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时代霸主 > 第二一九章 顶级杂志社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一旁的何云舒不太明白,李枫为什么如此看好混元游戏工作室,这家游戏工作室的产品目前还没有经历市场的检验,成败与否还是个未知数,这么快就下注,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不过她的这个疑问并没有提出,毕竟李枫不是普通人物,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而对于李枫来说,这个时间点是投资混元游戏的最好时机,等到《混元剑侠》正式发售之后,混元游戏工作室在市场上就有了一定的资历,再加上这款游戏的销售业绩也很不错,据说当年正版游戏的销售量突破了十万大关,红火了一段时间。

    到了那个时候,要想仅仅用两百万换区他们75%的股权,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可能两百万连控股权都买不到。

    所以这次李枫也是打了一个时间差,以较低的成本成为了这家工作室的大股东,正式布局游戏这个大产业。

    走出了工作室,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春日的暖阳下,大学城里的学生都如同外出采蜜的小蜜蜂一般,开始在金山湖镇上游玩。

    这里不仅风景清丽,而且具有别样风情,特别适合情侣一起游玩。

    而此时,已经有不少男男女女来到了小镇上,使得整个小镇热闹得像一座小型城市。

    “学姐,劳烦你一起陪我考察,中午我请你吃个饭。”李枫说道,“想吃什么?”

    “那就去吃烧鹅饭吧,金山湖的烧鹅饭是最有名的。”何云舒笑着说道。

    “好啊,那就去尝尝。”

    ……

    中午时分,老教授谢长庚回到了江州工业大学,在专为教授准备的职工食堂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之后,准备回到自己的教授楼休息一下。

    刚起身,谢长庚的手机突然响起,是《经济家》杂志社的总编辑李长风打来的电话:“喂,谢教授啊,我是《经济家》杂志社的李长风。咱们之前说的那期约稿,不知道谢教授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打算在下一期也就是4月10日出版的刊物上头版隆重推出,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说短不短,但说长也不长。”

    “噢,老李啊,之前你们的副总编就给我打过电话,这期你们主推的题材是互联网投资模式创新,这个选题非常好,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考虑,不过要形成一万字左右的长篇论述,恐怕还需要三到四周的时间,最迟4月1日交稿,怎么样?”谢长庚说道。

    《经济家》杂志作为国内顶尖经济类期刊,不仅发行量巨大,达到了三十万册的规模,而且无论在商界、政界乃至学术界,都有极强的影响力。

    平常的教授想要在上面发表一篇豆腐干文章,都是要求爷爷告奶奶的。

    这次《经济家》杂志社为了互联网经济这个大型选题方向,特地向谢长庚教授约稿,还给出了第一篇万字稿件的位置,这对于谢长庚这样的顶级教授,都是不常有的待遇。

    老谢至今在《经济家》杂志上发表过六篇文字,其中三篇还是一千字左右的豆腐干,另外最长的一篇稿子,也就是六千字左右,而且拍在第三篇的位置。

    由此可见,头版第一篇万字长文,那绝对是整期刊物的扛鼎大作,特别是年初这几期,是为整一年定调的,分量都特别重。

    可以说这次4月10日发行的2002年度第三期《经济家》杂志,是全年度最重要的一期,作为这一期的头版大作,杂志社的重视程度自然是极高的,连发行日期都比惯例推迟了五天。

    所以眼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杂志社的主编,也是国内著名经济学教授的李长风就给谢长庚打来了电话。

    “老谢啊,你这篇稿子是我们这期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提前二十天左右拿到稿子,然后还要就其中的问题就行修改和讨论,这一来二去非常耗费时间。”李长风说道,“所以希望您抓紧时间呐,最迟最迟3月20日要把稿子给我们,您看怎么样?”

    “20日?”谢长庚深吸了一口气,“好吧,我抓紧一点,20日之前把初稿给你们。”

    “好,那就这样,有任何问题可以找杨副主编。”

    “好的。”

    谢长庚挂了电话,脸色却不大好。

    按理说他应该高兴,毕竟《经济家》杂志年度重头大作落到了他的头上,得到了这份资历,他又能在学术界更上一层楼了,但是谢长庚的心里隐隐有一种忧虑。

    沿着一条梧桐小径走回了教授楼,谢长庚在书桌前坐下,慢慢地在紫砂壶里倒上一壶香茗,品了一口,打开了自己的记事本。

    趁着刚才的功夫,谢长庚已经记录下一些关于互联网投资领域的最新思考,而这些思考,就是在第一节课的时候,由李枫启发而得到的。

    谢长庚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作为国内顶尖的经济学教授,居然不如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

    这是一种巨大的挫败感,是他几十年教学生涯所不曾遇到过的。

    “李枫,李枫……”谢长庚的嘴里喃喃说着。

    这次《经济家》杂志社的约稿,谢长庚原本已经搭好了框架,但是今天早上跟李枫的一番辩论,使得他彻底推翻了之前定力的框架,也就是说,这篇万字长文又要从零开始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二十天的时间显然非常吃紧。

    谢长庚抓了抓脑门,原本对自己知识体系非常自信的他,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就是自己的整个认知结构已经落后了。

    这种落后不是一个知识片段的落后,而是认知逻辑和认知框架的落后,这种落后是非常致命的。

    对于自身要求极高的谢长庚,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认知落后于人,而且是落后于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

    所以原先搭好的文章框架,现在必须要整个舍弃,重新建立起一个更先进的框架,但这显然不是件简单的事,可能光搭框架,就要花费他起码十天以上的时间,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次的约稿恐怕是来不及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