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外科教父 > 0024章 这种采访,要命的!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确认没有问题,杨平到ICU医生办公室稍作休息。

    ICU的医生很客气,端水给他:“杨医生,你好好休息,有事我们叫你。”

    创伤ICU的医生跟普通ICU不一样,都具备外科经验,尤其创伤外科经验丰富,他们懂得如何观察肢体血运,如何处理外科方面的问题。

    只有创伤外科规模比较大的医院,才有创伤ICU,一般医院,就算省级医院,也不一定有创伤ICU。

    创伤ICU的建立,可以提高危重复杂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普通ICU医生大多数没有创伤外科知识,很多东西停留在内科思维,很难对危重复杂的创伤病人实施救治。

    “杨医生,医务处打电话来,说电视台的记者要进来采访你,让你做一下准备。”

    安医生接到电话,立刻通知杨平。

    这时,创伤ICU主任潘主任和医务处的赵主任带着一个人进来,看相貌,竟是刚刚拍照的年轻女记者。

    她穿着隔离衣,戴着帽子和口罩,杨平还是认出了她。

    赵主任见到杨平说:“小杨,刚刚打你电话没接,我们就直接进来了,这是G市电视台的李记者,她想面对面采访你。”

    潘主任刚刚说完,女记者伸出手:“你好,杨医生,打扰了,你就是那一双上帝之手?”

    女记者说的是那张照片,一双手正在显微镜下操作,这张图片被医院放在记者招待会上,以作宣传之用。

    “过奖,一双普通外科医生的手而已。”杨平谦虚地说。

    “想不到杨医生这么年轻,不耽误你时间吧?赵主任、潘主任,你们去忙,我跟杨医生聊几句。”女记者让大家都坐下。

    “尽快!不能耽误太久的时间。”

    杨平不好直接拒绝,只好暗示对方,尽快结束采访,他明白这些记者也是有任务的,而且是医务处赵主任带进来的,那就是医院的官方行为,杨平不能破坏医院的部署。

    “我尽量节约时间!”女记者拿出录音笔。

    潘主任进去病房看病人,赵主任坐在一旁,这种采访场面,杨平没有经验,怕他乱说话,赵主任要全程跟着,好随时提醒杨平。

    “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女记者的录音笔已经打开。

    “开始吧!”杨平想尽快完成采访。

    “杨医生!当时情势这么危急?手术风险这么大?各种压力又纷涌而至,你一定想了很多吧,能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吗?”女记者的普通话很标准。

    本来记者招待会结束了,但记者们热情高涨,提出一定要采访手术医生。李市长又打电话指示:这么正能量的东西,要大书特书!罗秘书想,应该让记者朋友好好挖掘一下材料,弘扬医护人员的忘我奉献精神,但是ICU病房不允许随意进入,所以就派了李记者一人进来采访杨医生。

    杨平皱皱眉头,当时还真没有想什么,于是实话实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我们当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救人,全部都是手术方案,没有想其它无关的问题,也没有时间去想。就像飞机遇险,飞行员要做的是全力以赴把飞机开好,平稳降落,而不是分神去想起他的无关的事情。”

    女记者对他的回答很意外,这样简单的回答,恐怕不太好写稿子。

    这种情况下,起码要描绘一下当时激烈痛苦的思想斗争,手术的难度如何高,失败后果如何严重,当时医学誓言如何在脑海中反复出现,最后,抛弃自我名誉,勇敢冒险替完成手术。

    “杨医生当时想了很多,确实想了很多,这个手术的难度非常高,而且一旦失败,后果十分严重,无论对医生个人,还是对医院的名誉都是损失,但是我们医护人员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我们整个医护团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不顾一切,全力抢救病人。”赵主任接过话,替杨平回答。

    “嗯,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听说杨医生做完长达几个小时的手术,现在还没有吃饭,忍着饥饿疲劳,继续奋战在临床一线。”女记者觉得赵主任的回答很满意。

    “我已经吃过饭了,手术后,医院食堂提供了丰盛的午餐,我们必须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病人。”杨平纠正女记者的话。

    “哦?”女记者有点尴尬,看看赵主任。

    赵主任咳嗽一声:“杨医生吃过早餐了,午餐还没有吃,他现在忍饥挨饿,继续奋战在临床一线,忘我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杨平不再说话,这种采访,真的要命,比小学时候,被老师抓去背课文都难受。

    “嗯,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宣扬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病人,不顾一切,废寝忘食。”女记者又找到了亮点。

    这种宣传,一定要找到感人的亮点,平平无奇不行,要是写医生做完手术吃几个大鸡腿,恐怕不太好。

    杨平有点不懂,难道吃了鸡腿,自己精神就不高尚了?没吃饭,饿肚子,自己就变得高尚起来?差别这么大。

    要是在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那是没有条件,没有办法,前辈们只能节衣缩食,艰苦奋斗。

    现在这个时代,物质丰富,经济发达,医生非要挨饿做手术才行,才能体现高风亮节?

    “据我了解,这个手术难度极高,尤其后面的取脚趾造拇指,同行们都认为风险极高,是什么原因驱使你们冒险做出选择?”女记者还要提问。

    杨平想了想:“---”

    确实想不出来,当时只是有信心把手术一次做好。

    “我们有这个技术实力,有信心一次把手术做好,避免伤员二次手术,减少伤员的痛苦,缩短康复时间,让伤员可以尽快走向工作岗位。”赵主任咬文嚼字。

    姜还是老的辣,赵主任做医务处主任多年,跟方方面面打交道,已经练得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信息采集也差不多了,女记者起身和杨平握手:“非常感激,我们一定将大家的这种职业精神传播给每一个市民,我方便去看一下病人吗?”

    “不太方便!”杨平提醒女记者。

    断肢再植的病人,尽量减少情绪上的波动,情绪波动也会引起血管痉挛,尤其手指的小血管。

    “就几分钟,我们抓拍几个镜头,问几句话,可以吗?”女记者征求杨平的意见。

    这个话,赵主任不敢替杨平回答,临床上的事情,还是临床医生才有发言权,万一出什么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好不要现在采访他,如果一定要采访,可以两周以后,等断肢血运稳定再采访,现在你去采访,他也没办法回答你的问题。”杨平解释给她听。

    “我明白了,那我两周以后再来,非常感激你,耽误你们工作了。”女记者和杨平握手。

    然后被赵主任带出了ICU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