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唐瑟 > 88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刘山则似乎没有注意到群臣的神色,依旧不徐不疾的说道:“大汉要想恢复往日的荣光,必须国力强盛,而国力强盛仅仅依靠朕与各位难免水花镜月,而这次出行朕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国家强盛的根本所在,此根本便是我大汉万千的国民。”

    高台之上,刘山侃侃而谈,蒋琬以下众臣听了,却是翻江倒海无比震惊。

    刘山的议题很清晰,大汉要的是国富国强还是民富国强,当着众臣的面刘山将这些天来的思索所得详细的说出。

    此时此刻,刘山与群臣激论也属无奈之举,这些大臣纷纷以国士自居,俨然忘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而今天刘山要举起大棒给这些人一记当头棒喝。

    一个王朝之初,基本都是减赋税轻徭役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民众的日子便好过一些,国家的基础也越来越牢靠,这便是最简单的藏富于民的过程。

    而随着王朝的发展,国家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仅仅依赖农业和小部分手工业取得的税赋远远不能支撑王朝的运作,在没有其他来源的情况下,每个王朝只能通过调高税赋来增加收入,这个便是国富的过程。

    国家富了便可以支撑强大的军队,便可以征讨四方宣示主权,但这一切却是以掠夺民众的财富为前提,因此,国富国强必然使得民众的生存艰辛,而强大的王朝在失去了民众支持之后,走上衰败灭亡之途则成了必然。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强汉之武帝,如盛唐之贞观,如大清之康乾,等等盛世之后帝国迅速的走向衰亡,便是这个道理。

    刘山想起了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评价,纵观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朝代更迭的历史。几千年朝代不断的变更,但其本质始终未变,因此造成了这个国度固步自封科技停滞的状态。

    国富国强是取祸之道,民富国强才能使得民心安定,才能使得国家长盛不衰。但既要民富又要国强,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是一定不行的,只有大力的发展工商,提升科技,才能保证在不掠夺民众财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强盛。

    谯周低头不语,蒋琬则躬身施礼道:“陛下,臣惭愧。时至今日臣才清楚,所谓为国为民,其实应该是为民为国,只有民众安居乐业百业兴旺,才可能有大汉的强盛,陛下真知灼见,使臣如醍醐灌顶。”

    刘山神情严肃的说道:“民为国之基础,朕祭奠一下为国捐躯的将士,是朕体惜民众的举措之一,此事无须再议,朕不但要祭奠阵亡将士的亡魂,还要将他们的功绩记载在大汉英雄纪念塔中,让后人永远的记得谁才是大汉真正的英雄。”

    众臣瞠目结舌,陛下这次一反常态不再与我等大臣讨论,而是直接做出了决定。

    第二个议题是军事改革,但这件事却不是刘山提出的。姜维经历了这场大战,对第二军的战力憧憬万分,待到祭奠之事有了结果,便适时地提出了改革军制的建议。

    这次提出反对的不是别人,竟然是首相大人蒋琬先生。说起来蒋琬也不是反对改革军制,他最担心的还是在当前军费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全军按照第二军装备,大汉的朝廷明天就得关门。

    此番言论一出,整个朝堂寂静的像太平间,俗话说当家才知盐米贵,你看看咱们首相这才当一把手小半年,那形象都成白头翁了,哪里还有原先的道骨仙风。

    刘山心中万分悲催,nnd,这些大臣说起上层建筑头头是道,怎么一到该说经济基础的时候就一个个高高挂起了呢。

    老子这皇帝当得,一上台就是一个烂摊子,虽然还没混到如崇祯那样吃糠咽菜的地步,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最可气的是,你们这一大群活人,一个个年龄都比老子大不说,就凭你们个个身居高位难道不应该替朕考虑考虑来钱的门道麽。

    苦逼之后,刘山明白了一个硬道理,钱不是个东西,但要是没钱人就不是个东西。畅想了一番后,刘山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改革军制是为了展示国家的实力,是安邦定国开疆拓土的必要条件。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而是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实力的综合体现。

    大汉军制改革势在必行,有钱要进行,没钱创造钱也得进行。原因无他,在当前人口不足的情况下要想提升战力,必须加强军备,以领先时代的军备抗衡曹魏是当前唯一的应对之策。

    但同时,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也必须同时进行,这些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所在,绝对不能忽视。

    如何改革军制,刘山则提出了两步走的对策。首先将大汉的兵马划分成龙骧虎卫两个兵种,龙骧是大汉的主力军种,虎卫则是各郡县守备的主要力量。

    然后再逐步的完成各部的装备,按照先龙骧后虎卫的顺序,逐渐的补充到位。

    军制改革由费祎主持,向宠邓艾姜维协助,按照第二军整训标准随即展开。虎卫作为龙骧的补充,其整训的标准类似,但更注重拒城而守方面的训练,组成大汉各城池的一道坚强巨盾。

    鉴于整个大汉当前的情况,费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汉需组建龙骧军十二部,每部一万人,共计十二万人马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编号分别为第一到第十二军,领军的大将分别是姜维、邓艾、吴懿、王平、张嶷、向宠、句扶、邓芝、张翼、廖化、马忠、马岱。

    由龙骧军裁撤的士卒全部并入驻屯军,参加虎卫的选拔。在虎卫的设置上,费祎根据各郡县的大小,制定了大城二千、中城一千、小城五百的计划,整个虎卫的总兵力约十三万。

    刘山不禁问起由龙骧虎卫筛选下来的士卒,这部分士卒估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年龄偏大被裁撤,他们为大汉征战多年,如今退役了朝廷不能不闻不问,一定要安排好这些人的退路。

    董允出班提出了建议,律法部门刚刚组建,各地均需要加强安全人员,这些退伍的士卒虽然年龄稍大,但也大多不足四十,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而维护各郡县的治安。

    吕义随即附和,当下各种厂矿蓬勃发展,如南中的冶炼厂就刚刚开始兴建,这些地方工人和治安人员缺口不小,这些退役的士卒如果愿意,必能得到妥善安排。

    向朗也出班建议,陛下要建立多处兵站,用以操训入伍新兵,这些退役的士卒经验丰富,可以挑选出众的人选,增强兵站的训练水平。

    姜维则建议在边境如沓中等地建立屯田之所,由这些退役的士卒开垦,这样既可以降低运送粮草的花费,又可以为边境驻军提供保障,同时还解决了退役士卒的后路。

    -------

    刘山老怀大慰,众臣的这番表现才上路嘛,有什么事情大家踊跃发言,不就能找出合适的方法么。

    看来兵役法有必要实施了,刘山要求蒋琬费祎配合董允尽快的完善这项律法,然后再施行全国。

    早朝之后,刘山将蒋琬费祎和董允留了下来,有些事情还需要跟这几位好好的沟通沟通。

    整整一天的时间,四个人都是在刘山的书房度过,连午餐都是在那里进行。

    一天下来,众人商讨了军政法的各项政策,刘山的想法比较凌乱,常常发生思维跳跃的事件。如在讨论如何鼓励工商的时刻,刘山就突然的提出了专利的设想,让蒋琬等人在哭笑片刻后,又不禁感叹陛下的神经异常的敏锐。

    看着蒋琬等人踉踉跄跄的离开,刘山知道今天这一通猛灌,让老几位几近疯狂,没有个三五天的消化时间是别想痊愈了。不过整体的架构已经有了轮廓,如何丰富其内容,就需要蒋琬等人废寝忘食了。

    蒋琬三人的心中充满了惆怅,咱们陛下越来越像外星生物,说出的事情很多都是闻所未闻,这可让咱们这些执行者从哪个方位下口呢。

    刚出了皇城,董允便一声长叹幽幽地说道:“两位先生,我现在有些头晕脑胀,就先回去歇息歇息,顺便思考一下陛下交代的问题,两位请便。”说罢,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蒋琬费祎相视苦笑,谁不是一脑子糊涂浆子,也罢大家各自回家清醒清醒去。

    刘山伸了伸懒腰,感到今天跟几位聪明人打交道更是累人,随意的走出房门,李靖和廖恩立刻就迎了上来。

    看着斜挎大弓的廖恩,刘山突然问道:“你常年在山林狩猎,应该认识不少的奇人异士吧。朕有心组建一支能够执行特种任务的部曲,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廖恩急忙拱手道:“不知陛下所说的奇人异士涵盖那些,请陛下明示。”

    刘山想了想说道:“这还真不好说,比如像你这种神射手就算是其中的一种,牛二赵立那样的也行,具体的标准么就不好明确了。”

    廖恩想了想道:“那陛下组建这支部曲主要是完成什么样的特殊任务呢?”情势紧急,参军李胜急忙说道:“将军,此事也许还有其他缘故,当前最重要的是立刻撤兵,如此大军才能得以保全。”

    夏侯威稍显慌乱的说道:“将军,先生,子午谷道路崎岖难行,大军辎重粮草众多,如何处置。”

    夏侯霸沉吟了片刻,微眯着眼睛恶狠狠的吩咐道:“传我的将令,大军立刻后撤,丢弃一切辎重,每人带三日口粮,经子午谷撤回长安。”

    众人纷纷抱拳应诺而去,稍后,曹军的大营便人声鼎沸。

    曹军的异动引起了汉水南岸王平的注意,站在汉水之滨凝神望去,不久王平那张苦瓜似得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来人,击鼓升帐。”王平一甩战袍意气风发的吩咐道。

    手下的偏将看到主将的神色心中不禁一振,看样子王大将军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攻击曹军了。

    刚刚整顿了军马的夏侯霸看着一片狼藉的军营,心中不禁划过一股酸意。一个多月前,自己统领着大军来此是多么的趾高气扬,短短的时日之后,竟然要如此狼狈的退却,这一切都拜那司马懿所赐。

    “报-------西去三十里发现蜀兵哨探,稍远处尘土飞扬,但详情不清。”

    “报-------北岸蜀兵有异动,正在砍伐树木,状似要搭建浮桥。”

    “报-------”

    一支支探马将蜀汉的动作不断的报来,整个曹营不禁骚动起来。

    夏侯霸恢复了冷静,迅快的下达了命令:“韩磊为前部,引兵三千为大军开道,夏侯威为后队,引兵五千徐徐后撤。蜀兵不追击则罢,如果蜀兵前来,你一定要等大军全部进入子午谷,才可摆脱蜀兵。在这之前,必须死死抵住蜀兵的攻击。”

    韩磊抱拳而走,夏侯威则略显胆寒悄悄的靠近夏侯霸轻声说道:“大哥,我这五千人马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可要加快速度啊。”

    夏侯霸怒瞪了他一眼道:“你担心什么,子午谷不利用兵,只要大军进入,西蜀必不会追赶,而且有我引兵接应,你只要在大军进入子午谷之前阻挡西蜀即可。”

    南郑,帅府。

    费祎一拍大腿赞叹道:“伯恭好样的,竟然诈开斜谷关神不知鬼不觉的封住了夏侯霸的退路,呵呵。”

    荀桀眼神一亮,冲着费祎一拱手道:“文伟先生,斜谷关一失夏侯霸必取道子午谷后撤,这次能否重创之,就要看夏侯将军撤兵够不够果断。”

    费祎心情大好,这些时日的焦虑一扫而空:“各路大军已然派出,能否困住夏侯霸还要看子远将军是否够迅速。可惜咱们的算计还是不够完美,伯恭将军占据斜谷关之后,还是应该偃旗息鼓静等大军合围之势完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着急的展开旌旗,以至惊动了曹军。”

    荀桀劝解道:“将军,当初的目标是吓退夏侯霸而不是困歼他,如此设计已经是遵循陛下的旨意,无可厚非啊。呵呵。”

    费祎冲着沓中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陛下这次御驾亲征竟然取得如此大的战果,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丞相逝世之后,陛下的改变实在是惊人。”

    荀桀神情恭敬的说道:“陛下之功在于战前,而非战时。文伟先生,这次沓中建功的听说是以新成立的龙骧第二军为主,而这支军马从择才开始到整训成军,完全是按照陛下制定的方略实施,能够重创了司马懿其战力之强无法想象。”

    费祎摆了摆手道:“具体如何,待回到成都自然清楚了,咱们现在还是坐等各路的捷报传来吧。”

    吴懿的大军行动虽然迅速,但依旧按部就班,为人谨慎的他竟然将探马放出了二十里开外,足见其性格之谨慎。但一路上得到的回报全部都是一个,曹魏的军马正在向骆谷急退。

    斟酌了一番战情,吴懿吩咐道:“急速告知马岱将军,全军抛下辎重,快速接敌。”

    掌旗校尉立刻催动战马,飞驰而去。

    大汉军队的行军速度猛地提升,而此时汉水之上的浮桥也初具雏形。

    夏侯霸的退兵路线只有一条,穿过骆谷到达三谷口之后便转向东北,沿子午谷撤往长安。而三谷口往西北便是斜谷的所在,夏侯霸当初进兵便是从此路而来。

    夏侯霸的大军刚刚进入骆谷,便得到探马的急报,斜谷张翼引兵而出,正在向三谷口进发。

    夏侯霸觉得脑袋里轰然作响,三谷交汇之所如果被张翼占据,自己这支大军除了战死便只有投降了。

    李胜神色忧郁,急切的建议道:“将军,此处万不可失,可急命韩磊疾行,烧绝斜谷栈道。”

    夏侯霸深唔了一声,将令随即发出。

    夏侯霸的运气不错,韩磊刚刚点燃斜谷最后一处约百米的栈道,廖化带着先头部队已经堪堪赶到。

    韩磊看着栈道的另一边密密麻麻的蜀兵,暗自心惊的擦了下冷汗,如果自己再晚来小半个时辰,蜀兵便可以通过这道最后的栈道,死死地堵住大军前往子午谷的通道。

    廖化一刀砍在栈道的木栏之上,曹军就在眼前不远处,可是看得见却够不到,空有杀敌之心而无杀敌之境。

    眼睁睁的看着夏侯霸的大军迅速的通过,廖化的憋屈万分高涨,喝令大军沿着大山向上攀登,占据半山腰的地势向峭壁下方发出劲弩。

    夏侯霸冷厉的看了峭壁之上的廖化一眼,在众亲卫的护拥之下潮涌而去。

    马岱赶到三谷口之时,只看到数千匹战马在静静的觅食,子午谷内乱石丛生沟壑众多,使得曹军只能徒步跋涉。

    夏侯霸虽然全身而退,西蜀的追击大军连负责殿后的夏侯威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不过,能够收获几千匹战马外带一营的辎重,也算是大获全胜。

    沓中的刘山此时也得到了全胜的消息,迭部的曹魏守将在得知司马懿全军溃逃的消息之后,明智的选择了开城投降,使得邓艾零伤亡取得了西线战役的最后一场胜利。

    站在沓中城外的一座小山之上,沓中城尽收眼底。远方的群山已经一片葱翠,不时地还有一群群的鸟雀凌空飞过。

    见识了沙场风尘的刘山终于知道,经过这场大战,自己算是真正的触摸到了这个时代的一丝脉络。

    从武都攻伐战开始,到迭部的失而复得,总共历经了近四个月,双方共投入兵力达到了骇人的四十万,在东起上庸西至迭部的上千里边境上,展开了亡命的厮杀。

    这一次汉魏之战,让刘山深有感触。司马懿的这次进兵,并没有得到曹魏上下的大力支持,而西蜀却是举全国之兵才堪堪杀败司马懿一部兵马,由此可见曹魏的实力确实强悍。

    这一点让刘山警醒,蜀汉要想走出败亡的历史,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西沉的霞光映射在刘山身上,把他的身影拉的悠长。轻轻的踢飞一颗石子,刘山在心底做出了决定。

    公元二三五年五月末。

    一纸诏书,震动天下。

    刚刚班师的刘山在第一次早朝时,便下达了举行国祭的旨意。这次祭祀的不是先皇先帝,也不是国柱功勋,而是在这次汉魏之战中阵亡的将士。

    按照刘山的意思,他将身着素服亲自为阵亡的将士们招魂,这个想法让朝廷的众臣自蒋琬以下,全都跳着脚的反对。

    大家的意见非常明确,将士为国捐躯是义之所在,大汉可以提高抚恤优待遗孀,但陛下作为一国之君怎么可以为阵亡的将士披麻戴孝,这与圣贤典籍言论不符。

    面对着众臣汹汹的气势,刘山长身而起高声激辩道:“朕说过,国家大计为君之道当把民为重的告诫牢记心中。何为民?朕以为,凡是在大汉的国土之上休养生息繁衍子孙之民众都是大汉的国民,阵亡的将士亦然。如见,大汉的国民为了国家的荣誉舍生赴死,朕祭奠一下聊表寸心有何不可。”

    谯周涨红着脸出班奏道:“陛下为当今天子,理应身居庙堂高瞻远瞩,祭奠将士亡魂之事自有负责祭祀礼仪之臣,陛下岂能屈尊降价亲自主持,更何况为蝼蚁之民身披重孝,更不为士子所取,此事与圣贤典籍不符,臣请陛下细察之。”

    一群饱学之士纷纷附和,乔允南平时为人不咋滴,但这番言论符合圣贤之君的要义,咱们必须力挺之。

    刘山呵呵的笑了,神情之中带着轻微的嘲讽:“朕此次沓中之行获益良多,今日说出来与各位分享一下。各位爱卿均出身名门,圣贤之语典籍策论自是深有研究,谁来给朕讲一讲何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语。”

    众人轰然想起战国荀子著名的策论《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看到众人一个个陷入了沉思,刘山接着说道:“朕以为,将君民喻为舟水实在是恰当不过。此次沓中之行,朕看到的是数万将士奋勇厮杀,看到的是无数民众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再联想到圣人之语,才觉得朕之前的理解存在偏差。”

    众臣神情肃穆的聆听,陛下今日的感慨之强非比寻常,大家还是先听听陛下的意思,然后再寻找破绽予以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