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军行 > 第十六章 苦逼的崇祯皇帝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第十六章苦逼的崇祯皇帝

    “冲啊…………”

    “杀啊…………”

    数万人的呐喊,犹如阴雷阵阵,战斗变得越来越残酷,越来越血腥,没有秩序,没有规则,见人就砍,一窝蜂上,一窝蜂败退,一死死一片。

    这一天,填平了护城壕,又死了近两千人,护城壕离城墙只有十多米,宽约两丈,深度差不多一丈,引浊漳之水灌入,不过在农民军兵临长治的前几天,官兵就开壕将沟内的水全都引了出去,毕竟天气太冷,水都成冰了,不仅无法阻敌,反而会成为反贼助力,要不是时间不够,官军都想把护城河里的水都给放掉。而且放干水,有助于防守武器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离城越近,官兵可用于防守的武器种类大增,刘云书今天才知道古人的智慧是多么可怕。

    他看到了屁股冒烟,东奔西突的箭矢,这种箭矢被捆成一困,官兵用火把点燃引线,然后这些箭就开始像蝗虫一样漫天乱飞,什么抛物线,什么精确度,什么空气动力学,对它来说都是狗屁,明明从对面飞来,却绕到你屁股上给你来一下,你明明看到它射向了你前面的队友,可你却中箭了。在刘云书的心目中,这种箭真的很贱,他看着一支箭从他头顶飞过,射向远方,正当他要往回跑的时候,那支箭竟然又回来了,要不是刘同学反应快,想也没想,就跳进了护城壕,估计就被那支箭给算计了。

    不过这种屁股冒烟的箭并不会让刘云书感到恐惧,顶多有点蛋疼,因为它对饥民的杀伤性并不高,一捆箭射出来,只有那么寥寥几只会落在目标区域,大部分的箭矢都不知道上哪去了。

    进了壕沟的刘云书就没能出来,倒不是壕沟太深不出来,毕竟壕沟里己经堆了许多尸体和土袋,只是刘云书觉得外面实在太危险,壕沟倒是安全些,他就想在里面猫到战斗结束,等着鸣金收兵,回营吃饭。

    但是猫了没多久,刘云书就出来了,不是他良心发现,觉得这样做太对不起饥民兄弟了,而是他再不出来就真出不来了。

    那一刻刘云书正躲在壕沟里思考人生,头上有个饥兵冲到壕沟边,看也不看一眼,就把几十斤重的填壕土给扔了下来,差点没砸到刘同学,刘同学骂一句,就决定往旁挪一挪,刚挪窝,屁股还没坐热乎,从天上掉下来一个黑色的葫芦,葫芦嘴上有根灰色的线,线上正在冒烟,刘同学眨了眨眼,心想这玩意的样子好熟悉啊,好像以前见过,特别像…………

    特别像那啥…………

    “我去,土疙瘩…………”刘云书大叫一声,连忙扑倒在地,反正地上都土包袋,摔了也不疼,刚扑倒,身后就传来一声巨响,头顶上有什么东西飞过。

    土疙瘩类似于土制手雷,不过样子看起来像地雷,比手雷大很多,威力却小很多,刘云书前世在游戏里面见过,清朝末期,聪明的老百姓用它攻击狼群和野兽。

    可能因为火药和设计的缺陷,这个土疙瘩的威力并不是太大,再加上周围有许多土袋和尸体的阻挡,刘云书竟然毫发无伤,但却被吓尿了。

    颤抖的爬出壕沟,刘云书长长的舒了口气,吓死哥了,这个时代竟然连手雷都有,太他妈吓人了,我还是离远点,等一下搞不好会有奥特曼。

    …………

    北京城。

    皇城中一间气势恢弘的大殿之内。

    正中间的书案后,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消瘦身影端坐在盘龙宝座之上。

    这个身影面色有些不正常的苍白,他的眉头紧锁,拧成了一个川字,此时正全神贯注的批阅奏张。

    这个身影就是大明朝的现任董事长,苦逼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他十七岁登基,就没过过一个好日子,上面老天爷闹腾,里面农民军起哄,外面后金土匪抢钱抢地又抢人,大臣们都是浑蛋,啥正事不干,就会骂人吵架,连皇帝都敢骂,所有的担子都得他一个人扛,啥福没享到,尽为大臣们背黑锅。

    这不,登基才五年,头发都愁白了。

    崇祯帝的手里拿着张折子,上面有一张小黄纸,名叫贴黄,有鉴于明朝大臣喜欢长篇大论的狂侃一通,半天也不入主题,让人看得很蛋疼,所以聪明的明朝皇帝们发明了贴黄,让大臣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浓缩出精华写在小黄纸上,然后皇帝以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先看谁的奏折。

    很明显,这张奏折很重要,因为他是山西总督张宗衡和山西巡抚许鼎臣连名上奏的,奏析里只说了一件事,洪承畴这个王八蛋把反贼主力全赶倒我们的地盘了,我们很忠心很努力,可是山西很穷,反贼势力很大,我们没钱,你看着办吧,要么让洪承畴把人赶回去,要么给钱我把人赶出去。

    “大伴,召内阁首辅周延儒,阁臣温体仁,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熊明遇觐见。”崇祯皇帝思考了片刻,对侍立在一旁的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说道。

    历史上满朝文武大臣,皇亲勋贵基本上都投降了,唯独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大部都为国殉葬,与宋朝文武百官,市进小民几万人为国而死相比,明朝的读书人真的很坑爹。而这个王承恩就是殉葬太监中的主要代表,他陪着崇祯皇帝一起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子树上,也是唯一一个陪着朱由检登基做皇帝到对方为国死社稷的人。

    王承恩是崇祯帝还是信王时就陪伴在他身边的老人了,他几乎是看着朱由检一步步走到今天,看着崇祯每天兢兢业业,却如覆薄冰,从登基到现在就没怎么笑过,他的心中也是一阵难受,此刻见崇祯帝愁眉紧锁,就知道又有军国大事发生,当下不敢怠慢,应诺一声,便匆匆而去。

    崇祯帝见王承恩离去,大殿内空无一人,这才叹了口气,靠在椅子上,仰起头用手指按了按眉心,经过十几代基因改良的英俊脸庞上满是疲惫之色,也只有无人之时,他才敢展示出不为人知的一面,毕竟他才二十刚出头而已。

    轻松了一下的崇祯的心里不禁又犯起愁来,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皇宫里的银器都溶光了,内库也快空了,反贼却越剿越多,登莱又发生了兵变,辽东也不安生,拆了大凌河,还顺手干掉了张春的数万大军,西北大旱不断,南方又大水,连胡广都发生地震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再次感谢以唐兄和兄弟们对我的支持……三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