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戟影纵横 > 第五十一章 抢占大河堡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偏关之战,杨邦乂损失很大,除了伤亡,留下驻守偏关及董家寨留守外,可用之兵已不足三万。然又分兵三千取朔县,再让董先领千人取神池。等过了大河堡,估计能参加攻打宁武关的也就两万来人。而宁武关毗邻雁门关,雁门关杨震常年驻守,辽人甚是忌惮,因此宁武关必偏关的守军要多得多。

    因此杨邦乂上书兵部,要求增援。可如今蔡京、高俅都打算先消耗西军实力,怎会同意增援之事?然战事紧要,杨邦乂不能坐等朝廷公文,只是多求援信,然后大军修整一日,第二天带着剩下的两万人赶往宁武。

    杨邦乂急行军两日,赶到大河堡时,忽突兀思正在河对岸建立营寨防线。

    大河堡虽然叫大河,实际上只是一条三四十米宽的溪水。水深不过两尺,河水平缓。杨邦乂见忽突兀思正在立寨,当机立断,留下辎重队,亲自带队抢攻。

    两万人,除部分有战马的士兵外,大多都是疲惫之卒。本应歇息整顿,然后用兵,杨邦乂知道他如今做法有违兵法常理。但途遇交兵,士气为重。如果此时不战,等忽突兀思在对岸立稳脚跟,援兵到来,那时反攻疲累的宋军,宋军根本抵挡不住。这对后面攻取宁武关的行动,是极为不利的。

    对岸忽突兀思也吓了一跳:宁武到大河堡不过二十里,接到偏关失守的信息后,自己马上就安排到大河堡安营。这还没有立下营寨,两百里外的杨邦乂居然已经赶到,还要渡河强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宋军新来,人困马乏,众军听令,准备接战。”忽突兀思本来只想在河岸设立营寨,所带部众不过数千,确被杨邦乂观其兵少,打算强突。河岸狭长,矮木山石众多,不利大规模骑兵冲锋,忽突兀思只得让弓箭手尽量占据高处,随后自由射杀,骑兵护好后队,如果杨邦乂突进过快,则掩护前队撤离。又让传令兵火赶回宁武,一是让关内将士做好迎战准备,二是让坡里括带人出关援手。

    杨邦乂提着一面铜盾,提着他的吞云刀,第一个下河往对面冲。罗延庆、王彪紧紧跟在杨邦乂左右,后面牛皋、鲁智深、林冲、史文恭等各自鼓舞士气,皆举着盾牌冲在队列前沿。

    忽突兀思在岸上列好步兵队列,河岸稍高的地方站了数百弓箭手,个个拉满弓弦,只等宋兵进入射程。

    几十米的河道,杨邦乂只用十数个呼吸便冲到了对岸岸边。途中辽兵对着他所在的位置疯狂射击,他的身边不时有人中箭。他们的铜盾几乎完全被箭矢插满,肩甲、盔樱皆有中箭。但杨邦乂并未退却,一个纵身跳上河岸,将铜盾奋力掷向辽兵,直接砸倒前排数人。随后在罗延庆、王彪的掩护下,杨邦乂挥舞他的大刀,砍瓜切菜一般突入敌阵。

    这时,牛、鲁、林、史等将也已经冲上河岸,杨邦乂麾下将士见主帅奋勇,倍受激励,个个向前。

    忽突兀思的第二阵线甚至还未安排完毕,杨邦乂就已经杀到了他面前。忽突兀思大惊失色,杨邦乂突进能力真是无人可比,只好放弃岸边的步卒及弓箭手,催促着骑兵队后撤。

    史文恭早就注意到这个穿着不一样的大将,见大将要跑,迅摘下背后的大弓,搭箭三支,直射忽突兀思。不料旁边一辽将亦搭三支箭,射向杨邦乂。忽突兀思左肩至左腰三箭全中,杨邦乂警觉,挡下一支,其余两支一中右腹,一中右膝。

    双方主帅皆中箭受伤,宋军疲累,辽军人少,只得相互戒备,遂辽军退回关内。杨邦乂下令大军至宁武关十里下寨,然而因伤势较重,加之前些日子风寒未愈,昏倒军中。而辽兵大河堡失利,忽突兀思重伤,全军再不出关,只在宁武关城里戒备。

    次夜,杨邦乂醒转,牛皋、罗延庆随侍在侧。

    “伯远,前几日我们要求增援的公文有回复了吗?”杨邦乂强打起精神,靠坐在榻上,脸色虚弱,这回他是真的伤得很重。那辽将射的却不是普通士兵用的箭矢,乃是特制的狼牙箭,喂有蛇毒。腹部坏死的肌肉组织已被军医及时割除,蛇毒难以伤害脏腑。可膝部之箭射透膑骨,即便以后伤好,杨邦乂也不能像平常一样行走自如了。

    “岳…,大帅,公文回复已经送到汪监军手里。兵部说各地匪患四起,西军、河北都在增兵备战,各地州府厢兵缺员,不能派出援军。并且,折大帅已经奉令出征乌兰木伦,准备从北边进攻西夏。”

    “镇山呢?他距此不过数十里,半日可达,雁门关尚有两万驻军,支援我们三五千人也好啊。”

    “镇山大兄收到八百里加急,已被调离雁门,前往雄州驻扎。”

    “什么?我睡了多久,情况怎么到了如此地步?”杨邦乂真是要被惊呆了,这才几天的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杨震镇守雁门十余年,为何突然被调任雄州了?岢岚军、宁化军、忻口、楼板就在左近,这几处驻军合计至少还有一两万士卒,怎么就成了无兵可调了?

    “大帅,您已经昏睡二十几个时辰了。现在全军上下都知道您受了重伤,军心极为不稳。”这杨邦乂受伤,当时上万人都看见了,而后两天也不见杨邦乂巡营,兵士们私底下都知道大帅伤重,个个心里都开始慌了。

    杨邦乂暂时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让罗延庆打了一盆热水,整理了仪容,穿上甲胄,在王彪、罗延庆的搀扶下走出了大帐。

    “大帅来了,大帅来了……”

    外面的士兵看到杨邦乂出现在营区里,都高兴得跑过来问好。虽然杨邦乂被人搀扶着,但他尽量保持轻松的表情:“我只是受了点轻伤,这年纪大了点的人多睡了会儿,怎么?你们觉得我杨邦乂这就起不来了?是不是都在偷懒没有操练啊?”

    “大帅神勇,大帅威武。”

    “大帅神勇,大帅威武。”

    杨邦乂看着自己的手足弟兄还是这么高的士气,心里安稳了很多。这时人群里一个对正默默的看着他,杨邦乂一皱眉:“王寅。”

    “大帅。”被叫这人正是失了花石纲,被配戍边的王寅。丰州也属杨邦乂晋麟、河东路的管辖范围。杨邦乂深知王寅之能,怎会让他只当一个小小守卒。不过王寅新犯,不能过度拙拔。在打偏关时,王寅不过一个小兵,但他此战在鲁智深队列里单人独杀四十三人,彪悍异常。王寅的战力有目共睹,战后论功升为队正。

    杨邦乂勉励众人后,让王寅陪他单独走走:“王贤侄,你我祖上乃是世交。有些话,我想跟你好好说说。”

    “大帅,哦,叔父,王寅本是被配之人,伯父不嫌,提携我于军中(王寅现在也是一个百人将)。叔父恩德,山高海深。况叔父先言,我们两家乃是世交,有什么话,叔父只管说来,王寅听教就是。”

    “听教倒也不必,只是这次我身受重伤,后面的战事艰难,而朝廷政局复杂。此战之后,恐怕我杨邦乂再也无法待在军中了。你武艺奇高,胸有韬略,性情耿直,不要看朝廷现在不重用你,有朝一日,你必定出人头地,前途大好。我已老迈,你弟杨麟今年十四,是我独子,只望以后你多多帮衬。”

    杨邦乂经次一役,知道自己在军中时日无多,前面对账下各将已托孤一次。这王寅既是故人世交,来历清明,又确有其能。花石纲沉船,他放走其他人,自己回京请罪。说明他仁义宽厚,敢作敢为,是个可托大事的人。如今朝中文以蔡家蔡京、蔡攸为,武以童贯、高俅为。杨家不过区区边将,朝中无人帮衬,杨邦乂能做的,不过是尽可能找些稳妥之人,多给杨麟积攒些人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