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111章 战争债券(中)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哈哈哈,瞧瞧,这张家是上错了香!愣是把自己坑死了!”


    “就是!区区一群暴发户,真的以为贼兵是好相与的?”


    一群士绅正在嘲笑他们口中愚蠢的张家。


    没办法,最近事情太多,乐子太少,不看乐子,怎么开心?


    “老爷,张家人被吊在菜市口,挨了鞭子与棍子,并且张家五少,因为强抢民女案、逼良为娼案等等案件,被新来的那个王三爷下令斩首。


    王三爷命人来门口,说要请咱们去观礼。”


    管家走来,声音在颤抖。


    “老爷没空没看到吗?”这个老爷一瞪他。


    “可是……王三爷有令,午时不至就是心怀明廷,他们会立刻打进来,将所有人杀死,鸡犬不留。”


    “……”


    “快!快把本老爷的罩衣取来!”


    现场一下慌了,王三一进来就展露了和王二不一样的气势。


    王二都只是杀几个顽抗的,但王三进来就是来梳理的。


    下手是真的狠辣无比。


    张家都被吊起来了,可见王二其实也管不了王三。


    所以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万万不能得罪了王三。


    一群人呼呼泱泱赶到行刑的现场。


    有些人来到了台上,看到了正襟危坐的王三,下边很多观礼的普通百姓。


    有人好奇,有什么惊恐,更有人窃窃私语。


    当然,最惹人眼的还是地上痛哭流涕的家属。


    此次的判罚,对他们来说,都是迟来的正义!


    “午时三刻!”


    有人敲锣,午时三刻到来。


    王三旋即取下身前的令,丢下台去:“乱世重典,所有判罚从重从速,吾代大同军宜君知县判罚,斩立决,验明正身!”


    “爹!救我啊!”


    张家五少被拔掉了木标,看着自己的名字被红笔划掉,脸色霎时变了。


    对左右不断嚎叫。


    张家的人脸色都很难看,但没办法,因为王三要杀人,要立威,要让城内的士绅知道,大同军的话必须要遵守,否则——如下!


    “斩!”


    一声呼喝,刽子手手起刀落,斗大的脑袋掉在筐里,所有人哆嗦了一下。


    “临堂裁断。”王三继续说,“昨日,我翻了一下城内所有富商士绅的卷宗,发现了七件案子,存在花钱摆平、以及胡乱判罚的积弊。


    现在,我来纠正。”


    王三挥了挥手,之前匆匆赶来的几个士绅,立刻就被按着拉上台。


    王三面无表情的就卷宗念,然后对下边说:“观望的百姓,若是有谁知道其中秘密,可以直接上前来。


    毕竟,能被我提上来的,必然是数罪并罚该杀之人,只是吾想让更多人知道,大明没有公道,但我大同军,能给你们带来公道!


    或许这是迟来的,但我们大同军就是为了天道正义来的!


    人间有丑恶,那就必须纠正。


    唯有将之变成人间天堂,才能供大家安居乐业!”


    王三漂亮话说完,下边立刻就有人上来了。


    有些是他安排接触的,还有一些就是真的存在人命案件。


    王三从善如流,一刻不到,这些士绅直接被判斩立决,也没收押,也没等午时三刻。


    就地诛杀。


    杀完了还不够,王三命人去查抄他们的家资,将钱粮分下去。


    一时间,城内人人欢欣。


    “至于你们,我这里看的卷宗还没看完。”


    王三看向其他士绅,语气里的玩味儿,吓得他们吞咽着口水。


    “不过,我大同军认明朝的秀才功名,也止步于秀才。尔等随我去澄城县,接受劳改与再教育,你们的家财,我会折成赔偿,先给你们牵扯案件中的百姓,多出来的会给你们折成战争债券。


    享受我大同军的债券政策。


    可否?”


    王三说完,他们立刻僵硬了。


    不答应,脑袋肯定没了。


    答应了百年家业也是一夕尽散。


    别看是问他们,但实际上是威胁他们,不听话那就没有以后了。


    “全……全频三爷做主。”


    这群人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哆嗦出声。


    “很好,倘若我之后再从卷宗内发现了什么没有查处的案子,我会再来追查。”


    王三说完,所有士绅更是冷汗欻欻掉。


    听话,那就不查,劳改之后就当结案。


    不听话,那就往死里查,士绅有几个是干净的?


    脑袋再掉几个,他们也就清醒了。


    本地士绅配合着将家产往外搬,然后拿到了一叠王三写的债券。


    债券的规章是印刷版本的,每个人都有。


    “虽然此子凶戾,但这债券是……”


    看着债券的规章,尤其是债券里的缴获之后的物品,除了分红,还有一些大件的,比如耕牛,耕具等不能直接买卖的物品,允许持有债券的百姓前往竞拍。


    然后拍卖所得,刨去所有手续费之后,全部折成银钱再分红。


    债券是正反两面的,正面是票额与发行日期,反面是分红。


    直到现在,大同军还用天启年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群奔着灭亡大明去的,居然还在用大明的黄历,这是什么天大笑话!”


    “唉……”


    ……


    哀叹,只是相对的。


    王三三日之后放了剩下的张家人,并且让几个庶子留下当吏员,嫡长与家主全部迁往澄城县。


    接着,见到了正在哄张氏的王二,将一叠账目丢在桌上:“银钱全部折成债券,咱们大同军的饷银,从明年开始,将会变成债券+粮食+现银的配套发放。


    哥,军法官可以加强管理,谁敢欺压与抢掠,脑袋给他们摘掉。


    强征上来的物资,若是抢来的,那么抢劫的那个军队内,上下都得挨罚不说,明年也别想分红了。


    当然,谁举报,确凿一次,明年分红加两个点。


    债券分红,是我想到的最快解决下边抢掠屡禁不止的办法。


    你如果藏私,藏的就是整个大同军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利。


    得罪了所有人,将来打出去,你被敌人包围了,那就没人会保你了。”


    王三说完,宴席上所有人冷汗都下来了。


    那些流民帅这几天没少从王三这里拿债券。


    本以为只是王三给的打赏,没想到债券还有这样一套用法。


    “规矩就这么多,我保证安心打仗的,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有分红。既然大家都觉得咱们大同军的理念很难执行与实现,那么我直接了当一点,尽可能量化所有价值。


    并且攻略之后,每个地区的利益多寡都不一样,之后我会调整债券。


    分成两块,普通债券和地方债券。


    普通债券就是大同军征收上来的赋税再分配。


    地方债券则是你们攻下地方之后,未来几年内本地的收成再分配。


    本地人口越多,生产恢复越快,未来三五年内,你们享受的收益就更多。


    大家都是聪明人,应该清楚,一个县,一个州,乃至一个府。


    所以,都是一起合作打城池赚钱的,可别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坏了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收益。


    不然到时候内乱,可就是你们了。”


    王三说完起身说:“好了,我得回去主持合阳的事务,本地我已经交代弓二哥和王滩那小子忙去了。给哥的粮草是六万石,会全部转运到白水县,然后从白水县运抵蒲城。


    接下来怎么兜圈子,就看哥你的了。


    撑到明年开春,春荒一到,陕北暴动,接下来就是我们的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