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高考从赤壁赋开始单开族谱 > 第175章 字音之辩,旧都遗址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取缔汉字,华夏需要拼音和英语。”


    散贝凝重复了一遍大卫的议题。


    眼睛微眯,深深看了一眼这个金发碧眼的自由联邦人。


    对着李云轻轻点头,向后走去。


    众人心中一紧,知道这场剑拔弩张的交流会,


    要正式开始了。


    果不其然,


    在散贝凝走后。


    李云听完大卫的提出的议题,


    心中冷笑:


    “大卫队长,华夏文字源远流长,何其灿烂。”


    “汉语拼音也确实能够帮助人们学习认识汉字。”


    “但我想不明白,你既以何种观点认为华夏文化的发展,


    需要英语?”


    话音落下,大卫却不慌不忙的摆摆手,戏谑的看着李云:


    “李云队长,在你口中...哦不对,


    在众多华夏人的口中,华夏似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


    有世界上最璀璨的文明。”


    “可我怎么并不记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传承书籍中并没有华夏一本,


    或者说哪怕一页呢?”


    “所以说华夏文化的创作,使用你们自己的汉字,局限性太大了,


    也认为你们需要多多学习我们西方,或者伟大自由联邦的文学创作,


    只有这样接受自由联邦的帮助,


    才能不让你们华夏文化,再一次消失于历史之中。”


    这家伙一上来,就以华夏文字说话。


    甚至偷换概念,攻击华夏文化断层乃是汉字的缘故。


    其次,打着让华夏文学创作学子的名头,


    高高在上的想在华夏文学加入西方思想。


    最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李云听到这话,眉头皱起。


    思想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如果不珍视自己国家的思想,


    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而文字更是承载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


    没有自我文字的民族是悲哀的,甚至有可能让华夏传承就此断绝。


    也让无数考古工作者,曝于日下,伴于月光的多年努力,一朝化为泡影。


    大卫此人其心可诛。


    “哦,我并不认同大卫队长的话。”


    “华夏可并不是没有文化着作留存于世。”


    李云淡定的摇摇头,轻松如常的神情,让大卫心中一慌。


    难不成华夏真有我们自由联邦不知道的东西?


    大卫心中想着,可片刻又感觉自己这个想法无比荒谬。


    这些年,随着华夏逐渐崛起。


    甚至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能够和自由联邦掰手腕的存在,


    自由联邦当然也不可能放任其发展。


    为了阻碍华夏古文化的发掘。


    光费用就消耗了不知多少亿美金。


    特工更是多达上百人。


    要知道华夏严格的边防,海关,以及出入境观察世界闻名。


    能够在华夏埋下如此数量的特工。


    自由联邦也是傲视全球的。


    所有李云口中华夏存在着古代书籍,


    在大卫看来不过是狗急跳墙,自欺欺人罢了。


    大卫往台下看去,见托马斯轻轻点头,心中更加安定。


    嗤笑一声,


    看向李云口中调笑道:


    “李云队长,你莫不是想借用那些近代小说,冒名顶替?”


    “不过很不巧,这些书籍大卫也略有涉猎。”


    说着,大卫用异常标准的普通话,企图告诉李云,


    他大卫并不是不懂那些现代书籍。


    李云休想骗他。


    李云只是笑笑,用一种沧桑宏大的语气,朗声道:


    “从结绳记事到文字出现,”


    “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几千年,距今5000多年前,


    古埃及发明了象形的圣书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但他们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唯有以甲骨文为基础,象形的汉字留下来,


    中国的历史与文明也正是因此得以延续不曾断流,


    文字是人思想的反应,


    是历史的直接记录,


    甲骨文还原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


    而当我们与他再次相遇时并不感到陌生。


    识别这些字的过程仿佛是我们与先祖的一个相认。


    这是我们对根脉来处的思考。”


    “从甲骨文经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


    华夏的文字已经三千多年演变,但基本结构没有改变,


    华夏人民用他写下了商王的梦境,孔子的思考,秦皇的兵马俑,司马迁的隶书,写下了唐诗宋词无数华章……”


    台下,


    观众席上大学生听的迷迷糊糊,


    他们不明白李云再说什么。


    可是不过片刻,他们就听到了耳熟能详的几个字。


    隶书,楷书,商王。


    华夏虽说文化断绝,但是华夏朝代和君王却是有零星记载的。


    从李云的话中,他们不难推断出,


    华夏璀璨的文明。


    他们的呼吸不禁粗重起来,双眼迸发出璀璨的光芒,纷纷侧目低头,在网络上查找起来。


    可网络上,也没有丝毫的记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紧张的心情瞬间停滞,所有人望着台上的李云心中暗叹:


    “李云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直播间里此时的热度也再次升高,


    刚离去不久的人群也在此时回到了直播间。


    无数人议论着,畅想着李云口中的事。


    “李云说的真的假的,从只言片语的我感觉华夏文化好精彩啊。”


    “哈哈,这可说不定,万一是真的呢?


    毕竟李云乃古言天才,懂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不是很正常吗?”


    “希望考古工作者加油了,光是李云刚刚这几句话,我就兴奋死了。”


    与此同时,


    古都,


    临童区。


    网友小赵看着直播间的弹幕,


    想起一件事,


    听村里人说今年春天春旱时,杨叔在柿子林打井,然后突然发现了一些事。


    然后他们全村所有人被下令搬迁。


    还被要求不许多说,禁止外传否则后果自负。


    那片准备打井的地方全被保护起来。


    一辆辆警车驶入,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头。


    听说至今还有武警守卫。


    这么一想,他怎么感觉这莫不也是遗迹?


    ……


    而在此时的大礼堂内。


    大卫听着李云的话,一脸迷惑。


    李云说的他怎么听都没听过。


    往台下望去,却见托马斯已经没了身影。


    他也也不在意,甩甩头对着李云笑问道:


    “李云同学,你可有凭证?”


    见李云不说话,大卫得意的仰着头大笑。


    台下也响起一片轻微的叹息声。


    大卫叉着腰笑着道:


    “既然李云队长找不出证据。”


    “就说明我的提议还是正确的。”


    “所以我认为,华夏文化的发展,仅靠汉字是被限制的。”


    “我认为华夏若想发展,必须采用拼音取代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