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我成了美食之神 > 第93章 说羊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阿嚏!”

    一大早,萧钰琪就在办公室里打起了喷嚏。

    “你感冒了?”被叫过来商量新菜品的苏扬,关切地问道。

    萧钰琪抽了抽鼻子:“可能早上骑车的时候冻到了。”

    “天气都这么凉了,你还骑摩托呢?”

    萧钰琪白了他一眼说:“骑摩托还非得分个季节呢?”

    她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日历,不禁感慨:“呀!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都立冬了啊,难怪感觉这几天一直在降温。”

    苏扬给她冲了一杯热咖啡说:“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谢谢。”萧钰琪嘿嘿地笑着说。

    “也对啊,这都立冬了。”苏扬看了一眼用杯子捂手的萧钰琪说:“你这是秋膘没有贴好,要不然趁现在进补一下吧?”

    “进补?那要吃什么才能进补?”

    萧钰琪喝了一口热咖啡,舒服地张嘴哈着热气。

    苏扬想了一下说:“冬天啊,没有什么比吃羊肉更适合滋补的了。都说羊肉能御风寒,补体虚,最适合在秋冬季节使用了。”

    “羊肉不错啊,可是我怕膻。”

    “放心吧,羊肉做好了是没有膻味的。”

    “那你打算做什么呢?”

    “是啊,做什么菜呢?”苏扬悠悠地想着。

    羊,在华夏美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古代的六畜之一,关于华夏以羊肉为食的历史,实在是过于久远。

    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过羊骨的化石。

    五六千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遗址中,就可以看出羊可能已经成为家畜。

    在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可断明羊已成为家畜,甚至还分出了绵羊和山羊,两个不同的品种。

    有文字记录以后,殷商时期就有甲骨文记录的祭祀用“少牢”,指的就是用羊和豕做祭礼。

    关于羊的美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数不胜数。

    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羊肉菜式的雏形。

    例如羊炙,即烧烤羊肉。羊羹,是用羊肉加糁烧煮的浓汤。

    还有位列周八珍之一的炮牂(zāng),即烤羊。

    到了汉代,羊肉的制作方法就更多了,《史记》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胃脯,简微耳,而浊氏连骑。”

    这里面的胃脯,是指在秋天用沸水将羊胃焯熟,然后在羊胃上抹上椒、姜之末,再将其晒干而成。由于其制作简便,风味不错,买的人多,故而卖它的商人“浊氏”因此致富,家里高头大马一匹接着一匹。

    而唐朝时有名的烧尾宴,是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

    其中,韦巨源留下的《烧尾宴食单》中,提到了羊皮花丝、逡巡酱(鱼羊体)、红羊枝杖、升平炙等众多以羊为食材的美食。

    到了宋朝,羊肉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在谈及宋朝的祖宗之法时说道:“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

    瞧瞧,羊肉这都成了宫廷膳食的唯一指定肉类,甚至上升到了祖宗家法的高度。

    那个时期,北宋都城汴京的市场上,就有乳炊羊、炖羊、闹厅羊、虚汁垂丝羊头、入炉羊、羊头签、羊脚子、点羊头、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羊肉头肚腰子白肠、软羊面、排炊羊等各式羊货。

    到了明清时,吃羊的方法已经跟现代很接近了,各类以羊为食材的菜肴,更是不下数百种,可谓是洋洋大观。

    除了纵观古今,还可以横看地域,华夏虽大,但是几乎无处不吃羊。

    这里面还有一条隐藏的鄙视链,大概是从西向东,自北而南,东南方向一直是吃羊的“洼地”。

    而整个北方,要论起羊肉的品质,那估计是谁也不服谁。

    总的来说,还是西北方向,傲视全国。

    但你以为,南方人在“吃羊”这件事上就要认输了?

    那可就想多了!

    就连粤州这样的东南腹地,还有支竹羊腩煲这样的羊肉名菜呢!

    江南地区,当然也有自己对羊肉的理解和巧思。

    “对啊,怎么把它给忘了!”苏扬忽然想起了一道江南地区的羊肉美食。

    他笑着向萧钰琪问道:“你吃过藏书羊肉吗?”

    萧钰琪显然没有吃过,她摇了摇头。

    如果在前世的话,估计苏城的小伙伴,听到这个名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确切的说,它不是一道美食,而是一个地方的风味。

    藏书是个地名,本是苏城下面的一个小镇,它的由来,跟历史上的一个人有关系。

    相传西汉时的会稽太守朱买臣,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经常在山上放羊的时候趴在石头上看书,因此经常把羊给弄丢了。

    于是他的家人警告他说,如果再把羊弄丢,就要把他的书烧掉。

    朱买臣害怕家人真的烧书,就把书藏到山上的一块石头下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再拿出来读。

    等他后来考取了功名,当上了会稽太守。人们为了纪念他读书之艰辛及勉励后人发奋读书,就将他的家乡取名为“藏书”。

    但是这个地方真正名声大作,却跟一种烹煮羊肉的独特技法有关系。

    相传在清初的时候,此地的羊肉美食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当地的农民经常烧好羊肉,沿着村街叫卖。

    再后来,就有人到苏城开店设坊,光绪年间,就有藏书人在苏城开设的可供堂食的羊肉馆,被人们称为“羊作”。

    自此以后,售卖藏书羊肉的“羊作”,越开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藏书羊肉,可以烹调成多种羊肉菜肴,最令人垂涎的,就是那一锅汤色乳白、香气浓郁、鲜而不腻的羊汤。

    可以说,它就是江南人对“吃羊”的极佳注解,是喜爱羊肉之人,心中向往的白月光。

    苏扬搜寻了一下记忆,再结合萧钰琪的错愕,看来这个世界应该是没有这种美食了。

    “那么,我们就以它为主题,做一些羊肉菜肴吧。”苏扬提议。

    没有什么,比在冬天喝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更温暖、更惬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