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丰臣遗梦 > 正文 第二一八章 天罗地网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庆长三年腊月二十八日正午,秀保命藤堂高虎率领小宫山晴胜、小笠原隆清以及三百名由霸王备假扮的家眷、侍从,押运着十余车进献给秀赖和淀姬的礼物佯装本家主力,由郡山城出发,沿奈良街道向大阪惣構空堀附近的平野口行进;与此同时,秀保本人则乘船秘密前往岩室城,与事先驻留在纪伊国的那须资吉会师,之后在数艘商船的掩护下,率领三百名枪足轻、二百名铁炮足轻以及三门大筒,与速水守久一同前往木津川东岸的博劳渊水寨。

    此前一刻,堀野幸澄便奉秀保之命先行返回大阪,向前田利长和大野治长告知秀保已经出城的消息,并且暗示两人秀保此行并未携带太多兵士,可在半路实施截杀,无需等待他们抵达三之丸的玉造口。

    本来前田、大野皆对这一提议表示赞同,并已准备抽调青木一重的八百御马廻埋伏在距离平野口南端五里处的小桥村(即历史上大阪冬之阵“真田丸”所在地)篠山北麓伏击秀保本队,无奈此时前田利长接到横山长知的书信,说是三百军势被新庄直赖围困于高槻以北的泽上砦,必须前田利长亲自前去方肯放行。

    前田利长立即将此事告诉大野治长,希望大野能暂代总大将一职,而他自己则率十二名马廻前往高槻,一旦“误会”解释清楚,便立即携三百精锐返回大阪增援大野军。

    果不其然,大野治长并未爽快地答应前田利长,而是以“顾及少将安全”为由,派遣中岛氏种麾下大将江原对马守高尚率五百御马廻“陪护左右”。

    考虑到兵力不足,大野治长临时将山崎家盛的五百军势分成两股,其中三百人交由中岛氏种,加之此前安排的五百人,驻守南门的总兵力达到八百之众;剩余的两百人则由山崎家盛指挥。转移到大阪北入口京桥一带驻防——这里是前田家三百精锐进城的必经之路,大野治长之所以放置如此少的兵力,原因无他,乃是坚信前田军和江原军会一同由此入城,到那时,这里便有一千人驻守,绝对无懈可击。

    由于接到秀保改走平野口的线报,大阪东面的防守自然也就薄弱了许多。起初,大野治长仅打算安排津田信成的三百军势驻防北到青屋口,南到玉造口的东三之丸广大区域。不过这却遭到前田利政的反对。

    作为前田利长的弟弟,他的脑袋可比哥哥要聪明些:“津田长门守乃是狡猾奸诈之徒,若是将一方重担完全交给他,很有可能做出背信弃义,见异思迁的卑鄙行径。”为此,他向大野治长进言,从驻守内城(本丸、二之丸)的八百青木一重军中抽调三百人协防城东。

    而惣構以西的船场,如前文所述,乃是无关紧要之地。加之兵力不足,且有七手组中的两支驻守(船场、难波桥各一支),大野治长仅仅抽调二百名御马廻交由大野治房,让其沿九桥西侧来回巡视。一有情况便向三之丸汇报。这里所说的九桥并非一座桥名,而是密布大阪惣構西侧的九座桥的总称,最南端为鳗谷桥,最北端为今桥。两者相距近十四里,却仅有二百人把守,大野治房可不是傻瓜。软磨硬泡终于又从大野治长的亲卫队中调出了一百人,使得每座桥口的兵士勉强达到三十人。

    环城三面的惣構则是青木一重亲自率领三百御马廻镇守。

    所谓惣構,便是大阪的城下町,是三之丸以外的一片区域,这里作为平民商贾聚集地,地域宽广,地势平坦,本来非布置重兵很难固守,不过秀吉命人于其四周深挖堀壕,引淀川、大和川之水灌之,这才稍稍改变了三之丸的劣势。上文所说的九桥,便是由船场通往惣構的西面通道;至于东面,森口、大和三桥将三之丸与沼泽地隔开,易守难攻,况且有津田军和三百御马廻兼顾防守,无需青木一重多操心;因此,最关键的便是有四座桥通往上町高地的南面,这里才是青木一重重兵所在,三百军士有八成部署在这四座桥畔,一是防守,而是负责接应派往野外伏击秀保的军队。

    三之丸紧紧包围着二之丸,却也是一面靠水,三面被惣構包围,这里是大名屋敷所在地,本来也应该效仿惣構引水灌堀,可惜秀吉突然去世,这一计划也暂时搁置了,四周只留下二十余米宽的空堀,不过这也足以让人望洋兴叹了,想当年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也不过是八米左右的障子堀罢了。不过兵力着实吃紧,为了满足二之丸和三之丸的防守,大野治长仅是在三之丸通往二之丸的五个桥口——大手口、极乐桥、京桥口、青屋口以及玉造口的起端各配备二十名武士巡逻,至于桥口的防御,除了东面由津田军负责、北面京桥由山崎负责外,其余桥口皆被放弃,而是改由守备桥末端的虎口。

    剩下的五百御马廻以及大野治长的一百亲卫队则是留守内城,也就是四面环水的二之丸和本丸。这里的地形就如一个“回”字,最外面的“口”字是二之丸,里面的“口”字是本丸以及与之相连的西之丸。

    二之丸除去青屋、玉造、京桥三门外,仅剩下大手门(樱门)、极乐门需要防守,相对而言就轻松了许多,再者由于是内城,防御设施也是应有尽有,虎口自不必说,多闻橹、角橹、重箱橹一应俱全,大手门处更是有号称石山本愿寺时就不曾失守的“千贯橹”。

    话说当年织田军久攻不下石山城,于是军中便流传着“纵使用千贯作为犒赏,也要设法贡献这座城池”的说法,这座双层橹楼由此得名。当然这只是题外话,总之,对于防守二之丸,大野治长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这一功劳不能便宜别人,他特地将三弟大野治胤安排在此,率领三百军势驻守。

    至于本丸,大野治长率堀野幸次及二百军势坐镇,虽然也是四面环水,但由于本身地域狭小,且主要是生活区,因此并不能很好的防守,大手门南面的丸马出已经算是最坚固的防线了,由此可见本丸防御的薄弱。说到这就要提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阪之阵”,冬之阵时德川军连惣構都未曾攻入(十万对二十万),而夏之阵时仅仅两天便灭亡了丰臣氏,原因为何?就是德川家康欺骗淀姬和秀赖,命人将除了內濠,也就是环绕本丸的壕沟以外的所有堀和水壕全部填平,如此一来,纵使有八万大军(幕府军十五万),又能奈何?所谓自毁长城,便是丰臣家灭亡的直接原因。

    当然,现在的大阪城还是固若金汤,不过大野治长忽略了几个事实:其一,他手中的兵力没有数万只有数千;其二,船场的两支七御马廻不一定会如他想象的那样保持中立;其三,他只是个家臣,并不能保证向秀赖效忠的七手组会完全听他吩咐,即便组头乐意,底层武士也不一定愿意为他卖命;其四,当然也是必要致命的一条,三千多人的军势却要八面张网,如此兵力分散,怎会有好果子吃?

    不过大野治长自有他的想法:八百对三百,伏击肯定成功,而伏击一旦成功,这些部署也就多余了,这样一来,上面的种种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实在不行,还有五奉行和五大老的调停,有前田利长在,要死一起死,他有什么好怕的?而前田利长是前田利家的嫡子,那是绝对死不了的,他死不了,我大野治长还会有事么?

    总之,“伏击肯定成功,即便失败也不会死”,这根救命稻草被大野治长抓得死死的,殊不知,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这一章可把我累坏了,大家有所不知,为了找一幅丰臣时代的大阪地图我可是绞尽脑汁!现在网上的大多是江户时代,也就是大阪之阵后的大阪地图,那时候的大阪只有丰臣秀吉所建居城的四分之一规模啊!后来查阅了许多日文网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大阪天守阁”的类似官网上找到了一幅,ohyeah!但是具体的地名就要自己摸索了,可能会有一些失误,但是总体上还是没问题的。顺便说一下,日文维基上的大阪之阵地图有些误差,特别是三之丸、二之丸的构造与事实有出入。江户时代的大阪是没有三之丸的,因此面积皱缩大家也能理解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你们可别说这章水啊,这可是熊仔最卖力的一章了,兵力部署,相关地名,相关设施全都是要查好久,大家给我些鼓励吧,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