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仁宗养子:皇帝上岗也得看KPI > 第128章 为了八娘开恩科?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程氏也早有打算,准备将八娘许配给侄子的想法。


    只是苏洵这关还没做通。


    因为苏家祖上出了好多能人异士,在眉州一地,与程家和史家都有亲戚关系。


    相互之间联姻也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彼此的关系。


    苏洵与程氏原本有三子三女,如今长子长女次女早夭,只剩下苏八娘和苏轼哥俩。


    曹佾等人在成都府换了一艘两千料的小船,采购了不少礼物,船上还有卸载了不少自京城带来的稀罕物品,说白了他就是干快递的。


    多是赵宗实独自准备的,送给苏八娘和两位未来舅子的见面礼。


    五日后,客船终于安然抵达了眉州码头。


    苏洵一早就带着府里的家丁在码头等候着了。


    “阿郎,船只来了!”


    “敢问贵客可是来自京城?”


    “你是苏涣苏大人的府上?”


    “正是,苏涣乃是我家二哥,请请请!”


    “在下曹佾,京城人士,你们先把东西抬上岸边。苏兄,贵府还有多远?能否帮忙叫几辆马车代步?”


    “哦哦哦,已经准备好了,将驴车拉过来!”


    咦?驴车吗?


    罢了,聊胜于无。


    接着就是苏洵懵逼了,你们这是出来游山玩水啊?


    还是把家给搬来了?


    没听我家二哥说起啊!


    光是码头堆积的物品,恐怕带来的两辆驴车都不太够,最后还是租了两辆马车才算是将所有物品捎带上。


    “你等先回成都休整,到了时间再来接某。”


    “郎君慢走!”


    在外头,这些人很有分寸,不会主动透露曹佾的身份。


    至于被人瞧出来另说。


    光是曹佾那身行头,就不像是普通京城人士。


    “曹兄来自京城,是做何营生的?”


    在苏洵丰富的阅历看来,曹佾不像是游山玩水的,更像是做生意的。


    光是那双手戴满的宝石戒指,就非是凡品。


    “做点漕运生意,主要是来眉州看看有什么可以往京城运的,这不马上就要大朝会了吗?一年一次大朝会,可是要来不少外藩人士的。”


    苏洵了然,也没太过深究。


    来到苏宅前,程氏与几个孩子都在。


    “这位是贱内,你们几个叫人啊!”


    “八娘/苏轼/苏辙见过先生。”


    “来人,将带来的礼物送于嫂夫人。”


    立马就有人从马车驴车上搬抬下十几二十口箱子抬进府内。


    光是那些木箱的外观,就不是什么凡品。


    “不可,不可,无功不受禄啊!”


    “唉,曹某与令兄苏大人也算是知己,在京城不方便,到了眉山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了嘛!苏大人的信应该已经收到了吧?”


    苏洵先是点头接着又摇头。


    苏涣确实给他写信了,但是只说让他好好招待朋友,没说他这位朋友如此慷慨啊!


    “好好好,曹兄,请里面请!夫人,午膳可准备好了?”


    程氏几时见过这么豪横的贵客?


    见苏洵一个劲给她使眼色,这才反应过来。


    曹佾早就在人群里锁定了苏八娘。


    倒是一个小美人胚子。


    只是对于赵宗实不远万里惦记这么个青涩的小丫头,有些不解。


    当真活不过二九年华?


    这种事情又不好当面问的,只好找机会再打探了。


    “曹兄,都是粗茶淡饭,不要嫌弃才好啊!”


    “已经很好了,我在京城见多识广,还没见过如此精致的膳食,甚好,唔,甚好!”


    苏洵知道人家是给主人家面子,只是一个劲的劝酒。


    “苏兄,我观你家女娃生的标致,可有许配人家?”


    “未曾,孩子还小,并未及笄...”


    等你闺女及笄还得了?


    比起完不成任务回去被阿姐大卸八块来,还是委屈你老苏吧!


    “之前就在苏大人口中听过不少次,侄女年幼但颇为聪慧,从小便会作诗词,可有此事?”


    这些东西自然不是苏涣告诉他的,而是赵宗实在他离京前一晚给他灌输的。


    “我这个二哥,总是...唉,我也不瞒曹兄,确有此事。我原本有三子三女,如今就剩下她一个女娃了,所以每每随着两个弟弟一起学习,倒是博闻强记,很是聪慧。”


    “女娃聪慧必有前途,所以曹某才不远万里想来亲眼看看,现在看来,公群兄并未夸赞。”


    “曹兄的意思是?”


    “我有个外甥,如今二八年华,舞象之龄,为人聪慧,就喜欢找那些同为聪慧之人交朋友。当然,苏兄你懂我的意思吧?”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苏洵还有什么不懂得?


    合着是自家二哥保的媒啊!


    这个二哥,信里也不说清楚的。


    “既然是二哥保的媒,明允自不会说什么不的,只是闺女还小...”


    “明白明白,苏兄可知科举改革之事?如今只要进入殿试就不再黜人了。”


    “当真?二哥并未在信中提及此事啊!”


    “此次曹某从京城就是公群兄拜托顺道来眉山,接你一家去京城备考后年恩科的。”


    “某在眉山未曾听闻后年要开恩科啊?”


    “这不是就知道了吗?”


    曹佾也是纳闷,好端端的庆历年号都用到第七个年头了,赵宗实怎么知道后年就又要改新年号了呢?


    可以说,自己这位姐夫改年号真的很是频繁啊!


    死一个儿子就改一次年号,算是冲喜吗?


    之后两个人喝了很多酒,曹佾酒量不错,一直在旁敲侧击一些自己想要确认的东西。


    最后他惊奇的发现,这些猜测居然都是出奇的相似。


    不,应该说这都是真相!


    要说赵宗实不懂看相,他现在都不信了。


    两个人一顿午膳吃到晚上,家里的仆人来来回回送了十几二十次,又是加菜又是添酒的。


    “程娘子难得没有抱怨三郎君的。”


    苏宅里不光有苏洵一家,还有苏涣一家在,只是家眷跟着苏涣去了京城,只剩下一些丫鬟婆子看顾院子。


    “何时见过京城来人送这么多礼物的?”


    “敢在背后议论主君,快点走!”


    管后院事务的管家婆子呵斥一声,也是心惊那么多礼物。


    恐怕眉州知县知道了,也会主动上门示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