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权臣 > 第324章:婚礼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第二天,乙亥日,宜行走,宜起灶,宜婚嫁,忌破屋,忌凿井。

    按照传统的观点,今天就是典型的黄道吉日,尤其适合婚嫁红喜之事。

    南京四羊巷,一支送亲的队伍正敲敲打打由远而近。

    两套吹打班子,锣鼓唢呐滴滴答答,八个身形魁梧的壮汉挑着竹竿子上的红皮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个热闹。

    穿着大红鞋子的喜婆在“小吴庄第一媒婆”陈寡妇的率领之下,沿途泼洒喜糖、果子、核桃、花生等零食,引得无数馋嘴的孩童流连不去。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汉子单手着持一丈二尺长的“开路牌”,牌子上贴着大红的“囍”帖子,胸前挂着嫣红艳丽的丝绸大扎花,为整个送亲队伍开路。

    按照传统的风俗,走在送亲队伍最前面的这个“引路喜童”一定要找童真未破满身阳刚之气的童男子,为的就是用自身的纯正阳气冲开有可能出现的牛鬼蛇神,防止妖邪作祟破坏了冲天的喜气。

    给这支送亲队伍充当“引路喜童”的不是别人,正是丙字营营官张大娃。

    张大娃还没有婚配,正经的童男子,又是名动天下的超级战斗英雄,铜质勋章的获得者,一身至刚至阳之气充盈弥漫,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可以百无禁忌,绝对是“引路喜童”的不二人选。

    张大娃是毅勇军的营官,又是著名的战斗英雄,能让他充当“引路喜童”,足以说明这支送亲队伍的级别已经非常之高了。

    这支送亲队伍确实非常高级,从其中的成员就可见一斑:在那顶八人抬的花轿周围,有四个重量级的人物,分别是毅勇军总教官张万三,丁字营营官莫田基,卯字营营官杨树林和辛字营营官汤江流。

    这四个人全都披红挂彩,手持桃树枝,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叫“护喜天将”。

    能排出这么大的场面,坐在花轿里的新娘子一定身份尊贵家世显赫,事实恰恰相反。

    花轿里的新娘子既不是什么显赫的世家大族子女,也不是什么勋贵大臣的千金,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余明珠。

    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娘子一定是最普通的乡野女子。

    余明珠大字不识一个,根本就不什么大人物,但能排出这样的场面来,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余明珠和毅勇军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她的父亲叫做余多地。

    余多地曾是“己”字营的营官。

    在扬州血战当中,余多地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整个“己”字营打的异常惨烈伤亡极重,最后不得不被迫取消了建制。

    至于说铁牛领导的那个“己”字营,则是后来重新组建的,根本就算不上是毅勇军的嫡系营头。

    余多地本就是小吴庄的土著,膝下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女,他死了之后女儿出嫁的场面绝对不能寒酸,否则的话余多地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寒心。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余多地昔日的战友们才故意把排场弄的很大,使劲儿的随份子,光是“填妆钱”就有上万两之多,大家凑出了一份极其丰厚的嫁妆,并且亲自送亲出嫁,其实就是把余多地的这个遗女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了。

    余明珠的夫家也不是外人,而是嫁给了“戊”字营营官李绍的儿子。

    前任“己”字营营官的女儿嫁给了“戊”字营营官的儿子,其实这就是一场毅勇军的“内部婚礼”!

    负责唱礼的也不是外人,同样出自毅勇军内部,“常务唱礼官”吴大伟!

    单纯从官职上来看,吴大伟只能算是个不入流的小吏。

    但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请得动他。

    现如今的吴大伟虽然官职极低,但却自视极高。

    毕竟是曾经为天子唱礼的人物,毅勇军建军之时他就是唱礼官,除非是毅勇军内部人员,要不然的话,就算是五品的朝廷命官想请他去唱礼都请不动!

    这次婚礼正是毅勇军内部的喜事,那余多地和刘春生一样,都和吴大伟有着宗族亲缘关系,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为自己的晚辈后生唱礼。

    按照习俗,只要花轿到了门前,吴大伟就可以高声唱礼然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办喜事了,但是这一次,吴大伟却没有扯开喉咙高声唱和,而是稍微等了等。

    已经到了门前的花轿也停了下来,虽然吹打班子已经在卖力的敲打着,但婚礼的流程却出现了明显的停滞,显然是在等待什么。

    片刻之后,一个小厮走过来,凑到吴大伟身旁小声说道:“大帅来了,可以开始了!”

    早了多日之前,张启阳就受到了喜帖子,这场婚礼他是一定要出席的。

    只是因为琐事缠身来的稍微晚了些,好在没有耽误了吉时。

    作为这场婚礼最重要的宾客,张启阳一来,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吴大伟扯开了喉咙,用抑扬顿挫的腔调高唱起来:“天姻至喜盈门!”

    “地缘来门盈喜!”

    “天地同喜,迎新妇喽!”

    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喧嚣热闹如同烈火烹油,紧接着就是开中门跳火盆那一套沿袭了千年的婚礼流程。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因为新娘子的父亲早已战死在扬州城下,在这种喜庆的场合摆一个牌位出来有显得有些晦气,所以才专门把张启阳请了过来。

    原本是想请刘春生的。

    作为新娘子余明珠的堂舅,在这种情况下以长辈的身份临时充当一下她的“父亲”也是常用的事情,奈何刘春生还在麻县和清兵打仗,实在回不来,干脆就把张启阳请了过来。

    张启阳本就是毅勇军的首领,年纪比余明珠的父亲余多地小不了太多,临时充当一下新娘子的父亲也是可行的。

    而且张启阳身份尊贵地位崇高,更能彰显婚礼的规格,还能显现出对战死者的重视。

    就这样,这一对刚满十五岁的新婚夫妇朝着张启阳行了跪拜大礼。

    这场婚礼虽然异常隆重,而且风光体面,但却充斥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完全就是一场强化版的乡村婚礼,显得有些庸俗,只是出席婚礼的人员身份更高而已。

    但是,无论是娘家人还是婆家人,都非常习惯这样的场面,因为他们本就是出身微寒的乡下人,而不是什么传承悠久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