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正文 一六三、因传同道决疑心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一六三、因传同道决疑心

    “嗯,是啊。”孙元起没有隐瞒,当下还把成立学会的目的和以后的大致打算告诉了李经方,“这此年,我前后到过美国、曰本、以及欧洲英、法、德诸国,对中国留学生情况稍有了解:他们先是在国内学习,众所周知,国内教育水平不高,他们刚出国的时候对于科学的认识不过刚刚启蒙罢了。等到了国外,既要熟悉外国的风俗习惯,又要学习语言文字,等一切准备就绪,四年留学生涯已经过去一半。之后,随着自己的兴趣,或者依照官派的指示,浮光掠影地稍学一点皮毛,便要赶紧回国。回到国内,再也没有办法继续深造,进工厂,可以做个技师,数年之后便泯然众人:进学校,顶多凭着自己的半瓶水忽悠一下学生,导致国内教学水平依然上不去。这样一来,出国留学的目的基本没达到。”

    “我和诸位留学生成立学会,正是有惩于此,必须要让我中华学子在出国留学前,能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了解一些国际上最新的科学进展:出国后,能尽快融入所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知识:回国后,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结合实际开展进一步的学术研究。”

    “学会的具体工作将包括:(1)刊行杂志,以传播科学,提倡研究:(2)译著科学书籍,以宣传最新科学动态:(3)编订科学名词,以确保国内学者之间无障碍交流:(4)设立各研究所,以施行科学上之实验,让研究者有施展的平台:(5)举行科学演讲和培训,以普及科学知识:(6)加强学者之间沟通联系,以保证工作学习顺利:入京师大学堂,二十九年和星枢一起公派留欧”现今在曼彻斯特大学学物理。”

    何育杰?孙元起嘴里念叨半天,这才想起在以前母校物理系史的展板上,第一位就是这位何先生。

    当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么说来,我和吟首既是师生”还是司行啊。以后我们可要好好交流一下!”

    “学生哪敢!学生接触物理就是从先生的著作开始的,之后您又是我和星枢的校长”眼下先生更是名扬四海,连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教授听说我是您的学生,都对我另眼相看呢。学生该向你求教才是。”何育杰不敢托大。

    “吟首,要有当仁不让于师的气概嘛!”孙元起笑道,接着又问:“你请坐!下面该谁啦?”

    “我来吧。”一个和孙元起年龄仿佛的小个子起身说道,“学生利寅,字寿峰,广东花县人,原在广雅西学堂学习西学,后被选派来英国,现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

    孙元起听了大家的介绍,心中大体有数:虽说这几个人没能涵盖理、工、农、医四大科学主要门类,不过像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等主要门类已经略备。

    李复几见介绍已毕,才清清嗓子:“百熙兄,那我跟你汇报一下会议筹备的最新进展?”

    “有劳泽圌民兄。”

    “自从18日开始发出电报到现在,共有145人报名参会。因为德国、比利时路稍远些,在随后的两天内应该还会有不严人报名。估计截止至平安夜,报名人数应该在200人左右,在欧洲学习科学的留学生基本上都会来,专业广泛涉及理、工、农、医等四大门类。这里是已经报名学生的详细资料,请你过目。”

    孙元起接过李复几递来的资料,认真观看诸人所学专业一栏。李复几在一旁继续说道:“因为参会人员较多,而且恰值圣诞,每日所费不赞。为节省经费计,我和星枢、吟首、寿峰等几个人商议之后,决定会期定位两天。百熙兄,你看如何?”

    沉吟片刻,孙元起微微摇头:“既然这是第一次开会”最好给大家留足充裕的讨论时间,依我看,不如多延长一天。第一天上午开全体大会,下午各人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不同学会,开始分组会议。第二天仍然分组会议,各小组要选出学会的领导人,敲定学会基本章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第三天上午,各学会的领导开会,小组成员继续讨论下午全体大会,宣读学会的章程和框架,最后闭幕。当然,具体详细的安排,你们等会儿商量着定。”

    何育杰这时候插了一句话:“先生我们这个机构就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哦,你有不同意见?说来听听。”

    “学生是这样想的,综观我国留学生,在美洲最少,估计不到百人:其次是欧洲,大概在三四百人之间:最多的却是曰本,至少也有五六千人。”何育杰在发表自己看法之前,先给出了一份数据来。

    孙元起心中思付道:清末留学曰本学生多,主要是因为国人觉得和曰本一衣带水,司文司种而且曰本变法成功,打败大清、俄国,再加上曰本善意恶意交织的引诱,所以大家出国留学的目标首选曰本:至于欧洲,虽然英、法、德等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但道路遥远、种族大异、语言难晓,相对留学生就少许多:而美国则是新鲜出炉的暴发户,有钱没文化,尽管态度不错但大家还是懒得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到民国中期之后随着一战后美国的国力增强,美国渐渐跃居出国目的地的第一位。那时的大学教授,多数都有留美经历。仅以南开大学为例,1930年全校有教师41人,留美归来的31人:1936年的34名教授当中留美的33人。另据有关统计,30年代前后由留美生任大学校长的就达50多人,几乎占当时所有大学校长的鳃。

    到了现在,美国更是当之无愧的NO1欧洲依然是第二,至于曰本则已经褪去了他曾有的光环,委委屈屈地坐在第三的位置,甚至有时候都比不上加拿大、澳大利亚。

    何育杰接着说道:“先生你在伦敦振臀一呼,成立学会,欧美留学生自然望风景从,无人不服。只是在日留学生听到之后,难免会心生粗龊。如果他们效法我们,自己成立学会,两者之间相互领顽,反而不美。

    “所以,我们不如暂时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欧洲分会”等会议结束后,将相关会议章程和会议结果函告留美、留日司仁,让他们各自成立美洲分会和曰本分会。我们三者之间平时互相交流沟通,但互不统属。等国内立宪成功,党禁一开,我等再在国内合力共建正式的“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统属欧洲、美洲、曰本这三个分会。您看怎么样?”

    中国人喜欢拉帮结派,占山为王,动辄根据地域或生活背景,标为“x圌党”、“xx派”。这种风气在学界也存在。在民国时期,由于有留洋经历的人多了,就一度出现留美派、留欧派、留日派之别,甚至待遇都有区别。留欧、留美的工资最高,留日的往往低上三四层:至于没留过洋的土鳖教授,一般只能拿到留欧、留美工资的一半多一点儿,搞得刘半农、向达等人都三四十岁了,还要出国镀镀金。

    而且这种风气也很明显地体现在研究机构的设置上。国民政圌府在1928年决议成立中央研究院,在成立之初,中研院就被欧美派牢牢把持,针插不进、水泼不透。在迁台之前,两任院长:

    蔡元培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四年旁听生:

    朱家驿则是德国柏林大学的博士。

    中研院负责行政管理工作的是总干事,在前后十一任十位总干事中:

    杨杏佛,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

    丁叟林,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

    丁文江,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双学士:

    朱家烨,德国柏林大学博士:

    任鸿隽,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傅斯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

    叶企孙,美国芝加哥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博士:

    李书华,法国图卢兹大学硕士、巴黎大学博士:

    萨本栋,美国斯坦福大学学士、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博士:

    钱临照,留学英国伦敦大学。

    这十个人中,居然无一不具欧美留学背景,更有8人是获得欧美高校的学位。

    相对于中研院的纯辉,在咽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就显得斑驳许多,这里面自然也有欧美留学背景的人,但更多的是被曰本留学背景和土鳖派渗透盘踞,前者如吴敬恒、周作民、崔敬伯,后者如顾领刚、卓定谋等,成为各自派别的自留地。

    从这一方面来说,真应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圈也不例外。

    孙元起想了想,便点头答应:“吟首所言极是。那就按你说的办!”

    接下来,几个人在孙元起的指挥下,把李复几带来的参会人员名单按照所学专业分好,各个学科的学会也就随之变得一目了然。

    农学只有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两个一级学会:医学也只有两个:中国医学会、中国药学会:相对来说,理、工两科因为学的人多,分的也细。

    就拿理科来说,就有中国数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生物学会等近十家。

    至于工科,那就分得更细了,甚至在孙元起的建议下,即便没有学生,也搭起了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核学会的空架子。

    分好之后,大家开始着手准备各种讲稿,印刷会议文件。

    在忙忙碌碌间,圣诞节翩翩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