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西周王朝 > 第七十五回 宋卫分殷灭唐戒酒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成王今年十六岁了,周公旦三年前,以“奉成王之名平三监和武庚之乱。”现在也只好以“成王之名来安殷民。”于是周公旦把殷地邶,鄘,卫三地从新划分,一半殷民由殷后微子统领,代武庚为侯,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微子。另一半殷民封于康叔封,国号为卫。&1t;/p>

    叔封开心的得到当初四哥姬旦的承诺,得到封分,这么大的事情怎好不庆祝一番,并铸鼎铭文纪念此事,铭文说:“王朿(ci刺)伐商邑,令康矦啚(bi鄙)于卫,休显国土,烎(yin)德天卬(ang),乍厥尊彝簋。”康叔得封之后,从浚邑食邑迁徙到殷都,也就是卫都。其实浚邑就在殷都边上。从此,邶,鄙,卫,都属卫风范畴。&1t;/p>

    再说殷国的另一半封于宋,摄政的姬旦对微子说:“微子,你的祖先成汤,能够孝敬,圣明,广大,慎远,被上天眷顾佑助,承受天命,他用宽广的胸怀来治理臣民,除掉暴敛之徒,功绩垂告天下,德治传于后裔。你微子,作为殷之长子,尊崇圣德,效法先贤,继承先王的传统美德,恭敬神和人,上帝对你的美德很欣赏,下民对你很敬仰,现在,你作为周王的贵宾,跟王家一样美好,世代锦长,永世无穷,立你为‘奉成汤祭祀,作为上公’。治理这片殷地,望德垂后裔。”&1t;/p>

    “微子,你去布你的政令吧,你要不辱使命,遵循常法,保卫周王室,弘扬你先祖的弘道,规范你的人民,长治久安,居上公之位,世袭罔替,成为万邦楷模。好好的干,仕周不倦,我不会亏待你的。”&1t;/p>

    微子得封“上公”而去。&1t;/p>

    周公旦这段话中对微子应用了赞美之词,说:“上帝对你的美德很欣赏,下民对你很敬仰。”成为历史的笑柄。&1t;/p>

    微子这个殷商的卖国贼,终于战胜了帝辛以及武庚,代殷民称宋,是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同仇敌骇的鲜明写照,是最好的案例。现在好了,“你作为宋国国君,你有本事就显摆吧。可任你怎么有能耐,终究是诸侯小国,成不了大气候,和当初帝辛封你为微国国君有何区别?只不过是你咽不下这口气而已,就算是身败名裂,你也要和帝辛斗到底,自己当不了天子,你帝辛也别想当成,也别想当得长久,最终把他搞垮,大家都不当。现在实现了,大商垮了,殷国反周失败了,现在终于轮到你微子了。你虽然活到了现在,但你面对着殷民,你笑不出来,你还是好好治国吧,以功赎罪。”殷民的有德之士如是说。&1t;/p>

    微子作为宋国公,那么他的微国怎么办,是否继续还在原地延续,还是他迁,还是另封?此为后话。&1t;/p>

    再说康叔姬封得封卫国,居黄河和淇水之间,统治旧地殷民。周公旦担心忧虑康叔年轻,管理不了殷民,多次告诫康叔,要他寻访殷民大贤来帮助他一起管理殷民,并总结大殷的兴盛和灭亡的原因,努力为政为民,爱护殷民,以仁德感化殷民。尚德慎刑,敬天爱民,用德政教化殷民,巩固周王室的统治。&1t;/p>

    周公旦对康叔封弟说:“封弟,你现在是卫君了,我代成王大诰治殷之法”。&1t;/p>

    “封弟,你先要知道,得天下的不易,父王文王,崇尚德教,慎用刑罚,不欺负无依无靠之人,任用当用之人,尊敬当敬之人,威慑当威慑之人,以此彰显于人民,造就华夏之邦,小周之民,以及联盟几个友邦,共同治理西部之地。文王之圣德,感动了上帝,降大命于文王,灭大商,接受天命和接受殷民。继承文王的基业是长兄武王,所以你这位年轻的弟弟才封在这里为君主。”这也太美化周文王了,不过不要紧,往脸上贴金,可以理解,关键是姬封另有想法。&1t;/p>

    姬封听了这段话,心里嘀咕,“这灭商之功乃长兄武王之功,怎么老算在父王文王名下,把长兄武王变成是继承文王天下之人,这开国功勋明明是武王,否则,何为武王,文王还是武王追封的,难怪天下人都不服你四哥,老拿父王来说事,来压我。现在我也想明白了,你只有把所有功劳全部归到文王的名下,你才有理由兄终弟及,如果是武王灭大商,嫡长子继位,那是正统。你这么说,不就是要我承认文王得天下之说吗!”&1t;/p>

    姬旦继续说:“啊,年轻的封,你要恭敬地追随文王,------,革新殷民。”&1t;/p>

    “你要以殷治殷,用殷人先祖圣明先王的仁德之法,治理殷人后裔,就容易多了,殷人就能够接受,不会反对,要教化殷民,宣扬先王殷侯的德政,用来安治殷民,作为治理殷民的法则。现在的殷民不加管教,就不会善良;不善良,就没有必要保存殷民之国。”&1t;/p>

    卫王姬封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用殷人之法,治理殷人,这殷法,殷人已经习惯了,用德政来安顿殷民的心,丰足他们的衣食,顾念他们的善良,宽容他们,不要怨恨他们,更不要制造双方的怨恨,来增加摩擦,减轻他们的徭役,来表示安民的诚意,使殷民之地安宁。&1t;/p>

    姬旦又说道:“啊,努力吧,年轻的封弟,上天不是就帮助你一个人,你要时时刻刻记住我的教导,要记住你的使命和责职,注意殷人的风吹草动,随时安治殷人,不要忘记警惕性,你就可以世代保留殷民之所的卫国。”&1t;/p>

    姬封应道:“臣弟一定经常听取哥哥的教导,时刻保持警惕性,宽待殷民,感化殷民,教化殷民,保证使殷民安份守纪,保证卫国人民安宁,使上天不会抛弃卫国。”&1t;/p>

    摄政的周公旦又封姬载为冉,是为冉季。冉季也很开心,跟四哥姬旦未错,站对队伍了。&1t;/p>

    成王四年冬祭,天下诸侯开始朝贡,已经有大小诸侯和附庸六百多个,比武王当年多了一倍之数。武功的效果显现,天下诸侯服硬不服软。&1t;/p>

    成王五年,淮夷初定,可北唐国又生暴乱,唐国,尧帝后裔的一支,人家不服周,人是大商封的国家,服商,不服周管,周公旦一怒之下,大举攻伐唐国。“三监之乱,我周公旦都可平定,一个小邦翻不了天,灭之,彻底灭之,绝不留下后患。”周唐相战十个月,唐王寡不敌众,战败,唐王自裁。成王五年冬,北唐国被灭。这是周公旦记恨当年唐王出兵救援商军徐行之恨的报复,当然还有隐情。&1t;/p>

    保留尧帝后人的一支封于蓟地。蓟国,侯爵,姓唐,后有蓟姓。&1t;/p>

    灭了唐国,这个唐的名号封给谁呢,周公旦想来想去,心生一个妙招,这一招可以一箭多雕。&1t;/p>

    私下称摄政王的姬旦封成王最小的弟弟叔虞于唐,北唐在太原盆地,而此唐在汾水之东曲沃之地,方圆不到百里,故曰唐叔虞。和原来的北唐一点不相干,就是个名号问题而已。唐叔虞属地,西与郇国相邻,南与倗国接壤,北与霸国临边。&1t;/p>

    这里还有一个唐叔虞受封的“君子无戏言”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也就不多说了。其实,“桐叶封弟”的故事,这个时候出现,是周公旦就势表明灭唐而封唐于成王之弟的一个公示天下的伎俩,表明周公旦没有摄政,成王说的话依然管用,君无戏言,王权还在成王手中。自己只是辅政大臣之意,以此来缓和此时周公旦摄政遭到天下人反对的局势。&1t;/p>

    而唐国暴乱,追究责任,追究其原因,也就是小事一桩而已,原来是唐国人酗酒闹事造成的,不是成心想反,这也表明唐人内心里对周王室的统治不满,压在心底的石头被酒一催化,酒后失言,酒后闹事,导致渲染反周大波,最后导致失国。对此,摄政的周公旦害怕了,三监之乱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殷人的心里还存在怨恨和不满,甚至还有反周的浪潮。为警告殷民,杜绝殷民借酒闹事,酿成大乱,致使天下不稳,周公旦借机灭了唐国,又将唐国名号封给成王之弟,而且由成王所封,还有一个美丽的“桐叶封弟,君无戏言”的美好传说,以此堵住天下人的嘴巴。&1t;/p>

    此处之所以说北唐国,因为南面汉水之地还有一个南唐国。&1t;/p>

    周公旦还以北唐酗酒暴乱为由,以此为鉴,同时决定在殷民之地实施“戒酒令。”&1t;/p>

    成王五年底,春节将至,周公旦担心殷民酒后闹事,下令戒酒,条令严禁如下:&1t;/p>

    “宣布卫国全面戒酒,不许酗酒。违令者,斩杀。”&1t;/p>

    “聚众饮酒者,绝不放纵,逮捕送京,我将杀掉他们,以示戒酒令。”这是周公旦原话。&1t;/p>

    “对于殷商百官辅臣饮酒狂欢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我绝不姑息养奸,处置这类人,就是如同杀戮,绝不赦免。要强行断绝国民饮酒。强制官员戒酒。”这也是周公旦原话。&1t;/p>

    “只有祭祀时,方可饮酒。而且只许饮黄酒鬯(netg)酒,不许饮名贵的酒,如白酒秬酒之类好酒。不许大吃大喝,要扼杀吃喝之风,管制殷民酣乐于酒中。”&1t;/p>

    戒酒令下达之后,周公旦大杀一批违令者,尽管如此,饮酒者还是不能禁绝。酒这东西,有瘾君子,也已经形成酒文化,无酒不成席,喜事饮酒,丧事也饮酒,祭祀,庆典也饮酒,招待客人不得不用酒,没有办法,已经形成世俗,如何能改掉周公旦所述的“恶习恶俗!”周公旦也只能是一时的安邦政策,不是长久压制殷民之法。你更不能搬出“文王之圣德”来压制殷人,殷人一提文王,就恨之入骨,你还老搬出文王来,还标榜文王限酒之法?遭吐槽啊。民心不可压,要适度,要顺,顺民心,民心顺,天下顺。&1t;/p>

    这条戒酒令一下,那酒厂就倒了一大片,酒器厂倒了一大片,相关行业倒了一大片。卫国的经济面临危机。最起码落后于其他地域诸侯国,这些酒类相关行业彻底倒闭,破产,工人失业。关键是仅仅一个卫宋殷人实行戒酒令,而其它之地照喝不误,这就体现一个天下,两个指令,双重标准,不公啊不公。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反抗。压力越大,弹力越强。&1t;/p>

    万般都是命,一切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这是硬道理。只要影响国家安定团结的一切行为,从严从禁。&1t;/p>

    同一片蓝天,同在屋檐下,怎好两种制度,为何周人不戒酒?你们还是拿我们殷人不当一家人,我们还是外人,既然如此,我们另有想法,是正常的。有人这么想。&1t;/p>

    周公旦的治国安民策略还是不可取,还是要变革,否则还会出乱子,拭目以待。&1t;/p>

    时隔不久,宋国因为戒酒令,原来的大商的高官重臣显贵们开始不服戒酒令,开始闹事,这帮人有钱,旧势力还是有的,和那些殷民百姓酗酒闹事不一样,他们开始搞乡礼之俗,公开纠众喝酒,声张酒醴,宣传礼教,看上去无可厚非,乡礼自古有之,这是优良传统,你周公旦能能拿我怎样?他们开始叫板周公旦。&1t;/p>

    周公旦欲将这帮人抓来杀之。太王太后话了,“喝酒不闹事,光喝酒就杀头,这样执政是不是太暴,你真的准备让他们找到暴乱反周的由头?他们再次暴乱反周你怎么办?管控也是需要一个度的,喝酒罪不该杀头,警告一下,对这帮前朝士大夫加以适当管控,即可。”&1t;/p>

    周公旦见母后话,也只好另想他法,放弃杀戮。&1t;/p>

    这时,成王面见太王太后,说:“天下大势趋于平稳,可以重建洛邑,重建管控东方诸侯的东方伯都,有力的管控东方殷民,圆父王武王一个梦想,同时在建立洛邑的同时,在洛邑的边上,单独建立一个小城,来安置前朝贵族士大夫,便于对其管控,加以诱导,加大宣教力度,改造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转心臣服我周。”&1t;/p>

    太后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给予肯定,笑道:“那个洛邑边上的小城,就叫成周吧,表明是成王所建,也表明这帮殷商贵族士大夫,通过成王的宣教开化成为周人。可是你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需在你掌权之后。现在问题是你成王如何亲政!”&1t;/p>

    “祖母,孙儿何时可以亲政?”成王问。&1t;/p>

    “这个问题以后回答你吧,现在还不能确定具体时间,待祖母考虑周全之后再告诉你。”太王太后说道。&1t;/p>

    “孙儿明白了。”成王说道。&1t;/p>

    “亲政之前,必需在你举行成人礼之后,这事,祖母已经再操办筹备了,放心,我的宝贝孙儿。”太王太后脸上露出一丝常人很难看出的艰辛微笑。&1t;/p>

    “谢祖母辛劳。”成王拉着祖母的手说道。&1t;/p>

    成王成人之礼,成王能否亲政,周公旦愿意交权吗?能够轻易交权吗?还会继续摄政吗?权力双方是如何博弈的,请看下回。&1t;/p>

    &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