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 第51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第二名,咸阳范湦,九百五十金。”


    范湦起身回礼,身着朴素的麻布衣裳,举手投足间尽显文士温文儒雅,一些没见过他的人还以为范湦是个文士。


    “此人来头不小。”相里勤小声在林舒耳边嘀咕。


    林舒视线落在范湦身上。


    “范家的祖上是范蠡,有不少产业都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真实的家底无人可知,最近两年,范家十分低调,要不然怎会让赵不言成为咸阳首富出尽风头。”相里勤压低声音。


    范蠡啊,范家,范湦果然来头不小。


    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之为“商圣”。


    范湦是范蠡的后世子孙。


    至于第几代了,林舒不清楚。


    范蠡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任越国相国、上将军,后归隐山林。


    范蠡一生艰苦创业、三致千金, 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被后世供奉为文财神。


    范家子孙经商手段不俗,不愧家学渊源深厚。


    范湦的六感极其敏锐,察觉到有人在盯着他,转头直直的望向林舒。


    她的目光很干净,好奇中带着欣赏,并不引人反感。


    见范湦看过来,林舒粲然一笑,范湦遥遥行礼算是打了个招呼。


    不少人在一旁看着两人的交锋,心中腹诽,范湦要是搭上林舒这条大船,咸阳首富的名头可就从赵氏变成范氏了。


    算了,反正咸阳首富之名不是今日赵就是明日范的,总归不会是自家,还是好好争取石碑刻名吧!


    “第三名,巴蜀琴家,九百金。”


    林舒眉头一挑,她一直压琴家会是第一呢,没想到是第三。


    起身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高壮男子:“家主身体不适,无法亲自前来,我代我们家主琴清向扶苏公子,林尚书和相里先生致歉。”


    来人并不是琴家家主,是琴清的心腹琴织,此次恰好在咸阳城交接货物,听到王商会和慈善碑的事情后,派快马回去传信,家主让他一定得拿下一席之位,不用冒头出尖,也不要落居人后,失了琴家脸面。


    第三名就很好。


    “没事。”扶苏三人都没有出言怪罪琴清,巴蜀距离咸阳路途遥远,无法亲自前来情有可原。


    说起琴清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她另外一个名字便是家喻户晓。


    琴清又名巴青,就是那个寡妇巴清,巴是巴郡之意,又称巴蜀。


    琴清是战国时代有名的大工商业主,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


    丈夫死后,寡妇琴清守着家族企业,凭雄厚财力保卫一方。


    秦始皇陵里大量的水银就是琴清提供的,这次提早结识到琴家人,以后缺少矿产资源的问题就能有效解决了,尤其是丹砂矿。


    林舒心底泛起止不住的喜意,对琴织说道:“你回去转告琴清家主,就说我极其仰慕于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到巴蜀去拜访。”


    琴织听林舒言语间的亲昵,压下内心的狂跳:“是,小人一定把话带到。”


    其他人听了也是都看向琴织,难掩面上的艳羡,赵不言和范湦神色不明坐着,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


    和琴织短暂寒暄完,林舒让扶苏继续唱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


    “第一百名......”


    一个个名次公布出来,有人欢喜有人忧,笑声和哭声交织,人世间的悲欢喜乐一一上演。


    林舒还在想琴清,不知道现在的巴蜀之地有没有火锅,如果没有的话,等有空去琴家拜访时,就教给他们火锅吃法。


    在这个时空,她就是火锅的创造者,火锅老祖这个名号挺好听的,想想都兴奋。


    还有把辣椒带过去,没有辣椒的锅底是没有灵魂的。


    今年的辣椒已经成熟,留了不少种子,再过几年,就能全天下推广,可能她还没去巴蜀,辣椒就传过去了。


    越想越饿,林舒摸摸瘪空的肚子。


    【想吃火锅了怎么办?】


    嬴政听见林舒所求,十分豪迈吩咐道:“王内侍,今天晚膳安排火锅。”


    王内侍一脑袋问号:“火锅是什么”


    失策了的嬴政......


    “等林舒回来,你去问林舒。”


    所有唱名结束,前一百名富商人手里紧紧攥着分发下来的木牌。


    林舒走上前刚开口说了两个字,无奈的指了指喉咙,还是大声说不了话,要是有话筒就好了。


    扶苏笑着让林舒去一旁休息,自己对众人解释:“这个是慈善碑的凭证,一个月以内带着标底上的钱财到少府,出示手里的凭证,就会有人给你们的户籍重新登记造册。”


    简单来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了解清楚完木牌的作用后,那些没有竞标成功的商人挤上前来问王商会的情况。


    扶苏接过林舒递过来的十几本厚重小册子,封面上印着五个大字——王商会守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次竞标前三名分别担任为王商会会长和两名副会长一职,并在剩下的九十七名中投票选举出七名理事,一同管理王商会。”


    “王商会理事五年一轮换,会长和副会长三年一轮换,选举皆靠投票,每个加入王商会的成员都有一次投票权。”


    “王商会加入条件的就是家产需在百金之上,出示相关资产凭证,在会长副会长处登记造册,就可以领取王商会的身份标识,以后在外可以凭此标识在各地墨家工厂内购买货物。”


    “还有其他许多便利之处,可以在王商会守则里面查阅。”


    扶苏留下十本,将剩余的守则分发下去,十几个人围在一块儿,探讨着里面的条款。


    加入商会后能享受到的好处和应该遵守的规矩详细的一一陈列,这是林舒和王绾,尉缭好多大臣共同商定后的版本。


    中间拉扯了好几天,不是这个不同意,就是那个不同意,最后林舒拉来嬴政,拍板确定,才没人再挑刺。


    扶苏将手里剩下的十本交给赵不言:“赵会长,以后王商会就需要你和大家多操心了。”


    赵不言谦逊的接过:“承蒙王上厚爱,赵家和其他商户定会好好发展王商会,互利互助,携手共进,让秦国经济繁荣,更上一层楼。”


    选举完七名理事后,扶苏,林舒和王商会的十位管理者开了个小会。


    会议主旨就是如何发展商业经济,盘活市场,增加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百姓生活。


    里面内容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