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 第三十六章 刘渊要进京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慕容廆走后,卫璪面带忧虑地问道,“殿下,您这样做会不会有所不妥?”他指的是同意慕容氏向宇文氏出兵。

    司马遹笑道,“你们两人随本王来!”进了司马遹的书房,司马遹从书柜里抱出一卷大型书画,等到摊开来一看,竟是一幅制作精美,并且具有比例尺度的地图!

    卫璪与王卓仔细看了一下后才惊讶地问道,“殿下,这是地图?怎么和我平时见到的不一样?这些线条,虚线,圆形都是什么意思?”

    司马遹道,“这是本朝司空裴秀裴大人,完成的《禹贡地域图》,这是当年他在地官任上主持编汇的,他可算得上是本朝第一地图学大师,你们来看这幅辽东区域的地图,这幅图地比例是以二寸为千里,线条是代表行政区,方格内是加注的是郡国信息,道路用的是虚线,河流用的曲线,上面还注明名称,至于山川,你们看,这里有一个小标示,上面记载了它的山名与高多少,在哪个郡内!”

    卫璪有点兴奋地问道,“殿下,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些地图?”司马遹笑道,“当年裴大人制成十八幅图,代表的是我大晋十八州,包括原来的蜀国与吴国各一幅,他完成后就把这些图进献给了皇爷爷,几年前本王在太极殿内得见后,专门找人拓印一份,虽然比不上原图,可相差也不是很大!”

    司马遹指着辽东部份道,“你们看,这里是辽东东北方的慕容氏,辽西的宇文氏,还有南部接壤平州的段氏,慕容氏这几年内在慕容廆的带领下,立下赫赫威名,宇文氏与段氏不得不以攻代守,年年骚扰,现在慕容氏已经归顺我朝,并被封为鲜卑都督,变成了名义上的辽东鲜卑之首,只是另两部必定不甘人下,慕容氏与宇文氏和段氏领地都相隔甚远,本王让他迁到辽西来,慕容氏的领地就同另外两部接壤,到时候。。。嘿嘿!”

    “殿下是说,慕容氏与宇文氏还有段氏会打起来,可是,慕容廆他也是个聪明人吧,他为什么还要听从您的话?”王卓问道,

    “那是因为,慕容廆他也想搬到这里来,你刚才没听他说辽西的青山一带是个好地方吗?可见他是早有打算,不然为什么本王一问,他就直接答应了,就是因为慕容氏居于辽东东北,对于他号令另外两部有所不便,所以他也会想到迁移于辽西,做个名正言顺的鲜卑都督!”

    卫璪与王卓两人恍然,“殿下,慕容廆他把妹妹都送给您了,您却这样算计他,将来他妹妹知道了。。。?”王卓问道,

    “什么算计,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本王只是想让辽东三部在这几年内不能顺利的发展,互相掐起来而已,先前,你没听本王说吗?他慕容氏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现在就是地盘不大而已,他现在的地盘都养不下他的族人了!所以才会想着天天南下,只要能给本王多腾出几年时间,将来本王上台了,他要是不听话,再好好收拾他!”司马遹狠狠地道。

    司马遹收起地图,小心地放进柜中收起来,一看两人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就语气严厉地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本王有点小题大做了?告诉你们两个,这中原北方几百万人口,北方归附的胡族差不多占了一小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要是哪天他们兴兵做乱,将来就会是我大晋的大患,不对,现在已经是心腹之患了,前些年来,郭钦郭大人上书的涉戎论有没有读过?没有等下回去仔细读一遍,本王要的是能够跟得上本王思考的人,王卓就算了,他将来是武将,卫璪,你可是学文的,这些方面你要努力了!”

    被司马遹点名批评,卫璪有些面红耳赤的,不过司马遹是王爷,加上他说的话自己又反驳不了,只好生受了,王卓在一旁看得也是内心凛然,自家王爷随着年纪的增长,这智慧越来越厉害,自己要是不努力,将来恐怕也会跟不上他的步伐!

    司马遹看到两人都有点噤若寒颤地样子,就洒然而笑,“这是做什么,本王只是让你们好好学一下,多了解一下现在的局势,对将来有好处,平时我们几个还是好兄弟嘛!”

    平康里,原来的南阳王府改成了楚王府,府内正堂,司马玮正在焦燥不安地来回走动,下面坐着一个中年儒生,正在那里悠闲的品着茶,“王爷,你还是不要这么急,什么都是急不来的,静下心来!”

    司马玮恼怒地道,“母妃居然不肯向父皇说情,气死本王了!”这几天,司马玮天天入宫,去求他的母亲陈美人,可谁知陈美人却不敢向武帝说情,让司马玮气恨交加!

    “殿下,夫人做得对,这件事明显是陛下与众位朝中重臣联合商定之事,夫人一介女流,居于深宫之中,她说的话也没有作用,要是夫人真的给您说话了,恐怕大祸不远矣!”中年儒生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司马玮转过头来,狠狠地盯着他。

    “反下您现在要就国已是不可改变之事,依在下之见,殿下不如早去襄阳,上接军权,下结当地士绅,将来有机会入朝,再图另计,只要您手里有了兵,就总有机会的!”中年儒生慢悠悠地说道。

    司马玮想了许久,也只有这个办法,“好,就听先生的,过几日,本王就向父皇陛辞!”

    太原郡故兹氏,匈奴左部,此时的左部帅乃是前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刘渊曾师从上党名士崔游,遍习《诗经》、《周易》、《尚书》等儒学经典,博览《史记》、《汉书》和诸子学说,常对人们说:“一物之不知者,周君子之所耻也。”

    此时的刘渊正与其子刘和,刘聪,侄刘曜等人在帐内商议晋朝将要改五部帅为五部都尉之事,刘和道,“父亲,您本来就是我匈奴的左部帅,这次朝廷改什么都尉,您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左部都尉!”

    刘聪看了一眼正洋洋而谈的兄长,就冷笑道,“父亲为左部帅之后,推诚接士,轻财好施,五部豪杰,幽冀名流,纷纷不远千里,前来拜会,凭着父亲的名望,做一个都尉当然是没问题的,只是前些日子慕容廆只是献了一个妹妹给当今广陵王,就得了一个鲜卑都督之职,这可是正一品啊,父亲要做也要做匈奴都督!”

    刘渊看了一眼次子,心中想道,聪儿聪慧远甚和儿,深知我心,只是他性格暴戾,不是继位的好人选啊!现在晋朝势大,我也不得不示之以弱,太子都没有继位,不知还要等多久我匈奴才有机会啊?

    “聪儿说的有理,区区一个左部都尉,父亲没有放在眼里,如果能做匈奴都督那还不错,这样,为父过些日子亲自入京,拜会王浑老将军,听说他老人家的孙子正是广陵王的伴读,到时看能不能让他老人家给为父说一句话!”刘渊捋须而笑,显然心中早有打算。

    “父亲说的没错,王浑老将军同我刘氏同是太原豪族,也是世交,想必这次父亲,一定能得偿所望!”刘和赶紧应道。

    刘曜看到上面争先表现的堂兄二人,心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大堂兄秉性宽厚,自己当然是希望他继位的,只是二堂兄聪慧过人,在族里威望甚众,将来不要兄弟阋墙才好!

    “好,为父走后,和儿暂代为父之职,一定要管理好部众事务,对于来投的名士也要以礼相待,最好让他们能留下来为我刘氏效力!聪儿和曜儿就好好辅助兄长,兄弟同心,不要像当年的曹丕和曹植兄弟一样!”刘渊当然知道两个儿子之间的龌龊,所以才会让侄子居中调和!

    “谨遵父亲,伯父之命!”三人互看了一眼,都拱手应道。

    洛阳,东宫,芳华院内,司马遹正在院内同卫璪和王卓闲聊,刺杀之事已过一月之久,但慕容廆好像没什么要走的意思,这些日子天天去拜访世家大族,以前那些世家还会拒他于门外,现在倒是把他当成座上宾了,而要之国的三个王爷也没什么动静,只是暗地里都在准备着,向武帝要人要钱,好为将来就藩之后能顺利掌权,武帝在这方面也甚为支持,有求必应,让一边的司马遹看得大为光火,也无可奈何!

    “听说刘渊要上京了,文宣,你家同他不是世交吗,可知他此来所为何事啊?”司马遹好似不经意间问了一句。

    “他啊,好像是为了朝廷改五部都尉之事才入京的吧,他的年纪那么大了,同我父亲是一辈的,我同他没有什么交往,不过想必他上京了会来拜会祖父,到时我帮你问问看!”王卓满不在乎地道。

    一边的卫璪听了恨不得甩他两个大耳括子才好,这个孬货,真当殿下是问你刘渊啊?他问的是你们两家的关系!卫璪恨铁不成钢地想道。

    司马遹也没想到王卓会这么回答,真是。。。没心机!一时之间他也不好怎么答话,只得看向卫璪,卫璪赶紧道,“问什么问,殿下又不是不知道刘渊为什么上京,你就不要多事去找他了!”

    “啊?喔,也好!”王卓也没有多想,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是无聊时的一个话题而已,而卫璪则是知道殿下对于胡族的首领一向心怀忌惮之意,这次对刘渊上京地动向想必是十分关心地,只不过不能指望王卓这个憨人啦!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