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武侠修真 > 论我和土著的二三事 > 第一五五章 入门大典(一)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袁琴琴一头从桌子边坐起。

    这是怎么回事?

    她一直以来以为孩子过得很好,可是她刚刚在梦里看见了什么?

    她看见孩子连衣服也没有穿。光溜溜的站在外面,表情可怜极了。

    “阿琴,阿琴,入门大典快要开始了你怎么还在睡?”姐妹几个都来叫她。

    是了,今天是入门大典,她却莫名在大殿外等候的偏厅里睡着了。

    一抬头人都走光了,只剩下自己的一群小伙伴担心的望向自己。

    她机械的跟着大家的脚步,脑海里还残留着的是小豆丁那孩子消失的一幕。

    他不好了吧?

    他离开自己,很不好吧?袁琴琴感到面颊上什么东西冰凉的划过,用手一擦湿湿的。

    又觉得自己不该这样想,小豆丁跟自己真正的家人在一起,怎么会不好。

    他们会像自己待他那样待他好的,甚至比自己还认真耐心。

    一定是这样……

    吧?

    她眼睛看向一边安安静静走着的女孩儿:“幽幽,听说你的卜术很厉害。能不能帮我占一件事?”

    黄幽怡遗憾的耸耸肩:“现在不太方便了,等到入门之后,看看能不能请君玉先生帮我看看我的灵眼。”

    “灵眼好了,我才能重新开始修习卜术。”

    她笑盈盈的问道:“阿琴,你是有什么事想问吗?”

    袁琴琴摇摇头,小豆丁毕竟是魔族,自从这孩子走了以后,她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很少再提他的事。

    毕竟是对立的种族,小豆丁回归魔族之后,他的立场就不应该再模糊了。

    至于在她心里,这孩子是魔族还是只是她的孩子,谁也不能管到她的大脑里去。

    入门大典在灵源峰前的广场举行。

    除了所有今年刚入门的明士以外,还有往届通过了扶摇试而留下修行的法者和更高阶的灵者们在一旁高处观礼。

    广场凌空建造在一整块削去了顶端般的山头上。

    沿着白玉石阶拾级而上,袁琴琴发现石阶边缘上有些青黄色的苔痕,可并不明显,像是被谁仔细的清理过一般。

    想来这次新人们的入门大典,诸天门很是重视。

    好容易才气喘吁吁登上了广场平台。

    只见整个地面都用白色大理石般的材质铺就。

    广场四周有大台阶供人站立观礼,中央一圈雕刻着密密匝匝的花纹,广场中分布竖立四根石柱。

    袁琴琴看着广场的布局不知为何竟然觉得莫名的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了。

    随着接引弟子的指引,站在为他们划分好的区域内,袁琴琴这才感到这里的空廓和明亮。

    一股气流将人们的汗味体味吹散,取而代之是这云雾缭绕之地,天然的露水清香。

    天气晴朗,四周有些积雪也早就被人扫走化去了。

    众人所面对的地方是一座雕花精美的高台,其上空空荡荡。

    袁琴琴几人站定之后,听到身边有人窃窃私语。有些人朝着这边不断指手画脚。

    她因为小巴的缘故身体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虽然小巴唯独听力不佳,但对于袁琴琴来说却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

    “这就是花氏一族……,看那德行,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大运气。”有羡慕嫉妒恨的。

    “长得好怪啊。”有随口吐槽的。

    “你们不要以貌取人……。”还有劝身边人不要以貌取人的。

    袁琴琴好奇的朝着那边望了一眼。

    刚想对那说“不要以貌取人”的人报以感激的眼神,就听那人道:“他们这样的,心机可深了,听说了吗,丑人多作怪。”

    我勒个去。

    袁琴琴表示自己已经不想说什么。

    一旁听到这话的不止她一人,还有吐槽女王石兰公主。

    她拉着袁琴琴的胳膊大声回敬道:“长相有什么好说的?他们可是真真的被劝留。”

    “放眼整个诸天门这么多届修行士,来来去去过江之鲫一般。”

    “真的能享受这殊荣的,恐怕也只有你们看起来不太顺眼的花家人罢了!”

    那边的几个听到这话不免转头,投过来几枚卫生眼。

    “那女子是谁?怎么这样说话。”一人问道。

    “别再说了……,那是凤国的公主。”这人恨不得自己没有生出这张坏事的嘴。

    得罪了凤国的公主是什么后果?

    虽说在这诸天门里表面上说是不分贵贱的,其实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她不应该坐在前面吗?怎么会在这花氏的队伍里站着,害我们认错!”

    “你还说!”

    “反正我不是凤国人……。”

    石兰因原本是早早就被鹤辇接来,免去了爬山的痛苦不说,还坐在了专门为皇家子弟准备的区域内。

    可她见后面来的袁琴琴等人都站着,只觉得屁股上像是长了东西一样坐不住。

    跟身边的石兰河磨蹭了半晌才跑过来,站在这里虽然又挤人又多,可她还是觉得做花氏比做石兰公主要自在得多。

    陆陆续续人们发现旁边的站台上也已经慢慢的或坐或站来了许多人。

    台上虽然还是空无一物,可却升起了一股股灵气,抚慰着人们躁动的心。

    不论是感到等得太久的,还是

    风有风声,雪有雪意,人们肃穆,气氛伟丽庄严。

    离开沧浪亭,穿过几条小街,我的皮鞋踏在小圆石子

    碎砌的铺道上总觉得不适意;苏州城内只宜于穿软底鞋或

    草履,硬帮帮地鞋底踏上去不但脚趾生痛,而且也感到心

    理上的不调和。

    阴沉沉地天气又象要落雨。沧浪亭外的弯腰垂柳与别

    的杂树交织成一层浓绿色的柔幕,已仿佛到了盛闲地数着水上的游鱼。一路走去我念

    念不忘《浮生六记》里沈三白夫妇夜深偷游此亭的风味,

    对于曾在这儿做“名山”文章的苏子美反而澹然。现在这

    幽静的园亭到深夜是不许人去了,里面有一所美术专门学

    校。固然荒园利用,而使这名胜地与“美术”两字牵合在

    一起也可使游人有一点点淡漠的好感,然而苏州不少大制服的学生,即使不煞

    风景,而游人可也不能随意留连。(。)论我和土著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