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其他类型 > 南朝不殆录 > 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西魏军大败,损失惨重,人心离解,谁都以为此战大局已定。


    不想战役的转机,却出现在一个小小的叛逃军士和一头驴的身上。


    东魏军中有一名士卒偷盗杀驴,按律应判死刑,然而高欢没有立刻处死他,说等回到并州之后再行处决。


    当晚,该军士投奔宇文泰,告之高欢的所在位置。(注1)


    十万大军,主帅所在乃是核心重中之重,如何能够轻泄于敌军得知!


    摆在宇文泰的面前,是一个选择。


    战,或不战?


    自军只剩敌军半数不到,士气低落,还能战否?


    宇文泰下定决心:战!


    尉迟婆罗等左右亲随,陪侍帷幄,尽心翊卫。


    各将激励将士,抚慰军心。


    ……


    次日再战,部署依旧,宇文泰自率中军,宇文护督前军,中山公赵贵等为左军,长乐公若干惠等为右军。


    当先挫西魏军之锋锐。


    宇文泰又是出人意料,点了一员低品武将裴果出阵。


    裴果字戎昭,河东闻喜人。从军征讨,乘黄骢马,衣青袍,时人号为“黄骢年少”。


    此时少年已成为壮年,勇冠当时,一骑飞马而出,撞入东魏军阵中。


    对敌的乃是都督贺娄乌兰所部,他昨日斩了不少西人首级,起了轻敌之念。


    “都说关西出好汉,原来不过如此。”


    见裴果单骑陷阵,贺娄乌兰也不要左右亲卫上前围杀,提了长矟便来相斗。


    两马接近,贺娄乌兰狠狠一矟刺去,心想杀了你这厮,乃公头阵又立一功。


    裴果敏捷闪过,挟住矟杆一别一扭。


    两马错过,贺娄乌兰没有放手,被马的前冲之力带转了半个身子,失去了平衡。


    战马又冲出几步,贺娄乌兰被两股力量拉扯,跌于马下,摔了个天昏地暗。


    裴果拨转马头,来到跟前,一脚踏住让其不得翻身,扯下兜鍪砸在贺娄乌兰头上,将他打得晕了过去。


    解下丝绦捆在脚上,横拖竖拽拉回了本阵,众人莫不叹服。


    宇文泰大喜:“不愧是黄骢年少,卿便补个帐内都督,战后另有升赏。”


    高欢则是大怒,令众将往战。


    厍狄回洛、张保洛、曲珍、段琛、牒舍乐、尉摽、乞伏贵和、乞伏令和、王康德、高市贵等人,都是随同高欢自并州出山东的旧日猛士,纷纷率领本部出战。


    左右却有一人,赤手空拳不持兵器,按马逡巡不进,似有彷徨犹豫之意。


    高欢视之,乃是高季式,麾下部曲千余汉兵,马八百匹。


    高欢以华言道:“子通,卿向来骁勇,何不一战?”


    高季式下马垂首,踌躇道:“此战乃二兄反叛而起……”


    高欢截断道:“仲密是仲密,卿自是卿。卿得兄叛书,即来报我,至诚可见。向日河桥敖曹战殁,师徒大败,人情骚动,世事艰难。所亲劝汝将腹心二百骑奔梁避祸,不失富贵。卿是如何说的?”(注2)


    高季式抬头,虎目似泛起水雾,大声道:“臣说:吾兄弟受国厚恩,与高王共定天下,一旦倾危,亡去不义。若社稷颠覆,当背城死战,安能区区偷生苟活!”


    高欢哈哈一笑:“既如此,好汉子纠结作甚,还不上阵一战!”


    高季式当即命人取兵刃来,率军出阵:“二兄不义,我当为高王取之。”


    ……


    西魏一方,杨忠、阎庆等先登陷阵,被团团围住厮杀。


    蔡佑着明光铁铠,横冲直撞,不避箭矢,所向无前。


    东魏军咸曰:“此是铁猛兽也。”


    皆遽避之。


    然而并非人人都有这等勇力。


    都督、龙骧将军、羽林监冯迁先登陷阵,身受重疮,仅得不死,得一群羽林卫拼死救回。


    ……


    东魏一方,同样有猛将。


    綦连猛,字武儿,代人。先人姬姓,六国末避乱出塞,保祁连山,以山为姓,误作綦连氏。


    此人弓马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更兼绝力,四张三石弓,迭而挽之。(注3)


    綦连猛所射劲箭,便是身披铁甲,也必洞穿。


    蔡佑这头铁猛兽,没有遇到綦连猛,也是他的幸运。


    ……


    北魏宗室,也分为东西,各自厮杀。


    元景安,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五世孙,高祖陈留王元虔、代郡公元永之子,属东魏军,领亲信都督。


    善于骑射,曾于文武二百余人的西园燕射之礼,设靶去堂百四十余步,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唯元景安尚余最后一矢未发,帝令解之,


    元景安徐整仪容,操弓引满,正中兽鼻。帝嗟赏称善,特赏马两匹,加赐玉帛杂物。


    此时燕射之弓,指向了西方。


    元景山,魏太武帝拓跋焘五世孙,高祖安定王拓跋休、祖安定王元燮、父宋安王元琰,因世袭郡国于安定,属西魏军。


    论起辈分,元景山低了四代,须称元景安为高叔祖。


    此时挥起斫刀,斩向了东人。


    ……


    两军混战良久,宇文泰下令招募勇敢之士,得三千余人。


    其时募敢死之士,不用弓弩,皆执短兵接战。


    宇文泰既知高欢位置,将所募三千人配与大都督贺拔胜。


    因贺拔胜旧日与高欢相识,令其攻击西魏军主帅的旗鼓所在。


    余三百人,配与卫大将军、兼太子武卫率王勇。


    昨日王勇没能守住中军大营,任由彭乐突入,擒获名王,间接导致了全军败北。


    宇文泰没有责备说什么,此番配与敢死之士,无疑是要他将功补过,洗刷污名。


    王勇感激地单膝下跪,以额头蹭地,昂然起身,也不乘马,率三百死士杀入东魏军阵!


    只见他势如疯魔,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军无敢当者。


    身上铁甲,手中斫刀,很快就染上了一层血色!


    ……


    西魏的中军、右军集中精锐,合击东魏的左路军。


    正面王勇的攻势,终于搅乱了东魏大军的阵型,露出了一丝不起眼的缺口。


    宇文泰毒辣的眼光捕捉到了这个机会,厚重军阵中,露出的大纛军旗一角。


    那就是主帅高欢之所在!


    贺拔胜想到三兄弟,大哥贺拔允,佛名阿鞠泥,与高欢为好友,助他从尔朱兆处骗取了六镇十万精兵,还被打掉一颗牙齿。(注4)


    最后仍然免不了受到猜忌,被高欢关在阁楼活活饿死。(注5)


    三弟贺拔岳,佛名阿斗泥,又是因为高欢的挑拨,在讨伐灵州刺史曹泥时,被侯莫陈悦所杀。(注6)


    如今三兄弟只剩自己一人,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不用宇文泰说什么,贺拔胜率军出战。


    大兄、三弟,待我贺拔破胡替你们报仇!


    ……


    高欢没想到仅仅一晚,宇文泰就能够重整旗鼓,攻势如此犀利。


    左军当即被破,步卒悉数被俘,西魏窦炽一军更是轻骑奋击,追至石济。


    在盛大的攻势掩护之下,贺拔胜的三千勇士如同佛开天眼,径直奔向自己而来!


    高欢仓促之下,只得后撤。


    一路后退,高欢失去了坐骑,赫连阳顺把马让给高欢,与苍头冯文洛扶着高欢上马再逃,从者凋零,只有步骑七人。


    追兵杀到,亲信都督尉兴庆道:“王速去,兴庆腰有百箭,足杀百人。”


    高欢勉之:“事济,以尔为怀州刺史;若死,用尔子!”


    尉兴庆道:“儿小,愿用兄!”


    高欢许之。


    尉兴庆力战追兵,四面发箭阻敌,射杀多人。


    矢尽,死于乱刀之下。


    ……


    得尉兴庆阻击争取时间,高欢逃过一劫。


    然而西魏军还在执拗地追击。


    车骑大将军、都督西燕幽沧瀛四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尉长命之子尉兴敬,为帐内都督。中流矢,卒。


    高欢身边从人更少,几乎单身独骑。


    贺拔胜与高欢早年相识于行伍间,突入阵中后一番冲杀,终于寻见高欢踪迹,率十三骑逐之。


    一追一逃,驰出数里。


    贺拔胜手执丈八长槊,眼看马头马尾相距不过两丈,槊刃再有二尺即可刺到。


    他高声呼喊高欢的鲜卑名:“贺六浑,贺拔破胡必杀汝也!”


    高欢几乎绝望。


    就在生死一刻,河州刺史刘丰生从傍射箭掩护,中追兵二骑落马。


    武卫将军段韶也拍马杀到,拈弓搭箭,射翻了贺拔胜的坐骑。


    骏马悲鸣,奔出几步后倒地毙命,贺拔胜滚落马下。


    等到从骑牵着副马赶到,高欢已经逸去无踪了。


    贺拔胜叹道:“今日之事,吾不执弓矢者,天也!”


    否则以二百步外,一箭射中卫可孤手臂之手段,高欢岂能逃得性命?


    -----------------


    就在宇文泰的中军和若干惠的右军取得了胜势之际,左军赵贵的战况逐渐不利。


    高欢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并没有就此畏怯气馁甚至遁去,而是重整了军队再度交战。


    东魏军见主帅无事,声势复振。


    酣战大半日,已到了黄昏时分,东军人数倍之,西军以寡敌众,体力逐渐不支。


    高欢看出了西魏军的薄弱之处,下令集中攻击左军。


    战局开始慢慢崩坏。


    普六茹忠说到此处,不禁感叹道:“大军相争,胜败不惟人力,也是天命。”


    “赵贵率领的左军失律,诸军在东魏军的攻势下逐一崩溃。此战胜败已定,之后就是追击与殿后了。”


    普六茹忠讲起了最后一段的撤退战。


    “我军众将,在这日暮时分,展现了各自的武勇风范。”


    “右军主将若干惠与副将陆通率所部力战,高欢屡次来攻,都被击退。一直战到晚上才后撤。东魏兵追来,若干惠悠然下马,回顾命厨人准备饭食。”


    “食毕,若干惠谓左右道:长安死,此中死,有以异乎?乃大张旗鼓,吹奏号角,收拢散卒缓缓而退。追骑怀疑有伏兵,不敢过分相逼。”


    “退至弘农,若干惠向太祖陈贼形势,悔恨垂成之功,亏于一篑,唏嘘流泪不止。”(注7)


    “南郢州刺史耿令贵对部下道: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矛,直刺直斫,慎莫皱眉畏死。大呼单身杀入敌中。”


    “混战之中东魏兵锋刃乱下,众人皆以为他已战死。谁知不久,耿令贵破阵而出,奋刀而还,如是数四,凡敢当于他面前的东人死伤相继。”


    “耿令贵又对部下道:吾岂乐杀人!壮士除贼,不得不尔。若不能杀贼,又不为贼所伤,何异座谈高论的文人也!”


    “于谨最为多智。”


    普六茹忠不知道是褒奖还是讽刺。


    “率其麾下伪降,立于路左。东魏军乘胜逐北,不以为虞。待追骑过尽,于谨自后击之,敌军大骇。独孤信又集合兵士于后奋击,齐神武军遂乱,以此大军得全。”


    “李远李万岁在送高仲密入关后,引军返身来援,整顿所部殿后。”


    “骠骑将军,建州刺史杨摽守柏谷坞,大军撤退,也弃守回师。侯景率精骑来追,杨摽与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韦法保同心协力抵挡,不退反进十数里,击退了侯景。”


    ……


    宇文泰率军入关,屯于渭上。


    东魏军追击至陕城,达奚武等率兵拒守。


    高欢于是召集诸将,总命群僚,商议进兵行止之事。


    诸将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


    唯有陈元康道:“两雄交战,岁月已久,今得大捷,便是天授,时不可失,必须乘胜追之。”


    高欢问道:“若遇伏兵,孤何以济?”


    陈元康答道:“王之前沙苑还军,彼尚无伏。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


    封隆之之子封子绘也道:“混一车书,正在今日!天与不取,反得其咎。时难遇而易失。昔魏祖之平汉中,不乘胜而取巴蜀,失在迟疑,悔无及已。伏愿大王不以为疑。”


    陈元康和封隆之都是高欢智囊,然而文臣要战,武将皆不愿战。


    此时又得闻宇文导治兵训卒,得守捍之方,知关中有备。


    高欢于是命刘丰生率数千骑追击,自己则统领大军东归。


    数日后,刘丰生率军至弘农城下。


    守将乃是王思政,他下令打开城门,解衣而卧,慰勉将士,表示敌军不足畏。


    王思政此前守玉壁,刘丰生早就领教过他的厉害,见状心存忌惮,不敢进兵,乃引军还。


    ……


    此役大军不利,唯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


    宇文泰赏帛二千匹,令自分之。


    三人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因州有优劣,令探筹抽取。


    王勇得雍州、王文达得岐州,耿令贵得北雍州。


    并赐王勇仍名勇、王文达改名王杰、耿令贵改名耿豪,以彰其功。


    邙山之战尘埃落定。


    -----------------


    普六茹忠长叹一声:“我军败了,东魏平豫、洛二州,拓地至弘农。”


    “我军督将以下被擒四百余人,俘斩六万,损失高达八成,精锐士卒一旦而尽。”


    他终于讲完了这段往事,环顾众人,见愤愤不平者有,怅然若失者亦有。


    “阿坚!”


    被突然叫到名字,那罗延猝不及防,应声出列。


    “明日分兵,我率军北上沃野,另一部人马交由你带领去洛阳。”


    普六茹忠一改讲述时的和善模样,尽显军中主帅威严,肃容道:“今日讲这些陈年旧事,希望你能明白三件事,其他人也都听好了。”


    众人皆改容认真而听。


    “其一,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太祖和齐神武都是一代人杰,有大气运的人物。即便如此,邙山之战两人也是险死还生,侥幸得还。汝等既然上了战场,当抱必死之心。”


    “其二,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当有坚忍不拔之志。邙山之战之所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只因太祖和齐神武都是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人物。由此才可以逆境崛起,绝地反击,扭转局面。汝等不要因为战况的一时失利就信心顿挫,更当于败局之中,寻得那一丝胜机。”


    “其三,”


    普六茹忠顿了一顿,勉励众人道:“在邙山这个地方,我军已经败了两次。俗话有云,过一过二不过三。我已经五十有八,年不久矣。本次能否雪耻,就要看你们这群小辈的了。“


    众人听得先人往事,早已热血沸腾,心中有说不出的愤懑遗憾。


    再得普六茹忠的教诲激励,都轰然起身,身上的甲胄哗啦啦作响,大声道:“敢不拼死作战,以雪先人之恨!”


    普六茹忠对众人的反应很是满意:“甚好。今日已晚,好好歇息,明日出潼关!”


    众将领诺,转身正待走出营帐,只听普六茹忠又道:“邙山之战,还有一个结果。”


    众将停住脚步,以为要说些军政方面的后续影响。


    却听普六茹忠说道:“那位美艳聪慧,此前高澄逼奸不成,衣衫皆裂的李氏。邙山之败后西行,为高欢所擒。依律当死,高澄盛服见之曰:‘今日何如?’李氏无语,乃从焉。”


    普六茹忠森然道:“战胜则威无不加,战败则妻子不保,汝等切记!”


    -----------------


    《地名对照》


    弘农:今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


    陕城:今三门峡市西


    稠桑:今灵宝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