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 第29章 翠果,打烂她的嘴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远隔咸阳千里的楚国沛县,刘邦正在萧何家中烤着火,喝着酒。


    两个人低声谈论着秦灭韩一事。


    “哥哥,你说秦下个目标是谁?”刘邦割下一块狗肉吃进嘴里,含含糊糊问道。


    萧何指尖轻敲桌面,半晌吐出一个字:“赵。”


    刘邦好奇的问道 :“为什么不是魏国?”


    在他认知中,魏国比赵国弱多了,要是他的话,肯定先打魏国。


    “魏国已弱,对秦国造不成什么威胁,而赵国还有李牧,先灭赵可消除隐患,况且......”


    “况且什么,哥哥继续说下去呀。”刘邦催促道。


    “况且相比灭魏来说,歼灭尚有战力的赵国,对齐楚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震撼,赵国远在北方,离齐国,楚国家门口还远,所以秦国对赵国出兵,齐楚不会管。”萧何细细分析战局情况。


    要是林舒在场,绝对要给萧何点个赞。


    如今战局就如同萧何分析的大差不差。


    韩魏赵三家分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局面。


    如果先灭魏国,那么魏国部分土地和人员编制可能会被赵国吸收,而这个时候,实力本来较强的赵国如果吸收了魏国部分的军队和土地后,将会成为秦国一统的祸患。


    两害之下取其轻,秦国制定的策略确实如此。


    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刘邦紧张的咽了咽口水,平时偷鸡摸狗惯了,一听如此厉害的两国对战,心中就是一颤。


    “那如果等秦攻灭赵国,魏国后,我们楚国何办?”


    萧何自嘲一笑,摇摇头,没有说话。


    现在的他就是白身小民一位,就算献国策到楚王面前,都不待搭理他的。


    ......


    烟花三月里,春风百草生。


    晓看红湿处,花重咸阳城。


    原韩贵族们在秦国士兵的押送下,囚居梁山。


    韩芷牵着妹妹韩渺,带着小一岁的弟弟韩萤,站在咸阳城外。


    母亲挥手嘴里没有发出声音,凭着嘴型想让孩子们别送了:“回去吧。”


    父亲搀着母亲,身影一步步消失在三个孩子的视线中。


    韩渺一抽一抽的流着眼泪,韩萤也拉着哥哥的手眼眶通红。


    韩芷安抚弟弟妹妹:“有了林舒大人的吩咐,那些士兵不会为难父亲母亲的。”


    韩萤和韩渺听见哥哥说起林舒,将眼泪擦去,懂事的点点头没有再哭。


    “哥哥,以后还能见到父亲母亲吗?”韩渺小声问道。


    韩芷重重点点头:“林舒大人跟我说了,只要我们好好学习,以后作出一番成就,我们就能去梁山探望父亲母亲,说不准还能把他们接出来。”


    韩萤和韩渺异口同声保证道:“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三个小孩子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和他们同样的原韩国贵族二代们,基本上也就是在城门送别父母时哭了一场,回了官学后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头悬梁锥刺股,勤学苦读。


    他们心中都有同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对华夏有用的人。


    不能如同以往一般,斗鸡摸狗,骄奢淫逸,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在咸阳官学就读的四个月,他们才清楚的认知到,自己以前只不过是投胎好一点,有个好家族庇护,离开这些,自己什么都不是。


    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而活,为了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而活。


    所以,从第一步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淳于越看着挂在官学广场横幅上的八个大字连连点头,林舒这句话虽简单直白,但确实鼓舞人心。


    在林舒的规划下,官学正在稳步运行,两千多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而且咸阳官学的名声已经传播开去,周边无数的学生来到咸阳,想要入学。


    于是在淳于越,王绾等大臣的谋划下,准备在泾阳 、栎阳分别开设两所官学,咸阳官学改了个名字,叫——大秦官学(咸阳总校),等泾阳、栎阳的官学建成,就叫——大秦官学(泾阳分校),大秦官学(栎阳分校)。


    以后开办的都沿用此名。


    官学方面有韩非盯着淳于越,林舒很是放心。


    不过仅仅在泾阳、栎阳建设官学还是不够,和政哥商谈一番后,两人一致决定让墨家工厂(相夫氏分厂)、(邓陵氏分厂)跟着一起搬过去。


    反正现在咸阳的百姓外包了部分墨家工厂的活计,相里勤压力顿减,墨家工厂的效率也提高数倍。


    那相夫氏和邓陵氏还留在咸阳干嘛?


    都给我去泾阳,栎阳搞基础建设,建造纸厂、印刷厂、钢铁厂。


    有了相应的配套建设,官学分校才好飞速发展,还能提高泾阳、栎阳的GDP,一举两得。


    其实把墨家分出去,还有一个原因,咸阳炼钢厂规模经过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


    作为秦国都城,咸阳的人口众多,炼钢厂排放出来的黑烟以及废水极大影响到百姓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为了不影响以后的都城环境,还是赶紧把他们扩出去。


    而且据林舒所知,泾阳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灰石。


    在泾阳当地开办钢铁厂,极大的节省了运输成本。


    有了石灰石,有了充足的时间,玻璃、水泥这些东西就可以赶紧整起来。


    三月中旬,春光正盛,鹅黄嫩柳,一片姹紫嫣红。


    墨家工厂内不停传出争吵声。


    三派墨家各有所长,偏重研究方向不一样,所以导致单一派墨家前去新的钢铁厂根本行不通。


    而相夫氏和邓陵氏又不愿意他人插手自己内部的事项,出发日子一延再延。


    林舒给他们拿过去一个木桶进行演示,细细讲述木桶原理,留下一句让三人好好想想的话,就走了。


    第二天,宫人给林舒禀告,墨家三派各出一千人弟子混在一块儿,共同前往泾阳、栎阳。


    林舒听到消息笑了笑,愉悦地吃过早饭去找扶苏。


    不同于墨家三派的拖拉,建设印刷厂和造纸厂的人员早已确定前往了泾阳和栎阳。


    扶苏作为两厂的负责人,张良作为扶苏副手,两人要出趟差去监工,等两地的分厂落实稳定运转后才会回来。


    林舒送了一人两套大秦织布司出品的新衣裳,作为送别礼。


    三人谈了一下关于两地的大概规划,用过午膳,扶苏和张良坐上马车,离开咸阳。


    等送过两人,林舒走到赵高身前,嘻嘻一笑:“小赵,多日不见,清瘦了些。”


    赵高:我怎么瘦的你还不清楚吗?


    “小赵,怎么不说话,是生性不爱说话吗?”


    赵高:翠果,打烂她的嘴。


    “小赵,造纸总厂和印刷总厂就交给你负责了,一定要好好工作哦!赵小高,加油!”林舒语气尽是调侃。


    赵高走了......


    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