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南宋之工业革命 > 2.5 一月之约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皇宫就是皇宫,虽然以前北京见过紫禁城,前几前也去过御花园,可眼下这皇宫守卫森严,却是紫禁城所不能比的。”李不伟紧跟着前面带路的小太监,却不住地四下张望,心中大为感叹。

    在李不伟等了三天之后,今天一早天还没亮,理宗终于传他进宫了,此时正是早朝时分。李不伟心想,皇帝终于要告诉群臣开设新武器研究的事了,不知道到时有没有人反对。

    李不伟在殿前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这才被传见,早已有人教了李不伟面圣时的一些礼节,李不伟也不敢含糊,学得有模有样。

    理宗端坐在龙椅,下面群臣分立,李不伟见史红袖的哥哥也竟然在众人之列,心道:“红袖的哥哥看来也是官位不小,竟然能站在这朝堂上。”再看其余诸臣,却是分为两拔站立,皆面带愠色,像是刚刚争吵过。

    李不伟不知发生何事,便站在了末位,垂手不语。

    原来刚才宋理宗正与众臣商议北方蒙古与金国的战事,因前几日王若虚前来再次请求结盟,理宗今日在朝堂上将此事说了出来,想听听众臣的意见,结果话题一出,立马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史弥远为首的,有兵部尚书宣缯,监察御史李知孝,吏部侍郎聂子述、参知政≤,..事郑清之等人,这些人认为蒙古与金国当前远未大规模开战,况且蒙古将军孛鲁已降伏北方的红袄军领袖李全,又占领了河北等地,如今大宋做出决定有些过早,而应等两方打得差不多了,再派兵攻打金国,一来以雪前耻,二来收服北方失地。

    说起这李全,原本为山东、河北的红袄军义军首领,起初积积抗金,在与杨妙真合流后重整旗鼓,想独立打出一片地盘来,却屡屡失败,就归附了南宋,并且队伍不断增大。史弥远当时曾以‘忠义粮’的名义提供一万五千人的钱粮,又以分屯驻军,淘汰老弱的办法肢解李全的义军。然而李全也只是想利用朝廷,一旦渡过难关,就背叛了宋朝庭,他先操纵了一次小兵变,后来史弥远派了诸多使者前去,几乎都被李全赶跑。再后来蒙古将孛鲁率军攻入山东,想要招降李全,也被李全拒绝。因此孛鲁下令攻打青州,李全未能击退蒙古兵,城内原有军民数十余万人,被围困一年之后,仅剩数千人,李全才不得已投降,却又为成吉思汗所善待,被任命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

    至于争吵的另一派,却是以沿江制置使赵善湘为首的,有左卫上将军史冀、两淮制置使赵范、兵部侍郎于玠、淮东制置使赵葵等人,这一派中以武将为多,这些人认为当前蒙古与金国开战,对宋朝大有好处,朝庭应静观其变,并且当蒙古战败之时再在一旁协助一下。与此同时,大宋应在这段时间大举练兵,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一旦北方两败俱伤之时,便可一举收复失地。其实当时蒙古已占领金国大片土地,河北与山东早属于蒙古统制之下,金国早已败逃河南一带,短期看来蒙古是不会败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史冀却是史弥远的小儿子,虽然是一家人,政见却与乃父不一,但在这朝堂之上却也不敢与史弥远太做争辩。理宗看到众位大臣争执不下,便想先搁置一边再议,当下召了李不伟进来。

    李不伟也是今早才知道史冀与史弥远的关系,他记在《大百科全书》中曾有讲过,史弥远的两个儿子应该叫史宅之与史宇之,不知何时又出了个史冀,难道是同一个人,又或者说历史记载有误?

    李不伟正自胡思乱想,只听理宗说道:“众位卿家,李卿便是朕方才所说的奇人,些日子在辩理大会上,李卿论调新颖,博学多才,力辩群儒,朕十分赏识,况且李卿对兵器制造也有一定研究,朕准备成立一个兵器设计机构,李卿负责全面主管,抽调京中兵器厂一部分人先行加入,众卿以为如何?”

    谁知此话一出,方才的两派又重新洗牌,立马又分为新的两派,便见一位年近五旬的大臣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认为不可,李不伟此人,虽会些画技,但并非有功名之人,且对于行军打仗之事一窍不通,又怎能参与朝庭兵器制造?”

    又一位武官站出来道:“皇上,臣认为宣大人所言过于谨慎,李不伟既在绘画上有奇技,想必在其它方面也定有所长,臣听得徽州有一家作坊,生产出一种叫做自行车的交通工具,近日已流传至临安,臣近日也见过此车,果然构思巧妙,这家作坊便是李不伟所有。试想如此简单的工具,竟然一直无人造出,究其原因,不是没有制造此车的工艺,而是根本无人能想到如此创意。因此,臣认为可以让李不伟一试,皇上只需抽调出少许人手与物资即可,万一失败,也不会有所损失。”

    李不伟听得有人赞同,心中感激,看刚才说话这人年龄不大,三十多岁年纪,比刚才那位宣大人看起来要精干多了。

    这时,史冀走了出来,说道:“皇上,臣前日得知,蒙古兵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实与其使用的兵器有很大关系。前几日臣也拿到了几把蒙古的军刀,也与我大宋的普通兵器做了一些比较,谁知道这一比之下,优劣立分。蒙古士兵使用的普通弯刀,虽然适合在马上砍杀,马上优势是大了些,但与我大宋的普通刀剑却也不相上下,可是蒙古近日新装备了一批军刀,听说是在西征时得到的,叫做大马士革军刀,臣试着与我军普通军刀比了一下,两刀对砍数十下之后,却发现大马士革刀无损,而我军的军刀却已基本报废。臣又试着再拿了质量更好刀与之对砍,仍然不敌,试想一把蒙古军刀能与我大宋的十多把普通军刀对砍而不落于下风,光是这兵刃上,我军便吃了大亏了。”

    众人听闻,都吃了一惊,理宗忙问:“真的其事?不知史将军可曾想到对策?”

    史冀接着说道:“回皇上,臣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我大宋的兵器厂制造出更好的兵器,这些日子臣已招集了一批有名的铁匠,正在研制新的兵刃,目前已有些进展。只是如此一来,用铁量大增,恐怕无法再分出人手与物资了。”

    史弥远马上接口道:“是啊皇上,蒙古与金国都以骑兵为优势,即使为了日后开战准备,我军也应多造弓驽箭矢、以及士兵所用的普通兵器为主,皇上万万不能听信一些旁门左道的邪说。”

    史弥远此言一出,立时又有一群人跟着附合,理宗一时语塞。其实宋理宗此时尚未亲政,朝政完全被史弥远一些大臣所把持,理宗这次想启用李不伟,原本也是想,万一这李不伟真的能弄出些名堂来,自己也能树立一定威望,有利于日后亲政。如今见大部分人都反对,理宗也是做声不得。

    又听宣缯说道:“皇上,史丞相说得极是,虽说皇上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便是在浪费我大宋的人力与物力了。臣也见过这自行车,不过一些*技巧而已,只会误国误民,根本不值得皇上去操心。”“这还是听听李卿的意思吧。”理宗见众臣反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望向李不伟,目光中隐隐有求助之意。

    李不伟刚才一直没机会说话,待听到说自己的发明是一些*技巧,心中也有些恼怒,但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对方又是地位显赫的权臣,也不敢太过表现出不满,又看到理宗示意自己开口,便道:“皇上,自秦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便开始胡服骑射,放弃战车转为马骑,赵国与匈奴边境才得到平定,后来各朝各代所用的兵器,也是逐渐改进,例如皮甲改为铁甲,木弓改为铁弓,铜制兵器改为铁制兵器,所有的这些变革,新兵器都显示其优势,因此小民认为,我大宋的兵器改造也是势在必行。”

    史弥远哈哈笑道:“想当初,秦国便是用战车与铜制兵器统一的六国,而六国之中,赵国便是以马代车,楚国兵器又是铁制,何以秦国能统一六国?李公子此论实在是说不过去。”

    听得此言,李不伟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子,都怪自己所知太少,竟然不知道秦国主要使用铜制兵器,早知如此便不以此为例了。他想了想,又道:“当初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主要原因却是因为秦国当时经济发展远超其它六国,再加上秦人彪悍,秦军又素有虎狼之师之说,相比之下,其它国家在这一点上就差了很多,例如齐国文风盛行,不思军队建设,自然非秦之敌。”显然在铜铁兵器上较真不是办法,李不伟马上话题一转:“抛开秦国不谈,只说蒙古的军刀,虽然比我大宋的兵器锋利,但毕竟也握在人的手里,一次只能与一人交战,杀伤力却是有限,如遇对方使用长枪,便不得近身而战。”

    史冀听了,冷笑道:“听李公子所言,是认为这大马士革军刀根本不值一提了?”李不伟笑道:“史将军息怒,我的意思是大马士革军刀再锋利,也必须近身才有杀伤力,如果对方根本不给你近身的机会,又如何能发挥出此刀的威力呢?”史冀哈哈大笑,说道:“看来李公子果然是纸上谈兵,李公子想必是用弓驽箭矢来阻止敌人近身了。但试想如果敌人几万骑兵冲锋陷阵,只须牺牲几千前锋,便可近身作战,再说,难道对方就不会同样用弓箭还以颜色么?”

    李不伟心想,你毕竟没见过后世的大杀器,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笑道:“倘若我的弓箭,一次发射就能射伤敌人几十人呢?”史冀闻言一时怔住,心想你也无非是用些连驽之类远距武器而已,况且这种武器太过笨重,一次携带的驽箭数量有限,想必是读书人随口胡说。想到此处,史冀哈哈一笑,说道:“真是无知者无畏也,以你这种战法,如果上得战场,便是送我大宋将士去送死。皇上,万万不可轻信此人所说。”

    李不伟心道,也不知是谁无知无畏,再看理宗,也已低头不语,眼看要放弃了。李不伟心里一沉,心想看来这次大好机会算是白白浪费了,自己想尽办法想做一些事情来挽救这个即将灭亡的朝代,却苦于一直无门而入,如果好不容易得到皇帝的支持,却又如此结局。

    “不行,这次机会一次不能错过!”李不伟心一横,突然想出来个堪称完美的计划。

    “皇上,既然史将军与各位大人都不相信,小民愿意与史将军赌上一赌,如果小民输了,任由众位大人处置,如果赢了,也请皇上与众位大人到时再做决定。”

    理宗闻言复又喜道:“李卿既有此把握,朕便准了你。史将军你可敢应战?”

    史冀正值年青气盛,理宗言语间又有意激将,他哪里沉得住气,马上大声说道:“臣愿一赌,如果臣输了,也任由皇上处置。”

    理宗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这事便定了下来,众卿不必多言。只是如何赌法,还需两位商议。”

    众臣本想这读书人信口开河,又怎能当真,却没想到理宗一激将,史冀马上便答应下来,众人也不好再说,便看着这两人,且听他们如何赌法。

    李不伟心中已有计较,便道:“皇上,小民有一提议,自认为很是公平,估计各位大人也应无异议。”理宗笑道:“李卿讲来听听。”

    李不伟略为整理了一下思路,道:“小民所提的赌法,其实涉及到军情刺探,情报传递,兵器比试,两军对战各个方面,共比试五场,三局为胜,一月之后便可开始比试。”

    “第一局,皇上请在十里外为双方各准备十个锦囊,标上序号,里面再写上不同的字。皇上先为双方指定序号,双方便同时派人前往打开对应的锦囊,待看到里面的字,便回马报告,然后皇上再为双方各出一个序号,双方再过去打开相应锦囊,然后回报里面的字。如此共往复三次,便可视作战场上探马进行军情刺探,哪方先得到三个锦囊中的全部内容,便为获胜,最后还需要检验锦囊,以确保每方只打开了三个。另外,为了公平起见,史将军的锦囊由皇上准备,而我的锦囊便由史丞相准备。”

    众人听了,也觉得有甚是公平,这正好模拟了战场上探马刺探敌情的情况,却听到史冀说道:“此法看似公平,只是这种比法其实是比战马的耐久力与速度,又怎能显出各人真实水平?”

    李不伟笑道:“这个史将军倒不必担心,我所用的时间如多于史将军的一半,便算是输了,另外,史将军可以换马,而我却只需一匹马。”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心想李不伟莫非是疯了不成?众所周知,这三个锦囊其实是要探马连跑三个来回,也就是六十里,李不伟又扬言所用时间不到史冀的一半,这如何可能?理宗也是狐疑不定,心想这话估计说得大了,但看李不伟仍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便道:“第一局,甚是公平,就按李卿所言,众卿以为如何?”众人也找不出问题,便都无异议。

    李不伟又道:“第二局就简单了,在三十里外的山顶上,派一名士兵,这名士兵不断打出旗语,哪方获知这旗语的内容,便算是胜了。”

    史冀想了一下,无非是比探子的经验,眼力,便也答应了。

    李不伟又道:“第三局,是比试兵器,双方各出一把兵刃对砍,哪方刀刃先开裂,便算输了。但用于比试的兵器不能重于十斤,另外,如果我不能连着破坏史将军三把兵刃,也算输了。”

    史冀心想,你大话连篇,却不知又要出什么宝剑宝刀,可是再好的宝刀,也未必能连损三把大马士革军刀,但想到李不伟有皇帝撑腰,弄不好还真的有宝剑之类的,可自己刚刚还在说大马士革军刀的厉害,便只好又答应了。

    “第四局,双方各出一百人,或骑兵或步兵,相距一里,如果史将军的兵马能冲进我的阵营,便算是我输了。”

    理宗突然说道:“倘若一旦骑兵开始冲锋,伤亡在所难免,能否另选个比法?”

    李不伟闻言,已知理宗有所担忧,毕竟都是大宋官兵,如果为了比试而有所伤亡,却有所不值了。他想了想,便道:“回皇上,其实双方在比试前可以先演练一下,倘若一方心生惧意,或众人公认实力相差太大,便可提前判定结果了,而小民正好有这个把握,而且不用骑兵,也不用弓驽。”

    史冀一听,顿时被激得火冒三丈,但在朝堂上也不敢过于放肆,便冷笑道:“如果到时你能让我不战而退,第五局我便认输,否则,就请李公子站在那百人之列,看我如何冲锋,到时刀枪无眼,李公子还是小心为是。”

    李不伟笑道:“如此甚好,第五局到时再定吧。”

    其实李不伟出这五局,心中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自认为有把握赢的三场,而且第五局比试也算定对方必输无疑,见史冀如果一说,心想第五局不比也好,万一自己输了,第五局也好随机应变,例如比试一下从一到十万所有的质数相加,自己自然可以在电脑上算出来,而对方就麻烦了。但李不伟刚才看到激将成功,又生怕众臣临时忽然反悔,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大话,心想我话说得越大,众人就越有兴趣,这样一来好奇好也让他们忍不住要看看比试结果了。

    理宗看两人赌约已定,也兴奋不已,笑道:“既然如此,两位就在一月之后比试。为公平起见,朕便将西山脚下的皇家铸剑厂暂时交由李卿,里面的人员,物资全部由李卿掌管,就暂封李不伟为军器少监,主管铸剑厂。”

    “微臣叩谢皇上。”李不伟此时也不再自称小民了,第一次称臣,李不伟心里其实感觉怪怪的。

    众人见圣意已决,再说仔细一想,这其实也不算是多大的事,便也不再多言,心想倘若到时这姓李的要输了,恐怕皇上也难保住他了。

    李不伟次日便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