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 第541章 不研究疫苗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12月中旬。


    乐达投资召开碳基光伏大会。


    来自能源主管部门以及光伏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500多人共同见证了碳基光伏技术,以及全场景解决方案的发布。


    发布会现场。


    曾熙、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分别致辞。


    曾熙在致辞中提到:


    “碳中和已经成为21世纪最确定的战略。”


    “能源产业的动力从传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转向风、电等自然可持续资源。”


    “乐达投资充分发挥日积月累的创新技术优势,融合新材料、新装备……”


    “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全国、乃至全球客户提供全场景、零排放产品和解决方案。”


    “打造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共同促进能源产业发展。”


    工程院院士、平头哥研究院刘朝阳亲自介绍了全新碳基光伏技术的主动安全、高效发电、极简维护等特点;


    以及全面覆盖的应用场景,不仅仅是车载,电站、企业、家庭等皆可覆盖。


    刘朝阳介绍完,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同曾熙共同宣布“碳基光伏产业联盟”就此成立。


    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隆基、韩华、东方日升、无X尚德、正泰新能源……等20家光伏企业成为联盟成员。


    联盟运转参照固态电池、碳纳米管联盟模式,承担光伏生产、基础供应、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等职责。


    国内作为光伏产业联盟大后方,将同进退、共发展。


    国际市场坚守价格同盟前提下,各显神通、八仙过海。


    同时,也鼓励联盟企业内部展开技术竞争。


    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有更高的利润和更低的成本下限。


    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65%,专利授权费用降低50%;


    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70%,免除任何专利授权费用,同时具备新一轮技术授权资格。


    这次会议自然吸引了全国、全球媒体高度关注。


    国内媒体:


    “追光换电,助力能源革命。”


    “领先全球、刷新记录,光伏产业活力十足。”


    “光伏技术突破,光伏联盟扬帆起航。”


    “光伏革命,揭开能源自主时代大幕。”


    “我在一家光伏企业上班,老板宣布涨薪100%,但是我可能被绿了,我该踹了她吗?”来自某着名论坛。


    碳基光伏产业联盟反应到金融市场上:


    联盟20家企业全面涨停,光伏板块也大涨8%。


    机构、基金、游资、量化基金、散户疯狂抢筹,当日净资金流入高达30亿。


    国外媒体:


    华尔街日报:“我们在碳基光伏领域,技术储备为零,我们争不过又不得不用。”


    福克斯:“这一次我们无法用关税手段,只能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的碳基太阳能组件。”


    德国世界报:“以牺牲稳定、盈利和以终端客户为中心的大型产业为代价,来保护一个小型集团及其缺乏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这是不可取的。”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华夏已经成为“唯一赢家”,欧美为时已晚。”


    联盟成立5天后,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系列政策和实施意见,旨在将全新的碳基光伏产业落地见效。


    12月20日。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加快碳基光伏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中,以政F引导、市场参与为基本原则,分时间、步骤、区域加快推进西部五省光伏产业基地建设。


    推进建立较为系统的碳基光伏产业体系,加强技术标准修订和加快技术标准国际化步伐。


    12月23日。


    财Z部、发G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碳基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中明确,对碳基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实施引导资金、奖补资金。


    12月30日。


    工X部发布《碳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规范条件》,对现有光伏制造企业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类,并对现有、新建和改扩建企业以及项目产品应满足的要求做了严格推定。


    文件的含义是指,将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


    12月31日。


    国家电网公布《2020年第一批碳基光伏产业补贴项目清单》。


    《补贴项目清单》中,将对碳基联盟实施的西北五省的产业基地项目实施点对点的资金补贴。


    国家电网与财z部的资金不同。


    前者直接、干脆、量大!


    后者间接,重在引导和补充。


    至此,政策层面的支持已经展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


    电力能源将不再是捉襟见肘,而是宽松和宽裕。


    2020年1月。


    疫情继续发展。


    北美新增感染病例破万。


    总感染人数已经突破3万人,其中重症病例达3000人。


    而国内,也开始有了发展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感染病例达到600例,重症病例达到80例。


    为此,监管层开始动员,要求限定社交距离,实施动态化管控。


    社会氛围也开始紧张起来。


    平头哥研究院获得了第一手病毒样本。


    闻院士调度医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展了病毒研究。


    常乐来到研究院,闻院士向常乐介绍:


    “疫苗研究主要的方向有三类。”


    “第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通过把病毒抗原基因插入无毒害腺病毒载体中,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


    “接种后腺病毒载体进入细胞,利用细胞蛋白表达系统翻译出抗原蛋白,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这种疫苗只需要注射1针,适合快速、大面积接种。”


    “第二种是灭活疫苗,通过对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采用加热、辐射或化学药品处理等方式进行灭活……”


    “使其失去感染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经纯化后制得的灭活疫苗。”


    “一般需要接种2针。”


    “第三种是重组蛋白疫苗,将病毒抗原基因重组承载于载体上,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到受体细胞,如细菌、酵母或动物细胞中……”


    “利用受体细胞蛋白表达系统生产抗原蛋白,经纯化而制成的重组蛋白疫苗。”


    “这种疫苗一般情况需要接种3针……”


    “哪种疫苗方式最好?”常乐问。


    “很难确定哪种最好,需要看具体成果。”闻院士说:


    “以上三种疫苗技术路线各不相同,但都是利用病毒S蛋白,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保护效应。”


    “而腺病毒载体疫苗,有一定缺陷。”


    “若之前已感染过腺病毒,会被体内相应抗体部分清除而降低免疫效果,降低有效性。”


    “那我们研究的是哪种?”常乐闻。


    “老板,我们不研究疫苗,疫苗研究有其他机构实施,我们研究临床治疗用药。”闻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