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起云扬 > 第十二章安谋臣心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东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农历壬戌,秋,勇士县

    郡国上计是在岁末,所以郡国考县就在秋冬。西汉时期县令、县丞、县尉都要去郡府汇报工。到了东汉,县令、县长不再亲自前去,而是派丞、尉以下去郡里汇报。

    今年是杨玄治县的第一年,杨玄便派了县丞孙府去郡里上计。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也就是说上计的主要内容是户口增加了多少,耕地是否有增加,财政收入如何,刑事案件情况这四个方面。

    孙府只半个月就完成了上计,回到勇士县立即找到杨玄,无奈的对杨玄说道:“令君于户口、垦田被考为最,盗贼多少考为高第,钱谷无有却无道理,郡内已派出督邮即将入县,视察令君有无贪墨。”

    杨玄早已料到这种情况,自己扫清了许多豪强,新增的耕田肯定是诸县最多的。又有那么多被豪强隐瞒的部曲被登录在籍,加上招纳的流民,人口增长基本也是最多。盗贼被考为高第,杨玄一开始有些不明白,自己入县以来杀全县上得人头滚滚,下噤若寒蝉,游侠又大量投入自己麾下,全县治安大为好转,怎么只评了一个高第,但随后想到可能是入县那夜叛乱事件也被算进自己政绩里了,拖了后退。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令郡府感到愤怒的是,杨玄今年的赋税收入居然为零。虽然孙府已经解释了是杨玄免去了一切赋税,但勇士县去年既无大灾也无大患,凭什么要免税?这不是拉郡府上计的后腿么?即便其他几项都是上考,但如今天子爱财,最注重的就是赋税方面的收入情况,勇士县颗粒无收,如何能说的过去?于是郡府便派出了督邮前来视县。

    督邮只是一个两百石小官,但是同六百石的刺史一样,都是位高权重。职责也很像,只不过刺史为天子督州内郡国,而督邮为太守督郡内诸县,循行一方,不称者督之。

    毕竟引来了督邮,孙府面带歉意的说道:“府无能,有负令君托付,上计失职。”

    杨玄惬意的半卧在席上,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这跟云台无关,我免除了百姓一切赋税,换谁去都是这结果。云台可以出府看看,外面箪食壶浆的百姓,这才是为官的乐趣。”

    孙府回县的时候,也看到了无数县内百姓带了各种乡间特产,围在县府门前,为杨玄歌功颂德。但毕竟决定杨玄升迁的是督邮、郡府,而不是百姓。于是孙府说道:“令君仁德,造福于民。然如此行事,恐不能持久。督邮问责,又当如何应对?”

    杨玄看了看孙府,叹了口气,这人是个能吏,品行也没的挑,胆识也不错,但跟贾诩这种智冠天下的人才一比,就显得目光短浅的多了。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来,汉室江山大厦将倾,这时候要什么政绩?刷声望才是最关键的!设想现在自己在勇士县刷出一个亲民、爱民的形象,将来争霸天下的时候,很多郡县甚至不用派兵过去,百姓就会求着自己去治理当地。就如刘备,仁德之名举世皆知,到哪里当官都受百姓欢迎,周围百姓竞相依附,甚至临近郡县求着刘备留下治理本地。

    当然杨玄也是因为知道历史走向,所以才有恃无恐。作为活在当下的普通士子,孙府这种想法才是最正常的。考虑到人无完人,杨玄对孙府解释道:“不长久也没事,我入县的第一天就跟众人约定了,我杨玄在勇士县最多治县三年。我便是胡作非为两年,郡府才会考虑报之雒阳,第三年我被免职,时间正好。”

    孙府奇怪的望着杨玄说道:“令君年十七而任千石高官,不出三十则可升任两千石,青绶银印加身。何故行此异事,自毁前途?”

    杨玄也知道,孙府当初提议帮助自己便是看中了自己未来前途似锦,所以算是投入麾下,将来自己升任两千石时,自然他也可以被自己命为郡府高官。比他自己转县丞为长,数迁之后为令,再入郡府快的多。对这种甘心投到自己帐下的人才,杨玄可不想打击他的信心,便笑着解释道:“云台以为三十升任两千石高官很快,但我杨玄却觉得很慢,我的计划是二十岁就牧守一方呢。”

    孙府被惊的目瞪口呆,便是早已知道杨玄心中大志的贾诩也有些惊讶,对孙府说道:“云台且莫惊讶,诩亦奇之。然令君生而知之,似晓吾二人未知之事,莫如向令君求知?”

    孙府闻言点头,当即问道:“令君知将来事?”

    都是自己的心腹,杨玄也不打算隐瞒,便说道:“略知,当然天命有变,我现在知道未来事,但再过十几年,天命大变,我就不知道了。”

    贾诩作为以智计天下的谋士,自己尚且算不出汉室将来,见杨玄信誓旦旦的说知道未来十年事,当即忍不住好奇心,问道:“明年事若何?”

    杨玄果断的摇了摇头,回道:“不知道。”

    贾诩怒道:“汝方言知天命,怎明年之事便不知?莫不是戏弄吾二人?”

    杨玄没好气的说道:“我只知道大事。”

    贾诩摇了摇羽扇,沉默片刻,问道:“汝贩马之前,便知天下将匹马两百万钱?”

    杨玄卖马收入巨亿的事情,孙府也听说过。当时此事传遍凉州时便好奇,谁会平白无故的囤积那么多骏马,如果事前知晓,便说的通了,闻言连忙认真的望着杨玄,等他解释。

    杨玄点头,道:“类似这种大事我才知道。”

    贾诩问道:“十年内将有何大事?”

    杨玄想了想,说道:“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聚众百万、席卷七州,当年被平定。同年冬,凉州叛乱,规模十万,入寇三辅,汉室不能制。189年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立皇长子刘辩为帝,当年何进被十常侍所杀,袁绍、袁术带兵杀进皇宫,诛杀所有宦官,烧了皇宫一片,传国玉玺丢失。董卓进京擅权,杀皇帝,立次子刘协为帝,天下郡国叛乱,讨伐董卓,董卓烧了雒阳,迁都长安。”

    贾诩习惯性的眯起眼睛,马上问道:“公元184年是何年?”

    “后年!”杨玄当即答道。

    孙府则是无力的跪倒在地,听着杨玄的描述,历史仿佛成了一副活灵活现的画卷展现在自己面前——四百年国祚的汉室江山处处烽火狼烟,自己的国家风雨漂泊,自己的同袍饱受苦难。

    贾诩根据杨玄的描述,迅速盘算了一下年限,对现在、将来都有了了解,默不出声。

    疾风骤雨的紧张对话过去,杨玄觉得屋内的气氛陡然有些诡异,好像刚讲过鬼故事一样,二位谋主都对冥冥天命有些骇然,默不出声。

    杨玄也觉得自己可能说的有点多,但是为了使二位谋主能与自己同心协力,只好如此行事了,毕竟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尤其贾诩这种智计天下的谋士,如果他对未来有了了解,会对自己有更大的帮助。

    良久贾诩说道:“今日之事,出君之口,入吾等之耳,再无其他。令君日后也莫要再言。吾等先行告退。”说罢拉着孙府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