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贤相 > 第二十六章:景平出宫房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当大陈的十万大军准备妥当,前往徽州的时候,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消息传了回来。

    “陈三枪放弃了驻守徽州?带着一万杂兵往西北去了?”康王府,陈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错愕。

    “是的,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情报,陈三枪在徽州只是停留了半天,便离开了徽州。”同为燕云六卫之一的齐云对陈诰说道。

    陈诰对此甚是疑惑,道:“西去?陈三枪是在搞什么鬼?”正常来说,一支叛乱军最佳的出路,便是以战养战,通过对大陈城池的侵略,达到扩大自己的目的。

    徽州与临安相距不远,文宗之所以如此着急的讨伐陈三枪,便是为了避免陈三枪挥师而来,攻打临安。然而,陈三枪自己,将文宗的这一担忧取消了。他竟然反其道而行,跑去了西北。大陈的西北,历来有重兵把守。陈三枪如果陷入了大陈军队的包围之中,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陈诰想了想,对旁边一直默默听着的苏尘道:“这个陈三枪,恐怕谋划甚大。”

    苏尘对军事一窍不通,不过他也能想得出来陈三枪的目的。他道:“其实陈三枪的人马很弱,如果正面与大陈交锋,必然瞬间败北。然而陈三枪仍然杀了郑阔,夺了徽州。想来他的勇气,只有金人能够给予。”

    陈诰道:“金人……金人是想让我们大陈自乱阵脚。陈三枪往西北去,只有一条路,那便是襄阳。襄阳附近有金人的大军,如果陈三枪出其不意,和金人内外呼应,攻打襄阳,襄阳恐怕难以守下。这个陈三枪,可真是麻烦啊。”

    苏尘问道:“陈三枪不过一万人,他真能和金人呼应得起来吗?”

    陈诰冷笑道:“只要他想,便一定能。看来,徐将军有的忙了。”

    陈诰的话半点没错,在得知陈三枪的人往西北去之后,徐冲立刻想到陈三枪极有可能往襄阳而去。陈三枪倘若与金人一起围攻襄阳,襄阳势必陷入困境。于是徐冲不敢有半分的耽搁,急忙拉着自己的十万陈兵,追着陈三枪,往西北而去。

    这一逃一追,便用了数天时间。

    数天里,陈三枪的队伍在慢慢扩大。正如陈三枪所预料的那样,只要普天之下,有被欺压的穷苦百姓,那么他的队伍,就一定会不断扩大。刚刚从徽州离开的时候,陈三枪只有一万杂兵,但是不过走到舒州,陈三枪的人马便已经来到了三万之众。越往西北走,陈三枪的部队就越是壮大。这种壮大,让徐冲忧心忡忡。

    “说是这么说吧,不过陈三枪的人,终究只是一群杂兵。就算让陈三枪弄到了十万人,也绝不可能打得过徐将军的。况且,这些新招的人,反倒成为了陈三枪的包袱。他们太慢了,速度越来越慢。如果继续这样追逐下去,恐怕没等到了襄阳,陈三枪就已经被追上了。这个陈三枪,究竟在搞什么?”陈诰对陈三枪的决策,越来越看不懂了。

    不过陈三枪究竟在搞什么,这事情已经不需要陈诰去管了。

    这一天,苏尘刚刚写罢了小说,站在王府院子里晒太阳。江南的太阳总是珍贵的,在这正月里,临安的太阳并没有出现过多少次,今日天气不错,苏尘很享受这稀有极了的太阳。

    正晒着太阳,王府的管家走了过来。

    “苏公子,外面有景平公主的人找您。”管家说道。

    苏尘听到“景平”二字,就知道,该来的,他逃不了。这几天景平一直没找他,苏尘还以为能躲过去呢,结果今天,终于还是来了。

    “好,你且告诉他,我稍后就来。”苏尘回屋加了件衣服,便走到了王府门前。门前正站着两个身穿黑色衣服的少年。

    苏尘初不在意,一边往那两人身前走着,一边说道:“公主殿下现在在哪儿?写墓志铭的话,需要我拿纸笔……吗?”

    话刚说完,苏尘走到近前,愕然发现,这两个身穿黑衣的少年,竟然就是景平和苏采薇。

    这两个人扮成了男人模样,不过苏尘又不是傻子,只是一撘眼,就看出来了。

    景平见苏尘愕然的看着自己,不禁笑道:“怎么,没想到本宫会亲自来吗?”

    苏尘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就要下跪:“拜见公主殿下……”

    景平轻轻将苏尘拦住,道:“又不是在皇宫,不用行如此大礼。”

    苏尘不禁抹了把汗,问道:“公主怎么自己出来了?这……只要传唤一下我就好了啊?”

    景平笑道:“我娘亲的坟不在宫中,况且让你写个墓志铭,总需要去找个店做个墓碑的。旁人我也不放心,自然只能自己来了……不对,这不还有采薇姐姐陪我吗?”

    苏采薇微微一笑。

    苏尘担忧道:“但是公主毕竟是千金之躯,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苏尘罪不可恕……”

    “行了,现在还没出问题呢,你就盼着本公主出问题不成?”景平有些埋怨的道。

    “苏尘不敢。”

    “今天没有公主,也没有草民,只有一个拜托扬州第一才子写墓志铭的普通姑娘。懂了吧?”景平转了一圈,“你看我这一身,根本就是很普通啊。”

    苏尘不敢搭话。万一他说了个是,景平一怒之下将他咔嚓了,这实在不怎么值当。女人的心思向来是难以捉摸的,而皇家之中的女人的心思,更是鬼神莫测。

    “行了,咱们就走吧?是要去找个做墓碑的店铺吧?”景平问。

    苏采薇道:“放心吧,我已经和哥哥询问过了。咱们就去笔宜家好了。”

    “苏尘,你觉得呢?”景平问。

    苏尘道:“但凭两位吩咐。”

    “那我们就去那笔宜家吧。”景平说着,拍拍衣袖,率先走了出去。

    苏尘无奈,只能跟着景平和苏采薇两个人,走出了康王府。

    笔宜家,是临安最有名的碑刻铺子。这铺子历史悠久,许多大户人家都会来这里做石刻。石刻这种东西,通常会用在十分严肃的地方,譬如说某个新建筑的题碑,或者墓葬的碑刻。按道理说,皇家的墓葬,通常是由皇家自己的工匠做这些东西的。但因为景平的生母只是一个毫无地位的宫女,所以当初埋葬的时候,并没有资格进入皇陵,也因此,规格上并不十分严谨。

    当文宗得知景平的生母去世时,只是拨了一些银两,让宫中的太监找个好地方将其埋葬。但这些银两,在经过层层剥削后,就变成了极少的一点。风水先生也没找,更不说找什么好地方了,那办事的太监只是将景平生母埋在了西湖周围的某一座群山之中。

    景平也是成年之后,才得以知道自己生母被埋在哪里。这些年,景平将自己母亲的坟墓修缮一新,但是墓志铭迟迟未曾刻下。这次正好碰到苏尘,自然就拜托苏尘处理此事了。

    三个人沿着街道往笔宜家走去。景平虽然平日里很少受文宗约束,但出宫的机会极少。今天好不容易偷溜出来,自然分外开心。

    景平在前面左瞧瞧右看看,苏尘和苏采薇就在后面,静静的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