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元末中华 > 第056章 治理地方的困难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怀善,你这么多天,体查民情,登州这个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杨枚虽然知道登州在元末是个苦寒之地,但具体情况却是不怎么熟悉,所以派出秦怀善四处收集民情。

    “登州贫瘠,灾害连连。正常年景也是糠菜半年粮,更不说灾年了。所以虽然占地面积大,但人口却不多,有三十多万人,只是这几年战火不断,才有许多人逃避战火举家来此,论说人口增多本是好事,但没有粮食养活,怕也是不小的隐患。一旦爆发更多的起义,逃来此地的人愈多,难免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想是对登州的情况了解的更多,秦怀善的话语中时时透出股忧虑。

    “登州靠近海边,是不是有很多渔民呢?杨枚问道。

    “渔民是有很多,那都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实在没有办法才下海捕渔的,如果是夏季还不错,可要是冬季,海面结冰,哪里还有渔可捕,所以这捕鱼业也是不是长处之策,这次大人把田地分给他们,情况应该好点。”

    两人对坐在书房中,杨枚看着雕花木窗外那一丛秀挺的修竹,心下却是一片茫然,来登州突然接触的一切让他有种深深无力的感觉,地方贫瘠、难民多有,这种种的一切都要他这个从无施政经验的人来处理,委实是个严峻的挑战。

    ◎+,..

    以前在益州路,这些事情都不用杨枚操心的,一切都交给了郑中化,他则只管剿匪,练兵,秦怀善虽然跟在郑中化身边很长一段时间,但必竟是刚学会处理政事,凡事都还不怎么熟练。

    朱元璋在至正十二年三月,已经投于郭子兴部下,不过在三年时间内,他的势力并无多大发展,直到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历史有载,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

    杨枚不管投不投靠朱无璋,在这三年时间里,他必须发展起来属于自已的势力,否则投靠朱元璋,必定得不到重视,而不投朱元璋,另立旗号,则始终都要遭受到朱元璋的攻击,没有实力则只有败亡一途。

    在这合计只有大约三年的时间里,他既要安定地方,更要整军防卫,最起码需要保证整个山东成为自已的势力。自己生存的压力、治下几十万人生存的压力,治民、整军、理政,想到这糨糊似纠缠不清的一切,杨枚就觉得自己的脑袋要炸开了一样。

    登州的乱摊子马马虎虎已经弄起来了,不过想到以后的发展,还是应该多弄些名士才行,就算没有名气,只要有真才实学那也不错,杨枚向秦怀善问道:“登州地界可有才学之士?”

    秦怀善想了想明白了杨枚的意思道:“有是有,怕是难请得动?”

    杨枚道:“你先说说是谁,请不请得动还不用着急,如果是真有才气的名士,先拜访下,混个脸熟,有点交情再说,以后或许就容易多了!”

    秦怀善道:“登州有一个大户人家,家主叫孙道明,是有名的藏书家,博学好古,结识了不少才学之士,不过不问世事,大人不如去看看。”

    杨枚点了点头带着袁守孝,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宅子旁边。袁守孝扣了扣门环,不一会出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门房,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袁守孝大声地说道:“登州百户杨大人拜见孙先生!”那门房一听到,回身通报去了,不一会一阵脚步声传来大门嘎吱一声打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书生走了出来,那男子面色很白,好似没有血气,但是一双深邃的眼睛让人感觉此人定不普通。

    那人出来之后深深的做了一揖道:“小可孙停云不知是杨大人驾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杨枚也学着礼贤下士的样子对着孙停云也是一揖,酸不拉几地说道:“这位定然是孙道明老先生的公子了,杨枚某突然造访还请见谅!”孙停云连忙说一些不敢之类的话把杨枚等一行人都让进了府内。

    进来之后杨枚感叹,这定不是普通的寻常大户,巨大的园子里假山林立,仆人丫鬟成群,让人感觉到财力的雄厚。怪不得有财力藏书,这要是穷人家,恐怕连书都看不起.

    进入大堂坐下奉茶了后,孙停云说道:“杨大人近来声望如日中天,确是家民如子的典范,此次驾临敝府,可说是让敝府蓬荜生辉呀,就是不知道大人您有何贵干?”

    “客气了,客气了,孙兄说的是哪里话,令尊是登州此地有名的名士,做为晚辈前为拜访是理所应当.”杨枚实在是受不了古人咬文嚼字的客套,只得按照电视剧中的文人对话马马虎虎客套一翻.

    “家父早已闭门不见客,不问世事,不过既然杨大人说是来拜访,小可不也不便阻拦,只是家父脾气不大好,冲撞了大人,大人可不要见怪.”孙停云说道.

    “不敢,不敢.”杨枚连声说道.

    孙停云领着杨枚穿过大厅,到达后院.这是一个僻静的小院,直向三进的房子,虽远远说不上建制宏伟,但胜在精巧雅致,尤其是小小后院中丛丛花开正艳的四色菊花,更是给这个小宅子增添了几分出尘的幽静。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此时,菊花之前,正有一年过五旬的儒服中年人正曼声吟诵着陶潜的名作,眉眼端正的脸上一片淡然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