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仁宗养子:皇帝上岗也得看KPI > 第278章 大宋版《天工开物》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什...什么?老流氓要办学堂?难不成招收宗室子不成?”


    “他是喝假酒了吗?宗学不是有吗?为何还要劳民伤财大兴土木,自己办学?”


    这是外界对赵允让忽然在城外购买数百亩良田大兴土木的不解和质疑。


    赵祯得到消息的时候,一句话都没说,直接换了便装乘坐马车直接去了外城。


    莫州府的冲突已经被火速解决,文彦博在见识到几路人马抵达莫州府的时候,还叫嚣要严惩主使之人。


    接着就收到了吏部的公函,将他就地免职,等候分配。


    来莫州接替他职务的已经上路了。


    “老爷,老爷,别喝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老夫如何知晓?老夫...老夫只知道,自从被赵宗实那个小畜生搅和了之后,仕途一落千丈!”


    “老爷,慎言啊!”


    “爹爹,慎言啊!”


    老婆和孩子都看不下去了。


    那位已经不是宗室子了,而是大宋名义上的储君,未来的官家。


    你直接称呼他为小畜生?


    用不了多久,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就会被传进官家的耳朵里去的。


    “休得聒噪,都给老夫滚出去!”


    文彦博现在的心情非常不美丽。


    张美人被赶去了冷宫,张府的人与夏竦府上的人一起被拉去修河堤了。


    比起夏府来,张府上下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只是行了半道就累死病逝大半。


    最终曹铨和宋祁还是成功会师了。


    高府、张府还有夏府的男丁最后能够活着抵达阳谷县的,不足三成。


    由于京东路黄河多次因为河床底部淤泥的问题,多次分流,淹没大量良田,大批老百姓流离失所。


    此次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开德府、南乐、大名府、高唐、夏津、德州等地加固河堤,以免汛期来临的时候,黄河决堤导致的分流,造成人员牲畜的伤亡。


    按理说宋祁的官职比曹铨高,但是宋祁此次以曹铨马首是瞻,听从他调令。


    这一路过来,借调了大批乡兵和弓手,光靠那些犯官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从京城开赴的厢兵就有近十万人,等同于民夫一般的战斗力。


    此次与以往不同,普通的黄泥浆配合碎石根本挡不住决堤的黄河水。


    但是碎石配合洋灰的组合,可以大大的提升堤坝的强度。


    同时在堤坝的一些地方种植防汛用的树木,起码可以给老百姓多一层保护。


    当地府衙县衙也自发的带上饮水干粮来支援,现场热火朝天的氛围,倒是感染了不少人。


    “徽柔,为何你在此处?”


    “妾见过爹爹!”


    “民女苏八娘见过官家。”


    “平身吧!”


    “爹爹,十三哥让妾来这新办的学院里当客座教习呢!”


    “什么?这不是胡闹吗?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娘,如何能够担当教习之职?”


    看到女儿双眼中渐渐有了水雾,似有晶莹之物在滚动,赵祯心就软了。


    “好好好,但是你要答应爹爹,要是做不好就一定要回宫!”


    “耶,爹爹最好了!”


    这丫头,刚才还哭哭啼啼的样子,这就眉开眼笑了,跟谁学得变脸?


    “那你来告诉爹爹,你能教导学子们什么?”


    “爹爹请看,这是青鸾书局新上市的教材。”


    教材?


    朕这个帝王都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得知的?


    看着手上轻薄的...话本,是话本吧?


    可是为何如此轻盈?


    “爹爹,不可思议吧?妾第一次拿到的时候也惊为天人,居然有如此轻盈的材质,与以往的话本区别太过显着。是不是,八娘?”


    这种场合苏八娘原本是插不上话的,但是被赵徽柔问起,她只能将赵曙书信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理解给父女俩叙述出来。


    “《天工开物》?”


    赵祯一页页纸张翻过,里面的文字和配图越看越是心惊,居然如此吗?


    “徽柔,这是你的署名?还有八娘的?”


    “十三哥是这般交代的,他已然成为储君,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不然会被那些言官抨击,所以就让妾来冠名。十三哥还给了不少润笔费呢!”


    “润笔费?你写了什么?”


    “爹爹,你看,这篇序言是妾誊抄的,还可以吧?”


    赵徽柔用的是誊抄而不是创作,赵祯就猜到这一切都是赵曙弄得,之所以让女儿誊抄一遍,就是为了提升她的知名度。


    可是一个小女娘要什么知名度?


    难不成还能封官不成?


    即便她是公主,将来也是别人家的媳妇儿。


    难不成大宋朝还养活不了一个公主的日常起居?


    “润笔费?给了多少?”


    “这套教材一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十八个科目,就算十八本吧?其中销售额的一成是妾的润笔费和代言费。是吧?八娘?”


    “是,民女也有一份一样的。”


    这就两成没了?


    接着青鸾书局里原先就有四成的收入要归为内帑,这就没了大半了。


    “这是什么符号?”


    “十三哥说会单独拿出来自成一体,有了这个,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可以自行读书。”


    “他说不光是汉语,还要学习很多种类的语言,将来要培养大量的译官型人才,使得那些外藩人士不再偷奸耍滑,坑骗大宋商贾和市舶司的官员。”


    “这种事情发生的多吗?”


    杨景宗姗姗来迟,忽然被顶头上司问起,只能如实回答,“多,非常之多,每年都有数百起此类事件发生,多是一些文字游戏,被欺负了的商贾只能自认倒霉。”


    “那些市舶司的官员呢?”


    “一些人也确实语言不通,那些外藩商人勾结通译,也有市舶司的官员上下其手贪墨钱财和索贿等事情发生。”


    “今后皇城司要在各大市舶司内加派人手,派驻精通外藩语言的通译。一旦发现与外藩商人上下其手的通译或者官吏,一撸到底,三代之内不得参与科举取士。贪墨金额巨大,造成巨大危害者,拉去修堤种树!”


    好家伙,流放发配的惯例直接就改了。


    修堤种树可是要死人的,那是真的会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