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仁宗养子:皇帝上岗也得看KPI > 第185章 大杀四方苏老泉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历年大宋文斗赢多输少,就算赵宗实不敌,不还有个苏洵吗?


    只要大宋连胜三场,难不成自己还敢指着赵宗实的鼻子说他赌输了吗?


    那跟自毁前途又有什么区别?


    官家会认为你把个人荣辱看得比国家更加重要。


    “大兄,醉了就回府去休息吧!”


    “唔,某没醉,没醉!第三场开始了吗?”


    “刚刚开始!”


    “嗝,给某一杯茶水!开始了?”


    顿时就精神起来了的宋庠,还在人群里寻找夏竦的身影,“夏相公怎么如此慢啊?”


    “夏竦不会来了。”


    “何意?为何啊?”


    “皇城司的人已经将夏府给围得水泄不通了。”


    一股寒意从背脊往上冒起。


    宋庠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了。


    “为何啊?”


    “应该跟你我无关吧?夏相公看来是见不到四年后的那一天。”


    “这般严重?谋逆?”


    宋祁放下书,旋即轻轻应了一声。


    “他...疯了吗?还有何人啊?”


    “你应该是有些印象的,入内副都知杨怀敏,宫里的张美人听闻也牵涉其中。似乎是牵扯进几位皇子的早夭事件里,你说这还不算谋逆大罪吗?”


    这何止是谋逆大罪?


    不光是要斩首,弄不好要凌迟处死的!


    大宋朝那么多年,还没有一个凌迟处死的呢!


    很多人似乎都忘记了这个从北齐皇帝高洋发明的残酷刑罚了!


    “不过,某却觉得这背后还有人。”


    “你闭嘴吧!别忘了祸从口出!”


    宋庠当真是害怕了!


    要是夏竦将他拖下水,还不如仕途尽毁,成为一个庶民呢!


    “与夏竦此人交好就如同与虎谋皮,很难有善终的。他利用你去对付那赵宗实,一定是有目的性的。”


    “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为兄完了,彻底的完了!”


    “也不竟然。”


    宋庠狐疑的看向弟弟,想听他还有何高见,外面就响起了慧明大和尚宣读文斗比试的规则。


    “辽人依旧不要脸至极,这是想赢想疯了?”


    萧阿刺已经听不进去周围那些宋人的嘲讽了,实在是有些疲惫。


    不光是他输了,萧观音也已经输了一场,要是文斗再输了,不敢想象。


    他现在终究明白萧耨斤为何非要自己千里迢迢带着萧观音来大宋参加比斗了。


    一开始就没想着会赢,而是想要通过一场惨败,来毁掉皇族与后族的强强联手。


    她这是在报复耶律宗真,也同样在报复耶律重元那个蠢货。


    原本她是可以改朝换代的!


    她依旧是太后,但是换了一个听话的儿子比什么都重要。


    就像是当年的萧太后与耶律隆绪一般。


    压制皇族数十年的满足感,让她渐渐迷失了自我。


    “第一场文斗比试,最快的时间内对出最工整的对句,请上题!”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


    慧明大和尚话音刚落,赵宗实就答上了,“南人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


    那名辽人男子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好像赵宗实这句对句是在内涵他一样。


    长着一张汉人的脸,却自称辽人,还骂他什么东西?


    心虚的人总是想得比较多。


    “宋人,无礼!”


    “我怎么无礼了我?对对句呢!别自己代入好吧?都说辽人是大宋的外甥,却越来越不像他舅了!”


    这话着实有些不客气,比那对句的含义还要刺激。


    当年檀渊之盟,耶律隆绪与赵恒结为兄弟,其中有一条就是,耶律隆绪奉赵恒为兄,萧太后为叔母的。


    那么按照这个算起来,赵祯就是耶律宗真的兄。


    你们的皇帝都管我们官家叫哥了,还在那里哔哔啥?


    “你胡说!”


    “檀渊之盟好好去读读!你们的野驴都要管我们官家叫哥,姓氏一样的才是堂兄弟,形式不同的自然是表兄弟,既然是表兄弟,难道不是甥舅关系?我知道你们辽人关系乱,没想到这么乱!佩服,佩服!”


    赵宗实一顿插科打诨,让那些辽人丢尽脸面!


    接下来就到了评判的环节,那些人争吵了良久,最终判定赵宗实拿下一筹。


    一根代表着大宋的金色龙旗插在了身后的旗桶里,第一个插满七支旗帜的就算胜出第一局。


    “请上题!天当棋盘星作子何人敢下?”


    这次轮到苏洵抢答了,“地做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好,好汉子!”


    不管对不对的工整,反正是大宋的人先说出口的。


    辽人和西夏人都很是急切。


    萧观音倒反而不急了。


    对对子本就不是她的强项。


    “宋,苏洵胜一筹!”


    一会儿功夫,大宋这边就插着两支旗杆了。


    “大胡子,是不是又要改规则啊?”


    “哼,宋人就会逞口舌之快!”


    “大和尚,辽使既然没有意见,大家都挺忙的,下一题吧?”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道题有些长,几个人面面相觑,好半天没有答案出来。


    “宋人,可有答案了?”


    “你叫我宋人,我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呢!叫你辽人吧,又长的不像。叫你汉人吧,感觉又是在骂我自己。索性就叫你喂吧!”


    赵宗实话音刚落,周围百姓附和着喊起,“喂喂喂”来。


    “某有了!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好,好汉子!”


    每年只有在文斗的时候,东京的百姓才能声嘶力竭的为主队欢呼胜利。


    但是今年不同,武斗和算学已经没有了悬念,文斗只是锦上添花了。


    两局两胜已经很明显了。


    最后的挣扎无非就是恶心一下大宋,让他们没有办法赢得那么轻松而已。


    “宋,苏洵胜!”


    宋祁忽然对苏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人是什么人?”


    “一个被贬黜的举子而已。”


    “贬黜?起码也进到殿试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出了那等事情,科举也是该改变了,不然这些举子都效仿那獠去资敌,大宋还有何未来?”


    文斗第一个环节对对子,最终以苏洵小胜斩获第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