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戟影纵横 > 第六十九章 总算有个好消息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童贯领众人接了圣旨,赵佶在上面说的意思是,河北遭受辽国数十万大军猛攻,边军损失大半,辽人虽然来找大宋讲和,但为防他们不守信用,只能先抽调西军东进,暂时堵住河北这个大窟窿。账下将官们听到这里,个个心里都很难受,西边情势大好,西夏国终于有了崩溃之状,如果再坚持一下,就一下,挡住西军几十年的横山防线就会被攻破。到那时,西夏国占据大宋百年的河西之地,就有了光复的希望。

    然而事情不是他们能左右的,童贯深得赵佶宠信,能执掌数十万西军,就是因为他能听话,也会听话。童贯也知道,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赵佶给的,如今河北急需他去驻守,他毫无迟疑,遂下令,西军帅令暂有种师道接管。

    由于童贯要带大量西军撤走,现在攻下的各地没有更多的兵力全部占领,只能寻险要坚固的据点驻守。先前杨邦乂麾下被“配”到西军战场的人,童贯一个也没带走,一来他一直比较欣赏杨家的人,杨邦乂为什么会被罢职,童贯心里是有数的;再一个,杨家的兵将是西军精锐,这次去河北,说白了是在蔡京的地盘上打零工,等新兵员募集到位,他还得回西部,所以童贯也不会把自己手下能打的都带去。

    大宋、北辽、西夏,来来回回多少光阴,但格局始终没多大改变。童贯带兵驻防河北以后,种师中正在汴京城请罪,他与姚兕是此次北伐的军事主官,如今姚兕战死,他就是唯一责任人。

    种家自种世衡起,在大宋军中的地位就非常高,种家也为赵家立下不知多少汗马功劳,赵佶将种师中官降三级,罚俸两年,仍留帐前听用;老将姚兕战死,姚雄逃回汴梁,却失了左眼,赵佶升姚雄为雄州防御使,升姚古为安肃防御使,又赐了姚家不少田产财帛;杨震战死,赵佶追封为保定军节度使,赐其子杨沂中入太学读书。至于那个临阵脱逃的刘延庆,按理是犯了死罪的,只是刘延庆是蔡京的人,蔡党怎么会袖手旁观,加上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从中运作,又向“国库”捐献了数十万财礼,最后只被定了个战败之罪,降为高阳团练。何执中已满七十一岁,张商英七十二岁,赵佶同意他们致仕,加何执中为太傅,赠张商英少师,准他们回乡,颐养天年。

    同月,辽使萧昱带着阿里奇、耶律元赞率千余部众押着大宋的巨额赔款返回辽地。行至巨鹿一带时,被人截获,只剩萧昱等十数人逃走。辽国震怒,问责宋廷,赵佶亦怒,罢邢州知州,以张孝纯接任,责令严查。又以韩肖胄使辽,同意再款项,邦交暂时缓和。

    河北原本在太行一带就多山匪出没,只是原来各地守军众多,一般贼寇不敢太过张扬,只是劫些过往散丁。这回宋兵北伐,损失这么大,各州各府兵丁几乎都被抽空了,没有强大的暴力武装震慑周边,是个蟊贼都敢称大王。而这次能打败上千辽人,快拉走数百万金银,没有绝对的实力是办不到的。杨麟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田家。

    同年,秦桧受蔡京推荐,入太学,任学正。

    汴梁城外百花谷里,杨麟滋润的养伤生活很快过去了两个多月。这几十天里,他可不白过,没事就邀请各家子弟闺秀到他百花谷游玩。不仅是他交往的呼延保、呼延信、曹商、高由、高亮这些关系好的,连童鑫、高妙、蔡行这些人他也请了,甚至他还请来过赵桓、赵楷、赵枢、赵杞这些皇室子弟,当然都是赵金罗,赵福金两个漂亮小丫头的功劳。

    这样做,完全是浦进给他出的主意,如今杨邦乂失势,杨震战死,杨家将在大宋朝廷里,一时间直接断了根脉。那么作为后进杨家将的继承人,杨麟就需要跟各方各界都要打好关系。杨麟曾告诉浦进,杨家的人,从未如此行事过,这是有违祖宗心意的。浦进反问杨麟:主公可知道,那辽使问官家索要你父亲,朝上那些大臣都是什么态度?

    杨麟当然知道大宋的那些勋贵大臣都是什么角色,除了刚直的宗泽表现强烈外,其余如韩肖胄、张叔夜、宿元景、宇文虚中等也是反对交出杨邦乂的。但蔡党的人占据了朝堂七成名额,正面争辩,是争不过的。最后还是赵佶表态,否了萧昱的要求。随后,宗泽被调离开封,迁任河南府。

    百花谷这个地方,被杨麟打造得很有特色,除了谷里的植物园,杨麟开挖水池,修度假山庄,吃喝玩一条龙,哪里会不被人喜欢呢?虽然杨邦乂痛恨儿子的这种腐化堕落的行为,但家里有赵月奴撑腰,杨麟又很会讨好他,杨邦乂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那赵家如何得的天下?你将门子弟要是非常优秀,又不贪图享乐,一心求上进,你想干什么?杨麟这种明哲保身的行为,是极有必要的。

    伤养得差不多了,杨邦乂便严令杨麟回城里居住。武考在前,文考在后,各地学子将经历乡试、州试的选拔,最终择其中优秀的学子上东京参加太学院的考试,一般情况,这时间都到了秋天了,所以又称太学选拔为秋闱大考。过了太学院的这道坎儿,留到最后的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考验的殿试。杨麟当然是“走后门”的学子,不用参加乡试、州试,可以直接参加太学院的大考,要是运气好,还可以参加殿试。

    武艺方面,杨邦乂完全不担心,自己的儿子有多大能耐,他这个做师父的相当清楚。毫不夸张的说,杨麟不只是在这些学子中,就是马上放到军队里,也是数的着的能打。杨邦乂担心的是他的文化科,杨麟从小除了画画写字拿手外,其他的琴、棋、经、赋、诗词、政论都一塌糊涂。这没摆在明面上,大家都无所谓,这要是去参加京试大考,落了末名,杨邦乂这老脸可往哪里搁?所以杨邦乂一定要杨麟回家里住,不能再在外面疯了。别人读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也不一定能中榜,你杨麟好歹也要在最后几个月上点心吧。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突击一下,总会有些收获。

    政和六年转眼就到,元旦前,杨麟偷摸出了趟远门,带着冯放、凌振回了趟麟州老家。如今冯、凌二人所传弟子都已经能按着他们教授的方式制作弹药成品了,王仲、梁兴在原料上供应充足,张保、王横等人在器械加工上也很卖力。

    这次叫杨麟回去,是因为张保打制出了第一批不会炸膛的炮管。这些炮管最初直接不能成形,不能填弹,后来慢慢改良磨具,注意烧制温度,内堂打磨的细节,终于造出了第一批能用的炮管。可是这些炮管只能射一次或几次就会炸毁,伤过不少人。到最后,实验过的炮管已经数百上千根,终于造出了连续填弹十一次,才开裂的炮管。

    这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时刻,炮管是当下热兵器里最重要的一环,造实心的弹药非常容易,开花弹也没有多久就被冯放研究出来了,至于炮架子,轱辘,基座,那都是最先搞定的东西。唯有这个炮管,花了他们多少心血,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如今终于造成。不光是杨麟,冯放、凌振、张保等所有参与者,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随后杨麟跟他们到炮阵实验地试炮,地点在麟州北部,长城外的连谷县大山里,这里人烟稀少,地势复杂,是隐匿、研究的好地方。加上连谷县令乃是杨氏族人,杨家在这片地头是没有天敌的。

    看着这些基础的“炮营战士”能够熟练的组装好一门大炮,杨麟心里高兴非常。他们组装的是一门大号巨炮,至少比杨麟认知的炮要大得多。炮管长达六米,直径最粗的地方近两尺,但炮的口径并不大,大约也就能装填直径十几厘米的铁弹。炮管做成这样,主要是因为如果炮管太薄,很容易炸裂。加上基座,整尊炮重达七千余斤,同时需要数十人才能组装使用。

    凌振熟练的装药,填弹,瞄准,点火,随后只见一束强烈的火光直射五百步外的土墙,绝大的轰鸣声扬起大片烟尘。杨麟等人走近查看,土墙早不存在,地面更是被炸出水缸般大小的深坑。

    杨麟对他们说,这段时间大家都十分辛苦,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成绩,还可以更好,热武器以后将是战场的主流。大炮这样的重武器,运输不便,造价昂贵,只能更精,不能将就。

    然后告诉他们,大炮射程不仅要远,威力要大,而且还要减重,如今这般重达七八千斤的一尊炮,得花费多少劳动力才能使用?战场上机动能力这么差,是很大的隐患。

    杨麟根据自己提供的图纸给他们下达最后指标,在保证杀伤力的前提下,八百步(约现代一千米)远程巨炮要控制在五千斤以内,五百步中型炮要在三千斤以内,射程不过三百五十步,灵活的长短炮,更要控制在两千斤之内。至于最头疼的炮管,还要在用料、密度方面多下功夫。另外,还要开研制地雷,手雷。

    冯放、凌振震惊杨麟对火器的见识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就如冯放最先说言:士为知己者死。虽然压力很大,但杨麟是真心欣赏他们的才华,非常看重他们这些只会“奇技淫巧”的人。跟随这样的人,他们觉得是从未有过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