用我大明的货物,与那些女真人做生意。”


    郭安嘴角微翘,“这些无需多理会,只要高丽人不起异心,不做出损伤我燕王府之事,他们想怎么从那些女真蒙古人身上赚钱,哪怕是吸食那些女真人的血,都可以装作不知。”


    “是,郭长史!”


    严祥武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位郭长史果然与尚大使他们所说的那般。


    “还有,我燕山卫在高丽纳的那些高丽妾,目前已经生出两千个小崽子了。”


    “什么?”


    郭安直接瞪大眼睛,一脸惊诧,“已经生出来了?”


    “正是!”


    严祥武一脸怪异的点着头,这事情要是传回大明,非要闹出大乱子不可。


    “此事不可外传。”


    郭安一脸肃然道。


    严祥武连连点头,“郭长史放心,不论是府上各个官吏,还是一众燕山卫,在回到大明之后,从来不谈论此事。”


    “所以,尔等便没有将此事向殿下禀报?”


    郭安无奈道。


    当初,听到一群燕山卫的高丽妾大肚子之时,他还没什么感触。


    现在,突然生出两千个小崽子?


    虽然母氏血脉是高丽女,但却是真真正正的大明人。


    严祥武一脸讪笑,“郭长史恕罪,我等以为此事,会由陈指挥他们向殿下禀报。”


    “哼!”


    郭安冷哼一声,“正好,他们也以为你们这些官吏会向燕王殿下禀报,是否?”


    “郭长史英明!”


    严祥武连忙说道。


    “尔等可想好,这些小崽子如何培养长大?他们是我大明人,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他们开城那些高丽人的区别!”


    郭安轻叹一声,继续问道。


    严祥武连忙说道:“郭长史高瞻远瞩,下官等人还未想到此种问题。”


    郭安瞥了严祥武一眼,问道:“你去高丽也有三个月了,屋内可有高丽女?”


    严祥武连忙摇头,“下官家中已有发妻,便没有纳高丽妾。”


    郭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能管住自己,很是不错。高丽妾,终究是高丽人。


    日后,那些高丽权贵若是不服我燕王府,那该如何?”


    严祥武神色一凝,“郭长史放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下官等人,一直以来都牢记此言。”


    郭安一愣,轻笑着说道:“无需如此,那些高丽女现在都是我燕王府兵士女人,她们便也是我燕王府之人。”


    “是,郭长史!”


    “高丽的造船厂建造的如何了?”


    “回郭长史,已经建造出两座船坞,且已经制造出一艘十六丈长的巨船出来。”


    “哦?”


    ……


    十日后。


    高丽,江华港的码头。


    随着庞大的船队缓缓靠近,码头上早已站满一群高丽权贵,这些权贵身后,还都是一辆辆马车。


    至于在码头周围,则是站满一群燕山卫,每一个燕山卫都满脸肃然,时不时的环顾四周,一股肃杀之气,蔓延着整个江华港。


    舰船上,郭安眼中闪过一丝怪异。


    “怎么如此戒备?”


    严祥武道:“郭长使,去年冬天,不知从哪窜出一支倭寇,竟然在我船队抵达之时,摸到了海港近处。


    要不是镇守江华港的孙岩等千户警惕,一直都在海港周围布着暗哨与地雷,恐怕还真要让那些倭寇得手。


    但尽管将那些倭寇击溃,那些倭寇好像也知道了在此处海港,我燕王府与高丽商贸之事。


    因此,经常有倭寇前来骚扰……”


    郭安眉头紧皱,“此处距离倭寇大岛那般遥远,那些倭寇还能经常来此?”


    严祥武道:“郭长史放心,我等也严查过,并没有高丽权贵与那些倭寇勾结!”


    “嗯!”


    郭安若有所思道:“如此,便说明那些倭寇一直隐藏在高丽的某处海岛上了?”


    严祥武:“应该是如此!”


    郭安眉头再次皱起:“那你们不派人去剿灭?竟然还允许那些倭寇天天窥探着我等船队?”


    严祥武道:“郭长史恕罪,主要是我燕王府船队都用来商贸。


    除此之外,兵士们也都镇守开城与此处,分不出太多兵力,去费力寻找那些倭寇。


    而且,那些倭寇每次前来,只能是丢下一堆尸体,对船队造不成什么损伤……”


    “戒备!”


    严祥武的话还没说完,船队上便响起一阵怒喝声。


    随即,战鼓擂鸣。


    江华海港上的燕山卫都朝着一个方向杀去。


    至于整个船队,也开始快速摆开阵型。


    “郭长史勿惊,应该是那些倭寇又来了。”


    回过头后,严祥武一愣。


    他身旁的郭长史,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手中已经握着一支千里眼,朝着远处望去。


    “二十多艘倭寇船只?”


    看清倭寇的船只后,郭安眼中满是不满。


    “二十多艘?”


    一旁,严祥武也是一惊,“倭寇船只又多了!”


    “又多了?”


    郭安皱眉看向严祥武。


    “轰……轰隆隆……”


    这时,远处已经开始响起一阵阵炮火轰鸣声,还夹杂着一阵阵细微的惨叫声。


    一直过了两刻钟,远处才逐渐安静下来。


    严祥武便连忙说道:“回郭长史,最开始侵扰海港的只有十多艘。


    而接下来,倭寇的船只好像一次比一次多!”


    “哼!”


    听此,郭安脸色一沉。


    正好,这会舰船也逐渐靠岸,郭安直接走了下去。


    守在下方的常过庭等一众市舶司,还有孙岩等将校,看到从舰船上下来的郭安后,都是一惊,连忙迎了上去。


    “下官见过郭长史。”


    “末将参见郭长史!”


    “诸位起来吧!”


    郭安的脸色已经恢复平静。


    不过,孙岩与常过庭等人,还是丝毫不敢大意。


    他们可是见到,刚刚这位郭长史从舰船上下来的阴沉脸色。


    而周围的那些高丽权贵,在认出郭安后,想要上前拜见。


    可惜,周围一众燕王府护卫紧紧守着,这些高丽权贵也不敢硬闯。


    当然,他们也感受到了,孙岩与常过庭等人脸上的忐忑。


    半晌后,徐祥带着一众百户,走了下来。


    “启禀郭长史,来犯倭寇共二十六艘船只,共一千二百多人,被末将等人斩杀八百多,逃了四百多!”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