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再富也要穷孩子 > §§第六章 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1、教孩子学会说不

    要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时间,创造健康自由的空间,为他们在人生的前进之路上“加油”,进而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靠在我们的肩膀上不愿意离开.

    我们应从小教会孩子生活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本领的重要性。这既有利于形成孩子们的自主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有益基础。

    那你为什么不说不,呢?你宁愿不听我的话,冒失去生命的危险也不愿对人说‘不’吗?

    乔治问父亲:“世界上最难发的音是什么字?”

    “我知道一个这样的词,它只有两个字母,但是它却是世界上最难说的字!”父亲说。

    “只有两个字母!那能是什么呢?”乔治问。

    “在所有的语言里,我所见过的最难说的词是只有两个字母的no(不)。”

    “您在开玩笑!”乔治喊道,他不以为然地说,“no,no,no!这真是太容易了!”

    “今天你可能觉得很容易,但以后你会明白为什么这个字是最难说的。”

    “我总能说出这个词,我肯定能。”乔治显得很有信心,“no,这就和呼吸一样容易。”

    “⑥,..好吧,乔治,我希望你能在该说这个字的时候,把它说出了!”

    第二天,乔治和往常一样去上学了,在学校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池塘,冬天孩子们常在那里滑冰。

    一夜之间,冰已经覆盖了整个湖面,但冰还不是很厚。他们认为到下午的时候就可以滑了。放了学,男孩子都跑到了池塘那儿,有几个已经走上了湖面。

    “来呀,乔治,”伙伴们大声喊道,“我们可以好好滑一圈了。”乔治有些犹豫,他看到冰冻得并不结实。

    “放心吧!以前冰面也在一天之内就冻上过,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去年冬天还没有现在这么冷,但是湖面一天就冻上了,我们还在上面滑了呢!”

    “只有胆小鬼才不会来呢!”伙伴们讥笑道。

    乔治不能忍受伙伴们的嘲笑,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才不是胆小鬼呢!”他大声说道,然后就冲上了湖面。孩子们在上面玩得很高兴。慢慢地。湖面上的孩子越来越多了。突然有**声喊:“冰裂了,冰裂了!”结果乔治和另外两个孩子一起掉进了冰冷的湖水中。

    当人们把他们救出来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冻僵了。

    晚上,乔治醒了过来,坐在温暖的炉火前,父亲问:“为什么不听我的话,要到冰面上去,难道我没有警告过你那是很危险的吗?”

    “是他们要我上去的,我本来并不想那样的。”乔治低声地说。

    “难道是他们拉着你的胳膊,把你托上去的?”父亲接着问道。

    “不,没有,但是他们嘲笑我是个胆小鬼。”乔治回答。

    “那你为什么不说‘不’呢?你宁愿不听我的话,冒失去生命的危险也不愿对人说‘不’吗?昨天晚上你说‘不’是最容易说的,但你并没有做到,不是吗?”父亲最后说道。

    乔治回答不上来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最难说的字是“不”字了。

    教子智慧启悟:

    孩子应该知道必要的时候要拒绝,要说“不”,虽然这需要勇气,尤其是孩子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让他知道不可能时时处处都依从别人,要学会说“不”。另外,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打骂他们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才能够更好的改正错误。

    §§§2、未必是劣势孩子,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

    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3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不明白大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终于忍不住发问:“我是否应该再学学其他招?”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仍旧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招师傅的教导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急躁,并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顺利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要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小男孩一度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并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所有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凭一招就能赢得冠军呢?”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基本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惟一的办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可是你没有了左臂。孩子,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教子智慧启悟:

    中国有句古话:“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小男孩的生活缺陷在比赛中变为了优势,这也体现了矛盾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意义。每个孩子都会有缺点或者说是劣势,关键是我们怎样正视孩子的劣势,怎样把孩子的劣势转变成优势。”

    §§§3、洒了一点牛奶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

    小威特6岁了,一天,老威特要去拜访一个朋友,顺便也把他带去了,并在那儿住了几天。

    第二天吃早点时,小威特洒了一点牛奶。按在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为此他只能吃面包了。

    小威特本来就喜欢喝牛奶,再加上朋友及他家人非常喜欢他,为了他的到来,还给他特意调制了一种牛奶,并添上了最好的点心,这对小威特还是诱惑不小的。他在洒掉牛奶后先是脸稍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不喝了。老威特故意装作没看见。

    牧师的家人看到这种情况,实在沉不住气了。只得再三让他喝牛奶,可小威特还是不喝,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洒了奶,所以就不能再喝了。”朋友家的人还是再三劝说他:“没关系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喝吧,喝吧!”老威特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故意装着没看见。

    小威特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之下,过于疼爱小威特的朋友全家就向父亲进攻了,他们推测一定是由于他训斥了儿子。

    为了打破僵持局面,老威特让儿子出去一下,待他向牧师全家说明理由以后看看情况是否会有所变化。

    他们听后责怪老威特:“对一个刚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点过错就限制他喜欢喝和吃的东西,你的教育过于严苛了!”

    老威特只得加以解释说:“不,儿子并不是因为惧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他从内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的。”

    在听了老威特的解释后,朋友全家还是不相信,于是他只好通过做一个试验来揭示事实真相:“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试验一下,我先离开这个房间,你们再把我儿子叫来,劝他喝,看他是否会喝。”说完,老威特就走开了。

    待他离开房间后,他们把小威特叫进屋里,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效果。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来新点心诱他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小威特还是不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他们接着又说:“由于我们马上要去外面散步,你什么也不吃,途中要挨饿的。”小威特回答说:不要紧。

    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老威特叫进去,小威特流着感动的泪水如实地向父亲报告了情况。

    老威特冷静地听完后,便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好出发。”

    听到老威特说出这样的话,他这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

    仅仅6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能力,朋友全家都深感不解。

    教子智慧启悟:

    自制力是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意志的重要品质之一。我们必须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自制力训练。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言出必行、信守承诺,都对孩子自制力的提高树立了榜样。

    自制力是做事的基础,对孩子自制力的训练,就如同砌砖一样,必须打好基础,即使很严格,但只要从小抓紧,使孩子养成习惯,也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了。孩子有时候会任性,任性便是孩子自制力弱的一种表现。针对孩子在生活学习上自制力弱的特点,相应的制定规则,来保证孩子的自制力的增强。

    §§§4、四颗补鞋钉要创新,而且不能有贪念,否则必会为社会所淘汰。

    在苏格兰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迈的鞋匠决定把补鞋这门本事传给三个年轻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年轻人进步很快。当他们学艺完成,准备去闯荡时,老鞋匠只嘱咐了一句:“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三个年轻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踏上了旅途。

    过了数月,三个年轻人来到了一座大城市各自安家落户,从此,这座城市就有了三个年轻的鞋匠。同一行业必然有竞争。但由于三个年轻人的技艺都不相上下,日子也就风平Lang静地过着。

    过了些日子后,第一个鞋匠就对老鞋匠那句话感到了苦恼。因为他每次用四颗钉子总不能使鞋底完全修复,可师命不敢违,于是他整天冥思苦想,但无论怎样想他都认为办不到。终于,他不能解脱烦恼,只好回家种田去了。

    第二个鞋匠也为四颗钉子苦恼过,可他发现,用四颗钉子衬补好底后,坏鞋的人总要来第二次才能修好,结果来修鞋的人总要付出双倍的钱。第二个鞋匠为此暗喜,他自认为懂得了老鞋匠最后一句话的真谛。

    第三个鞋匠也同样发现了这个秘密,在苦恼过后他发现,其实只要多钉一颗钉子就能一次把鞋补好。第三个鞋匠想了一夜,终于决定加上那一颗钉子,他认为这样能节省顾客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会安心。

    又过了数月,人们渐渐发现了两个鞋匠的不同。于是第二个鞋匠的铺面里越来越冷清,而去第三个鞋匠那儿补鞋的人越来越多。最终,第二个鞋匠铺也关门了。

    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第三个鞋匠依然和从前一样兢兢业业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服务。当他渐渐老去时,他开始真正懂得了老鞋匠那句嘱咐的含义:要创新,而且不能有贪念,否则必会为社会所淘汰。

    再过了几年,鞋匠的确老了,这时又有几个年轻人来学这门手艺,当他们学艺将成时,鞋匠也同样向他们嘱咐了那句话:“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

    教子智慧启悟:

    胡**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曾极其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不但要在课堂上要充分学习知识,而且还要培养自己强大的领悟能力。学习不但是继承的过程,更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时代发展需要孩子与时俱进,否则,必然被社会淘汰。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兴趣,放飞孩子的想象力,点燃孩子的创造力。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用对称、辨证、类比、发散等思想启迪智慧,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5、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歌德在印度电影《流Lang者》里扮演法官的帕里维拉,是位蜚声世界影坛的电影明星。

    帕里维拉成了电影明星,儿子卡布尔神气起来,他经常驾驶着父亲的小汽车到处兜风,并夸耀自己的身世。父亲看到儿子的这种表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把儿子叫来,约法三章:

    第一,爸爸是明星,但你却是个普通人,不许到处吹嘘自己是明星的儿子。

    第二,不许驾驶着我的小汽车到处游逛。

    第三,你虽有一定的演出才能,但不许一登台就演主角。

    帕里维拉还告诫卡布尔说:“在我的房子里,你是我的儿子,我们可以随便说话,无话不谈。但是,一出房间,你就是名演员的儿子,别人会吹捧你,抬举你,你要十分警惕!要和其他许多人的孩子一样,和许许多多普通演员的孩子一样,要自己去走生活的道路。”

    卡布尔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育。这之后,他确实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在一切场合的。

    18岁时,他才以一名场记员的身份进入银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在电影里演的尽是一些三等角色。

    有些人劝帕里维拉:“你儿子是有演出天才的,凭你的地位、名声,只要对儿子稍加提携,让他演个主角,是很容易的。”

    帕里维拉总是说:“老子要提携儿子是不难的,让他演个主角也不愁没人捧场。但如果是这样,纵使卡布尔天赋极高,也会慢慢毁灭的。这不是真正的爱护儿子。”

    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自身努力,卡布尔终于登上了艺术表演高峰,他在《流Lang者》中扮演的拉兹,轰动了世界影坛。

    教子智慧启悟:

    我们犹如制造盆景一样“修枝去叶、弯根扭叉”精心地设计改造着孩子。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一棵棵幼苗渐渐变成父母心中“美丽的盆景”。然而“美丽的盆景”是经受不起竞争的风Lang,所以他们纷纷败下阵来。

    如果把孩子比做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我们是给汽车不断“加重”,还是给汽车“加油”呢?显而易见,是加油!我们不要让孩子带着大人强加给他们的兴趣、意愿、价值倾向等“负重”前进,要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时间,创造健康自由的空间,为他们在人生的前进之路上“加油”,进而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靠在我们的肩膀上不愿意离开。

    我们应从小教会孩子生活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本领的重要性。这既有利于形成孩子们的自主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有益基础。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放开手吧,让孩子自己在天空中翱翔,在风Lang中成长,学会走好前进中的每一步。

    §§§6、我们一言为定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我却得退百分之九十九,你说谁比较划算?

    朱迪的女儿玛瑞塔13岁时,那时年轻人的穿着正流行染得磨得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和花花绿绿的t恤。虽然朱迪小时候曾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生活拮据,囊中羞涩,穷得没钱买衣服,但她也没穿得这么捉襟见肘过。

    有一天,朱迪见到女儿站在门外,用泥土和石头猛擦新牛仔裤的裤脚。朱迪心想;“天呀!这可是我用钱买来的新裤子,她居然这样糟蹋!”

    朱迪马上飞奔出去阻止她,然后又搬出“我幼年如何清苦过日,你现在却如此不爱惜物资”的老调,跟她说教了一番。

    没想到这孩子好象充耳未闻,根本无动于衷,继续低着头使劲地擦着。朱迪问她为何要把新牛仔裤弄成这样,女儿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就是不能穿新的嘛!”

    “为什么不能?”

    “现在不时兴穿新牛仔裤,一定要弄旧才能穿出门。”

    “这是哪一国的逻辑呀?新的裤子不能穿,非要搞得像块烂布才行。”

    朱迪终归没有说服女儿,每天早上,在女儿上学前,朱迪总会盯着她一身打扮,然后叹口气说;“我的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只见女儿身上穿着她爸那件旧t恤,上面还染满了蓝色的圆点和条纹。而那条牛仔裤更是令人目不忍视,低腰,裤身紧得像包粽子。裤管经过她的“加工”,多了一把须须。她走路时,须须便在后面拖呀拖的。

    然而,有天女儿上学后,朱迪突然像是听到上帝跟自己说话:“你还记得每早女儿出门时,你都对她说什么吗?‘我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当她到学校和朋友们谈起整日唠叨的古板老妈时,她可有的讲了。你看过其他的初中女孩穿成什么样子吗?何不亲自去瞧瞧呢。”

    那天朱迪果真开车去接她回来,以便观察其他女孩的穿着,结果发现穿得比她更“惊世骇俗”的大有人在。回家的路上,朱迪向女儿表示:“也许我对‘牛仔裤事件’反应过度了些。从现在起,去上学或和朋友出去玩,爱穿什么随你的意,我不过问。”

    “真的吗?太好了!您真的不反对我这样穿吗?”

    “不过你跟我一起上教堂,逛街,或拜访长辈时,你得要乖乖地穿些像样点的衣服。”

    女儿没有及时回答,显然是在考虑。

    朱迪继续说:“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我却得退百分之九十九,你说谁比较划算?”

    女儿听了之后,眼睛一亮,然后伸出手来跟妈妈握了握:“那好,妈妈,我们一言为定。”

    从此以后,朱迪每早快快乐乐送女儿出门,对她的衣服不再唠叨半句,而女儿和朱迪一起出门时,也会主动装扮很规矩得体。这个协定让她们母女皆大欢喜。

    苦似良药的严格和无限宽宏的理解都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教子智慧启悟:

    孩子与我们意见不统一的情况经常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好应对措施。有一句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合父母与孩子间的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争执。

    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就无法达成一致,不妨理解一下对方,互相做一些让步,争取达成共识,这样,事情就可得到圆满解决。

    §§§7、要丢掉拐棍是父亲教我自学立志的,没有父亲的引导就没有我现在的田野!

    田汉是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他教育孩子从不训斥、打骂,而是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领会长辈意图,锻炼自立能力。

    田汉的女儿田野,聪明俊秀,兴趣广泛,很愿意和父亲在一起谈天说地。父亲也很喜欢她,有时还和她开个小小的玩笑。

    一次,田汉到外地出差回来,已是晚上11点多了,女儿田野已经睡下。尽管他很想念女儿,但没有惊动她。第二天早晨,他轻轻地走到女儿跟前,用自己的脸去贴女儿的脸。田野刚刚睁眼,田汉一下子弯腰躲到床下。田野以为自己在做梦,又把眼睛闭上。这时田汉又用嘴去吻田野的脸,田野眼睁一看,啊,是爸爸。衣服没来得及穿上,一下子跳起来搂住了田汉的脖子……

    每天吃完晚饭,田汉一家便习惯地围坐在一块开始“家庭每日谈”。先是田汉读报,讲解国内外形势。他讲得通俗易懂,大家都很爱听。有时大家也谈谈心,或者听老祖母讲一段家史,虽说有的大家都听熟了,还是百听不厌;有时大家对某个戏曲也展开热烈争论。兴致上来了,还开展文娱活动。田汉的拿手好戏是“秦琼卖马”,女儿田野也来段“借东风”,家庭充满了欢乐。

    在父亲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下,田野对戏剧十分爱好,进步也很快。有段时间,田野常被剧团借去演戏而耽误了学习,缺课多了学习成绩当然不好,父亲十分着急。

    为了让田野的学习赶上去,田汉抓得很紧,规定田野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再加写一篇小字、一篇大字、一篇日记,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睡。作业这么多,孩子常常要做到晚上甚至半夜才能“交卷”。而田汉同样是每天坚持为孩子批改作业,再忙再累也不间断。他改作业十分认真,每篇都要仔仔细细过目。他对在孩子写的字和好的句子都圈上红圈,鼓励孩子前进。开始田汉手把手教田野,后来他把“拐棍”撤掉,让田野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书目,自己出作文题,然后田汉再抽出时间给予指点。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田野的学习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田汉把女儿的一篇篇、一张张作业按日期顺序排列起来,分成类,钉成一个个本子,叫田野从头到尾地好好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一比大有益。

    后来田野较早地成为一个出色的文艺工作者。她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进步时说:“是父亲教我自学立志的,没有父亲的引导就没有我现在的田野!”

    教子智慧启悟: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尽力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在培养初期,要适当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但孩子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让他自己真正自立起来,如果一味的继续“帮助”,那只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扼制他们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孩子上学,家长“陪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陪读”这种现象反映了家长虽“望子成龙心切‘但’教子成材无方”。

    在孩子不太会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陪读”,暂时当一下孩子的拐棍。但是当拐棍的根本目的是帮孩子尽快“丢掉拐棍”,学会独立学习,而不是永远当孩子的“拐棍”。试想,一个拄着拐棍才能走路的人,他究竟能走多快,又能走多远呢?

    为了让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快,我们就让孩子早一天丢弃“拐棍”吧!

    §§§8、压力也需要调整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久。

    有一位讲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大家都认真地听着。

    寂静的教室传出一个浑厚的声音“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讲师拿起一杯水。

    有的学生说200克,也有学生说300克,回答不一。

    “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

    很多学生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

    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讲师继续说道:“其实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否很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的更久。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久。”

    说完,教师里一片掌声。

    教子智慧启悟:

    压力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难以避免,当然孩子也不会例外。我们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压力缓解方面的教育,要帮助孩子。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有什么压力、压力何而来。注意每天都听听孩子的倾诉,抽时间和孩子面对面沟通,做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压力的起初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让孩子知道,当今时代的人们因为时代的进步而越来越忙,负担也越来越重。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调整,放下负担,轻松一下,等调整好了状态再重新拿起,拿得起、放得下的学习,才会更加轻松愉快,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更有效的学习好。当然,我们也不能给孩子过重的压力。

    §§§9、学会对孩子说不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我们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这样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而不必感到内疚。

    美国女出版商埃洛伊丝?戈尔德曼曾努力寻找和儿子说“不”的时机。

    当只有9岁的儿子本提出要买一台ipod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机时,她知道,花250美元满足孩子的要求是件很荒唐的事。

    戈尔德曼和她身为某基金会负责人的丈夫约恩均收入丰厚。对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什么要为这个连乘除法都不会算的小家伙买这样奢侈的玩意呢?

    戈尔德曼知道,如果她在本的央求面前投降,本就会觉得妈妈能随时随地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如果她买了这个ipod,它的命运也会像其他玩具一样,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丢掉或是忘记。本去年曾拼命要求买过一个蓝色小鼓,如今这个小鼓被“抛弃”在地下室里。

    可是本不断央求,他坚持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戈尔德曼动摇了。

    本是一个好孩子,她想。她希望本拥有其他孩子都有的东西。在问过附近所有母亲之后,戈尔德曼终于投降了,不过她还没有放弃如何让本学会节制的希望。

    他们做了一笔“交易”。戈尔德曼说:“我们给你买ipod,但是你今年生日的时候就不能办生日晚会了。”“好,”本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但他马上问,“那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买一个笔记本电脑?”

    还有一个说不出“不”的小故事。

    盖伊娅?威廉姆斯是一名32岁的单身母亲,她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担任管理员。

    她每天早晨4点钟就要起床,6点钟赶到工作地点,每小时挣9美元。有时候,她不得不加班工作,这样才够支付孩子的新校服和其他的花费。

    尽管生活拮据,但她的孩子们还常常索要贵重礼物:15岁的达里尔和12岁的弟弟有最新型的pS2游戏机和好几盒游戏卡,每盒卡价值60美元。他们还有为了玩游戏而准备的大屏幕电视。

    “他们总是要一些有品牌的东西:耐克、古奇,特别是那些电视里明星代言的东西。”威廉姆斯说:“我总提醒他们,我支付不起那么多钱,但他们从来不会因此少要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电视或录像中经常出现,然后其他的家长就会买给自己的孩子。”威廉姆斯知道她的孩子也想要,“我有时能在他们眼中看到,他们多想要那些东西,我要为他们买下来。”

    这一代的孩子们都是电视的“受害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苏珊?林恩说,“商家把这叫做一生的品牌忠诚,他们恨不得从小孩一出生就吸引住这些‘客户’。”

    教子智慧启悟:

    在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的今天,面对孩子突然冒出的形形色色的物质要求,对于我们,那个坚定的“不”字却越来越难出口,最终也不得不掏出自己的信用卡。我们要教会孩子说不,但也得教会自己对孩子说不。我们要理智地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学会恰当地对孩子说‘不’。

    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我们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这样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而不必感到内疚。

    学会对孩子说“不”,这样,孩子就不会为所欲为、专横跋扈;也不会蛮不讲理,不会心中无人,只顾自己。学会对孩子说“不”,这样,孩子就会懂得生活的艰辛,就会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明白事理。

    §§§10、学会观察生活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名人之上。

    ――达尔文1915年6月15日,韦勒出生于美国中北部美丽的密执安州阿博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在一所大学的医学系搞病理学研究,喜欢观赏、收集、喂养、解剖各种动植物,在他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书籍杂志,他的朋友大多也是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这一切,一直影响着韦勒,使他从小就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丽的密执安州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阿博镇风景秀丽,四周有树林,有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随处跑动,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韦勒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草地上,时而扑住几只蝴蝶制成标本当做书签,时而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有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到河边去捉鱼。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韦勒与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捉到了几条小鱼。韦勒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鱼带回家,拿来一只鱼缸,将鱼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

    几条小鱼在自己的乐土里欢快地游着,不时还向水面吐出一串串的水泡,实在逗人喜爱。韦勒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去看望小鱼,给它们喂剩肉和面包渣。

    为了让小鱼能够健康地成长,他每隔两天会为小鱼换一次水。但没过多久,还是有一条鱼不幸地死去了。韦勒看到它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心里十分难过。

    小鱼怎么会死呢?韦勒想弄个明白,于是决定将小鱼进行解剖,在它肚子里找原因。他将小鱼放在一块木板上,拿来一把小刀,然后将小鱼的肚子小心剖开。

    由于平日经常观看父亲解剖各种动物,也看过父亲解剖鱼类,韦勒解剖小鱼的动作颇得要领。当他剖开小鱼的肚子后,惊奇地发现一撮ru白色的小虫子在小鱼的肚子里不停地蠕动。

    “啊!这是什么呢?是小鱼的后代吗?”韦勒天真地猜想着。等父亲下班回来,他急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亲,并指着鱼肚子里的白色小虫问父亲:“爸爸,那是不是小鱼的后代呀?”

    父亲听完这一切后,仔细观察了小鱼肚子里的东西,然后对韦勒说:“那是鱼体内的寄生虫,并不是小鱼的后代。”

    “小鱼是被它们害死的吗?它们是怎样钻进鱼肚子里去的呢……”韦勒晃着小脑袋向父亲提出了许多问题。

    “寄生虫是难以消灭的致病源,不仅鱼体内有,其他动物和人体内也有,它们危害健康,是应该消灭的大敌。孩子!你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去研究消灭寄生虫的方法,为人类造福。”父亲微笑着对韦勒说。

    父亲的话深深地激励着韦勒。从此以后,他学习更加刻苦了,对生物课也更加酷爱了。经过不懈的努力,韦勒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生物学家。

    教子智慧启悟:

    教会孩子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让他知道,观察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

    观察客观事物不仅要认真地看,还要认真地想,对观察到的事物理解、认识,形成对这种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如此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追述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甚至会有重大发现的可能。

    另外,将对孩子的教育渗透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生活的细节当中去,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那他的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积极。

    §§§11、信念就是力量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他反复不断地问。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教子智慧启悟:

    恩格斯说过:“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如果失去了信念,人生路上将充满黑暗,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自己。有了信念,即使遭遇任何不幸,就像地震中的那个孩子,也能召唤起重新开始的勇气。

    让孩子真正懂得,生命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缺,失去一只眼睛,或者失去一条腿,但有一样东西不能失去,那是与生命连接在一起的,这样东西就是信念。帮助孩子树立起信念来吧,信念极为重要,信念就是力量,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12、比尔?盖茨的忠告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墨西哥《成绩》周刊6月6日一期发表了比尔?盖茨写给即将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青年一代的11点忠告: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教子智慧启悟: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1个忠告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让孩子知道,一个人是很难改变环境的,那就只能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环境的人,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生活;一切都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主动寻找机遇;做人是立身立业之本;要知道感恩;有责任心非常重要;要孝敬父母;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学会宽容;眼光要放远;有尊重和仁爱之心……

    §§§13、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忙,并不妨碍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在于用心,而不在于用多少时间。在于注意生活中的言行,而不在于“长篇大论”。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曾有两位英雄受到世界青少年的敬仰和爱慕。一个叫卓娅,一个叫舒拉,他们是姐弟二人。

    母亲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在一所小学任教,同时又在师范大学学习。父亲阿那托利?彼得罗维奇在研究院工作,又在速记讲习班学习,并且还要努力准备上函授工科大学。他们时常很晚回家,到家时孩子们已经入睡。

    1923年,苏联人民的领袖列宁同志逝世的时候,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一家和全体苏联人民一样,经受了巨大的悲痛。这时候,小卓娅刚生下来不久,舒拉还没有出世。可是,做父母的并没有忘记教育孩子。他们把刊登着斯大林关于纪念列宁的誓言的报纸收存起来,准备等女儿长大了,让她看看。

    果然,14年之后,正当女儿卓娅准备入团的时候,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了这张保存多年而发了黄的报纸。卓娅激动地读着这张特地为她保存的报纸,深深地被斯大林同志的庄严誓言所激动。

    显然,为了这件事,卓娅和舒拉的父母并没有花费专门的时间。

    卓娅和舒拉牺牲后,母亲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写了一本回忆录,即《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两位英雄成长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家庭教育的经验。

    她说:“对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举动上,每一个眼色上,每一句话上。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连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你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同不和睦的人谈话;你健康时候是怎样的,在病中是怎样的,在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在欢乐的时候是怎样的――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们是要在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

    这些话,的确是教育子女的经验之谈。

    另外,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卓娅和舒拉的父母有这样的观点:忙,并不妨碍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在于用心,而不在于用多少时间。在于注意生活中的言行,而不在于“长篇大论”。难道谁还要“特别地拨出一部分时间在家里教育孩子”吗?

    教子智慧启悟:

    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农学家张履祥说过:“家庭之间,一言一动,当思为子弟足法。”可见,我们言行举止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以身作则,因为对孩子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我们的言语,而是我们的行为。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他都会模仿我们的行为,并以我们为榜样。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正在看着自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当我们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才能教育别人。