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137章 三方定宜川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安排完朱起垄。


    王三这边就抓紧时间迁营,朝着洛川县方向靠拢。


    而此时的宜川县,拿到了大同军册封委任书的王之爵,摇身一变成为大同军宜川县别部千户。


    飞山虎则是宜川县别部百户。


    大红狼为宜川县守备把总。


    把总,类似于试千户,但在明代属于京营体系。


    能带四百四十四人。


    位于守备千户下属。


    而宜川县的守备千户是吴志。


    所以说,王之爵和飞山虎是一脉。


    大红狼算是嫡系。


    虽然有所区分,但好在给的俸禄和委任状,都是一样的待遇,这才让飞山虎他们信服。


    吴志给了委任状之后,立刻行使王三交代,带上王之爵他们,突袭宜川县。


    宜川县人口少,加之王三的前锋马元利在南方牵制了宜川县主力军,所以在大红狼提前安排了手下潜入城内后


    只用了七天时间,四方同时出手,在四月中旬,攻克了县城。


    知县落荒而逃,不知所踪。


    本地立刻开始调整土地的分配,建设兵团随之而上。


    “马大哥!”


    县城内,马元利从战马上跳下来。


    身后三百骑兵都是这般动作。


    整齐划一,落地无声,看得下边不少人眼皮子微微跳动。


    好气势!


    吴志开心的跟马元利见礼。


    “好小子,这么快就当上了守备千户,还得兼任知县,接下来宜川县所有事情,你就要一肩挑了。


    好好干,我过几天要从宜川县西出,攻打神头岭寨。


    拿下神头岭,黄龙县也就可以立起来。


    到时候黄龙可就是咱们南北各地的要冲了。


    那边估计还需要不少人力去开垦,正好北方延安旱情难受,很多人都在逃亡南下,你这里要也接一些,要是人太多,晚些时候运过来。”


    马元利拍了拍吴志的肩膀。


    之前在山上学习的时候,吴志这个小子就是聪明的,他俩算是同窗,如今各奔前程,马元利还是很看好吴志的。


    年轻,朝气,富有冲劲。


    只要能熬过接下来的艰难时刻,未来不可限量。


    “好!我知道怎么做。”吴志应着。


    “那成,三爷给你安排的试千户是谁?让他代你去接管南方的土地。


    南方还有一股势力要应付,那就是刀客。”


    马元利想了一下,略显头疼的说:“那伙刀客,说是刀客,实则就是一个家族势力,聚寨立堡,难以强攻。你得想办法解决他们才成。”


    “可是那个姓周的刀客?”


    王之爵想了一下,宜川县南方,确实存在一个刀客势力,族长叫做周阿宝。


    全寨一百三十六人,占据五条沟,族里其实很少劫掠,反而是做私盐比较多。


    路上也劫镖,或者在草原上换马回来。


    “这群人其实并不难拉拢。”王之爵看马原理颔首,解释道,“可以许诺他们在南方的生意,只要不出五条沟乱来,那么相安无事也是可能的。”


    “这始终是一个隐患。”吴志却开口说,“不管他周阿宝怎么想,我们现在是宜川县的统辖,要做到匪尽,路安,耕田。


    他们要么接受编户齐民,要么就迁徙离开。


    大同军不能容他们,否则就是容下一祸患。”


    王之爵没说话,就这么看着吴志。


    这个小子,比他想得要更加自负。


    倒是马元利笑道:“你小子有冲劲不错,但也要记住轻重缓急。


    宜川县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其次是协助转移陕北来的人口进入黄龙山。


    最后才是整顿残存反抗势力。


    三爷还准备五月北上延安,聚拢散在陕北的二十五路大军。


    到时候规模估计得五六万人,大量粮草需要从洛川县北上。


    十月之前还得打一打延安府城。


    到时候你这边只怕也要出兵延长县,配合牵制山西方向的兵马,让府谷县和绥德卫的军队能不腹背受敌。


    所以怎么做好好把握。”


    马元利说完,也不久留,带着已经弄来粮草的轻骑兵,朝着西边快速离开。


    他的目标,神头岭!


    马元利一走,吴志也思索着回去继续看本地府库的文献资料。


    唯有王之爵,飞山虎,大红狼三人约了一顿酒。


    稍微两杯下肚,飞山虎说道:方才就这么聊了一下,这个马元利,明显非同一般。


    我竟然没在他身上感受到多少的杀气,反而给人一种温和感。


    这可不像之前他们在南方闹出来的动静。”


    “我也有这个感觉。”大红狼不由得颔首,“左挂子,你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左挂子王之爵撑着下巴,略显无奈的说,“之前我就听说,大同军举事之前,曾经在山上猫过几个月。


    当初三四百大同军,几乎是人人都要读书,都要念那个什么……”


    “大同论!”


    “诶对,就是大同论。”王之爵一拍大腿,连连点头说,“现在这吴守备,是读得最好的人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这马元利是对王三爷最信服的人。否则,一个骑兵千户,你敢说给就给?


    或许那个什么大同论有妙用也说不成。”


    “确实。”


    三人胡乱猜测着。


    突然,大红狼想到了什么问:“对了,咱们宜川县的试千户都是谁?


    这吴志身边从头到尾只带了一个警卫总旗,还硬说是王三爷分出来保护他的精锐。


    结果到现在,后续军队咋一个都没看到?”


    “你不说我都忘了,确实没有看到,要不安排人去查查?”飞山虎恍惚摸了摸额头,确实忘了一茬重要的事情。


    跟他们共事的,岂能不找找?


    “或许过两日就来了。也可能已经去接管南方了。”王之爵摆了摆手,“没必要在意这么多,明儿开始,咱们把寨子里的老头老太太整理出来,交给这个吴守备去编练建设兵团。


    咱们还是抓紧物色壮丁,打制武器盔甲,强大自己才是关键。”


    “说得对。”


    几个人交流完毕,又喝了两口酒,呼呼啦啦就回去休息了。


    至于他肯关心的守备试千户是谁?


    自然是从第一小旗升迁出来的陈耳朵。


    此时的陈耳朵已经接管了南方的土地,并开始招兵编练军队。


    他可不是招揽进来的别部千户和守备把总。


    他是正儿八经直接挂大同军旗帜的宜川县正规军,所以他更需要整顿军纪,因此直到现在还没来跟吴志报到,甚至不需要报到。


    毕竟,他更多时间是直接听从王三的调令,吴志这里只能请他配合,并没办法直接调动他。


    总之,宜川县也在整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