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贤相 > 第一百一十二章:赴宴清秀楼,自古生死有命。(2)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为了迎接除夕的到来,大陈人民在很早之前就要进行年货的准备。不过大陈的年货与如今有极大不同,毕竟古代和现代也是截然不同的。

    王安石写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陈时起,便有春联一说,更不用说在春节时必不可少的爆竹。大陈的爆竹种类繁多,烟花更是多不胜数。每当春节将至,城中制作烟花的匠人便将准备好的烟花进行贩卖。这些烟花样式繁多,其引燃之后的形状也是丰富多彩。

    每当春节,人们都要购置各种食品、用品。包括:门神、钟馗、桃板、桃符、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取自《东京梦华录》,南宋与北宋相差无几)。食品则有韭黄、生菜、胡桃、胶牙糖等等。

    苏尘这一日正在为除夕做准备,却忽然接到了一封邀请信。这封信来自清秀楼,乃是梦溢姑娘手书。信中说,梦溢姑娘仰慕苏尘才华,早便想邀请苏尘到楼阁一叙,奈何苏尘一直没有时间。如今年底将近,明年开春,梦溢姑娘将会远赴临安,所以在临走之前,想要和苏尘交流一番。

    苏尘看着这信上的字,若有所思。

    张文勇接过来看了看,不禁笑道:“还是子清有魅力啊,这清秀楼梦溢姑娘,那可是自诗会之后炙手可热的头牌姑娘,旁人想见都要排着队。可是到了你这里,却成了梦溢姑娘邀请你了。”

    苏尘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张文勇道:“怎么不是好事?”

    苏尘苦笑道:“如果被师娘知道,我年后就要大婚,却在现在跑去青楼玩,那我成什么样子?”

    张文勇听了苏尘的话,摆摆手,颇不在乎的说道:“这算什么,男人跑去青楼闲逛,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再说了,你又不是去花天酒地的,只是去赴个宴,无所谓的。”

    苏尘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好,还是回绝了吧。”

    张文勇无所谓道:“反正梦溢姑娘邀请你,没邀请我,你回绝就回绝吧。”

    苏尘叫来送信的小童,亲自写了一封谢绝信,然后让小童送了回去。

    待小童走后,苏尘重新看了一眼梦溢姑娘的信,忽然发现有些不对。

    “文勇,你看这封信,是不是很奇怪?”苏尘将信递给张文勇。

    张文勇接过信来,重新看了一遍,不解道:“哪儿有什么奇怪?不就是一封普通的信吗?墨是普通的墨,纸是普通的纸。”

    苏尘道:“你看那信中的笔迹。”

    张文勇第三次仔细看了看,道:“这字嘛……确实不是很好看,但听说梦溢姑娘家中贫寒,可能从小也未曾勤练过书法,便是写字难看些,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苏尘摇头道:“不对,这个字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女子写的。”

    张文勇看了半天,没明白苏尘是怎么从那难看的字迹中看出这字不是女子写的。苏尘解释道:“女人的字,即便再如何难看,终究也会有一股秀气存在,然而这个字,却一丝秀气不在,只有如蟑螂爬一样的丑陋。”

    “还有这种说道吗?如蟑螂爬?这个形容词我还是第一次听,不错,确实挺像蟑螂爬的。”张文勇看着那副字,又想起苏尘说的“蟑螂爬”,忍俊不禁。

    “可能是拜托龟公写的吧,也不一定。”张文勇随口猜测道。

    苏尘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便将这事情给放下了。

    过了不到一会儿,忽然那小童又跑回来,端着一封信递给苏尘。

    苏尘接过信来,只见信上写道:“苏子清尘公子亲启,妾乃红尘女,自不敢攀高枝。公子所言,实有道理,然而情有难抑,妾于公子实仰慕非常,谨望公子再三见谅,远赴京都前,与公子稍有会晤,妾心甚喜。妾虽不识大体,然而曾闻……”这之后,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情真意切邀请苏尘一定要赴宴清秀楼。

    张文勇看罢,说道:“我说子清,人家姑娘可是舍了面子,也要请你去清秀楼一叙,你这回可躲不开了。”

    苏尘知道,这梦溢姑娘情真意切,自己是无论如何绕不开了。他只好对小童说道:“告诉梦溢姑娘,在下明日傍晚,必光临清秀楼,与姑娘秉烛而谈。”

    小童欣然答应,转身离开。

    张文勇在后面好不佩服,道:“子清啊子清,我真是佩服你佩服得紧啊!”

    苏尘看着张文勇,无奈的道:“如果你羡慕,我可以让你代我去一趟。”

    张文勇赶紧摇头:“不敢,不敢,人家梦溢姑娘邀请的是你,可不是我。我还是不要自作多情了。”

    “这件事一定要替我保密,知道吗?谁都不能告诉,我可不想在年前弄出一些不愉快。”苏尘对张文勇说道。

    张文勇拍拍胸脯,道:“放心吧,交给我。我别的本领没有,保守秘密的本领却是极强。”

    “好了,我回去写稿子了,你把剩下的东西弄一下。”苏尘吩咐了一句,回书房写稿子去了。

    经过几个月的连载,《天龙八部》终于完结了。也正因为《天龙八部》的完结,苏尘这几天生病才没有耽误正事。

    和苏祁天的赌约结束之后,这报纸本应该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但是苏尘和彭清宇商量了一下,觉得在与苏祁天的斗争中,报纸对舆论导向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便将报纸保存了下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报纸是真的卖钱。

    随着苏尘武侠小说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周报纸卖出去的份数也在不断增加。光是这报纸的收益,彭清宇和苏尘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现在,就连康王府和知州府,都在订阅这报纸看。苏尘和彭清宇合计了一下,如果明年生意做大,可以将这报纸同枫叶服装一起,推广到周边城市去。

    实际上,大陈的消息流通虽然并不怎么快速,但经过了这么久的发酵,扬州城周边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人看到了苏尘的武侠小说。甚至于这还掀起了一股武侠热,在扬州城周边混绿林的江湖土匪们,都开始以“江湖”、“武林”相称。更是有一些小乞丐,聚在了一起,自命为“丐帮”。

    扬州也掀起了一股武侠狂热,许多读书无望或者压根也没读过书的人,开始想着学习武功,武馆的生意火爆程度空前绝后。这一切都要拜苏尘所赐。

    除了这个,一些对武侠小说感兴趣但并不认识太多字的人,竟然为了第一时间知道苏尘的小说进程,开始认认真真的学习汉字。

    苏尘也没想到,自己的武侠小说竟然还有扫除文盲的作用。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苏尘和彭清宇便将报纸办了下来,并打算明年开春,将报纸一事扩大到周边州府。

    《天龙八部》写完了,苏尘下一本书,决定写《笑傲江湖》。写《笑傲江湖》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苏尘最喜欢的金庸先生的两本小说,便是《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这两本书写来,是最为印象深刻的。

    况且,《笑傲江湖》的故事情节也十分精彩,不输给《天龙八部》,成为苏尘的第二部力作,足可以了。

    苏尘在用自己的名字连载了一段时间《天龙八部》后,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太好,于是某一次,他把自己的笔名写成了“金庸”。

    这是对金庸先生的一种致敬。

    应该算是一种致敬吧。

    毕竟,剽窃别人作品还不标明出处这种事,实在太不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