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叩心 > 第二十八章 佛怜世人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刘盛沉思片刻,缓缓走向那堵墙壁。定下心神,回复下心态。定睛细看,一行行小字。

    墙壁上写道:佛觉寺公告栏。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招到叛军焚毁,几乎成一片鬼蜮,百姓朝不保夕。有大德高僧带弟子两名云游此处,救治百姓。百姓感激其恩德,多有遁入空门者。高僧得弟子三千,深感百姓多从佛,非佛之大辛。于是寻至此处,见此处隐秘,逐在此建庙。大德高僧建寺之时留下一语:寺庙穷,则百姓富。百姓富,则我佛富。我等僧侣自有双手,何须在外化缘。于是带领弟子开辟良田,请朝廷官吏衡量田亩,照常纳税。日升而作,日落而歇。所得财物由寺庙统一管理,后封闭寺门吃斋念佛,若有闲暇勤练武艺强身健体,学习药理治病救人。若天有灾情便大开寺门,遣弟子云游救百姓于水火。

    佛觉寺大事件:黄巢起义爆发,百姓多受刀兵。本寺闻报后,主持遣弟子下山。此时寺中金钱一万金,弟子三千八百人。

    五代十国后梁时期:北方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本寺闻报,主持遣弟子下山。此时寺中有金钱八千金,弟子两千八百人。

    后梁被灭后唐建立:战乱不休,北方有多处关隘城池被异族所破,多被屠城。我佛慈悲,本寺闻报,遣弟子下山。此时寺中有金三万,弟子四千两百人。

    后唐末年:南方楚国突发洪水,百姓衣不遮体,到处流窜。此时天灾未过,又起刀兵。本寺闻报,主持于佛前起誓。为平息水患,使灾民免于刀兵之苦。遣弟子下山,奔赴南方。此时寺中金五万,弟子四千八百人……。

    刘盛看着这些记录,林林总总密密麻麻。只见最后一条,用大体字写道:佛救世人,不求名利,乃为慈悲。凡下山弟子,不可化缘,不可显寺名。有违者,逐出本寺。

    贾福看完后,拍着刘盛的肩膀感叹的说道:“此等事迹,让人神往“。

    “起初我第一次看见这块墙壁之时,心中也是一阵神往。不过此时在看,只感觉到由衷的敬佩之情“。柴誉看着墙壁,回想起以前。第一次看到这些字场景,心中也是拜服。

    刘盛心中五味俱全,并不说话只是转过身去。两人也连忙转身,看着刚刚走来的那条山路,以及这遍地的灾民。此时灾民一个个都往上走来,突然上山的人群停止,人群中让出一条路。路上一位女子身穿白衣,肌肤似水,貌美如花。宛如观音降世,缓缓而来。身后有一位绿衣侍女,怀抱一个精致的小盒。

    灾民见白衣女子,心中感激之前无法言表,口不失言喊道:“菩萨“。

    菩萨之声通过灾民之口,在群山区之间缭绕。佛堂内走出一群僧人,年纪和静心大师一般。年纪最长的僧人看见白衣女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女施主好久不见,为何这段时日都不曾来本寺,不知近来可安好“。

    “愧不敢当,凡尘纷杂,灾民日苦。可欣怎能让凡俗,饶了主持大师的清修“。王可欣连忙对着这位和尚回答到,说完不等他们回话,对着侍女说道:“绿萝,把盒子递给主持“。

    侍女听后连忙将手中的盒子递给主持,这一群和尚一脸疑惑面面相窥。王可欣走过去,打开盒子,盒子中足足一百金。

    “这……“主持露出疑惑的神色,旁边的僧人全部不解。

    王可欣对着这些和尚施一礼,由衷的说道:“我知贵寺有祖训,从立寺到如今数百年,从未接受过他人财物。可如今灾情严重,以小女子一人之力实在单薄。可欣厚颜恳请诸位大师,怜我一点私心,收下这些金钱,救助灾民“。

    和尚们面面相窥,一阵小声商议。良久主持说道:“如果是别人这样做,贫僧等人会感觉受到侮辱。可观女施主这一路行善之举,确实菩萨心肠“。

    主持说到这里,和周边的和尚又是一阵商议。商议结束后,和尚接着说道:“既有慈悲心,我等就带灾民愧受了“。

    话音刚落一个年老的和尚伸手,绿萝连忙把盒子关上递给和尚。

    “如此多谢大师……“王可欣大喜过望,连忙道谢到。

    一番客气之后,王可欣看见柴誉三人大喜。连忙走过去,正打算行礼的时候。柴誉先行一礼:“表姐,你今天来怎么不和我说一声“。

    “事情繁杂,就没怎么打扰你,如今姑母可好“。王可欣明白他的意思,连忙顺着他的话说到。想想到洛阳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进宫看看自己的姑母,确实感觉自己有些过意不去。

    柴誉正打算回话的时候,王可欣这时发现贾福原来也在这里,连忙大喜的喊道:“堂哥“。

    贾福看着王可欣只是不说话,显然他早就认出,可心中还是一阵闷气。

    “可欣昔日回家把那日事情,原原本本禀告给父亲之后,才知道事情原委。那日可欣有错,甘愿受罚,还望堂哥不要生气“。王可欣连忙解释到,想起那日江陵城外,自己当时做的是有些不对。于是连忙道歉,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话语之间,还带着点撒娇的味道。

    刘盛拍了拍贾福的肩膀,贾福知道他要说什么。心中一叹,盛哥儿以前说的也有道理。父辈的事情是父辈的,我们这一辈的事情是我们这一辈的。没必要把父辈的恩怨,牵连到我们这一辈。说来说去,毕竟还是血亲。看着王可可欣可怜兮兮的样子,一声长叹:“罢了,我们是我们,没什么好生气的“。

    柴誉只感觉目瞪口呆,宛如天塌地陷。从小到大王可欣在他眼中,一直是冰清玉洁如观音再世般的表姐,没想到居然也有如此小女儿态。正打算继续追问时,寺庙的动静吸引到了,这里的注意力,几人连忙望去。

    僧侣们都已经收拾好行囊,一排排齐刷刷站在佛堂前。老少各自排好队列,背负行囊。一千多僧人,一个个庄严肃穆,神情凝重。

    主持和那群年长的和尚也同样背负行囊,站立在佛堂前的台阶上。看着这一千多弟子,双目流露出慈悲。

    就在主持准备说话的时候,灾民中跑出一个青年男子。等跑到佛堂之前,慌忙跪倒哭诉道:“大师我本江南富庶人家之子,长江决堤洪水突至。一切宛如泡影,化为虚无。再次回首我以是恐然一人,父母妻儿阴阳两隔。一路逃难孤苦难依,辛亏佛觉寺弟子搭救,我才幸免于难。此生我以无眷恋,恳请大师慈悲。弟子愿出家为僧,请贵寺收留“。

    男子说完,呜呜咽咽的哭起来。灾民听到他的哭诉,一个个露出悲伤的神色。

    主持看着男子,一声长叹:“施主何必执迷,你尘缘未了,为何强求。据贫僧所知,在这世上,你还有爷爷再世,为何一定要执迷为僧。须知心中有佛,是否为僧又有什么区别“。

    主持说完,佛堂前年长的和尚都齐宣佛号:“阿弥陀佛“。

    男子悲痛欲绝,自知在这样下去也无济于事,连忙含泪回到灾民之中。主持见男子走后,心中一叹。从新收拾心情,对着前面一众弟子说道:“南方灾情紧急,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即日起众弟子,下山奔赴南方,助灾民重建家园“。

    “谨遵主持之命“。众僧人齐声应诺,而后转身鱼贯而出。

    此时主持洪亮的声音,在一众僧人耳边响起“我等僧人,心怀慈悲。与众生为友,天地为床。若佛在心中,何处不是家“。

    主持看着最后一个僧人走完,带着一群年长的和尚走向柴誉。对着柴誉行一礼说道:“我等即将下山,佛堂大门的这把锁,就交给太子殿下。殿下走后还望给佛堂落锁,我等感激不尽“。

    静心和尚从佛堂走出,拿出一把生锈的锁,交给柴誉。柴誉接过锁后和王可欣、贾福、刘盛四人齐齐行一礼。一礼后柴誉对着,众位年长的僧人叹服:“今日观之孤对贵寺,由衷敬佩。大师等人老迈,为何还欲南下“。

    “静心师弟,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今日就以此话回复殿下。苦海无边,万千红尘。岂因劳苦,不行慈悲“。主持话音一落,众位年长的僧人,对着几人郑重一礼。转身大笑,大步向前。

    看着这些僧人洒脱的背影,刘盛心中想到静心大师,据说是他们之间年龄最小的师弟,可这最小的都已经八十八了,以他们的高龄还能如此。由不得不让人钦佩,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叹道:“此行一去,只怕这些高僧,多半会埋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