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商 > 第五十三章 辽东往事 上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济州岛的防御形同虚设,仅有的五百朝鲜兵丁看到上国的“天军”来到时,兴不起一点反抗的念头,无数人竟然大声的用汉语兴高采烈的道:“上国来人啦!上国来人啦!”,看着他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样子,只让全副武装的金乡军海军陆战队泄气。【全文字阅读】这都什么啊?憋足了一股劲,结果就像拿起拳头,砸在棉花上。

    虞楠清作为此次战斗的最高指挥官,感觉到了部下们的失望与郁闷,的确,没有杖打,就没有军工,没有军功就没有荣誉,没有荣誉就没有了一切。好生一番安抚后,虞楠清咬牙切齿的拿起一把腰刀,对着空气猛砍了一通。一刻钟后,虞楠清又恢复了昔日的精神,只不过眼角仍然带着一丝幽怨。

    虽然军功没了,但是不影响他按照晏大人的要求办事。参谋部曾经拟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不过现在没有用了,把一沓纸随手扔给随军参谋。他拿起了另外一沓更厚的文件。这是关于如何建设朝鲜屯垦地的,虞楠清不敢怠慢,赶紧坐下来细细研究。自有属下去安排安营扎寨、安抚乡民的工作。

    看着折叠厚厚的纸张,虞楠清开始思考。计划里要求,不必一开始就火急火燎的进行营地建设,只需要适当的,少量的勘察四周。因为济州岛一共就那么大,而且还没有强大外敌,只有在短时间内寻找合适的位置才是关键。不过这些都有专职人员去做,不需要他来操心了。

    当初之所以选择济州岛,而不是朝鲜的其他地方,就是由于此地特殊的战略地位。济州岛东北部是朝鲜海峡,日本部分船只以及从俄罗斯海参崴出来的船只,要进入黄海、东海都要经过这里。在前世,该海峡也曾被美国列为16个必须控制的咽喉航道之一。如果将来发生战争,比如韩国与日本之间就两国争议岛屿独岛(日本称竹岛)发生冲突,韩**队就可以有更大的机动性。如果此基地被韩国的盟友美国利用,它比任何一个美军基地离中国都更近一些。对中国会形成很大的威胁。以前美国通过岛链对中国进行包围,而岛链的北端还是日本,并不包括朝鲜半岛,如果美国对该基地加以利用。等于把防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整个东亚局势影响这么重大的地方,怎么能少了穿越者搅和呢?

    所以,一到这里,虞楠清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接下来。他需要搜集些必要的建设物资,比如石料、毛草、木头、树枝、食物什么的。这可能会消耗掉虞楠清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好在资料十分详尽,用六分仪定位后,连哪里出产什么都标记的清清楚楚。之所以前期这么紧张,就是为了以便留出时间来搜刮跟囤积不久后全面建设的资源。

    而虞楠清的位置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军中的专业人士将军事基地的位置,设在了岛上目前的交通要道和资源地理位置交集点的附近,这里几乎就是整个济州岛的中心了,在这里可以就近的收集粮食、水果、木材,比如大量的浆果,草丛。同时附近木材资源丰富,竟然有大量的野生山羊,而且容易捕捉,如果再靠着带来的作物种子,在现在洒下种子,那么秋天时的食物来源肯定非常稳定。

    金乡军的众位参谋,考虑到此时的由于肉类产出较多,大量的腌制肉干、晒果脯是必须的,而且此时的济州岛,森林过于密集。需要有意识的砍树将其分割开来,不然来个森林大火的话这片森林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可都是造小船、房子的优质木材。虞楠清不想当败家子,所以。在给当地人建了若干小房子后,顺道把他们限定在很有限的一隅,任其自生自灭。随后又按照前期规划,将整个济州岛划分出几大区域,形成了一个个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

    比如具有金乡军特色的立体农场,饲养羊群的草场。以及近海的渔场等处。

    而刚刚到达岛上时,主要食物为羊肉和未成形的农场的产物,所以肉干作坊、仓储地窖都是一早就建立了,这些羊可以繁殖,并且会缓慢迁徙,必要的墙头隔离是个控制这些羊群活动范围的好办法,因为如果任其到处跑,他们会吃光所有的绿色草皮。

    刚刚到岛上的另一件事就是,用那些木材,建了足够多的箱子,放上活的野兔,随吃随杀,也是保存兔肉的一个办法。总之,金乡军并没有给虞楠清准备多少粮食,完全需要靠他们自己想办法,因为整个金乡军体系内,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粮荒。

    大明苍南卫,金乡所。

    等了将近两个月,朝廷终于有了对金乡军料罗湾一战的肯定。只是,这批复时间也太长了点儿吧?这次来宣旨的不再是兵部大员,而是崇祯帝派来的宦官,这让熟知辫子戏的晏世轮,终于赶到了一丝正常。又是一大顿的宣旨、领旨的套路,在最终领旨谢恩后,晏世轮知趣的打点上了五百两纹银。此次料罗湾一役,金乡军居功甚伟,得到了崇祯帝的垂青,于是,晏大人又要进京了。由于崇祯并不清楚晏世轮的来头,而且近几年楚党开始兴起,据说与此人有关,这大大的引起了崇祯的好奇,所以,这一次是真正的“觐见”去了。

    拿到了银子的传旨宦官刘德禄,摇头晃脑的讲完这一次只有商银一万两,而没有官职的来由。晏世****感无奈。他无奈的不是封不封官,朝廷的官职他不稀罕,他无奈的时,朝廷大赏了一万两,刚才幕府民政司来报,只有不到五千两,竟然贪墨了一半还多?

    他阴沉着脸,道:“刘公公,怎地皇上赏银,只有不足五千两?”

    刘德禄晃着肥头大耳的圆脑袋,一打哈哈,道:“达思,这个嘛,飘没,你懂的”

    晏世轮心中这个恨啊,怎么可能飘没了呢?就是被这帮子人贪墨了!这些阉人。大明的最大毒瘤!明朝皇帝以宦官为左膀右臂,致使宦官数量遽增,逐渐超出了朝廷的供养能力。他们在宫内贪污受贿的机会无穷无尽;及至明末,一些宦官机构终因朝廷无法承受这一巨大财政负担而被撤销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明末的宦官经常以钦派税监之身份,在商税、关税等固定税收之外,进行额外搜刮,但他们仍不能养活自己。就在今年(1628年)尽管为应边关紧急而加天下田赋,户部仍然只侥幸收到210万两应收税银的70%。部分地靠国库帑银填充的皇帝私囊。情形也不佳。有一段可能发生在1643年的宫内轶事,虽有点儿滑稽,却恰当地反映了当时内廷府库虚竭的情况.这年秋季,崇祯帝打算清点其宝库.守门人被传唤后,却一再推脱说找不到启门的钥匙.最后,巨大的宝库还是打开了,只见室内空空如也,唯有一只小红箱,盛着几张早已褪色的收条。

    宦官不仅是个明显的财政负担,对大众来说。他们还是晚明许多皇帝与外朝大臣隔绝的象征.作为内廷与外部世界的媒介,掌印太监们不久便承担了向皇上传递外朝大臣的奏章的责任,并为皇上起草诏书和敕令.于是,皇上便无须亲自处理日常事务了.由于在明初,太祖(洪武皇帝)、成祖(永乐皇帝)等都利用私人特务来强化对朝廷的控制,宦官的势力遂不断增长,致使明朝后期的皇帝反而失去了控制大臣的能力与权威,有时甚至沦为专权宦官的傀儡,而几乎完全见不到其他大臣.从1469年到1497年,没有举行过一次朝会.进入16世纪后。世宗(嘉靖皇帝)和神宗(万历皇帝)都仅仅主持过一次各部大臣参加的朝会.于是,那些从未见过皇上——那个深居宫中的幽灵——的大臣们必然会失去对他的信赖.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他们便与某个掌印太监结成联盟,或组成他们自己的非正式的(和非法的)政治集团。以推行自己的主张。由科举制派生而来的政治庇护的惯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派系活动.至17世纪20年代,朝廷终于出现了深刻裂痕,爆发了一场政治清洗,以及东林党等文人士大夫集团同专权宦官魏忠贤之阉党间的残酷党争.由于派系活动的影响,甚至细小的分歧也会激起轩然大波。而结果常常是双方僵持不决。

    在这种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明王朝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到崇祯年间,大量饥民涌进城市,以乞讨或偷盗为生;中原农村一片荒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这些年中,穷苦人民的不满日益增长,士大夫们也因贫富之间不断增强的敌意而大为震惊。

    此外,因为朝廷开支太大,公用事业也崩溃了,今年初(1628),朝廷为缩减开支,将驿递系统砍去了百分之三十!结果导致了通信的中断,各官府不得不自己出钱雇人传递文书。由于驿站大量空缺,王朝的“血脉“严重阻塞,再过两年以后,估计地方官府甚至不能肯定他们的奏章最后能否送达京师。

    而遍观最近几年,全大明各地由私人经营的公用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中包括消防、公共工程、水利、慈善、赈济等,甚至还包括公共法律与社会秩序的维护。这里面各地经营,连锁规范的“基隆商馆”,可是大大的除了风头、赚了银子。

    但是此刻的一些谨慎的地方官出钱雇人组建私人武装,许多乡绅也纷纷训练他们自己的“乡兵“,用以自保.因为门外的敌人可能是造反的农民,也可能是朝廷的兵将。为了解决民众间日益增长的“需求”,晏世轮不仅仅在欧洲有“雇佣军”,就是在大明内部,也是依靠各地的基隆商馆的力量,招募了各地的武勇之辈,形成“雇佣军”服务体系,为各种需要更加安全的大明子民服务。两年下来,竟然赚的比罐头生意还多,这不得不让晏世轮思考,是否把盘子做大?(未完待续。)xh:.4.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