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玄幻魔法 > 20年归来仍少年 > 第五十六章 哈哈,缩头乌龟?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一亩地能收成两石麦子,可是要把这些麦子收回来,不知要拉多少次秸秆。”张琰说,“秸秆要一直从地里拉到村子垛场,接下来,把一捆捆带着麦穗的秸秆铺开摊平,在拖拉机后面挂上碌辘一遍又一遍地碾,就和烙烧饼一样边碾边翻过儿,直到把秸秆和麦穗碾得稀巴烂,麦子才会裸露出来。”

    “我只见别人收过水稻,从来不知道麦子是怎么生长和收获的。”胡宛如是个南方女孩,她从张琰的讲述中,正在聆听着另一个她所不知的世界。

    “接下来就得把混在一起的麦壳和麦粒分离出来,这叫‘扬场’,是个技术活儿。村里有个大风扇,风扇扇起风时将混合扬起,就能把麦子分离出来。这就是农民一年的收成。”张琰说,“但紧接着又得等太阳最毒的日子,把小麦晒干,再一口袋一口袋装起来。”

    “真不容易啊!经过这么多程序才能颗粒归仓……”胡宛如说。

    “归不了。还要缴公粮哩,交够国家的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要是麦子的品质不好,缴公粮人家还不要呢。”张琰说,“还是你们商品粮好,你们吃的粮食可都是我们种的。你们应该感谢我们,我们农民才是你们城里人的衣食父母。”

    直到张琰把收麦子的过程全部说完了,胡宛如脸上那种被麦芒扎着的表情,才渐渐消失了。她说:“麦子原来这么来之不易,真是粒粒皆辛苦啊。”

    “是啊,一想到夏收我的内心就颤抖,我对收种庄稼这样的劳动向来是恐惧的。”张琰说。

    “不过农民种粮辛苦,我们厂里的师傅搞生产也不容易,要是造的武器不好,打仗时可就要吃大亏。厂里的生产区从来都不让我们这些孩子进去,但整个厂区里我经常能看到‘以厂为家’‘厂兴我兴,厂衰我耻’还有什么‘大干100天,敢叫日月换新颜’这样的标语,一看就知道是又要苦干加实干了。”

    在瑟瑟的风里张琰和胡宛如聊得非常投机,他们就像无忧无虑的小鱼儿,会不知不觉地游到对方的水域,那是他们成长中不曾遇到的世界,那里有着彼此太多的期待和想像,那里又像似幻境中的神秘的王国,一次次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

    张琰早就忘记了要和赵波涛去阅览室的事。赵波涛和他的老乡也聊得不亦乐乎,打球、聊天……时间在美丽的校园里悄无声息地流淌着,每一秒都是那么的幸福。

    “张琰,你现在还想你的初中母校吗?”胡宛如问。

    “刚来学校时我真得很想以前的同学,我是在我们家乡后稷乡初中三(1)班上的学,同学们对我很好。拍完毕业照那天下午,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半小时的假,专门让我们到操场去聊天,说每个人的理想。老师说,不管哪个同学最后去了哪里,大家都要记住我们曾经同窗求学,将来要互相帮助,这张毕业照就是我们这辈子联系感情的纽带。”张琰说。

    胡宛如没有插话,她的目光里流露着一种柔波,这种柔波全部洒在了他的身上。

    张琰继续说:“我们班主任老师非常好,他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考上中专,只要考上中专我们就成了商品粮,这一辈子就不用再种地,也不用修地球了。”

    “修地球?”胡宛如问。

    “就是在农村干体力活。我爸他们那代人都这么说,他们那时经常要平地修水库,就把这些劳动比喻成了修地球。”张琰说。

    胡宛如看着他,认真地聆听着。

    “我爸爸为了不让我长大了修地球,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阻止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玩,我经常会被关进房子里逼着学习。爸爸和所有农民区别最大的就是,他从来不让我干农活,家里所有农活他一个人包了。”张琰说,“除非到了特别农忙时,我才会被放出来下地干活。村里人很少见我下地,就开玩笑说,今天秀才也来体验生活了啊!”

    胡宛如想再听他小时候的故事。

    张琰接着说:“我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经常会被爸爸关在房子逼着做作业,我哪还有心思学习?一个字都不想写。小伙伴起初还给我打暗号,一听到暗号我就拉开门,从门缝偷偷看看,要是爸爸在家里,我就只好跟缩头乌龟一样老老实实地把身子缩回房间。”

    胡宛如开心地笑了笑说:“哈哈,缩头乌龟?有人自己把自己比成这样吗?”

    张琰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好笑,他继续说:“后来,我找了个打发时间的办法,就在在本子上随便画些简单的花呀草呀什么的。噢,也画我们周王村小学,那是一座新盖成的漂亮的学校……”

    “周王村?你们村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你们村的人姓周还是出过王?”胡宛如好奇地问。

    “我们村这一带是西周王朝的发源地,周文王、周武王都住在那里。传说,有凤凰在附近的山上栖息和鸣叫,村后的山就被叫作凤凰山了。我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去山里玩。我们村的人不姓周,周文王也不姓周啊,文王姓姬,叫姬昌……我在房里待得无聊了,就拿出作文本胡编乱造写故事。”张琰说,“好在上初中后我遇到了胡老师……”

    “胡老师?”胡宛如问。

    张琰突然意识到胡宛如姓胡,他初三的班主任也姓胡。就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咦!你跟我们班主任是一个姓,都姓胡。看来,我跟姓胡的人还是挺有缘啊。”张琰笑了笑说,“胡老师很赞同我写作文,在我来咱们学校那天,他专门骑着自行车跑到我家,把一本作文书塞给我。他怕我走了,一时半会见不到。”

    “他给你作文书干什么呀?”胡宛如不解地问。

    “那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里面有我写的一篇作文,名字叫《哪怕只给我一个支点》”张琰不无自豪地说,“其实,我在作文里写的也就是胡老师,是他给了我一个心灵的支点,他经常鼓励我一定要考上中专,说这样的话就可以一鸣惊人,一考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