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 第七章 拜访张华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司马遹和卫璪,王卓等人绕着洛阳城南街而走,远远地望见铜驼街里人声鼎沸,亭台楼阁耸立,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到处飘扬着各种旗鄱,酒楼,客栈,银楼,香料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来到宣阳门边,看见铜驼街里的热闹情景,鲜衣怒马,人潮汹涌,司马遹真是大为叹服,尤其是脚下宽约四十米,整条街都是用大小相同的红砂岩石板条铺成的大街,古人的智慧与胸怀不可小视啊!就算是后世恐怕也没有多少四十米宽的大街吧!这里就是洛阳城的灵魂所在,代表了洛阳最荣耀时的欢歌与盛况啊!

    王卓看着司马遹感叹着铜驼街的繁荣,想起先前司马遹所说的话,还是有些不死心,就道,“公子,我们还是进去看一下吧!这来一次不进去实在是可惜啊?”司马遹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卓,把他看得倒是羞窘起来,王卓三番五次地要进铜驼街,司马遹早就知道他的打算了,不过他也没有怪罪王卓的意思,反而安慰着道,“文宣,这次就算了,本公子和你与仲宝都是情同手足,有空自会拜访你们的家人,只是今天实在是不合时宜啊!”

    说完这话,司马遹当先向前走去,不理后面两人略微有些激动的神情,一路行来,这洛阳的景况让司马遹大开眼界,先前的金市与铜驼街就不说了,这南大街与东大街里还有马市,羊市,牛市等地,因为晋朝对外族战争的胜利,产马的源地都在晋朝的掌握之中,还有外来归附的胡族献马等情况,这晋朝是不缺马的,马的价格比较便宜,不像后世宋朝时产马地都在外族手中,马匹有价无市,而且北方胡族归附甚多,这外族放牧的牛羊等牲畜也多有流入中原,这牛羊马市也是应时而开,只是牛市最为热闹,时人大多崇尚玄道,士人以坐牛车为荣,马车反而很少见!

    次日,在上完了刘寔教的课业之后,司马遹就先去给太子和太子妃请安,这几年时光是太子一生之过得最为舒心的日子,太子妃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给他脸色看,谢玖也回了东宫,现在儿子都快长大成人了,他的身体越来越见富态,胖乎乎地脸上逢人就笑!

    等到给太子和太子妃行完了礼,司马遹就起身站在一边,太子妃首先开口,笑眯眯地道,“沙门昨儿出去可看到什么好玩的吗?”听见这话,太子也是很感兴趣,由于各种原因,他是一直没有出过宫的,所以对儿子的回答很是在意。

    司马遹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阿母,这外面的世界果然是精彩啊,沙门把整个洛阳城粗粗逛了一圈,人好多啊,卖东西的也多,好玩的更是多不胜数啊!以后有机会还要出去见识一下!”

    听得这话,太子妃目光一闪,“既然沙门玩得开心,阿母也就放心了,有时间多出去逛逛也不错,见到什么好玩的回来说给你父亲听,不要像他一样整天呆在东宫,什么地方也不去!”

    听到太子妃这样说自己,太子也不恼,而且他根本就没有生气的念头,太子妃这几年对他的管教已经很松了,要是惹得她发怒那就不好了,再说只是一句小小的埋怨,没什么大不了的!太子笑呵呵地说道,“沙门既然开心,多出去散散心也不错,整天在东宫里也是会闷死人的,你父亲我当年……!”嘿嘿地笑了两声,太子掩饰了过去,望着笑得和弥勒佛差不多的太子,司马遹心中哀叹,或许这就是史上的惠帝,对什么人和事都是一脸笑容,与人为善,别人看他反而像个白痴了,他不应该出生在皇家啊!

    带着这样的想法,司马遹又走到太子和太子妃前面,躬身施了一礼,“沙门今天来还有一事想要禀告父亲和阿母!”

    太子妃心下虽感到奇怪,面上依然是不动声色,“有什么事就说吧,用得着这样吗?”

    司马遹虽然两世为人,但现如今他却只有十岁多,他还真不好怎么说这件事!说自己十岁就瞧上两个小姑娘?他讪笑着抓抓自己的头发,然后轻声道,“父亲,阿母,沙门昨儿个上街时,看到两位姑娘长得才貌非凡,就…..就自作主张向那两个女孩子的母亲提亲了!”看着对面一脸扭捏的司马遹,太子和太子妃面面相觑,这小子真的长大了???现在有了自己喜欢的人,还自己跑去提亲??

    太子妃对于司马遹的亲事一向是很敏感的,闻言不由皱眉道,“你年纪还小,怎么能自作主张,要知道你可是堂堂的广陵王,对方的家世是什么情况,能不能配得上你?这些你有没有考虑过?”

    听到这里,司马遹马上道,“她们家是瑯琊王氏的一支,对了,那位王夫人还是阿母您的亲戚呢!”太子妃听到这里又是一皱眉,这小子背后已经有一个羊氏了,难道还要把瑯琊王氏绑上他的马车吗?

    “是不是王衍家里的?”听到那位王夫人同自己有亲,太子妃便马上想到了自己的表姐郭藻,便出口问道,司马遹回道,“是,沙门昨儿个在金市巧遇王夫人和她的两位千金,便让沙门一见倾心!”

    太子妃听到这里,心中也是浮想联篇,这王家的人本来就同本宫有亲,如果真成就了这桩亲事,今后同本宫就是亲上加亲,这本宫在朝中的人脉就更广了,只是让这小子又多了一个背景雄厚的外戚家族,本宫实在是不甘心啊!太子妃又想起朝中如今权势熏天的三杨,再说陛下大行眼见也就是这一两年了,今后她要出头还是要靠别人相帮啊,结亲也是一个好办法,从礼法上讲,自己就是这小子的嫡母,这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如果本宫现在不同意,这小子直接去找陛下,到时恐怕就要坏事了,以陛下对这小子的疼爱,肯定是会答应他的,不如本宫来个顺手推舟,答应了他,然后大肆张扬,以壮声势!

    想到这里,太子妃就笑道,“既然对方家世相当,又同阿母有亲,这件事阿母便同意了,阿母会跟你父亲把这件事办好的,你就放心吧!”

    听得这话,司马遹一楞,这不像太子妃的为人啊!他马上上前道,“阿母,沙门已经给王夫人留了一块玉佩,说是三年之内登门求亲!”

    太子妃闻言就是一皱眉,三年?要等三年本宫还忙乎什么啊?本宫要的以你小子在朝中的人望,把整个瑯琊王氏绑在东宫的船上,将来也好…….!“匆用多言,不用这么久,阿母会办好这件事的!”

    不理太子妃是如何打算的,司马遹只觉既然太子妃答应了这件事,就不会有什么意外,遂出了东宫,带了两个侍卫,昨日就想好了,今天要去往城中张华的府邸拜访,而卫瓘与王浑他便放在后头!

    张华在太康三年(282年)任都督幽州诸军事,使持节,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总揽北方军政民政,张华到任以后,整饬军纪,练兵屯粮,屯军置戍,加速边防;抚纳新旧,缓和化解矛盾,促进各族团结;又鼓励占田,劝课农桑,大力发展北方经济,在任数年,幽州实现拨乱反治,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因为张华的卓越功绩,德望日隆,朝中诸臣都纷纷上书让张华入京辅政,武帝本来也是同意的,只是冯紞嫉妒张华的才能,在武帝面前挑峻张华将来会像钟会一样谋反,加上前年日蚀与太庙地崩,殿宇栋折,张华又是当年负责建立太庙的总领,武帝就将他免职,如今赋闲在家,身上只背了一个广虎县候的爵位!

    司马遹在侍卫的带领下,找到了张华如今在京中的处所,司马遹虽然早知张华有清正廉洁之名,但他仍然是不敢相信,这小小的几间青瓦房就是一个万户候的府邸,这几间房子只有前后两进,围成了一个小院子!

    让柳三前去敲门,就说广陵王来访!那守门的老苍头听了之后大惊,连忙开大门迎接,然后又派人去入里屋报信。等到司马遹和两个侍卫进了里间时,张华领着三个儿子早在正厅相候。

    等到忙完这一系列的礼节,这话也走上正题,张华率先问道,“不知广陵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张华前年被免官之后,就在家里读书为乐,深居简出,朝中也没有人前来探望他这个失了势的同僚,他自己也是悠然自得!今天这司马遹冒然来访,他还真搞不清楚是为什么!

    司马遹仔细打量着张华的气色,张华今年五十六岁,按说以他的年纪正处于得势的时期,可惜他虽有清正之名,也有乃祖张良之才,却无张良之智,在废太子之事上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选择明哲保身,最后也连累自己全家遭斩,只余幼子一人,勉强没断了香火!

    司马遹也没有遮遮掩掩的,反而开门见山地道,“张大人,本王深知以您的才华和为人,再加上您在幽州的功绩,本应该是宰相之才,辅国之选,只是为什么如今却赋闲在家?张大人可知这是为什么?”

    张华听了这话,眉头也是皱了一皱,“不知广陵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司马遹笑道,“没什么意思,本王就是告诉您一个事实,张大人您虽然在朝中素有人望,但您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您在朝中没有什么比较硬的靠山,或者说是没有什么志趣相投的同僚,所以关键时候没有人为您说话,您如今才会赋闲在家!”

    听了这话,张华也是一怔,这话说的有理,他本身就是出身寒门,与朝中那些出身世家的大臣都是格格不入,所以关键时候才没有人为自己说话,不然只凭太庙崩折这一件事,是不足以让自己免官的,最多也就是罚俸或是降级留用罢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