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庄主 > 第三十六章 奔跑在作死的路上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这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管家!

    这个发现让吴天不由有些懵比。来到山庄已经一个多月,一直以为这个整日捧着易经、道德经,有些奇特的管家,是如同自己一般生来懒散,并不怎么愿意管事,却没想到人家心忧苍生,想管的不是山庄……而是天下。

    野有遗贤?不应该啊!

    若真是大贤,当初在山庄危难之际,又怎会眼看着崔小娘子坐困愁城,而不伸手相助一二?可若不是大贤,作为一个管家,不关心庄中的生计,却去关心天下民生又算怎么回事。有那闲心还不如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

    比如那种雕菰米,软糯香滑,难得的好粮食,偏偏染上病菌便整片绝收,不应该多关心一些吗?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雕菰饭、莼菜羹,这是大唐难得让后世人要羡慕的美食啊!

    眼睛看向小娘子,以目光表达着自己的疑惑,崔小娘子此时却仿佛没有看见,只是将目光投在李二管家身上,轻声的问道:

    “先生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圣上难道不管吗?”

    小娘子称这李二管家为先生?

    居然不是管家二字,这其中莫非另有渊源?吴天不由更加迷惑,伸手挠了挠脑袋,觉得脑仁有点不够用了。自己最近可没少支使这位李二管家,而这位李二管家也默默的便去做了,并无一丝异样,让自己支使的心安理得,若现下真的另有渊源,那可就尴尬了!

    “圣上如今只顾享乐,又岂会在意这些。这些庄户之所以破落,其实也与圣上有莫大的干系。自去年开始,圣上任命户部郎中王鉷为户口色役使,并下敕免除百姓当年租庸调,京畿之地便开始民不聊生!”

    李二管家语气缓慢低沉,不觉已有一丝沉重的感觉浸入其中,可口中的话语却让吴天和崔小娘子更加莫名。免除赋税对百姓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怎么听这李二管家的语气,似乎事情反而向着不利百姓的一面在发展呢?

    “赦免百姓当年的租庸调自是好事一件,可这位户部郎中王鉷自出任户口色役使伊始,便别出机杼,以实物赋税需要运输为由,向所有百姓再次征收巨额的运费,使得民众负担不减反增,生活愈加困苦……”

    “这是乱政!百姓将赋税缴纳后,便代表着自己应付的责任已经完成,至于怎么存储、如何运输、会有多少消耗,都应该是官府的事,怎能将之转嫁到百姓身上?如此以往,日后官仓若有莫名消耗,岂不可以光明正大的让百姓再缴纳一次赋税。这样的乱政,怎会从朝堂之上通过?”

    吴天有些动容了!这是盛世大唐啊!传说中百姓淳朴、吏制清明的盛世大唐,真实情景……竟是如此不堪吗?不仅吴天,崔小娘子此时也满脸的难以置信,毕竟听澜山庄没有田赋,所有庄丁也皆是府中下人,并无户籍,这些有关赋税的糟心事,她还真的从未真正接触过。

    “小郎君说的是!这就是乱政!然则朝上衮衮诸公偏偏就是通过了!都是积年的老吏,岂会不知王鉷此举对民生的伤害,然而皆私心作祟,百姓破产他们便能集聚更多的土地田产,所以皆是有目如盲视而不见罢了……”

    “……”

    听着李二管家愤愤的解释,吴天竟一时之间无言而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站在那些贵人的角度,这竟然没什么不对!赋税、民生……与我何干,我仓廪充足,生活豪奢才是正理。

    只是……这李二管家口中小郎君的称呼,让吴天依旧有些哭笑不得。明明三十了,如今看着也就十六七岁,一个月来竟然缩水的厉害,脸嫩的让吴天都有些不好意思见人,幸好……如今这种缩水的趋势总算渐渐停止,让吴天不再担心自己某天会缩成了一个生命的原点。

    “不仅仅如此,还有更让人气愤的事……”

    李二管家语气越发愤然,仙风道骨的气质已是荡然无存,如同一个后世的愤青般激动的挥舞着手臂。

    “我大唐自立国伊始,战争便从未停息,京畿之地更是府兵征召的重点地区,每战必有大量死伤,然……边关的将军们,为显功绩隐匿诸多伤亡,使得很多士卒已然身死,却仍未注销户籍。

    这原本也不算什么坏事,毕竟在籍的士卒可以免除租庸调,还能为家中保留一份田地,多一些收入,这是将士们用抚恤换来的一点默契。可是,王鉷却不管这些,一心敛财,将这些有户籍而已战死的士卒,都当作逃避赋税处理,将戍守边疆六年以上者全部征收租庸,有人甚至被追缴三十年租庸。”

    “民众不去申诉吗?”

    “如何申诉?毕竟……确是逃税了!”

    “不能如此说!府兵战死未消籍,虽免了一些赋税却损失了该有的抚恤,这应该是兵部和地方的错,丝毫怪不得百姓,又怎能算是逃税?如此行事,这让那些战死的英灵如何安息,让那些依旧在执守边疆的士卒如何安心!此举……虽得了一些赋税,却无异于剜肉补疮,祸国殃民!”

    这真的是盛世大唐?吴天觉得自己可能来到了一个假的大唐。

    听着李二管家一层层的揭开这盛世中隐藏的腐朽,不由与小娘子面面相觑,顿觉这头顶的天空都是一片黑暗,隐隐有乌云正在聚集。

    这哪里是收税,分明就是作死!

    府兵驻守边疆与敌戮力死战,没有抚恤不说,这些人还在他们身后夺其田地,卖其妻儿,让他们流血又流泪。如此行事,简直就是在逼人造反!难怪将来那些精锐的边军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安禄山、史思明作乱。难怪平息安史之乱,富足的大唐却要向回鹘借兵。这作死的境界,硬是高明的毫无槽点!

    “小郎君果然是个明白人!然则同样如是,衮衮诸公依旧视而不见,任由王鉷胡作非为,祸害天下,让人羞于为伍!”

    羞于为伍?这话说的,好似你一个二管家有多了不起的身份似的。

    “圣上难道不管?”

    小娘子很是不解!当今的这位传闻英明至极,怎会任由王鉷如此祸乱天下。

    “小娘子,你知道王鉷聚敛的财物都去了哪里?”

    李二管家嘿嘿冷笑一声继续说道,

    “都在圣上的内库之中!如今的圣上……不是开元年间的圣上了,早已无心朝政流连后宫,贪念美色用度豪奢,传闻还因此称赞王鉷善于理财,着实褒奖了他一番!”

    “……”

    小娘子瞪着眼睛,嘴唇蠕动半天,竟也说不出话来。即便是剜肉补疮,剜出的肉也该放在该放的地方,这乱政虐民得来的钱财,居然……不归国用,成了一家的私藏,这委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李相公也不管吗?”

    吴天觉得还是要问问,他对朝堂之上了解的太少,难得这李二管家居然如此熟悉朝政,虽与他管家的身份极不相符,殊为可疑,却也正好能让自己对这大唐多一些了解。对吴天来说,即使只是多了解一点,那也是极为难得。

    “李相公……”

    李二管家声音略略的顿了一下,神色间略有一丝无奈与不屑。

    “这位权相……之所以成为权相,除去心机深沉之外,便是善于揣摩当今圣上的心意了!圣上想要聚敛财物以资用度,他又怎会去无端阻拦呢,只怕是看着王鉷受宠,恨不能以身代之吧……”

    “……”

    满朝官宦都奔跑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行吧,自己只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屁民,知道这些又能如何?

    跑去告诉唐明皇,你这样不对?如此下去,将来会有个安史之乱?只怕走不到宫门,便会被人砍成肉酱,死的没有一点意义。名为盛世却隐藏了太多的阴霾!不管了,这天下是李家的,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随他去!有那么多作死小能手存在,自己还是躲远一点为妙。

    且先留着这有用之身,藏在这庄中混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