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左道 > 第七十一章 千年俗套是隐逸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石员外低着腰亲自引领着一位中年文士缓步走进花厅。这位中年文士一袭泛了白的青袍遮身,身形清瘦,神sè淡然,下巴处有一绺胡须不屈上翘,眉目间隐约有一股才士的耿介傲然之sè。他只是拱手向众位站着迎候的宾客作了一个揖,却不开口说话,径直走到上首的一张空桌旁坐下。就在赵、李二人所坐的桌子之旁。李三思这才注意到,这位中年文士所坐的桌子就只设了一张坐椅,看这情形似乎是他要一人独坐一桌上席了。

    李三思自己这一桌除赵县丞和他自己外,另有石员外的两名堂兄弟两位主家长辈作陪。那人一出现,众人便群相耸动,想必是颇有来头儿的贵客,却又为何不让他人相陪?李三思心中好奇,便低声询问紧挨着他坐的赵县丞:“那位独占一桌的家伙是什么人?”

    赵县丞斜瞥了那中年文士一眼,小声道:“他名叫韩一秋,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这可不得了啊。这萧山县近百年来可就这么一个进士。他在朝做过言官,后来因大胆上书言事触怒圣上,圣上将他责以延杖。他挨了板子后就辞官不做了,因此就得了一个清流的大名。后来朝廷屡次相招,他也始终不肯出山。这声名也就越发大了,很得地方上敬重,是这一片州县里最有清望之人,诗书文章也十分不错。

    他这些来一直隐居在乡里,不见外客,也不爱与人应酬。这韩进士这隐居乡间的rì子十分清苦,但是气节高得很。这远近慕名拜望巴结的人不少,他却常常是冷脸以对,宁愿自己过苦rì子,也不肯收人馈赠,到是颇有一些颜回之风。他断弦鳏居多年,多少富户情愿倒贴彩礼将女儿许他,他也不肯续弦。嘿嘿,了不起。”

    李三思更感不解,又小声问道:“韩一秋这等傲xìng的人物,怎么肯放下身段和一个土财主往来,还跑来喝他儿子的喜酒?”

    赵县丞瞥见同桌相陪的两位柯家人正起身和其他客人寒喧叙话,这才凑过头来压低声音答道:“听说前两年这韩一秋的夫人病逝,他与发妻情谊极深,却无钱营葬,又不肯求人,就很为难。这柯员外有个通房婢女的家里和这韩家是邻居,她从家里就听说了这个事。女人嘛,爱传嘴,就把这事跟柯员外说了。这柯员外虽然不通文墨,名声也不怎好,但素来敬重诗书。他是个有心人,就连夜给韩一秋运去了上好棺木,又包办了一切营葬杂费。因为这个事情,韩一秋就欠了柯员外一个大人情。既然欠下大人情,之后的许多小人情也就没法儿挡得住了。韩一秋傲xìng归傲xìng,却不是不讲理。你再怎么傲xìng,也不能冷脸对待你欠着人情的人吧?这之后,这柯家就和韩一秋偶尔会有往来。这一次韩一秋能来,柯员外是满脸放光呀。那张独座桌一早就是留着给他的。这既是尊崇于他,也是顾虑他不爱和人多话。”

    果然,韩一秋落座之后,厅内众宾客虽然都频频注目于他,却是无人上前见礼问候,这也是因为知道他不喜与人交接客套的脾xìng,也就不敢冒然打搅。

    李三思心说:“岂止是柯员外满脸放光?没法子,像韩一秋这样有声望有才学有脾气的清高隐士,那就是这大明时代的活圣人和大明星啊。”他本来对韩一秋耿介孤傲的做派颇不以为然,但是得知此人对亡妻感情极深,到像是位xìng情中人之后,李三思对他又心生几分好感,便向赵县丞道:“这等人物既然就在咱们邻桌,咱们该过去见一见礼才是。”

    赵县丞摇头摇得像泼浪鼓似的,说道:“这等高人贤士我是真心敬重,却不敢攀迎结交。你老哥我就是俗人一个,胸无大志,也没什么气节,好的是喝酒玩乐,到这儿来是找乐子拿红包的,却不是来找瘪吃的。要去你自去,我是不去的。”

    李三思起身走到韩一秋跟前,深深一揖,恭声道:“晚辈见过韩先生,问先生好。”

    韩一秋微微点头回礼,只是瞥了李三思一眼便垂下眼皮,目光看着桌面淡淡地道:“你也好。”这应答之间虽不失礼,但他冷脸拒人千里之外之意已经表露无遗。说李三思是“吃瘪”,也并非太过。

    李三思恭声又道:“晚辈斗胆前来拜见先生,并非有意打搅,实是有一事不明,想要向前辈请教:五柳先生陶公堪称先贤大隐,正如同先生一般。陶公曾作‘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之句。晚辈愚钝,不解其意,想请先生为我解惑。”

    韩一秋闻言心动,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一他眼,顿了片刻,终于神sè和缓地点点头道:“多谢。”

    李三思话已说到,再不多言,又是深深一揖,退回座中。

    赵县丞低声向他道:“我说的不错吧?这等清高隐士,傲xìng得很,不喜与俗人交言,多一个字也不肯说。你敬他,他也不会领你的情。敬重当然值得敬重,却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李三思摇头道:“我敬他哪里是因为他是清高隐士?隐士又有什么真堪敬重的?中国几千年来,隐士无数,大多仍旧是学陶渊明那一套儿:笑傲权贵,自甘清苦,田院诗书,采菊东篱。论情cao固然坚贞高洁,但是对于世道人心,乃至于自己的家人亲戚,又有什么补益了?不过是坐视世道糜烂而不顾不理,任凭家人饥寒而不为所动。陶公不就生生饿死了两个儿子么?也罢,就算不论这些。

    隐士们既然身负才智,闲居乡野,若是当真冷淡人情世事,为何不穷极自己求真求知之心,转而研推百物之理,论究自然之法,穷求造化之妙?可曾有隐士认真钻研实证过苹果为何要落地,rì月星辰为何运转?风因何而起?雨因何而下?雷电从何而来?当真就是一对老头老太在天上敲锤放电?人为何喝的是淡水,出的是咸汗?又为何吃的是香菜,拉的是臭屎?人怀胎当真是父jīng母血,不是父jīng母卵?萤火虫当真是腐草生萤,不是细虫产卵?”

    “总之,隐士们千年来隐来隐去,也没隐出个什么新名堂,无非是以诗书自傲,自矜清高,总是落了陶公的窠臼而已。皓首穷经的古板儒生都能有变化,宋儒的做派就与汉儒大大不同,隐士的这一套儿却真的是千年未变,当真最是俗套不过。这等人的可敬之处也就只是情cao坚贞高洁,不势利贪鄙而已。我方才去向韩先生致意,只是因为他感念亡妻不肯续弦,是个重情义的xìng情中人,这才敬他。与隐不隐士什么的,并不相干。”

    这一通闻所未闻的议论评点,直听得赵县丞目瞪口呆,半晌作声不得,心中在想:“这李老弟若不是奇人大贤,便是疯子狂人。”

    这时,花厅内突然又起了一阵喧哗sao动。却是柯员外将李三思题就的贺诗在宾客中传看。柯家名声不是太好,与他家往来的读书人不多,平rì也不曾有文人题诗作画相赠,柯员外本来也素敬诗书,也就当真将李三思题的贺诗当了一回事,就想向众人显扬一番,也有一些借机讨好奉承李三思之意。宾客之中本就没有当真是胸有才学之人,也就胡乱夸奖恭维而已。

    这事却引起了韩一秋的注意。他是饱饮文墨的文人名士,用完的墨水比别人喝的茶还要多,对于字画之类有着天生的敏感与兴趣。他招了招手,淡淡地道:“拿来,我看。”

    柯员外当即捧了纸卷,忙不迭地快步趋到他跟前,将纸卷放在桌面上双手展平,低着腰恭恭敬敬地道:“韩先生,您过目。”

    此时,众宾客喧声顿息,都注目过来屏息静气,想细听这位大名士如何当众臧否文字。这可是除缙绅士宦之外的普通百姓一生也难得一见的事情。赵县丞赶紧低头喝茶,心中暗叫要糟,李三思的丫头代笔的东西再怎么不错,又如何能瞒得过这位大行家?

    果然,韩一秋只是似乎不经意地扫了几眼纸卷,便开口点评道:“这诗:‘蓝田种壁夜,京兆画眉初。人鉴辉双玉,相将鹿挽车。’嗯,到也像诗,四平八稳。只是用典太多,‘种璧’、‘画眉’、‘鹿挽车’,四句而用三典,不免生硬堆砌。这是学诗不久的少年人最爱犯的毛病。也罢,反正是应酬之作,翻来覆去也就这么些意思。至于这字,嘿嘿,就有些蹊跷古怪了……”

    =========分隔线=============================

    请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