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大唐魔术师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玄龄劝谏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贞观十七年四月,大唐宰辅、御史大夫魏征病逝于家中。£∝,

    得知消息,大唐皇帝李世民默默的一个人走到了凌烟阁,走到了魏征的巨型画像前,用手轻抚着画像上魏征苍老的容颜,留着泪,自言自语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此去,朕失一镜矣。”

    言罢,放声痛哭,几近昏厥。

    朝廷之上,房玄龄、魏征、侯君集是竭力反对大唐皇帝李世民废掉太子承乾,改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的。可是如今随着房玄龄卧病在床,魏征病逝,侯君集因为刑部侍郎张亮的举报,被革去了所有官职。太子承乾的处境顿时变得更加岌岌可危,整个朝廷官员都知道正有一把剑悬在了太子承乾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所有人谈论最多的就是大唐皇帝陛下和大唐朝廷什么时候废掉太子承乾,重新改立大唐储君。

    太子承乾的艰难处境,让久病卧床的大唐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忧心如焚。他让人把自己抬到了大唐皇宫外,然后颤巍巍的走下胡床,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把自己搀扶进了太极宫。

    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看到房玄龄到来,急忙站起来,说道:“玄龄,你不是病着吗?你不在家好好养病,你怎么来了?”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面露悲切的说道:“陛下,老臣是为太子殿下求情的。太子殿下日子不好过呀。太子殿下能力是弱了些,可是品质却是很好的。长孙皇后去的早,如果陛下都不喜欢太子殿下了,给太子殿下父爱了。太子殿下的心,会被凉透的啊。”

    李世民感慨道:“玄龄啊,承乾是朕的第一个儿子。朕怎么会不爱他呢?可朕除了是他的父亲,还是整个大唐的天子啊,大唐的所有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啊。天子之爱,如同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惠及子民;朕不能因为对太子承乾一个人的爱,而舍弃对天下百姓的爱啊。朕如果不狠下心来,废掉太子承乾,改立我大唐储君,那将是承乾和整个大唐共同的灾难啊。多少帝王都是因为能力不足。最后弄得社稷崩塌,身死国灭啊。”

    房玄龄老眼含泪的说道:“陛下,可是魏王李泰实在不是合适的储君人选啊。太子殿下虽然能力……”

    房玄龄话未说完,李世民打断道:“谁说朕要改立魏王李泰为太子了?魏王李泰为人有才无德,朕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立他为太子的。”

    房玄龄顿时一愣,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世民让人拉开了太极宫内的一道帷幕。房玄龄看到晋王李治正在阅读、揣摩大唐皇帝李世民刚刚批阅过的奏折。

    看到帷幕拉开,晋王李治抬起头,看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和大唐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李治缓缓的站起身,对房玄龄躬身行礼道:“李治见过房相。”

    房玄龄随即醒悟。急忙对李治躬身行礼道:“房玄龄拜见晋王殿下。”

    李世民对李治招了招手,李治乖巧的站在了李世民的身后。

    看到站在一块儿的李世民、李治父子,房玄龄恍然大悟道:“明白了,明白了啊。老臣真的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早有准备?”

    李世民让王富贵拿来了御史大夫魏征离世之前。保荐晋王李治为大唐储君的奏折,递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打开奏折,阅读完毕后,长叹一声说道:“我和魏征共事多年。魏征的眼光、判断,老臣是十分相信的。魏征既然保荐晋王殿下为我大唐储君,魏征肯定是觉得晋王殿下是位优秀的大唐储君。老臣相信魏征,老臣也愿保荐晋王殿下为我大唐新的储君。”

    言罢,房玄龄感慨道:“自从贞观十年以来,陛下允许晋王殿下参加朝廷内廷会议,老臣和晋王殿下也算是朝夕相处,一起共事了,老臣只是觉得晋王殿下一直都是沉默不语,彬彬有礼,万没想到陛下当时就已经开始默默布局了,晋王殿下当时就被陛下当做我大唐储君培养了。老臣糊涂啊,陛下和晋王殿下瞒的老臣好苦啊。太子承乾能力不足,魏王李泰有才无德,老臣也是为了我大唐储君之事操碎了心啊,多少次都是夜不能寐,为之发愁不已啊。”

    李世民安慰房玄龄道:“此事重大,朕也是不得不小心谨慎啊。太子承乾能力不足,魏王李泰又被人诱导着,成为了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其他诸皇子,更是被孔颖达、于世宁教导的只知满口仁义道德,却毫无处事安邦能力。朕手中就剩下晋王李治一个人,可以成为我大唐新一任储君,继承我大唐这万里江山社稷了。朕真的是不得不小心谨慎,好好保护于他啊。”

    房玄龄大惊失色道:“陛下的意思是说,有人在我大唐储君之事上动手脚?何人,何人如此胆大妄为?”

    李世民没有回答。

    沉默片刻后,房玄龄吐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岑文本。南方士族主事、中书侍郎岑文本。

    魏王李泰一直都有贤王美誉的,胸怀宽广,礼贤下士,可是就是在岑文本、萧禹投靠他之后,魏王李泰就逐渐变成了一个有才无德之人,虽然在岑文本、萧禹等人的帮助下,魏王李泰在朝堂上是步步紧逼,屡屡胜利,但是他的人品道德,却让整个朝廷的官员们十分不喜,都认为魏王李泰是个有才无德之人。

    而孔颖达、于世宁这些当世大儒,都是岑文本举荐给陛下的。当时百官们都是同意的,毕竟当时,孔颖达、于世宁都是当世的学问大家,知识渊博。如果陛下不和老臣说,老臣也不会觉得孔颖达、于世宁他们只会空谈误国,没有治国安邦之良策啊。

    如此精妙的谋划,如此隐晦的手段,纵观整个大唐朝堂,也只有岑文本一人可以做到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