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矿业大王 > 第94章 汉末大儒郑玄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果然脸皮厚比城墙啊,”周瑜心中暗笑道,“刚刚才想袭杀人家,如今马上又想跟人家要礼物。自己明明不得已准备退兵了,还妄想别人白白送他一百万斤钢铁,袁公子果然看透此人的真面目。”

    “哦,曹使君不提,我都差点忘了。”周瑜一拍脑袋道。

    曹操心中狂喜,果然送来了钢铁和新的农业技术,哈哈,最好那一百万斤钢铁一斤都不少,忙问道:“袁公子说什么了?”

    “袁公子说,他授予曹安民一种治伤方法,请使君向安民详问。”

    没有一百万斤钢铁,也没有新的农业技术,曹操一下子像泄气的皮球。

    其实,袁耀不是不想用钢铁和农业技术帮曹操发展兖州经济,而是过去曹操可以选择的时候不接受袁耀的条件,如今他退兵已是无可选择的事了,如果还主动给他送上门来,就等于鼓励他将来在谈判中不想付出任何代价。

    袁耀志在救民,不是救他曹操,所以不管曹操多无赖,帮还是要帮,但需等到曹操真正有求于自己的时候再帮。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不付任何代价。

    送走周瑜后,曹操想到他的话,叫曹安民来问道:“袁公子是不是教给你什么治伤的方法?”

    曹安民想了一下道:“回伯父,袁公子确实说过,他有一种新的治伤方法,可以让伤兵死亡率降低到一成以下,已经传授给所有被俘的伤兵,让我告诉伯父问那些伤兵要方法。”

    “快,把伤兵带来!”

    又过了数日,除了部分重伤兵需要更长时间康复,还不能行动之外,被俘曹兵大部分可以行动,分批被遣回曹营。

    曹操退兵之意已决,不想在此空耗粮草,与众文武商议过后便分批撤兵。

    虽然这次出兵损失不少兵马,并且失去了袁耀提供的巨额援助,但是,却也得到了新的治疗外创的方法。曹操通过返营的伤兵统计,确实死亡率降低到不足百分之五,远远低于过去的百分之二三十。

    曹操和荀彧、戏志才仔细分析,袁耀三番五次表示帮助兖州,此次又帮助曹操解决伤兵减员的头疼问题,看来,他真的志在救民,不在争霸。

    此时的曹操,才刚刚独立成一支势力,还是袁绍的小弟,还没有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之后那种舍我其谁的霸主心态。所以,这次袁耀对他以德报怨,曹操的心理也不知不觉发生一些变化。

    尽管曹操和荀彧、戏志才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但是他们不知道袁耀是一个可以观照几千年历史教训的人,所以始终不明白为何年仅十五六岁的袁耀对待仇敌可以如此从容大度。

    曹操退兵之后,桥蕤、刘详率兵回到沛国相县,袁耀接受陶谦邀请跟他返回徐州州治郯县。

    这十几日来,袁耀带来的雕版图书在徐州名士、学者中间争相传阅,加上帮助徐州避免战火蔓延,所以这一次袁耀来到郯县,享受英雄般的待遇。

    徐州名士何其多,加上各州郡来徐州避难的名士学者,可谓人才一时之盛。包括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汝南郡收视率最高的品评人物节目“月旦评”主持人许靖、许邵(许子将)兄弟,成语“难兄难弟”主角之一陈纪、九品中正制制定者陈群父子等。

    在慕名前来会见的近百名士之中,袁耀不停打躬作揖相互见礼,时不时碰到一个令他心头一亮,耳熟能详的名字。

    突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文士上来行礼道:“在下阳都诸葛瑾,字子瑜,幸会袁公子。”

    袁耀虎……猴躯一震,激动地上去握住诸葛瑾的手道:“子瑜,你家亮亮……不对不对,亮公子没来吗?”

    诸葛瑾也是帅躯一震,惊问道:“袁公子认得阿亮?”

    “我数日前在彭城与名士们聚谈,不知谁说过,琅邪阳都诸葛瑾、诸葛亮兄弟,天生伟才,为徐州诸子之冠,因此记得。”

    诸葛瑾没想到他们诸葛家连十二三岁的诸葛亮都已经成为徐州名人,大喜,急忙拱手拜道:“袁公子过奖了,下次一定带阿亮来拜见公子。”

    袁耀高兴得差点叫道:“太好了,最好把你家亮亮送给我。”

    诸葛瑾之后,袁耀走马观花见了几个人,又一名青年文士的名字撞击袁耀的耳鼓:“在下北海孙乾,字公祐,幸会袁公子。”

    “孙先生,幸会幸会!”袁耀记得这个孙乾后来在刘备帐下,应该是从刘备到徐州开始的。

    孙乾道:“恩师郑康成先生数日前见到公子印刷的《论语》,高兴得三夜睡不着觉,日夜叨念着要见公子呢。”

    “过奖,过……”袁耀正想客套几句,猛然醒悟过来,叫道,“什么,郑公也在徐州!”

    袁耀前世是理科生,当然不知道郑康成是谁。但是自从穿越之后,拥有宿主的记忆,这半年多来又天天听到名士们嘴里提到郑康成,岂能不知道郑康成是谁。

    郑玄,字康成,汉末儒学宗师,学术泰斗,而且他不只是汉代学术界泰斗,是整个中国文化史学术泰斗。即使到21世纪,研究《诗》《书》《礼》《易》《春秋》的学者,没有谁不把郑玄当做一代宗师去学习的,绕过他,根本不能算作入门。

    郑玄一生著述十分丰富,在用木简书写的时代,他的著作全部堆起来能堆满整整一个屋子。由于这个时代图书出版不易,流传不易,所以郑玄的著作,流传到后世的恐怕不足十分之一。

    可以想见,这样著作等身的学术宗师,见到雕版图书的时候,应该是多么的兴奋,三天三夜睡不着,只怕一点都不夸张。

    孙乾道:“恩师在徐州避乱,已有数载。”

    袁耀道:“孙先生,请告诉郑公,耀明日登门拜访。”

    陶谦正在一边跟大儒们聊天,听到袁耀的话,突然说道:“不用了,刚才郑公派人来说,他也来参加今晚宴会,只怕很快要到了。”

    “郑公要来?”厅内儒林人士一阵骚动。

    他老人家年近七旬,专心学问,在城西南马陵山下筑一石屋隐居,平日深居简出,极少见人,能让他主动来见的人,更为罕见。就算是陶谦本人,想要见他一面,也都是出城去登门拜访,袁耀这面子,实在太大了。

    大家正愣神之间,突然门侯跑进来向陶谦报告:“使君,郑康成先生求见。”

    陶谦大步过来抓住袁耀的手,就像拎一只鸡去拜访亲友一样叫道:“走,迎接郑公!”

    数以百计的徐州文武和名士学者,跟在陶谦和袁耀身后出来迎接郑玄。出到门口,袁耀见到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门外,十几名仆人、学生恭恭敬敬站在四周,中间站着一位老人,身长八尺(超过1.83米),腰大十重,双目炯炯有神。旁边站着几名学生中,竟然还有袁耀的艺术老师华歆。

    陶谦拉着袁耀上来叫道:“郑公,这就是发明雕版图书的袁公子。”

    “好!”郑玄一声叫好,把袁耀吓一跳,有点像袁耀小时候第一次吃到肯德基炸鸡腿时候的兴奋表情,袁耀生怕他把自己当炸鸡腿一口吞了。

    “我听子鱼说,如今五经之外的学问,又有一门叫做科学。没想到开创这门学问的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俊俏孩子,老夫多年不出山,已经坐井观天,不知世道变了。”

    袁耀此时岂敢装逼,急忙自谦道:“郑公过奖了,晚辈们跟子鱼老师开玩笑而已,没想到把先生惊动了,小子罪过,罪过。”

    “走!”郑玄不容分说,抓着袁耀另一只手,跟陶谦一左一右,把袁耀拎进府中,“今晚上我们边喝边开玩笑,老夫很想知道这雕版印刷书是怎样开玩笑开出来的。”

    今晚上袁耀惨了,郑玄是有名的酒精考验大师,喝酒一斛不醉。一斛十斗,一斗十升,人家喝酒厉害的用斗计算,他老人家用斛计算。

    袁耀事后才知道,为什么他要深居简出,极少见人,跟他喝酒,真的会喝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